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藏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将外插卡收纳于电子装置内的内藏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其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都外露于计算机机壳的外部。所以,用以与USB连接器连接的USB外插卡便会突出于笔记型计算机。
区别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的方便携带为其主要的特性。但是,现有的USB连接器的设计将会造成笔记型计算机在外携时,USB外插卡必须与笔记型计算机分开携带的缺点,此将足以严重影响笔记型计算机的便携及移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藏式连接器,此种内藏式连接器可以将外插卡收纳在笔记型计算机内,使笔记型计算机可以具有充分的可移植性,使使用者得以更为便利地携带与笔记型计算机搭配使用的外插卡。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内藏式连接器,其设置于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的电子装置内。此内藏式连接器用以搭配外插卡使用,使此外插卡可收纳在此电子装置内。此内藏式连接器至少包括:连接部、第一弹性组件及承载部。连接部用以与外插卡电连接,此连接部具有例如是M形凹槽的第一定位组件,此M形凹槽则具有入口、第一高点、停止定位结构、第二高点与由出口与配置于出口的导入块所构成的起始结构。而第一弹性组件则分别与连接部及承载部耦接。承载部通过第一弹性组件在变形时将恢复施力提供给连接部,且连接部以可滑动的方式搭接在承载部上,承载部并配置有第二定位组件与第二弹性组件,此第二弹性组件用以使第二定位组件可沿一轴向对向出口紧靠。其中,提供外施力可使外插卡推动连接部,使第一定位组件向第二定位组件移动,并使第二定位组件触靠导入块,持续提供外施力使第一弹性组件变形,并且第二定位组件受导入块作用而被导入入口,使第二定位组件移动至第一高点,此时外插卡插置入连接部并与连接部耦接,接着,松弛外施力使恢复施力回拉连接部并使第二定位组件移动至停止定位结构,此时第二定位组件与连接部扣接,使外插卡可连同内藏式连接器收纳在电子装置内。其中,续再将外施力提供给外插卡,可使第二定位组件由停止定位结构移动至第二高点,然后,松弛外施力使恢复施力回拉连接部并使第二定位组件由第二高点移动至出口并自出口脱出,此时,恢复施力持续回拉连接部,使部分的外插卡可外露出电子装置,以方便将外插卡自电子装置抽出。另外,连接部上所具有例如是M形凹槽的第一定位组件,及承载部上所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与弹性组件可以相互置换。而置换后各组件的动作原理与各组件间的连动关系将与置换前的相同,且所能达成的功效也将一样。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藏式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内藏式连接器设置在笔记型计算机内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地第二定位组件触靠导入件时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的第二定位组件相对于M形凹槽移动至第一高点1212的示意图;
图2C为本发明的第二定位组件相对于M形凹槽移动至停止定位结构1213的示意图;
图2D为本发明的第二定位组件相对于M形凹槽移动至第二高点1214的示意图;
图2E为本发明的外插卡外露出内藏式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藏式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为结合各组件所组合成的内藏式连接器及外插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藏式连接器中M形凹槽与第二定位组件可相互置换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1B。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藏式连接器的示意图,图1B为内藏式连接器设置在笔记型计算机内的示意图。内藏式连接器100,设置于例如是笔记型计算机101的电子装置内的容置空间102中,且内藏式连接器100的端缘140a与笔记型计算机101的侧边104约略切齐。内藏式连接器100用以搭配外插卡110使用,外插卡110可通过开口103插入设置于容置空间102中的内藏式连接器(图1B),使外插卡110可收纳于笔记型计算机内,而无需突出于笔记型计算机外。
内藏式连接器100主要包括有:连接部120、弹性组件130及承载部140,另外,插置槽143配置在承载部140上,插置槽143用以导引外插卡110,使外插卡110可与连接部120对准。
连接部120用以与外插卡110电连接。连接部120具有例如是M形凹槽121的第一定位组件,M形凹槽121则具有由出口1215与配置于出口1215的导入块1216所共同形成的起始结构、入口1211、第一高点1212、停止定位结构1213及第二高点1214。而弹性组件130则分别与连接部120及承载部140耦接。
承载部140通过弹性组件130在弹性组件130变形时提供一恢复施力作用在连接部120上,用以使得连接部120滑动回复至位置182或位置184,使连接部120可被回拉至原先所经历过的位置。另外,连接部120的端缘140b并以可停留于位置180、位置182与位置184往返滑动动作的方式配置搭接在承载部140上,使连接部120受弹性组件130作用的过程中,可相对于承载部140移动。
承载部140配置有第二定位组件141与弹性组件142。弹性组件142用以使第二定位组件141可沿轴向X对向出口1215紧靠。即,第二定位组件141,以可弹性滑动的方式设置于承载部140的一侧,弹性组件142可驱使第二定位组件141向轴向X的正方向紧靠。
