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86911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022630.4

申请日:

20061225

公开号:

CN1985559A

公开日:

2007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A01G7/00,A01C21/00

主分类号:

A01G1/00,A01G7/00,A01C21/00

申请人:

四川大学

发明人:

梁德富

地址:

610065四川省成都市磨子桥四川大学西区应用物理系

优先权:

CN20061002263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通过向移栽竹基部竹腔内注入营养液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因根部受创严重和地上部分蒸发大量而造成的移栽竹的死亡危险,从而使移栽竹迅速建立起良性循环,本法能使移栽竹的成活率达90%以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其特征是:针对胸径不小于3.5cm的移栽竹,当竹移栽结束后,在移栽竹自地面向上的前三节竹腔的每一竹腔上部,距上方竹节1cm和2cm处各开一直径2mm的通孔,将预先配置好的营养液用医用输液器自上方孔注入竹腔,直到下方孔开始流液为止,用医用胶布封闭两孔,再将最小号的注射针头插入上方孔中,营养液的重量配置比例为:水∶葡萄糖粉∶四硼酸钠∶维生素C片=100∶0.2∶0.02∶0.01。

说明书

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竹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向移栽竹竹腔内注液,以促使其成活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由于竹子的生理特点之一是竹的下部2/3部分无竹枝,竹枝都集中在上部,所以移栽时 为了保留部分竹枝,移栽竹的总长度必然大于原长的2/3,这就造成移栽竹的地上部分的蒸 发面积过大,而移栽竹自竹林起出时,根系受损往往十分严重,当地下部分的吸水速度跟不 上地上部分的蒸发时,移栽竹最终必然枯死,所以常规的竹移栽,其成活率只能达到50-60%。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以大幅度提高移栽竹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胸径不小于3.5cm的移栽竹,当竹移栽结束后,在移 栽竹自地面向上的前三节竹腔的每一竹腔上部,距上方竹节1cm和2cm处各开一直径2mm的 通孔,将预先配置好的营养液用医用输液器自上方孔注入竹腔,直到下方孔开始流液为止, 用医用胶布封闭两孔,再将最小号的注射针头插入上方孔中,营养液的重量配制比例为:水∶ 葡萄糖粉∶四硼酸钠∶维生素C片=100∶0.2∶0.02∶0.01。

采用上述方案能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竹腔内壁质地疏松,吸水性强,所以腔内的营养液很容易进入竹体循环,从而 满足移栽竹地上部分对水和营养的需求。

2、采用本方案,能增加移栽竹竹梢的保留量,使上部能制造更多的营养送入地下,促 使新根萌发、生长。

3、本方案的营养液配方既为移栽竹提供了必要的水分,又补充了竹类最重要的几种营 养,从而使移栽竹的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4、由于竹腔内不透明,采用双孔法,能确保竹腔内必要的灌入量。

5、将注液后的竹孔封闭,再插入注射针头,既能减小竹腔内液体的蒸发速度,又能避 免竹腔内形成负压。

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腔内注液式竹移栽法,通过向移栽竹基部竹腔内注入营养液的方法,能有效地消除因根部受创严重和地上部分蒸发大量而造成的移栽竹的死亡危险,从而使移栽竹迅速建立起良性循环,本法能使移栽竹的成活率达9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