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687295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4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668493.4

申请日:

20180626

公开号:

CN108934685A

公开日:

201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0,A01G22/40,A01G2/10,A01G7/06

主分类号:

A01G17/00,A01G22/40,A01G2/10,A01G7/06

申请人:

石阡县苔玺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汤小涛

地址:

555112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龙塘村棉花山

优先权:

CN201810668493A

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谷庆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面包制作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园土壤的处理;(2)、套种;(3)、茶苗的扦插;本发明通过将茶树套种绿豆,AM真菌对绿豆根部的侵染率最高,进而与对茶树相互作用,再与有机肥氮肥施用,使得茶叶中儿茶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的含量提高5‑1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茶园土壤的处理: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铁尾矿砂混合物加入到预先挖好的扦插穴中;(2)、套种:将接种得有微生物真菌的绿豆幼苗移栽到茶园中,绿豆幼苗密度为1-1.2万株/亩;(3)、茶苗的扦插:将茶苗扦插到绿豆幼苗之间,茶苗之间的间距为10-15cm,株距为3-5cm,叶面之间互不覆盖16-18万株/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酸碱调节剂由糠醛渣10-30份、单宁酸2-6份、草木灰2-6份、柠檬酸1-3份、过氧化本甲酰5-10份、二甲基苯甲酰胺1-4份、柠檬酸盐1-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真菌由枯草芽孢杆菌、VA菌根真菌、AM真菌按照质量比为1:(0.8-1.2):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尾矿砂混合物包括铁尾矿、草灰、有机肥、复合肥、改性滑石粉按照质量比为21:15:45:18;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滑石粉改性剂为钛酸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土壤厚度为0-6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包制作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菌根是土壤中的某些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联合体,是自然界中 普遍存在的一种共生现象。pH因素是影响真菌与植物互作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属种的真菌有各自适宜的pH范围,与植物共生的真菌能从植物体内获取必 要的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物质,而植物从真菌得到所需的营养,体现了一种互 惠共生关系。菌根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矿质营养、水分吸收、产量品质及抗逆生 理(抗病性、耐盐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对于那些无法与真菌形成共生联 合体的植物来说是一个重大缺陷。

申请号为201610276743.0公开了一种一种土壤酸碱度调节方法及土壤酸碱 度调节剂,通过将按重量称量糠醛渣22—45份、腐植酸尿素14—25份、柠檬酸 15—24份、柠檬酸盐14—23份、硅藻土3—16份、二甲基甲酰胺0.01-0.03份、 过氧化苯甲酰0.5-1.3份,溶解于300份的去离子水中,获得所述土壤酸碱调节 剂,其特征在于二甲基甲酰胺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 SN2反应机理的进行。二甲基甲酰胺是利用蚁酸和二甲基胺制造的。二甲基甲酰 胺在强碱如氢氧化钠或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存在下是不稳定的(尤其在高温下), 并水解为蚁酸与二甲基胺。二甲基甲酰胺与过氧化苯甲酰、柠檬酸盐协效,可以 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进而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 在与真菌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植物的影响方面仍旧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茶园土壤的处理: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铁尾矿砂混合 物加入到预先挖好的扦插穴中,土壤酸碱调节剂能将土壤,更适宜茶树生长;(2)、 套种:将接种得有微生物真菌的绿豆幼苗移栽到茶园中,绿豆幼苗密度为1-1.2 万株/亩;(3)、茶苗的扦插:将茶苗扦插到绿豆幼苗之间,茶苗之间的间距为 10-15cm,株距为3-5cm,叶面之间互不覆盖16-18万株/亩;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酸碱调节剂由糠醛渣10-30份、单宁酸2-6份、草木灰 2-6份、柠檬酸1-3份、过氧化本甲酰5-10份、二甲基苯甲酰胺1-4份、柠檬 酸盐1-4份,茶树适宜生长环境土壤pH为6-6.8之间,该土壤酸碱调节剂除了能 调节土壤酸碱之外,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其中单宁酸在处理土壤时,能够降低 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使得活性的可溶性铝转变为有机络合物,减少铝对茶树的 毒害;