上述本发明内藏式连接器100的承载部140可通过开孔151、152及153将之锁固于笔记型计算机中,且经锁固的承载部140的端缘140a与笔记型计算机的外壳约略切齐,以方便外插卡110插置入内藏式连接器100以及便于将外插卡110自内藏式连接器100中取出。而连接部120与外插卡110可相对于承载部140移动。
请参照图2A~图2E,其所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藏式连接器动作原理的示意图。图2A中其绘示为第二定位组件触靠导入件时的示意图。当置放外插卡110进入内藏式连接器100的承载部140的插置槽143中,并将外施力F提供给外插卡,使外插卡110的接头112可以接触并推动连接部120。此时,外插卡110的接头112可半抵入连接部120中,且可驱使M形凹槽121前进,使M形凹槽121向第二定位组件141移动,使第二定位组件141可以触靠到M形凹槽121的出口1215处的导入块1216。此时,连接部120的端缘140b位于位置180。导入块1216的作用在使受弹性组件142作用的第二定位组件141可被导入M形凹槽121的入口1211,且又能不阻碍第二定位组件141自出口1215脱出。
请参照图2B,其所绘示的是第二定位组件相对于M形凹槽移动至第一高点1212的示意图。接续图2A中所绘示,在图2B中,持续提供外施力F使弹性组件130变形。且第二定位组件141受导入块1216作用而被导入入口1211,使第二定位组件141移动至第一高点1212,此时外插卡110插置入连接部120并与连接部120耦接。
请参照图2C,其所绘示的是第二定位组件相对于M形凹槽移动至停止定位结构1213的示意图。接续图2B中所绘示,在图2C中接着松弛外施力F使恢复施力Fr回拉连接部120,通过M形凹槽121与第二定位组件141的相互交换定位作用,使第二定位组件141移动至停止定位结构1213并定位于停止定位结构1213中。此时,第二定位组件141与连接部120扣接,连接部位于位置182,且外插卡110与笔记型计算机电连接,使外插卡110可连同内藏式连接器100收纳于笔记型计算机内。
请参照图2D,其所绘示的是第二定位组件相对于M形凹槽移动至第二高点1214的示意图。在图2D中将外施力F提供给外插卡110,可使第二定位组件141由停止定位结构1213移动至第二高点1214。然后,松弛移去外施力F使恢复施力Fr回拉连接部120并使第二定位组件141沿着M形凹槽121由第二高点1214移动至由出口1215与导入块1216构成的起始结构,并自出口1215脱出,停止定位结构1213并离开M形凹槽121,M形凹槽121因此而与第二组件141分离。此时,恢复施力Fr持续回拉连接部120,使连接部120的端缘140b可如图2E中所绘示回复至位置184,使部分的外插卡110可外露出笔记型计算机,以方便将外插卡110自笔记型计算机抽出。
请同时参照图1A与图3,图3其所绘示的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内藏式连接器的分解图。内藏式连接器100由连接部120、弹性组件130及承载部140所组构而成(如图1A中所绘示)。而连接部120则又可由连接部底座122、连接头123及固定片124组构而成,连接部120通过连接头123与外插卡110耦接,M形凹槽121则设置于连接部底座122下方。例如,在图3中,连接头123搭接在连接部底座122上,而弹性组件130通过连接部底座122的凸点1221与连接部底座122耦接。最后,再以固定片124搭接在连接头123的上方;通过开孔1242与螺丝孔1222,可以螺丝将固定片124锁固在连接部底板122上,使连接部底座122、连接头123与固定片124可以稳固结合。另外,凸点1221可嵌入凹槽1241内,使弹性组件130不会自凸点1221脱出。
承载部140则可由例如是图3中的插置槽143、导轨144、容置部145、第二定位组件141及弹性组件142所组构而成。插置槽143用以插置外插卡110,导轨144则与插置槽143耦接。连接部底座122以可滑动的方式搭载在导轨144上,且连接头123与插置槽143相对。第二定位组件141配置在容置部145中,使第二定位组件141可在容置部145中沿轴向X移动,第二定位组件141并与M形凹槽121相对。而弹性组件142以预变形的方式与第二定位组件141耦接,弹性组件用以将恢复施力提供给第二定位组件141,使第二定位组件141在容置部145中沿轴向X对向M形凹槽121的出口紧靠。而弹性组件130通过承载部140的凸点1401与承载部140耦接。
上述实施例中结合各组件所组合成本发明的内藏式连接器及外插卡则绘示在图4中。本发明内藏式连接器100的连接部120可配置具有挠性的排线160,使可移动的连接部120,可通过排线160与笔记型计算机中的电路板170电连接。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部120可以是通用序列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连接器,而外插卡110则可以是存储卡。
另外,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连接部120上所具有例如是M形凹槽121的第一定位组件,及承载部140上所配置的第二定位组件141与弹性组件142可以相互置换。即,如图5中所绘示,可以将第二定位组件141与弹性组件142配置在连接部520上,而将例如是M形凹槽121的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承载部540上。依上述的方式置换后的内藏式连接器500,与前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内藏式连接器100相比,各组件的动作原理与各组件间的连动关系将相同,且所能达成的功效也将一样。
因此,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内藏式连接器至少具有的优点为:本发明内藏式连接器的设计,使笔记型计算机在外携时,可以直接将USB外插卡插置于笔记型计算机中,而无需分开携带笔记型计算机与USB外插卡,此将可以使得笔记型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可携带性。且,本发明内藏式连接器的机构设计将可使得插置与取出USB外插卡的方式简单,使使用者易于操作使用。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