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6871892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5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10059093.X

申请日:

20080108

公开号:

CN101213974A

公开日:

2008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5/02,A01N47/24

主分类号:

A01N55/02,A01N47/24

申请人:

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学郎,王一风,王培楷,张海珠,张文胜,姜方策

地址:

325013浙江省温州市机场大道黄山路6号

优先权:

CN200810059093A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陈庆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有效成分: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10比1~20;其中有效成分较佳的配比是: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8比1~8;其中有效成分最佳的配比是: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4比1~4。由于噻菌铜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有优越的防治效果,而代森锰锌对农作物真菌性病害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二药复配后,达到了一药多病防治,既可防治细菌性病害,又可防治真菌性病害;既节省了劳动力,又降低了农本;同时又达到二药防病相加作用,又增加了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有效成分: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10比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8比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4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制剂为水悬浮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农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

背景技术

噻菌铜为中文通用名称,其化学名称为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铜, 中文商品名称为龙克菌,分子式为C4H4N6S4Cu,化学结构式为:

噻菌铜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有优越的防治效果,但对农作物真菌性病害防 治效果较差。

代森锰锌的化学名称为乙撑双二硫代氨基甲酸锰锌,分子式为(C4H6N2S4Mn) X·(Zn)y,化学结构式为:

代森锰锌对农作物真菌性病害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但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 没有防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可高效防治细菌性病害又可高效 防治真菌性病害的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噻菌铜代森锰锌复 配剂,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有效成分: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 10比1~20。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效成分较佳的配比是: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 为1~8比1~8。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效成分最佳的配比是: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 为1~4比1~4。

本发明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噻菌铜对农作物细菌性 病害有优越的防治效果,而代森锰锌对农作物真菌性病害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二药复配后,达到了一药多病防治,既可防治细菌性病害,又可防治真菌性病 害;既节省了劳动力,又降低了农本;同时又达到二药防病相加作用,又增加 了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可采用将上述两种有效成分按不同比例称量,加常 用分散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溶剂和水等,通过研磨机研磨制成20%~ 50%水悬浮剂。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作进一步详细说 明。

具体实施方式

毒力测定实施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株: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 Nose)

2、供试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g、蔗糖20g、琼脂 17g、水1000ml。

3、供试试剂:20%噻菌铜    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

70%代森锰锌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4、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含药培养基菌体生长速率测定法,将不同浓度药液 混入融化的PDA培养基中,充分摇均匀后配成不同浓度梯度的含药培养基平板, 每一浓度重复3次,将预先准备好的菌丝生长旺盛的病菌培养物平板,用打孔 器在菌落外缘切下一菌盘(直径为4mm),用接菌针移植到含药培养基的培养皿 中央,经28℃恒温培养7天,然后逐一测定菌落的扩展直径,求出药剂不同浓 度的抑制率。然后根据Finny(1980)的机率值分析法计算供试药剂各自的毒力 回归直线(Y=A+BX)、相关系数R、EC50、相对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和共毒 系数。如共毒指数大于120,则两药剂为增效作用(其中170以上为明显增效); 共毒系数小于70为拮抗作用;如共毒指数介于70~120之间,则两药剂为相加 作用。

二、试验结果:

噻菌铜、代森锰锌及其混配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测定结果见附表。噻 菌铜、代森锰锌测定的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2.4836x-5.0529,Y=0.5858x+ 4.1334,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11162.79mg/L、30.1482mg/L。噻菌铜与代 森锰锌以1∶1、2∶1、4∶1、1∶4、1∶8的比率进行复配,对苹果轮纹病抑制 中浓度(EC50)分别为47.1576mg/L、77.9002mg/L、121.1169mg/L、30.7578 mg/L和30.3908mg/L,相对毒力指数(以噻菌铜100为基数)分别为23671.24、 14329.6、9216.54、36292.55和36730.82。经计算后得出这五个配方的共毒系 数(CTC)分别为127.52、115.48、123.13、122.44和111.56,据共毒系数划 分标准判断,噻菌铜与代森锰锌为相加的增效作用,其中1∶1、4∶1、1∶4三 个配比稍有增效作用,其中2∶1和1∶8两个配比为相加作用。

附表:噻菌铜与代森锰锌复配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y=bx+a   EC50  mg/L   毒力指数   (TI)   理论毒力指数   (TTI)   共毒系数   (CTC) 噻菌铜   Y=2.4836x-5.0529     11162.79     100 代森锰锌   Y=0.5858x+4.1334     30.1482     37026.39 噻菌铜+代 森锰锌1∶1   Y=0.8039x+3.6094     47.1576     23671.24     18563.20     127.52 噻菌铜+代 森锰锌2∶1   Y=0.5017x+4.051     77.9002     14329.6     12408.80     115.48 噻菌铜+代 森锰锌4∶1   Y=0.8421x+3.2763     121.1169     9216.54     7485.28     123.13 噻菌铜+代 森锰锌1∶4   Y=1.0330x+3.4630     30.7578     36292.55     29641.11     122.44 噻菌铜+代 森锰锌1∶8   Y=1.0096x+3.5030     30.3908     36730.82     32923.46     111.56

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噻菌铜代森锰锌复配剂,它含有下述重量配比的有效成分: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10比120;其中有效成分较佳的配比是: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8比18;其中有效成分最佳的配比是:20噻菌铜与70代森锰锌重量比为14比14。由于噻菌铜对农作物细菌性病害有优越的防治效果,而代森锰锌对农作物真菌性病害有优良的防治效果,二药复配后,达到了一药多病防治,既可防治细菌性病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