进一步的,所述微生物真菌由枯草芽孢杆菌、VA菌根真菌、AM真菌按照质 量比为1:(0.8-1.2):0.5,土壤pH为6-8,AM真菌对绿豆根部的侵染率最 高,进而与对茶树相互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铁尾矿砂混合物包括铁尾矿、草灰、有机肥、复合肥、改性 滑石粉按照质量比为21:15:45:18:1,铁尾矿营养成分嫉妒匮乏、结构松散、 微生物含量低,草灰、有机肥、复合肥、改性滑石粉添加进入可以得到很好的改 良效果,目前比较经济的方法就是种植豆科植物,因为豆科植物的根系可以和固 氮菌形成固氮体系,改良土壤,茶园中套种绿豆除了能与固氮菌形成固氮体系, 改良土壤之外,套种绿豆还能增加茶树根部AM真菌的侵染率,再与有机肥氮肥 施用,使得茶叶中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的含量提高5-10%;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滑石粉改性剂为钛酸脂;钛酸酯改性的滑石粉作为防结 块剂时,钛酸脂中的-OH与滑石粉RO-连接,使得土壤的结块率0.59%,增加了 土壤的渗透性,以及挂果率。

进一步的,所述表层土壤厚度为0-60cm,茶树的吸收根系主要集中在 0-20cm,占本身重量的70%左右,土壤真菌量为影响茶树重量的重要因素,表层 土壤,即土壤层0-20cm真菌量明显受有机质添加的影响,套种绿豆增加茶树根 部AMF的侵染率,进一步增加了0-20cm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土壤厚度为0-60cm 之间茶树和绿豆根系的呈现交错和镶嵌状态,大量吸收铁尾矿砂混合物中的N、 P、K以及微量元素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以及产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土壤酸碱调节剂能将土壤pH调节至6-8,更适宜茶树生长,此外还 能增加土壤的肥力;第二、能够降低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使得活性的可溶性铝 转变为有机络合物,减少铝对茶树的毒害;第三、土壤的结块率0.59%,增加了 土壤的渗透性,以及挂果率;第四、套种绿豆,再与有机肥氮肥施用,使得茶叶 中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的含量提高5-10%;第五、土壤厚度为0-60cm之 间茶树和绿豆根系的呈现交错和镶嵌状态,大量吸收铁尾矿砂混合物中的N、P、 K以及微量元素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以及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 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 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茶园土壤的处理: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将土壤pH调节 至5,铁尾矿砂混合物加入到预先挖好的扦插穴中;(2)、套种:将接种枯草芽 孢杆菌、VA菌根真菌、AM真菌的绿豆幼苗移栽到茶园中,绿豆幼苗密度为1-1.2 万株/亩;(3)、茶苗的扦插:将茶苗扦插到绿豆幼苗之间,茶苗之间的间距为 10-15cm,株距为3-5cm,叶面之间互不覆盖16-18万株/亩;

实施例2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茶园土壤的处理: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将土壤pH调节。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68493.4 (22)申请日 2018.06.26 (71)申请人 石阡县苔玺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 555112 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龙塘镇 龙塘村棉花山 (72)发明人 汤小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2114 代理人 谷庆红 (51)Int.Cl. A01G 17/00(2006.01) A01G 22/40(2018.01) A01G 2/10(2018.01) A01G 7/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高产茶树。

2、的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面包制作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高 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1)、 茶园土壤的处理; (2)、 套种; (3)、 茶苗的 扦插; 本发明通过将茶树套种绿豆, AM真菌对绿 豆根部的侵染率最高, 进而与对茶树相互作用, 再与有机肥氮肥施用, 使得茶叶中儿茶素、 氨基 酸、 胡萝 卜素的含量提高5-10。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8934685 A 2018.12.07 CN 108934685 A 1.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茶园土壤 的处理: 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

