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医药 领域。
背景技术
胆囊炎(cholecystitis)系感染、胆汁刺激、胰液向胆道反流,以及胆红 素和类脂质代谢失调等所引起的胆囊炎性疾病,或因疾病、情绪等原因导致胆汁 的排泄受阻,刺激胆囊壁,使之产生损害。胆囊炎可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 炎:急性胆囊炎的典型表现为急性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或阵发性绞痛,可向右角放 射,胆囊区压痛或反跳痛,肌紧张,发热,恶心呕吐,或有黄疸及血白细胞增高; 慢性胆囊炎表现为反复发作且轻重不一的腹胀,右上腹及上腹不适或疼痛,常放 射至右肩背,伴嗳气泛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油腻食物症状加剧。慢性胆囊炎是 胆道系统感染性炎症的一种,多见于35~55岁的中年人,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 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妊娠的妇女。
目前,常见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药物是一些西药,其费用较高,更关键的是 这些药物只能治标,无法根除疾病。
发明内容
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胆囊炎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根据该理论,申请 人发明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具有疏肝利胆,理气除湿的效果,能够有效治疗慢性 胆囊炎。
具体的说,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质量份数计,由下述成分组成:柴胡 10-20,黄芩10-20,白芍10-20,五味子10-20,党参10-20,黄柏10-20,虎 杖20-50,茵陈20-50,金钱草10-20,黄芪10-30,大黄3-10,干姜10-30,厚 朴10-30,枳壳5-20,木香5-20,元胡5-20,白术10-25,川楝子5-20,白鲜 皮30-80,栀子仁2-5。
优选的,各成分的质量份数为柴胡15,黄芩15,白芍15,五味子15, 党参15,黄柏15,虎杖30,茵陈30,金钱草15,黄芪20,大黄6,干姜20, 厚朴20,枳壳12,木香10,元胡10,白术15,川楝子12,白鲜皮50, 栀子仁3。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利用黄芩、白芍、茵陈、大黄促进胆汁分泌,疏肝利 胆;利用五味子、干姜、白术抑制胆损伤,利用木香、元胡理气除湿,结合其它 成分的抗菌抗炎、增强免疫力,从而标本兼治,治疗胆囊炎。
相应的,本发明公开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各原料在水中浸 泡然后用文火煎熬的步骤。
通常是将原料在水中浸泡较长时间,例如20分钟以上;上述所称的文火煎 熬是中药上的概念,是指采用小火、细火煎半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通常不超过3 小时),根据《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文火的具体操作是在100-170 摄氏度范围内以小的加热面积保持容器中的煎煮液为微沸腾状态。
由于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本发明还公 开了所述中药组合物作为治疗慢性胆囊炎药物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柴胡15g,黄芩15g,白芍15g,五味子15g,党参15g,黄柏15g,虎 杖30g,茵陈30g,金钱草15g,黄芪20g,大黄6g,干姜20g,厚朴20g,枳 壳12g,木香10g,元胡10g,白术(炒制)15g,川楝子12g,白鲜皮50g,山 栀子仁3g。
先用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熬一小时。
使用方法为1副/日,分两次服用,早上各一次,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2
柴胡10g,黄芩20g,白芍15g,五味子10g,党参20g,黄柏20g,虎 杖20g,茵陈25g,金钱草12g,黄芪10g,大黄3g,干姜10g,厚朴10g,枳 壳6g,木香8g,元胡18g,白术(炒制)20g,川楝子20g,白鲜皮75g,山栀 子仁5g。
先用冷水浸泡35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熬半小时。
使用方法为1副/日,分两次服用,早上各一次,7天一个疗程。
实施例3
柴胡20g,黄芩12g,白芍10g,五味子20g,党参20g,黄柏10g,虎杖 45g,茵陈45g,金钱草20g,黄芪26g,大黄8g,干姜25g,厚朴25g,枳壳 15g,木香15g,元胡6g,白术(炒制)10g,川楝子8g,白鲜皮40g,山栀子仁 2g。
先用冷水浸泡35分钟,然后用文火煎熬1小时。
使用方法为1副/日,分两次服用,早上各一次,7天一个疗程。
实验例:
(1)临床观察
病例5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 最短的一年,最长的5年。
(2)治疗方法
实施例1的中药组合物,按照其使用方法服用。
(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超声显示胆囊壁<0.3cm,内壁光滑,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一年后不 复发。
有效:超声显示胆囊壁<0.3cm,胆囊壁欠光滑,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超声显示胆囊壁>0.4cm,内壁粗糙,临床症状仍然存在或严重。
(4)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36例,有效12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