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嘧螨酯和S-氰 戊菊酯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嘧螨酯(试验代号:NA83,通用名称:fluacrypyrim,商品名称:Titaron) 是由巴斯夫公司研制、日本曹达公司开发的第一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螨 剂。嘧螨酯是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基础上,随机合成,并经优化 发现的。嘧螨酯的化学名称为甲基(E)-2-{a-[2-异丙氧基-6-(三氟甲基)嘧 啶-4-基氧基]-邻甲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嘧螨酯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 线粒体的呼吸。细胞核外的线粒体主要通过呼吸为细胞提供能量(ATP),若 线粒体呼吸受阻,不能产生ATP,细胞就会死亡。
嘧螨酯主要用于防治果树如苹果、柑桔、梨等中的多种螨类如苹果红 蜘蛛、柑桔红蜘蛛等。专利中混剂主要成分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如 嘧螨酯与很多有机磷类化合物组成,用于防治病、虫害。而未发现嘧菌酯 与阿维菌素等抗生素的组合的相关报道出现。
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棉铃虫、蚜虫、甜菜夜蛾、水稻螟虫等,在 目前抗性逐渐增加,农药单剂对害虫防治的效果逐渐下降,农药复配可以 明显提高药效,并延缓害虫抗性的产生。
阿维菌素和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的有效措施,迄 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嘧螨酯和S-氰戊菊酯的杀虫组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高效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的多功能杀虫组 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嘧螨酯和S-氰戊菊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含有嘧螨 酯和S-氰戊菊酯,其重量份分别为0.1~30和0.1~20。
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嘧螨酯的最佳重量份为0.1~25;S-氰戊菊酯的最佳重量份为0.1~10。
含嘧螨酯和S-氰戊菊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以嘧螨酯与S-氰戊菊酯为 有效成分配以农药助剂及赋型剂配制成乳油、水乳剂、微乳剂。
上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小菜 蛾和水稻螟虫上的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对嘧螨酯和S-氰戊菊酯杀虫特性的系统 分析,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互补,将嘧螨酯和S-氰戊菊酯按照一定的比例 复配,获得一种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该杀虫剂对抗性小菜蛾、 水稻螟虫、甜菜夜蛾等容易产生抗性的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 抑制害虫对单一制剂(嘧螨酯或S-氰戊菊酯)的抗药性产生。
本发明的高效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复合杀虫组合物,由嘧螨酯和S-氰戊 菊酯两种活性成分以及助剂、赋型剂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含嘧螨酯和S-氰戊菊酯的杀虫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能产 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害虫的抗药性,扩大防治谱,具有杀 虫速度快,用药成本低,毒性小的优点,尤其可用于防治菜青虫和水稻螟 虫,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效果有:
(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抗性鳞翅目害虫如水稻螟虫、抗性小菜 蛾等有明显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
(2)一药多治,一次施药可同时防治多种害虫,减少防治用工成本;
(3)可替代高毒农药;
(4)兼有速效和长效;
(5)与S-氰戊菊酯或嘧螨酯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
(6)抑制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
(7)降低对温血动物的毒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称取嘧螨酯4克、S-氰戊菊酯3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克、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3克、余量二甲苯加至总重100克。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 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7%嘧螨酯-S-氰戊菊酯乳油。
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抗性小菜蛾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 次,每浓度处理6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如表1所示。
表1 7%嘧螨酯-S-氰戊菊酯乳油及其单剂对抗性小菜蛾的室内测定结果: 药剂 测定项目 药剂浓度(mg/l) 0 2.5 5 10 20 40 80 5%S-氰戊菊酯乳 油 死亡数 3 27 36 41 47 55 60 校正死亡率% 42.1 57.9 66.7 77.2 91.2 99.9 4.5%嘧螨酯乳油 死亡数 3 12 31 43 50 55 57 校正死亡率% 158 49.1 70.2 82.5 91.2 94.7 7%嘧螨酯·S-氰 戊菊酯乳油 死亡数 3 29 35 43 52 58 60 校正死亡率% 45.6 56.1 70.2 86.0 96.5 99.9
注:每药剂浓度处理的抗性小菜蛾总数为60头。
用几率值法计算各药剂对抗性小菜蛾的毒理回归方程和致死中浓度 LC50,结果见表2。
表2 7%嘧螨酯·S-氰戊菊酯乳油及单剂对抗性小菜蛾的毒理回归方程和 致死中浓度LC50 药剂 毒力回归方程 LC50(mg/l) LC95(mg/l) 共毒系数 S-氰戊菊酯乳油 Y=3.63040+1.728332X 6.20065 55.4801 嘧螨酯乳油 Y=4.17070+1.373014X 4.01788 63.3848 嘧螨酯·S-氰戊菊酯 Y=4.09841+1.594831X 3.67554 39.5081 132.6645
实施例2:
称取嘧螨酯4克、S-氰戊菊酯2克、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克、 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2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克,二 甲苯13在,加水至总重100克。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 混合釜中高速混合,形成水乳剂制剂6%嘧螨酯-S-氰戊菊酯水乳剂。
实施例3:
称取嘧螨酯2克、S-氰戊菊酯4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克、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2克、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克,环己酮10克,加水至总重100克。将以上原料按 常规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微乳剂制剂30%嘧螨酯-S -氰戊菊酯微乳剂。
对实施例进行药效试验结果如下: 处理(稀释倍数) 药前基数 药后2天 药后5天 药后10天 残虫数 防效 残虫数 防效 残虫数 防效 实施例1 500 360 40 88.44a 32 90.20a 22 91.22a 1000 372 52 85.45ab 60 82.12b 42 83.78b 1500 572 164 70.16c 132 74.41c 88 77.91c 实施例2 500 330 85 85.16 88 88.87A 79 83.22a 1000 328 81 80.6 80 82.04B 74 78.61b 1500 467 72 71.95 73 75.65C 64 70.92c 实施例3 500 352 63 82.2a 41 88.32a 31 91.25a 1000 435 87 80.1ab 64 85.2b 46 89.38b 1500 467 111 76.2c 101 78.3c 119 74.56c S-氰戊菊酯1000 512 100 79.24b 78 83.12b 52 85.40b 嘧螨酯1000 390 110 70.64c 108 69.05c 98 63.90d 对照 408 392 368 284
注:a表示在α=0.05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5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0.05 水平上不显著;A表示在α=0.01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1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 0.01水平上不显著;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嘧螨酯·S-氰戊菊酯组合物对抗性小菜蛾具 有优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好于单剂品种。
实施例4:
称取0.1克嘧螨酯、0.1克S-氰戊菊酯、3克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 酯、2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1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13克二甲苯,加水至100克。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 合釜中高速混合,形成水乳剂制剂0.2%嘧螨酯-S-氰戊菊酯水乳剂。
实施例5:
称取30克嘧螨酯、20克S-氰戊菊酯、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克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 1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克环己酮,加水至100克。将以上原料按常规 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微乳剂制剂50%嘧螨酯-S-氰 戊菊酯微乳剂。
实施例6:
称取1克嘧螨酯、2克S-氰戊菊酯、3克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 2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1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3 克二甲苯,加水至100克。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水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 釜中高速混合,形成水乳剂制剂3%嘧螨酯-S-氰戊菊酯水乳剂。
实施例7:
称取25克嘧螨酯、10克S-氰戊菊酯、6克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克 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克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段化合物如农乳33#、 1克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0克环己酮,加水至100克。将以上原料按常规 配制微乳剂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微乳剂制剂35%嘧螨酯-S-氰 戊菊酯微乳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