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6858998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522909.4

申请日:

20130826

公开号:

CN203416677U

公开日:

2014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4,E04B1/32

主分类号:

A01G9/14,E04B1/32

申请人:

东宁鹰鹿农用钢结构大棚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福成

地址:

1572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大城子村999号

优先权:

CN201320522909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括:从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拱顶纵拉杆、吊挂纵拉杆、卡槽;所述棚拱单元为弧形结构;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箍固定在弧形结构上,所述拱顶纵拉杆沿棚拱单元阵列方向与各个棚拱单元的弧形结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吊挂纵拉杆沿棚拱单元的阵列方向与各个水平拉杆上可拆卸固定连接;卡槽镶嵌在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及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卡槽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大棚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工厂化标准紧固件,现场组装大棚工艺,使得大棚尺寸规范,安装简易,建棚周期短,便于迁移及自制大棚无法实现的拆卸特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括:从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拱顶纵拉杆(2)、吊挂纵拉杆(3)、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道卡槽(4);所述棚拱单元(1)包括: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第一拱杆(13)、第二拱杆(14)、四个立柱(15)、水平拉杆(16);所述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埋设于地下,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位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之间,且埋设于地下;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形成弧形结构;四个立柱(15)的一端分别插入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另一端通过夹箍与第一拱杆或与第二拱杆固定;水平拉杆(16)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箍固定在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上,水平拉杆(16)与四个立柱(15)的交叉点通过压板和U型栓固定;所述拱顶纵拉杆(2)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吊挂纵拉杆(3)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水平拉杆(16)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分别位于水平拉杆(16)与四个立柱(15)的交叉点两侧;卡槽(4)分别通过管槽固定卡镶嵌在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上及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所述卡槽通过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大棚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的外缘一圈均匀固定有卡槽;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之间的其余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上距离地面30cm、170cm处固定有卡槽;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距离地面100cm和200cm处固定有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之间的距离为8m、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立柱之间的距离为1.75m,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与最近的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之间的距离为1.37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的另一端通过拱杆连接管(17)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纵拉杆(3)与水平拉杆和立柱的交叉点之间距离分别为2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之间的距离为1.25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斜支杆(5),沿棚拱单元阵列方向排布的立柱依次形成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组、第三立柱组和第四立柱组,所述立柱组上分别固有斜支杆(5);所述斜支杆的高点端用夹箍及螺栓位于立柱与所述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连接处一侧,所述斜支杆的低点端用U型栓和铁板固定在每个立柱组中间隔三个立柱的柱脚处,且斜支杆与立柱交叉点处用U型栓和铁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用于用于吊挂菌袋的吊挂(20),所述吊挂(20)悬挂在所述吊挂纵拉杆(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位于大棚一端的卷膜器(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其特征在于,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喷水系统(8),所述喷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卧式离心泵、过滤器、连接管路、用于喷水的喷淋头或喷雾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用于黑木耳 种植的大棚。

背景技术

随着黑木耳食用、保健、美容等功效的不断深度开发,社会对黑木耳的 需求量在成倍地增长,从事黑木耳种植、加工及以黑木耳为原料进行深度加 工的群体迅速壮大,已经形成了一个富民产业。

黑木耳产业的迅速膨涨,使得许多耕地被占用,土地租金不断攀升,用 大棚种植黑木耳的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养菌农自制大棚均采用Φ22、Φ25 普通钢管及Φ6、Φ8、Φ12园钢或螺纹钢焊接而成,其大棚拱跨没有具体尺 寸,使用材料没有固定标准,焊接、安装方法各行其是,其承重量、抗压力、 稳定性均没有固定参数,大棚被大风刮倒、被菌袋压倒的事例屡屡发生,每 年都有棚毁人亡的惨痛案例。

菌农自制大棚主拱采用Φ22或Φ25普通钢管,副拱采用Φ12、Φ10圆 钢或螺纹钢,加强钢筋采用Φ10、Φ8钢筋。菌袋吊挂则是将Φ12、Φ10钢 筋直接焊接在副拱上。其拱跨从9米至15米不等。其棚长从十几米到几十 米没有固定标准,菌袋间距,行距,作业通道更是五花八门,认为怎样合理 就怎么布置。棚内承重由棚拱及棚内数量不等的立柱承担,大棚纵向稳定靠 棚侧结构不同的加强钢筋完成。由于大棚构造是普通钢筋经焊接而成,其承 重桩基、加强钢筋的不确定性使大棚承重、抗风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大棚安 全无法保证。黑木耳生产过程中必需的间干间湿,间冷间热的特性,也使该 种植大棚锈蚀严重,使用年限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以 解决现有黑木耳种植大棚承重量、抗压力、稳定性均没有固定参数,大棚承 重、抗风能力具有不确定性,大棚安全无法保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 的大棚,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括:从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 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拱顶纵拉杆、吊挂纵拉杆、吊挂、用于镶嵌 大棚膜的多道卡槽;

