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增效杀虫组合物.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869121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41429.6

申请日:

20050812

公开号:

CN1911027A

公开日:

200702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53/08

主分类号:

A01N53/08

申请人:

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寿海,齐武,赵维桢,刘金锁,王小平

地址:

211300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宝塔路269号

优先权:

CN200510041429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徐冬涛;张立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虫组合物由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两种有效成分以及助剂、赋型剂组成,其中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0.5~30。该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本发明可防治农作物上发生的鳞翅目害虫,尤其可用于防治水稻螟虫,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含有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为有效成分,其中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重量比为0.1~30∶0.5~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重量比为0.5~20∶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为氟啶脲、氟铃脲、灭幼脲、伏虫隆、氟虫脲、除虫脲或氟螨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以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为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及赋型剂配制成乳油制剂。 6、权利要求1所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上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水稻螟虫和菜青虫、甜菜夜蛾上的应用。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 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二、背景技术

反式氯氰菊酯(theta-cypermethrin),化学名称:(IR反式)S及(IS反式)R-α-氰基 -(3-苯氧苄基)-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

反式氯氰菊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高效广谱杀虫剂, 具触杀和胃毒作用的杀虫剂,防治很多害虫。对鞘翅目和鳞翅目特别有效,主要用 于防治的害虫有草地夜娥、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黑尾叶蝉、飞虱、蝽象、 地老虎、蚜虫、玉米螟、棉铃虫、棉红铃虫、尺蠖、蓟马、粉虱、跳甲、甘蓝夜蛾、 潜蝇、蠹蛾、舞毒蛾、天幕毛虫和蚧壳虫等。

反式氯氰菊酯在植物体内分解快,残毒低,对人畜安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目 前在国内登记使用的产品为反式氯氰菊酯乳油,无与其他农药复配组合物。

苯甲酰脲类杀虫剂可调节昆虫生长,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通过对害虫,尤其是 对幼虫的正常蜕皮和发育的控制,来达到杀虫的目的。对多种鳞翅目害虫活性比较 高,且对双翅目、鞘翅目或膜翅目等害虫也有很好的防效,持效期长。但是苯甲酰 脲类杀虫剂的速效性比较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缓慢,影响对害虫的总体防治, 尤其对爆发性害虫防治效果较差。

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防效的有效措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关反 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杀虫组合物。

鳞翅目害虫,如菜青虫、棉铃虫、蚜虫、甜菜夜蛾、水稻螟虫等,在目前抗性逐 渐增加,农药单剂对害虫防治的效果逐渐下降,农药复配可以明显提高药效,并延 缓害虫抗性的产生。

三、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防治鳞翅目害虫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即反式氯氰菊 酯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既提高其 速效性的发挥,又能够有一定的持效期,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 杀虫速度快,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

本发明还提供该组合物在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上的应用,本发明尤其可用于防治 水稻螟虫和抗性菜青虫、甜菜夜蛾,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将持效期长的反式氯氰菊酯分别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中的 氟啶脲、氟铃脲、灭幼脲、伏虫隆、氟虫脲、除虫脲或氟螨脲中的一个组配,获得 一类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杀虫组合物。该杀虫剂对鳞翅目容易产生抗性的多种害虫具 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并抑制害虫对单一制剂(反式氯氰菊酯或苯甲酰脲类中的任一) 的抗药性产生。

一种杀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它含有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为有效成 分,其中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0.5~30。

本发明的有效成份以增效有效量存在于组合物中。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的优选重量比为 0.5~20∶1~25。其中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为氟啶脲、氟铃脲、灭幼脲、伏虫隆、氟虫 脲、除虫脲或氟螨脲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混合。该杀虫组合物以反式氯氰菊酯与 苯甲酰脲类为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及赋型剂配制成乳油制剂。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杀虫组合物在防治抗性鳞翅目害虫上的应用,尤其是在防治水 稻螟虫和菜青虫、甜菜夜蛾上的应用。