3、的茶园表层土壤中, 铁尾矿砂混合物加入到预先挖好 的扦插穴中; (2)、 套种: 将接种得有微生物真菌的绿豆幼苗移栽到茶园中, 绿豆幼苗密度为 1-1.2万株/亩; (3)、 茶苗的扦插: 将茶苗扦插到绿豆幼苗之间, 茶苗之间的间距为10-15cm, 株距为3-5cm, 叶面之间互不覆盖16-18万株/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土壤酸碱调节剂由糠醛 渣10-30份、 单宁酸2-6份、 草木灰2-6份、 柠檬酸1-3份、 过氧化本甲酰5-10份、 二甲基苯甲酰 胺1-4份、 柠檬酸盐1-4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

4、生物真菌由枯草芽孢 杆菌、 VA菌根真菌、 AM真菌按照质量比为1: (0.8-1.2): 0.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尾矿砂混合物包括铁 尾矿、 草灰、 有机肥、 复合肥、 改性滑石粉按照质量比为21: 15: 45: 18; 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性滑石粉改性剂为钛 酸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层土壤厚度为0- 6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34685 A 2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面包制作领域。

5、, 具体是指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菌根是土壤中的某些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联合体, 是自然界中 普 遍存在的一种共生现象。 pH因素是影响真菌与植物互作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属种的 真菌有各自适宜的pH范围, 与植物共生的真菌能从植物体内获取必 要的碳水化合物及其 他营养物质, 而植物从真菌得到所需的营养, 体现了一种互 惠共生关系。 菌根对植物的生 长发育、 矿质营养、 水分吸收、 产量品质及抗逆生 理(抗病性、 耐盐性)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对于那些无法与真菌形成共生联 合体的植物来说是一个重大缺陷。 0003 申请号为201610276743.0公开。

6、了一种一种土壤酸碱度调节方法及土壤酸碱 度调 节剂, 通过将按重量称量糠醛渣2245份、 腐植酸尿素1425份、 柠檬酸 1524份、 柠檬酸 盐1423份、 硅藻土316份、 二甲基甲酰胺0.01-0.03份、 过氧化苯甲酰0.5-1.3份, 溶解 于300份的去离子水中, 获得所述土壤酸碱调节 剂, 其特征在于二甲基甲酰胺是高沸点的 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 能促进 SN2反应机理的进行。 二甲基甲酰胺是利用蚁酸和二 甲基胺制造的。 二甲基甲酰 胺在强碱如氢氧化钠或强酸如盐酸或硫酸的存在下是不稳定 的(尤其在高温下), 并水解为蚁酸与二甲基胺。 二甲基甲酰胺与过氧化苯甲酰、 柠檬酸盐 。

7、协效, 可以 有效降低土壤容重、 增加土壤孔隙度和持水量, 进而明显提高农作物产量, 但是 在与真菌的相互作用以及对植物的影响方面仍旧没有涉及。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了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0005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茶园 土壤的处理: 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 铁尾矿砂混合 物加入到预先 挖好的扦插穴中, 土壤酸碱调节剂能将土壤, 更适宜茶树生长; (2)、 套种: 将接种得有微生 物真菌的绿豆幼苗移栽到茶园中, 绿豆幼苗密度为1-1.。

8、2 万株/亩; (3)、 茶苗的扦插: 将茶 苗扦插到绿豆幼苗之间, 茶苗之间的间距为 10-15cm, 株距为3-5cm, 叶面之间互不覆盖16- 18万株/亩;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土壤酸碱调节剂由糠醛渣10-30份、 单宁酸2-6份、 草木灰 2-6份、 柠檬酸1-3份、 过氧化本甲酰5-10份、 二甲基苯甲酰胺1-4份、 柠檬 酸盐1-4份,茶树适宜生 长环境土壤pH为6-6.8之间, 该土壤酸碱调节剂除了能 调节土壤酸碱之外, 还能增加土壤 的肥力, 其中单宁酸在处理土壤时, 能够降低 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 使得活性的可溶性铝 转变为有机络合物, 减少铝对茶树的 毒害; 000。