所述棚拱单元1包括: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四个立柱承重预 制基础桩、第一拱杆、第二拱杆、四个立柱、水平拉杆;所述棚拱稳定预制 梯形基础桩11埋设于地下,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位于两个棚拱稳定预 制梯形基础桩之间,且埋设于地下;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一端分别插入两 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 一起,形成弧形结构;四个立柱的一端分别插入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另一端通过夹箍与第一拱杆或与第二拱杆固定;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夹 箍固定在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水平拉杆与四个立柱的交叉点通过压板和 U型栓固定;

所述拱顶纵拉杆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棚 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吊挂纵拉杆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水 平拉杆上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分别位于水平拉杆与四个立柱的交叉点两 侧;

卡槽分别通过管槽固定卡镶嵌在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及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所述卡槽通过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 大棚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棚拱单元、拱顶纵拉杆、吊 挂纵拉杆、吊挂、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道卡槽、卡簧均为工厂化结构件及标 准紧固件,现场组装大棚工艺,使得大棚尺寸规范,安装简易,建棚周期短, 便于迁移及自制大棚无法实现的拆卸特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棚拱单元优选采用热浸镀锌钢管,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棚 锈蚀问题,延长了大棚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外缘一圈固 定有卡槽;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之间的其余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 拱杆上距离地面30cm、170cm处固定有卡槽;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 柱上距离地面100cm和200cm处固定有卡槽。

本实用性优选通过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之间的其余棚拱单元的第 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距离地面30cm、170cm处固定有卡槽的两纵列卡槽、卡 簧配合卷膜器(6)可以实现大棚两侧的大棚膜的高低升降;所述大棚两端 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外缘一圈固定有卡槽及所述大棚两端 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距离地面100cm和200cm处固定有卡槽可以快速实现大 棚两端的大棚膜的固定,拆卸方便,且不易损坏大棚膜。

进一步,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之间的距离为8m、立柱承重预制 基础桩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75m,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与最近的立柱承 重预制基础桩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375m。

进一步,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另一端通过拱杆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在 一起。

进一步,所述吊挂纵拉杆与水平拉杆和立柱的交叉点之间距离分别为 25cm。

进一步,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之间的距离为1.25m。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斜支杆,沿棚拱 单元阵列方向排布的立柱依次形成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组、第三立柱组和 第四立柱组,所述立柱组上分别固有斜支杆;所述斜支杆的高点端用夹箍及 螺栓位于立柱与所述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连接处一侧,所述斜支杆的低点端 用U型栓和铁板固定在每个立柱组中间隔三个立柱的柱脚处,且斜支杆与立 柱交叉点处用U型栓和铁板固定。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用于养殖黑木耳 的吊挂,所述吊挂悬挂在所述吊挂纵拉杆上;所述吊挂优选为“鱼骨状”吊 挂和“山字形”吊挂,也可以采用尼龙绳吊挂的方式,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 群体。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位于大棚一端的 卷膜器,所述卷膜器通过卷膜杆、压膜卡,升降棚侧棚膜实现大棚横向通风。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大棚采用卡槽及卡簧配合镶嵌大棚 膜,再通过卷膜器收放大棚两侧棚膜实现大棚膜安装简单快捷,通风效果好。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喷水系统8,所 述喷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卧式离心泵、过滤器、连接管路、用于喷水的 喷淋头或喷雾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保证充足的水量,菌袋受湿 均匀,出耳整齐,便于采收。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可以加配配套养菌架,保温棉 被,即可实现养菌功能,棉被保温还可提早春耳上市时间和秋耳生长时间, 实现养耳一年两季兼具冬季养菌。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承重力强,荷载可达60吨,稳 定性好,抗风可达八级,使用寿命长,大棚主体寿命可达30年,造型美观, 经济实用,投入产出比大,可实现一棚多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卷膜器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卷膜器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 础桩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拱杆连接管结构示 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卡槽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卡槽主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大棚两端夹箍结构侧 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大棚两端夹箍结构主 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夹箍结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夹箍结构主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压板侧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压板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U型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吊挂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吊挂另一种实施方 式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管槽固定卡结构示 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棚拱单元,2、拱顶纵拉杆,3、吊挂纵拉杆,4、卡槽,5、斜支杆, 6、吊挂,7、卷膜器,8、喷水系统,9、棚门,10、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 大棚包括:

