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6852209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65582.0

申请日:

20150523

公开号:

CN104857439A

公开日:

201508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00,A61K35/64,A61K35/57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00,A61K35/64,A61K35/57

申请人:

济南伟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志成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凤凰路4569号龙园9号楼1801室

优先权:

CN201510265582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刘庆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赤芍7g、郁金8-11g、莲房8g、没食子4-7g、梦花5-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7-9g、凤凰衣7g、埃蕾6-8g、桔梗芦头7g、荩草6-9g、桄榔子7g、盐匏藤果4-7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上述诸药配伍,具有消肿止痛、攻毒散结、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各药分工明确而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到达病灶部位,对心包炎尤其是心包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治疗心包炎的效果明显,药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其有效率高达100%。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赤芍7g、郁金8-11g、阿儿七4g、茵陈6-9g、千层塔7-9g、蕤仁15g、布渣叶5-8g、短穗铁苋菜8-10g、水蔓青7-9g、松花粉8-11g、白鲜皮8g、丁香罗勒5-7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4-7g、梦花5-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7-9g、凤凰衣7g、埃蕾6-8g、桔梗芦头7g、荩草6-9g、桄榔子7g、盐匏藤果4-7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赤芍7g、郁金8g、阿儿七4g、茵陈9g、千层塔8g、蕤仁15g、布渣叶6g、短穗铁苋菜8g、水蔓青7g、松花粉10g、白鲜皮8g、丁香罗勒7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4g、梦花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8g、凤凰衣7g、埃蕾8g、桔梗芦头7g、荩草8g、桄榔子7g、盐匏藤果5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

说明书

(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特别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

(二)        背景技术

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细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而发生急性炎性反应和渗液,以及心包粘连、增厚、缩窄、钙化等慢性病变。临床上主要有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有发热、盗汗、咳嗽、咽痛或呕吐、腹泻等症状。心包渗出大量积液可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症状。患者胸痛、呼吸困难、发绀、面色苍白,甚至休克。还可有腹水、肝大等症状。

心包炎目前西医内服外用方法很多,但都不能很好的控制复发,中药治疗具有疗效好,不易复发,能根治的优势,但用于治疗心包炎的中药很少,这种情况需要改进。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效果好、效果持久的治疗心包炎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赤芍7g、郁金8-11g、阿儿七4g、茵陈6-9g、千层塔7-9g、蕤仁15g、布渣叶5-8g、短穗铁苋菜8-10g、水蔓青7-9g、松花粉8-11g、白鲜皮8g、丁香罗勒5-7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4-7g、梦花5-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7-9g、凤凰衣7g、埃蕾6-8g、桔梗芦头7g、荩草6-9g、桄榔子7g、盐匏藤果4-7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

本发明的治疗心包炎的药物,其优选方案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赤芍7g、郁金8g、阿儿七4g、茵陈9g、千层塔8g、蕤仁15g、布渣叶6g、短穗铁苋菜8g、水蔓青7g、松花粉10g、白鲜皮8g、丁香罗勒7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4g、梦花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8g、凤凰衣7g、埃蕾8g、桔梗芦头7g、荩草8g、桄榔子7g、盐匏藤果5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3天为一疗程。

下面为本发明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

赤芍:苦微寒,肝脾经。功能: 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治:(1)温毒发斑;吐血衄血;肠风下血;目赤肿痛;痈肿疮疡。(2)闭经;痛经;崩带淋浊;(3)瘀滞胁痛;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经;功能: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开窍,凉血止血,利胆退黄。主治:(1)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刺痛、痛经、闭经、症瘕痞块及肝脾肿大等证。(2)温热病,高热谵语,湿温浊邪蔽窍,神志不清,痰蒙心窍,痰热癫狂。(3)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及崩漏、倒经等证。(4)湿热黄疸、胆道结石等。

麦冬: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天冬: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胃、大肠经。功能主治:养阴生津,白喉。败毒抗癌,、清势化痰、滋阴润燥。

枳实: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功效: 行气除胀满,化痰开痹,消积导滞。主治:(1)枳实理气行气作用较强,用于胸腹胀满,常与木香、橘皮等同用。(2)对食积不化、脘腹胀满者,可配山渣、神曲等同用;(3)脾虚而见脘腹胀满闷塞者,常配合白朮同用;(4)对病后劳复、身热、心下痞闷者,可配栀子、豆豉等同用;(5)寒凝气滞而见胃痛者,可配合橘皮、生姜同用;(6)对痰湿遏阻胸阳、胸阳不振、胸痹疼痛,可配瓜蒌,薤白、桂枝等品同用;(7)用治痰热互结、胸痞按之疼痛,可配黄连、瓜蒌等同用;(8)对于痰多咳嗽、风痰眩晕等可配陈皮、半夏、天麻等同用;(9)治便秘腹痛,常配合大黄、厚朴等同用;(10)治泻痢后重,常配合木香、槟榔等同用;(11)用于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宜与补气生阳之品同用。