9、8 进一步的, 所述微生物真菌由枯草芽孢杆菌、 VA菌根真菌、 AM真菌按照质 量比为 1: (0.8-1.2): 0.5, 土壤pH为6-8, AM真菌对绿豆根部的侵染率最 高, 进而与对茶树相互作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8934685 A 3 用;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铁尾矿砂混合物包括铁尾矿、 草灰、 有机肥、 复合肥、 改性 滑石粉 按照质量比为21: 15: 45: 18: 1, 铁尾矿营养成分嫉妒匮乏、 结构松散、 微生物含量低, 草灰、 有机肥、 复合肥、 改性滑石粉添加进入可以得到很好的改 良效果, 目前比较经济的方法就 是种植豆科植物, 因为豆科植物的根。

10、系可以和固 氮菌形成固氮体系, 改良土壤, 茶园中套 种绿豆除了能与固氮菌形成固氮体系, 改良土壤之外, 套种绿豆还能增加茶树根部AM真菌 的侵染率, 再与有机肥氮肥 施用, 使得茶叶中氨基酸、 可溶性糖、 咖啡碱的含量提高5- 10;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改性滑石粉改性剂为钛酸脂; 钛酸酯改性的滑石粉作为防结 块剂 时, 钛酸脂中的-OH与滑石粉RO-连接, 使得土壤的结块率0.59, 增加了 土壤的渗透性, 以 及挂果率。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表层土壤厚度为0-60cm,茶树的吸收根系主要集中在 0-20cm,占 本身重量的70左右, 土壤真菌量为影响茶树重量的重要因素, 表层。

11、 土壤, 即土壤层0- 20cm真菌量明显受有机质添加的影响, 套种绿豆增加茶树根 部AMF的侵染率, 进一步增加 了0-20cm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土壤厚度为0-60cm 之间茶树和绿豆根系的呈现交错和镶嵌 状态, 大量吸收铁尾矿砂混合物中的N、 P、 K以及微量元素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以及产量。 0012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第一、 土壤酸碱调节剂能将土壤pH调节至6-8, 更适宜茶树生长, 此外还 能增加土 壤的肥力; 第二、 能够降低土壤中活性铝的含量, 使得活性的可溶性铝 转变为有机络合物, 减少铝对茶树的毒害; 第三、 土壤的结块率0.59, 增加了 土壤的渗。

12、透性, 以及挂果率; 第 四、 套种绿豆, 再与有机肥氮肥施用, 使得茶叶 中氨基酸、 可溶性糖、 咖啡碱的含量提高5- 10; 第五、 土壤厚度为0-60cm之 间茶树和绿豆根系的呈现交错和镶嵌状态, 大量吸收铁 尾矿砂混合物中的N、 P、 K以及微量元素提高了茶叶的品质以及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 些 实施方式, 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 仍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 所要求保护 的范围。 0015 实施例1 0016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茶园 土壤的。

13、处理: 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 将土壤pH调节 至5, 铁尾矿砂 混合物加入到预先挖好的扦插穴中; (2)、 套种: 将接种枯草芽 孢杆菌、 VA菌根真菌、 AM真菌 的绿豆幼苗移栽到茶园中, 绿豆幼苗密度为1-1.2 万株/亩; (3)、 茶苗的扦插: 将茶苗扦插 到绿豆幼苗之间, 茶苗之间的间距为 10-15cm, 株距为3-5cm, 叶面之间互不覆盖16-18万 株/亩; 0017 实施例2 0018 一种高产茶树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茶园 土壤的处理: 将土壤酸碱调节剂均匀撒到的茶园表层土壤中, 将土壤pH调节。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8934685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