从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所述 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之间的距离为1.25m;拱顶纵拉杆2、吊挂纵拉 杆3、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道卡槽4;

所述棚拱单元1包括: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四个立柱承重 预制基础桩12、第一拱杆13、第二拱杆14、四个立柱15、水平拉杆16;所 述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埋设于地下,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位 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之间,且埋设于地下;第一拱杆13和第 二拱杆14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第一拱杆13 和第二拱杆14的另一端通过拱杆连接管17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形成弧形 结构,如图10所示的拱杆连接管结构。四个立柱15的一端分别插入四个立 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另一端通过夹箍与第一拱杆或与第二拱杆固定;水平 拉杆16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箍固定在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上,水平拉 杆16与四个立柱15的交叉点通过压板和U型栓固定;所述压板和U型栓的 结构如图17至18所示;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四个立柱承重预 制基础桩12均为C30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夹箍结构如图13至16所示。

如图8所示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桩底为150mm正方形,桩 顶为100mm正方形,桩高300mm,定点钢管采用Φ25×1.5热镀锌管与桩体 内Φ6.5钢筋骨架焊接成一体,放入模具。如图9所示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 础桩12,上下底面边长240mm,桩高80mm,制作方法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 形桩相同。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之间的距离为8m、立柱承重预制基础 桩12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75m,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与最近的立柱 承重预制基础桩12中心之间的距离为1.375m。

所述拱顶纵拉杆2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 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吊挂纵拉杆3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 水平拉杆上16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且分别位于水平拉杆16与四个立柱15 的交叉点两侧;

如图11至12所示的卡槽结构,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 和第二拱杆14的外缘一圈通过管槽固定卡固定有卡槽;所述大棚所有棚拱 单元的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上距离地面30cm、170cm处固定有卡槽;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13、第二拱杆14、立柱上距离地面 100cm和200cm处固定有卡槽;所述卡槽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大棚膜; 所述大棚一端设置卷膜器7,所述卷膜器7为一组安装在大棚的一端,根据 需要调整大棚侧面膜的高低位置,卷膜器7为常规使用的标准件,如图6及 图7所示。大棚采用卡槽及卡簧配合镶嵌大棚膜,再通过卷膜器收放大棚两 侧棚膜实现大棚膜安装简单快捷、通风尺寸大、效果好。

所述吊挂纵拉杆3与水平拉杆和立柱的交叉点之间距离分别为25cm。

该大棚还包括用于养殖黑木耳的吊挂6,所述吊挂6悬挂在所述吊挂纵 拉杆3上;所述吊挂6优选为鱼骨状吊挂、山字形吊挂,所述吊挂如图20 所示。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是:所述棚拱单元优选采用热浸镀锌钢管, 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棚锈蚀问题,延长了大棚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斜支杆 5,沿棚拱单元阵列或排布方向排列的立柱依次形成第一立柱组、第二立柱 组、第三立柱组和第四立柱组,所述立柱组上分别固有斜支杆5;所述斜支 杆的高点端51用夹箍及螺栓固定于立柱与所述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 连接处一侧,所述斜支杆的低点端52用U型栓和铁板固定在每个立柱组中 间隔三个立柱的柱脚处,且斜支杆与立柱交叉点处用U型栓和铁板锁紧固定, 所述U型栓和铁板结构如图17及19所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喷水系 统8,所述喷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卧式离心泵、过滤器、连接管路、用 于喷水的喷淋头或喷雾头。

该结构大棚的一端上部设置有排风扇10,两端设置有棚门9,通过卷膜 器控制棚侧棚膜高度,控制通风量大小,通风作业快捷省力等自制大棚难以 解决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16677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2.05 CN 203416677 U (21)申请号 201320522909.4 (22)申请日 2013.08.26 A01G 9/14(2006.01) E04B 1/32(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宁鹰鹿农用钢结构大棚有限公 司 地址 157200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宁县大城 子村 999 号 (72)发明人 黄福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黑木耳种。

