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碴和玉米面的生产方法,属于粮食加工领域。
名词解释 玉米碴:即玉米去皮脱胚后破碎制成的颗粒,其中:大颗粒为大碴;小颗粒为 小碴;中颗粒为中碴。
背景技术 玉米制成玉米碴和玉米面,现有技术是将玉米干法去皮脱胚后破碎制成。有人 研究使用玉米经脱皮脱胚后,磨成粉经浸湿膨化后再制成玉米碴;也有的将玉米脱胚脱皮后, 经过蒸煮制成熟品,冷冻烘干制成玉米碴。玉米面的生产有人制定的方案是:玉米粒加水浸 泡,加入a淀粉酶和乳酸菌反应后,烘干,去皮,脱胚,磨粉,复配制成;另有人用玉米碴 先磨粉,加水膨化后,再粉碎制粉而成。
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制成的玉米碴有的还存在制品味觉不好,难以下咽;有的口感 好,但制作工序多,能耗高,成本高;制成的玉米面口感好、筋道的,都存在工序多,能耗 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玉米碴和玉米面口 感不好、难以下咽、制作工序繁琐、耗能高、成本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如下生产工艺制成:
(1)浸泡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磷酸盐或再加入碱制剂使其PH值在8.0-9.0;
(2)加入玉米粒泡透至含水量在30%-50%;
(3)另一浸泡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加入食用酸及其盐类使其PH值在3.5-4.5,加入 上述玉米粒搅拌,调整PH值稳定在4.2-4.6,加入玉米量的50-300u/g的糖化酶、0.1-2.0ppm 的木聚糖酶,在温度15℃-60℃浸泡1-5天后,用碱剂使玉米粒最终PH值在6.0-7.0范 围;
(4)捞出,淋水,进入室外或室内慢冻或速冻,温度在零下5℃-30℃冻透冻实后,消 融、淋水、日晒干或烘干,使玉米粒含水量低于14%;
(5)去皮、脱胚后的玉米粒破碎制成大、中、小粒的玉米碴或玉米面粉。
其中,加入的磷酸盐是磷酸氢二钠、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三钠中 的一种或二种或三种或四种或全使用,还可以是食品添加剂中的其它磷酸盐。
加入的碱制剂是氢氧化钠、碳酸钠、过碳酸钠、碳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全使用, 还可以是食品添加剂中1%水溶液PH值在8以上的其它原料。
加入的食用酸及其盐类是乳酸、己二酸、葡萄糖酸—δ—内脂、柠檬酸钾、磷酸二氢钠、 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四种或五种或全使用,还可以是食品添加剂中1%水溶液PH 值在6以下的其它原料。
本方案加入的磷酸盐总量以磷酸盐计不超过10克/公斤,所用的玉米是硬粒型、马齿型、 半马齿型、粉质型四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玉米粒通过碱浸——酸浸——酶解——调整PH值——冷冻——烘干——去皮脱胚 后制成玉米碴或玉米面的工艺前所未有;
(2)使用了现有技术中未使用的磷酸盐,并规定了其用量。“磷”是玉米食品中正常有 的成份,对缩短浸泡时间和提高玉米a化有利;
(3)使用了现有技术中未使用的糖化酶、木聚糖酶,从而改变了玉米产品的内质结构, 使产品口感好,玉米香突出;
(4)使用的有机酸及其盐,通过与碱泡过的玉米中和反应,既调整了PH值适应酶制剂 的应用,又使玉米成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5)使用的碱制同样对提高制品口感、色泽、风味有利;
(6)本发明扩大了磷酸盐、碱制剂、食用酸及其盐中的使用范畴;
(7)通过冷冻处理,玉米碴和玉米面产品蒸煮时省时省火、易熟;
(8)本方法浸泡、冷冻、烘干方法简单,耗能低,成本低,易于推广应用;
(9)本方法不但解决了玉米食品口感粗糙,味觉欠佳,同时保留了玉米中原有的成份;
(10)本发明对提高玉米商用价值,缓解农民卖粮难,推动我国玉米制品工业向前发展 起了一定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见前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