绿萼梅花:酸、涩,平,归肝、胃经。功效:疏肝理气。主治:(1)本品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适用于肝气郁滞、胸闷胁痛及肝胃气滞、脘腹胀痛、胃纳不佳等症,可配合柴胡、白芍、茯苓、白朮等药同用。(2)本品能疏肝理气,配合化痰散结之品,苦用于痰气互结、梅核气之症,常与半夏、厚朴等同用。

阿儿七祛风除湿,破瘀散结,止痛,解毒。

茵陈: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归经:归脾、胃、肝、胆经。功能: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功效。主治: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千层塔:性味:味苦、微甘,性平。归经:归肺、大肠、肝、肾经。功效:散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内伤吐血;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蕤仁,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蕤核或齿叶扁核木的干燥成熟果核,夏、秋间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洗净,晒干。性味甘寒,有祛风,散热,养肝,明目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昏暗羞阴,眦烂多泪,鼻衄。亦治心腹邪热,结气痰痞。今人惟用疗眼。(陈藏器曰)生治足睡,熟治不眠。

布渣叶: 性味:味酸,性凉。归经:归脾、胃经。功效:消食化滞,清热利湿。主治:用于饮食积滞,感冒发热,湿热黄疸等。

短穗铁苋菜: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大戟科植物短穗铁苋菜的全草。功效:清热利湿。主治:用于腹泻,痢疾。性味归经:苦,凉。入胃、大肠二经。

水蔓青:叶味甜,采苗炸熟,油盐调食。亦可药用,地上部分全草入药,有清肺,化痰,止咳,解毒的作用.治慢性气管炎,咳叶脓血;外用治皮肤湿疹,疖痈疮疡。

松花粉的功效:祛风益气,收湿,止血。治头旋眩晕,中虚胃疼,久痢,诸疮湿烂,创伤出血。松花粉包含多种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酶与辅酶、核酸、单糖、多糖等营养物质,总含量达200余种。松花粉性温,味甘,具有益气养血、平肝祛风等功效。

白鲜皮:入药部位: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性味:苦,寒。归经:脾、胃、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主治: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

丁香罗勒: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解表,祛风利湿,散瘀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胃腹胀满,消化不良,胃痛,肠炎腹泻,跌打肿痛,风湿关节痛;外用治蛇咬伤,湿疹,皮炎。

短穗铁苋菜:功效:清热利湿。主治:用于腹泻,痢疾。性味归经:苦,凉。入胃、大肠二经。

剑花:性味:《广东中药》Ⅱ:甘,微寒。主治用法: 花: 肺热咳嗽,肺痨,瘰疬。茎: 跌打骨折,疮肿,烧烫伤。花:内服: 煎汤,9-15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茎:外用: 适量,鲜品捣敷。气痛,痰火咳嗽: 量天尺花和猪肉煎汤服。

九节茶:全株供药用,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抗菌消炎。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炎、阑尾炎、盆腔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闭经、创口感染、菌痢等。还用以治疗胰腺癌、胃癌、直肠癌、肝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有缓解、缩小肿块、延长寿命、改善自觉症状等功效,无副作用。

莲房:性味:苦、涩,温。归经:归肝经。功效:化瘀止血。主治:用于崩漏,尿血,痔疮出血,产后瘀阻,恶露不尽。

没食子:性味:苦,温。归经:入肺、脾、肾经。功用主治:固气,涩精,敛肺,止血。

梦花:性味:"味淡,性平,无毒。"功用主治:治青盲,翳障,多泪,羞明,梦遗,虚淋,失音。墓头回、排草、三叉苦、华鼠尾草、瓦松、月见草、

排草: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性平,无毒。"功用主治:治感冒,咳喘,风湿痛,月经不调。

三叉苦:性味归经: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咽喉肿痛、风湿骨痛、疟疾、黄疸、湿疹、皮炎、跌打损伤及虫蛇咬伤等症。

华鼠尾草: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便血;湿热黄疸;热热毒血痢;淋痛;带下;风湿骨痛;瘰疬;疮肿;乳痈;带状疱疹;麻风;跌打伤肿。