2、植的大 棚, 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括 : 从所述大 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 单元、 拱顶纵拉杆、 吊挂纵拉杆、 卡槽 ; 所述棚拱 单元为弧形结构 ; 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箍 固定在弧形结构上, 所述拱顶纵拉杆沿棚拱单元 阵列方向与各个棚拱单元的弧形结构可拆卸固定 连接 ; 所述吊挂纵拉杆沿棚拱单元的阵列方向与 各个水平拉杆上可拆卸固定连接 ; 卡槽镶嵌在棚 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及大棚两端的棚 拱单元的立柱上 ; 卡槽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 大棚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工厂化标准紧固件, 现 场组装大棚工艺, 使得大棚尺寸规范, 安装简易, 建棚周期短, 便。

3、于迁移及自制大棚无法实现的拆 卸特点。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16677 U CN 203416677 U 1/2 页 2 1.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括 : 从所 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 (1) 、 拱顶纵拉杆 (2) 、 吊挂纵拉 杆 (3) 、 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道卡槽 (4) ; 所述棚拱单元 (1) 包括 :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

4、基础桩 (11) 、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 桩 (12) 、 第一拱杆 (13) 、 第二拱杆 (14) 、 四个立柱 (15) 、 水平拉杆 (16) ; 所述棚拱稳定预制 梯形基础桩 (11) 埋设于地下,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位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 基础桩 (11) 之间, 且埋设于地下 ; 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棚拱 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 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另一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形成弧形结构 ; 四个立柱 (15) 的一端分别插入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 另一端通过 夹箍与第一。

5、拱杆或与第二拱杆固定 ; 水平拉杆 (16) 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箍固定在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上, 水平拉杆 (16) 与四个立柱 (15) 的交叉点通过压板和 U 型栓固定 ; 所述拱顶纵拉杆 (2) 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 (1) 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棚拱单元 的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 ; 所述吊挂纵拉杆 (3) 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 (1) 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水平拉杆 (16) 可拆卸固定连接, 并且分别位于水平拉杆 (16) 与四个立柱 (15) 的交叉点两侧 ; 卡槽 (4) 分别通过管槽固定卡镶嵌在棚拱单元的第一拱。

6、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上及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 ; 所述卡槽通过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大棚膜。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 拱单元的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外缘一圈均匀固定有卡槽 ;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 拱单元之间的其余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上距离地面 30cm、 170cm 处固 定有卡槽 ;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距离地面 100cm 和 200cm 处固定有卡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两个棚拱稳定预。

7、制 梯形基础桩 (11) 之间的距离为 8m、 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立柱之间的距离为 1.75m, 棚 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与最近的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之间的距离为 1.375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第一拱杆 (13) 和第 二拱杆 (14) 的另一端通过拱杆连接管 (17) 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吊挂纵拉杆 (3) 与水平拉杆和立柱的交叉点之间距离分别为 25cm。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

8、多个平行排布的棚 拱单元 (1) 之间的距离为 1.25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用于黑木 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斜支杆 (5) , 沿棚拱单元阵列方向排布的立柱依次形成第一立柱组、 第 二立柱组、 第三立柱组和第四立柱组, 所述立柱组上分别固有斜支杆 (5) ; 所述斜支杆的高 点端用夹箍及螺栓位于立柱与所述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连接处一侧, 所述斜支 杆的低点端用 U 型栓和铁板固定在每个立柱组中间隔三个立柱的柱脚处, 且斜支杆与立柱 交叉点处用 U 型栓和铁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

9、大棚, 其特征在于, 用于黑木 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用于用于吊挂菌袋的吊挂 (20) , 所述吊挂 (20) 悬挂在所述吊挂纵拉 杆 (3)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16677 U 2 2/2 页 3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用于黑木 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位于大棚一端的卷膜器 (7) 。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其特征在于, 用于黑木耳种植的 大棚还包括喷水系统 (8) , 所述喷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卧式离心泵、 过滤器、 连接管路、 用于喷水的喷淋头或喷雾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