以上所述的助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嵌 段化合物(如农乳3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中的一个或多个组合,赋型剂包含环己 酮、二甲苯、溶剂油、水、防冻剂(丙二醇)、去离子水等,还可以加入适量的常规 辅料。以上助剂、赋形剂及其它辅料可以单用或并用。

经室内增效试验测定表明:由反式氯氰菊酯分别与氟啶脲、氟铃脲、灭幼脲中的 任一种复配剂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56-238、163-268、149-243、 152-215,试验测定表明所有的复配剂对两种害虫均有显著的增效杀虫作用;田间药 效试验同样也表明本发明所有的复配剂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杀虫效果均显著高 于相应的单剂农药的效果。

3、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 组合物对鳞翅目害虫有明显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一药多治,一次施药 可同时防治多种害虫,减少防治用工成本;(3)可替代高毒农药,并大幅度减少田 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4)兼有速效和长效;(5)与反式氯氰 菊酯单剂相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6)抑制鳞翅目害虫对农药的抗性增强;(7) 降低对温血动物的毒性。

四、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室内生物 测定,明确两种药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的共毒系数;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田间试验。

实施效果:

实施例1:

称取1g反式氯氰菊酯、30g氟啶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 醚3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 制剂31%反式氯氰菊酯·氟啶脲乳油。

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水稻二化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每浓度 处理3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表1  反式氯氰菊酯·氟啶脲=1∶30对水稻二化螟的毒力测定效果   浓度(ppm)   试虫数(头)   平均残虫数(头)   平均校正死亡率(%)   6.25   30   23.5   16.07   12.5   30   21.0   25.00   25   30   17.0   39.29   50   30   12.3   56.42   100   30   2.3   92.14   CK   30   28.0   /

回归方程:Y=2.3045+1.8765X

相关系数:r值=0.9530;毒性指数=7.21;共毒系数=202

致死浓度:LC50=27.32mg/L

实施例2:

称取2g反式氯氰菊酯、30g氟铃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 醚3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 制剂32%反式氯氰菊酯·氟铃脲乳油。

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 每浓度处理3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表2  反式氯氰菊酯·氟铃脲=2∶30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毒力测定效果   浓度(ppm)   试虫数(头)   平均残虫数(头)   平均校正死亡率(%)   6.25   30   23.0   7.14   12.5   30   18.3   35.00   25   30   13.5   51.79   50   30   7.5   73.21   100   30   2.0   92.86   CK   30   28.0   /

回归方程:Y=1.9043+1.9190X

相关系数:r值=0.9917;毒性指数=4.80;共毒系数=163

致死浓度:LC50=41.04mg/L

实施例3:

称取2g反式氯氰菊酯、33g灭幼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 醚3g、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 制剂35%反式氯氰菊酯·灭幼脲乳油。

进行室内增效生物测定,选择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为目标害虫,每处理重复3次, 每浓度处理30头,用LC50值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

表3  反式氯氰菊酯·灭幼脲=2∶33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毒力测定效果   浓度(ppm)   试虫数(头)   平均残虫数(头)   平均校正死亡率(%)   6.25   30   21.0   7.86   12.5   30   16.3   37.00   25   30   14.5   50.68   50   30   6.5   76.35   100   30   1.0   98.45   CK   30   27.0   /

回归方程:Y=1.812+1.683X

相关系数:r值=0.9936;毒性指数=4.90;共毒系数=154

致死浓度:LC50=40.23mg/L

对实施例进行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对照药为结果如下:   处理(ml,g/mu)       药后10天        药后26天           杀虫效果   枯心率   保苗效果   枯心率   保苗效果   活虫数   活虫与CK减少率   实施例1   80   3.11   75.76abA   2.54   83.02bAB   7.75   80.34abA   100   2.73   79.50abA   1.53   89.43abAB   4.75   85.07abA   120   2.08   84.12aA   1.03   93.45aA   3.25   91.10aA   实施例2   80   4.34   75.36abA   2.65   82.19bB   8.96   82.45aA   100   3.45   77.56abA   1.23   88.45abB   4.93   85.67abA   120   2.38   88.38aA   0.98   93.45aA   3.17   93.71aA   实施例3   80   3.24   74.56abA   2.89   81.09bB   6.98   79.82abB   100   2.09   78.60abA   1.37   87.45abB   3.98   86.23abA   120   1.78   86.34aA   1.09   92.76aA   3.67   94.25aA   5%反式氯   氰菊酯   100   5.23   71.287cC   3.47   76.14bC   10.25   72.35bB   5%氟啶脲   100   3.51   68.67cC   3.87   76.14bC   11.70   70.23bB        空白对照   13.62   14.73   42.50