凤凰衣: 性味:淡,平。性温,味甘,无毒。归经:入肺经。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采收,将孵出小鸡后的蛋壳敲碎,剥取内膜,洗净阴干。生药材鉴定:为皱折状的薄膜,碎片大小不等,边缘不整齐,一面白色无光泽;另一面淡黄色,略有光泽,并附有棕色线状血丝。质轻松,略有韧性,易破碎。气微,味淡。以身干、色白、完整、无碎壳及杂质者为佳。功能主治:补肺止咳。用于慢性气管炎,久咳,盗汗。

芦巴子:味苦,性温。入肾、肝经。主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用于肾脏虚冷,小腹冷痛,小肠疝气,寒湿脚气。种子的油有催乳作用。

盐匏藤果: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涩肠止痢。主肠炎;痢疾。

埃蕾: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主治:肝炎,胆囊炎,头痛,发热,牙痛,扁桃体炎。

桔梗芦头:功用主治:吐上膈风热痰实,生研末,白汤调服一钱,探吐。

荩草:性味:①《本经》:"味苦,平。"②《别录》:"无毒。"功用主治:止咳、定喘,杀虫。

桄榔子:性味①《开宝本草》:" 味苦,乎,无毒。"②《本草汇言》:" 味苦,气温,无毒。"功用主治:①《开宝本草》:"主宿血。"②《本草汇言》:"破宿食、积血。磨汁治妇人产后儿枕血瘕诸疼,及心胃寒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诸药配伍,具有消肿止痛、攻毒散结、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各药分工明确而各司其职,相得益彰,到达病灶部位,对心包炎尤其是心包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没有副作用,治疗心包炎的效果明显,药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其有效率高达100%。

(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赤芍7g、郁金8g、阿儿七4g、茵陈9g、千层塔8g、蕤仁15g、布渣叶6g、短穗铁苋菜8g、水蔓青7g、松花粉10g、白鲜皮8g、丁香罗勒7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4g、梦花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8g、凤凰衣7g、埃蕾8g、桔梗芦头7g、荩草8g、桄榔子7g、盐匏藤果5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用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2

将赤芍7g、郁金8g、阿儿七4g、茵陈6g、千层塔7g、蕤仁15g、布渣叶8g、短穗铁苋菜10g、水蔓青9g、松花粉11g、白鲜皮8g、丁香罗勒6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5g、梦花6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7g、凤凰衣7g、埃蕾7g、桔梗芦头7g、荩草6g、桄榔子7g、盐匏藤果7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用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3

将赤芍7g、郁金11g、阿儿七4g、茵陈9g、千层塔9g、蕤仁15g、布渣叶5g、短穗铁苋菜8g、水蔓青8g、松花粉9g、白鲜皮8g、丁香罗勒5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7g、梦花5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9g、凤凰衣7g、埃蕾6g、桔梗芦头7g、荩草9g、桄榔子7g、盐匏藤果4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用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4

将赤芍7g、郁金9g、阿儿七4g、茵陈7g、千层塔8g、蕤仁15g、布渣叶6g、短穗铁苋菜9g、水蔓青7g、松花粉8g、白鲜皮8g、丁香罗勒7g、剑花7g、九节茶7g、莲房8g、没食子4g、梦花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8g、凤凰衣7g、埃蕾8g、桔梗芦头7g、荩草7g、桄榔子7g、盐匏藤果6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用水煎制成汤剂。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实施例5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本发明人于2011年至今对400例门诊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年龄30到75岁不等,总有效率为100%,治愈率高达94.5%。

(2)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3天为一疗程。

(3)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有效:症状体征较前减轻;

无效: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改善。

(5)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35岁,聊城人。2013年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并伴有乏力、浮肿等症状。2014年年末开始服用本发明药物,服用两个疗程后,症状大大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消失,巩固用药2个疗程后,停药,至今未复发。

孙某,女,45岁,山东滨州人,2012年换上心包炎,2013年开始服用本发明中药,1个疗程后,呼吸困难、乏力、胃纳减退、眩晕症状完全消失,继续服用3个疗程,巩固服用2个疗程后停药,至今未复发。

韩某,男,62岁,山东邹平人, 2013年腿上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咳嗽、上腹疼痛等症状,随服用本发明中药,1个疗程后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巩固服用3个疗程后停药,至今未复发。

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中药,特别一种治疗心包炎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赤芍7g、郁金8-11g、莲房8g、没食子4-7g、梦花5-7g、排草6g、三叉苦6g、华鼠尾草7-9g、凤凰衣7g、埃蕾6-8g、桔梗芦头7g、荩草6-9g、桄榔子7g、盐匏藤果4-7g、麦冬6g、天冬7g、枳实5g、绿萼梅花9g。上述诸药配伍,具有消肿止痛、攻毒散结、清热除湿、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功效,各药分工明确而各司其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