10、16677 U 3 1/5 页 4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农业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是涉及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 棚。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黑木耳食用、 保健、 美容等功效的不断深度开发, 社会对黑木耳的需求量在成 倍地增长, 从事黑木耳种植、 加工及以黑木耳为原料进行深度加工的群体迅速壮大, 已经形 成了一个富民产业。 0003 黑木耳产业的迅速膨涨, 使得许多耕地被占用, 土地租金不断攀升, 用大棚种植黑 木耳的技术应运而生。目前养菌农自制大棚均采用 22、 25 普通钢管及 6、 8、 12 园钢或螺纹钢焊接而成, 其大棚拱跨没有具体尺寸,。

11、 使用材料没有固定标准, 焊接、 安装方 法各行其是, 其承重量、 抗压力、 稳定性均没有固定参数, 大棚被大风刮倒、 被菌袋压倒的事 例屡屡发生, 每年都有棚毁人亡的惨痛案例。 0004 菌农自制大棚主拱采用 22 或 25 普通钢管, 副拱采用 12、 10 圆钢或螺纹 钢, 加强钢筋采用 10、 8 钢筋。菌袋吊挂则是将 12、 10 钢筋直接焊接在副拱上。其 拱跨从 9 米至 15 米不等。其棚长从十几米到几十米没有固定标准, 菌袋间距, 行距, 作业通 道更是五花八门, 认为怎样合理就怎么布置。 棚内承重由棚拱及棚内数量不等的立柱承担, 大棚纵向稳定靠棚侧结构不同的加强钢筋完成。由于。

12、大棚构造是普通钢筋经焊接而成, 其 承重桩基、 加强钢筋的不确定性使大棚承重、 抗风能力具有不确定性, 大棚安全无法保证。 黑木耳生产过程中必需的间干间湿, 间冷间热的特性, 也使该种植大棚锈蚀严重, 使用年限 受到很大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以解决现有 黑木耳种植大棚承重量、 抗压力、 稳定性均没有固定参数, 大棚承重、 抗风能力具有不确定 性, 大棚安全无法保证的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所 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括 : 从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

13、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 单元、 拱顶纵拉杆、 吊挂纵拉杆、 吊挂、 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道卡槽 ; 0007 所述棚拱单元 1 包括 :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第一拱杆、 第二拱杆、 四个立柱、 水平拉杆 ; 所述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埋设于地下,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位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之间, 且埋设于地下 ; 第一拱 杆和第二拱杆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另一 端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形成弧形结构 ; 四个立柱的一端分别插入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 桩, 另一端通过夹箍与第一拱杆或与第二拱杆固定 ; 水平拉杆。

14、的两端分别通过夹箍固定在 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 水平拉杆与四个立柱的交叉点通过压板和 U 型栓固定 ; 说 明 书 CN 203416677 U 4 2/5 页 5 0008 所述拱顶纵拉杆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棚拱单元的 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 ; 0009 所述吊挂纵拉杆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水平拉杆上 可拆卸固定连接, 并且分别位于水平拉杆与四个立柱的交叉点两侧 ; 0010 卡槽分别通过管槽固定卡镶嵌在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及所述大棚 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 ; 所述卡槽通过与卡簧相互配合固定所述大棚膜。 0011。

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由于棚拱单元、 拱顶纵拉杆、 吊挂纵拉杆、 吊挂、 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道卡槽、 卡簧均为工厂化结构件及标准紧固件, 现场组装大棚工 艺, 使得大棚尺寸规范, 安装简易, 建棚周期短, 便于迁移及自制大棚无法实现的拆卸特点。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 本实用新型所述棚拱单元优选采用热浸镀锌钢管, 从根本上解决了大棚锈蚀问 题, 延长了大棚使用寿命。 0014 进一步,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外缘一圈固定有卡 槽 ;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之间的其余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距离地面。

16、 30cm、 170cm 处固定有卡槽 ;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距离地面 100cm 和 200cm 处 固定有卡槽。 0015 本实用性优选通过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之间的其余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 第二拱杆上距离地面 30cm、 170cm 处固定有卡槽的两纵列卡槽、 卡簧配合卷膜器 (6) 可以实 现大棚两侧的大棚膜的高低升降 ;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外缘 一圈固定有卡槽及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立柱上距离地面100cm和200cm处固定有卡 槽可以快速实现大棚两端的大棚膜的固定, 拆卸方便, 且不易损坏大棚膜。 0016 进一步,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