注:a表示在α=0.05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5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0.05水 平上不显著;A表示在α=0.01水平上显著,B表示在α=0.01水平上有差异,C表示在α=0.01 水平上不显著;

上述结果表明,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复配组合物,与两单剂相比具有下 列优点:(1)显著提高了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全程防治效果;(2)兼有增强的 速效性和长持效,施药后2天和15天的杀虫效果均显著高于各单剂。

实施例4:称取1g反式氯氰菊酯、5g灭幼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农乳33#3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 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6%反式氯氰菊酯·灭幼脲乳油。

实施例5:称取1g反式氯氰菊酯、20g灭幼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21%反式氯氰菊酯·灭幼脲乳油。

实施例6:称取5g反式氯氰菊酯、10g灭幼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2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15%反式氯氰菊酯·灭幼脲乳油。

实施例7:称取0.5g反式氯氰菊酯、30g氟铃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5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30.5%反式氯氰菊酯·氟铃脲乳油。

实施例8: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20g氟铃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30%反式氯氰菊酯·氟铃脲乳油。

实施例9:称取20g反式氯氰菊酯、10g氟铃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5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30%反式氯氰菊酯·氟铃脲乳油。

实施例10:称取30g反式氯氰菊酯、1g氟啶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6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31%反式氯氰菊酯·氟啶脲乳油。

实施例11: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15g氟啶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 基酚聚氧乙烯醚4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 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5%反式氯氰菊酯·氟啶脲乳油。

实施例12: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25g氟啶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g、苯乙 基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 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5%反式氯氰菊酯·氟啶脲乳油。

实施例13:称取2g反式氯氰菊酯、33g伏虫隆,十二烷基苯磺酸钙6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7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35%反式氯氰菊酯·伏虫隆乳油。

实施例14:称取2g反式氯氰菊酯、25g氟螨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基 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 中混合,形成制剂27%反式氯氰菊酯·氟螨脲乳油。

实施例15:称取0.5g反式氯氰菊酯、30g氟虫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 基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 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0.5%反式氯氰菊酯·氟虫脲乳油。

实施例16: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10g除虫脲,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g、苯乙 基酚聚氧乙烯醚3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 釜中混合,形成制剂20%反式氯氰菊酯·除虫脲乳油。

实施例17: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10g除虫脲、15g氟啶脲、十二烷基苯磺酸 钙7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 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5%反式氯氰菊酯·除虫脲·氟啶脲乳油。

实施例18: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15g氟啶脲、10g灭幼脲,十二烷基苯磺酸 钙9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8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 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35%反式氯氰菊酯·氟啶脲·灭幼脲乳油。

实施例19:称取10g反式氯氰菊酯、15g氟啶脲、10g灭幼脲、5g伏虫隆、氟螨 脲2、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7g、加二甲苯至100g。将以上 原料按常规配制乳油的方法投入混合釜中混合,形成制剂42%反式氯氰菊酯·氟啶 脲·灭幼脲·伏虫隆·氟螨脲乳油。

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增效杀虫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增效杀虫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增效杀虫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增效杀虫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含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的增效杀虫组合物.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杀虫组合物由反式氯氰菊酯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两种有效成分以及助剂、赋型剂组成,其中反式氯氰菊酯与苯甲酰脲类的重量百分比为0.1300.530。该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降低了用药成本,减轻了毒性。本发明可防治农作物上发生的鳞翅目害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