17、础桩之间的距离为 8m、 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中 心之间的距离为 1.75m, 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与最近的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中心之间 的距离为 1.375m。 0017 进一步, 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的另一端通过拱杆连接管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0018 进一步, 所述吊挂纵拉杆与水平拉杆和立柱的交叉点之间距离分别为 25cm。 0019 进一步, 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之间的距离为 1.25m。 0020 进一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斜支杆, 沿棚拱单元阵列 方向排布的立柱依次形成第一立柱组、 第二立柱组、 第三立柱组和第四立柱组, 所述立柱组 上分别固有斜支杆 ; 所述。

18、斜支杆的高点端用夹箍及螺栓位于立柱与所述第一拱杆和第二拱 杆连接处一侧, 所述斜支杆的低点端用 U 型栓和铁板固定在每个立柱组中间隔三个立柱的 柱脚处, 且斜支杆与立柱交叉点处用 U 型栓和铁板固定。 0021 进一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用于养殖黑木耳的吊挂, 所述吊挂悬挂在所述吊挂纵拉杆上 ; 所述吊挂优选为 “鱼骨状” 吊挂和 “山字形” 吊挂, 也可 以采用尼龙绳吊挂的方式, 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的群体。 0022 进一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位于大棚一端的卷膜器, 所述卷膜器通过卷膜杆、 压膜卡, 升降棚侧棚膜实现大棚横向通风。 0023 采用。

19、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 大棚采用卡槽及卡簧配合镶嵌大棚膜, 再通 过卷膜器收放大棚两侧棚膜实现大棚膜安装简单快捷, 通风效果好。 说 明 书 CN 203416677 U 5 3/5 页 6 0024 进一步,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包括喷水系统 8, 所述喷水系统 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卧式离心泵、 过滤器、 连接管路、 用于喷水的喷淋头或喷雾头。 0025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 该结构保证充足的水量, 菌袋受湿均匀, 出耳 整齐, 便于采收。 0026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还可以加配配套养菌架, 保温棉被, 即可 实现养菌功能, 棉被保温还可提早。

20、春耳上市时间和秋耳生长时间, 实现养耳一年两季兼具 冬季养菌。 0027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承重力强, 荷载可达 60 吨, 稳定性好, 抗 风可达八级, 使用寿命长, 大棚主体寿命可达 30 年, 造型美观, 经济实用, 投入产出比大, 可 实现一棚多用。 附图说明 002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轴测示意图 ; 002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 0030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 003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主视图 ; 0032 图 5 为本。

21、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 0033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卷膜器主视图 ; 0034 图 7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卷膜器侧视图 ; 0035 图 8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结 构示意图 ; 0036 图 9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结构示 意图 ; 0037 图 10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拱杆连接管结构示意图 ; 0038 图 1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卡槽侧视图 ; 0039 图 1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

22、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卡槽主视图 ; 0040 图 13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大棚两端夹箍结构侧视图 ; 0041 图 14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大棚两端夹箍结构主视图 ; 0042 图 15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夹箍结构侧视图 ; 0043 图 16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的夹箍结构主视图 ; 0044 图 17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压板侧视图 ; 0045 图 18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压板主视图 ; 0046 图 19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 U 型栓结构示意图 。

23、; 0047 图 20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吊挂结构示意图 ; 0048 图 2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吊挂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 意图 ; 0049 图 2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中的管槽固定卡结构示意图。 0050 附图中, 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 0051 1、 棚拱单元, 2、 拱顶纵拉杆, 3、 吊挂纵拉杆, 4、 卡槽, 5、 斜支杆, 6、 吊挂, 7、 卷膜器, 说 明 书 CN 203416677 U 6 4/5 页 7 8、 喷水系统, 9、 棚门, 10、 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24、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 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 新型,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53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 所述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包 括 : 0054 从所述大棚一端至另一端均匀布置的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 1, 所述多个平行 排布的棚拱单元 1 之间的距离为 1.25m ; 拱顶纵拉杆 2、 吊挂纵拉杆 3、 用于镶嵌大棚膜的多 道卡槽 4 ; 0055 所述棚拱单元 1 包括 :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 桩 12、 第一拱杆 13、 第二拱杆 14、 四个立柱 15、 水平拉杆 16 ; 所述棚拱稳定预制梯。

25、形基础桩 11 埋设于地下,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位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之间, 且埋设于地下 ; 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一端分别插入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另一端通过拱杆连接管 17 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形成弧 形结构, 如图 10 所示的拱杆连接管结构。四个立柱 15 的一端分别插入四个立柱承重预制 基础桩 12, 另一端通过夹箍与第一拱杆或与第二拱杆固定 ; 水平拉杆 16 的两端分别通过夹 箍固定在第一拱杆13和第二拱杆14上, 水平拉杆16与四个立柱15的交叉点通过压板和U 型栓固定 ; 所述压板。

26、和 U 型栓的结构如图 17 至 18 所示 ;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均为 C30 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夹箍结构如图 13 至 16 所示。 0056 如图 8 所示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桩底为 150mm 正方形, 桩顶为 100mm 正方形, 桩高 300mm, 定点钢管采用 251.5 热镀锌管与桩体内 6.5 钢筋骨架焊接成一 体, 放入模具。 如图9所示四个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 上下底面边长240mm, 桩高80mm, 制 作方法与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桩相同。 0057 两个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 11 之间的距离为 8。

27、m、 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 12 中心 之间的距离为1.75m, 棚拱稳定预制梯形基础桩11与最近的立柱承重预制基础桩12中心之 间的距离为 1.375m。 0058 所述拱顶纵拉杆2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棚拱单元 的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 ; 0059 所述吊挂纵拉杆3沿多个平行排布的棚拱单元1的纵向阵列方向与各个水平拉杆 上 16 可拆卸固定连接, 并且分别位于水平拉杆 16 与四个立柱 15 的交叉点两侧 ; 0060 如图 11 至 12 所示的卡槽结构,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 拱杆 14 的外缘一圈通过。

28、管槽固定卡固定有卡槽 ; 所述大棚所有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 13 和 第二拱杆 14 上距离地面 30cm、 170cm 处固定有卡槽 ; 所述大棚两端的棚拱单元的第一拱杆 13、 第二拱杆 14、 立柱上距离地面 100cm 和 200cm 处固定有卡槽 ; 所述卡槽与卡簧相互配合 固定所述大棚膜 ; 所述大棚一端设置卷膜器 7, 所述卷膜器 7 为一组安装在大棚的一端, 根 据需要调整大棚侧面膜的高低位置, 卷膜器 7 为常规使用的标准件, 如图 6 及图 7 所示。大 棚采用卡槽及卡簧配合镶嵌大棚膜, 再通过卷膜器收放大棚两侧棚膜实现大棚膜安装简单 快捷、 通风尺寸大、 效果好。 说 明 。

29、书 CN 203416677 U 7 5/5 页 8 0061 所述吊挂纵拉杆 3 与水平拉杆和立柱的交叉点之间距离分别为 25cm。 0062 该大棚还包括用于养殖黑木耳的吊挂 6, 所述吊挂 6 悬挂在所述吊挂纵拉杆 3 上 ; 所述吊挂 6 优选为鱼骨状吊挂、 山字形吊挂, 所述吊挂如图 20 所示。 0063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是 : 所述棚拱单元优选采用热浸镀锌钢管, 从根本上 解决了大棚锈蚀问题, 延长了大棚使用寿命。 0064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斜支杆 5, 沿棚拱 单元阵列或排布方向排列的立柱依次形成第一立柱组、 第二立柱组、 第三立柱。

30、组和第四立 柱组, 所述立柱组上分别固有斜支杆 5 ; 所述斜支杆的高点端 51 用夹箍及螺栓固定于立柱 与所述第一拱杆 13 和第二拱杆 14 连接处一侧, 所述斜支杆的低点端 52 用 U 型栓和铁板固 定在每个立柱组中间隔三个立柱的柱脚处, 且斜支杆与立柱交叉点处用 U 型栓和铁板锁紧 固定, 所述 U 型栓和铁板结构如图 17 及 19 所示。 0065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黑木耳种植的大棚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喷水系统 8, 所述 喷水系统包括依次相连接的卧式离心泵、 过滤器、 连接管路、 用于喷水的喷淋头或喷雾头。 0066 该结构大棚的一端上部设置有排风扇 10, 两端设置有棚门 9。

31、, 通过卷膜器控制棚 侧棚膜高度, 控制通风量大小, 通风作业快捷省力等自制大棚难以解决的问题。 006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416677 U 8 1/6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16677 U 9 2/6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16677 U 10 3/6 页 11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16677 U 11 4/6 页 12 图 8 图 9 图 10 图 11 图 12 图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16677 U 12 5/6 页 13 图 14 图 15图 16 图 17 图 18 图 19 图 20 图 2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16677 U 13 6/6 页 14 图 2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16677 U 1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