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揉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揉捻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346824.2 (22)申请日 2018.04.18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810250049.0 2018.03.26 CN (71)申请人 南安市新益电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362321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梅山镇 杨塘垅南安北部电商创业园 (72)发明人 潘路强 (51)Int.Cl. A23F 3/1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揉捻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揉捻装置, 包括底板、 压板、 第一架体、。
2、 第二架体、 上揉捻锅、 下揉捻锅、 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 所述底板为矩形板, 底板底端四角均设置连接有 竖直的支腿, 所述支腿的底端均安装有万向轮, 所述第一架体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 所述上揉捻 锅和所述下揉捻锅均安装在第一架体内、 底板的 正上方, 且上揉捻锅两侧与第一架体的上端固 定, 下揉捻锅通过支撑杆与底板固定, 上揉捻锅 与下揉捻锅拼装成一体结构, 上揉捻锅为上下均 设置开口的柱体。 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 装置, 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使茶叶全方位进行揉 捻, 提高揉捻的质量, 同时还能够迅速的对茶叶 进行收取, 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
3、页 CN 108378158 A 2018.08.10 CN 108378158 A 1.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揉捻装置, 其特征在于: 第一架体 (2) 的右侧通过电机支撑板 (14) 安装有转动电机 (15) , 所述电机支撑板 (14) 水平焊接在第一架体 (2) 侧面上, 所述转动电机 (15) 左侧的传动轴 (16) 穿过第一架体 (2) 与转动轴承 (17) 固定连接, 且转动电机 (15) 与第 一架体 (2) 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轴承 (17) 设置在上揉捻锅 (5) 与第一架体 (2) 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378158 A 2 一种茶叶加工用。
4、的揉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加工用的揉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各种茶叶制作工艺中, 揉捻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 茶叶揉捻一般分人力 手工揉捻和机器揉捻二种, 人力手工揉捻多数在传统工艺制茶时采用, 优点是揉出的茶叶 形状近似自然、 柔和, 缺点是耗费人力、 揉捻效率低; 机械揉捻优点是生产效率高、 制茶成本 低, 缺点是揉捻后茶叶形状没有人工揉捻的好, 有时还会发生损伤茶叶的情况。 0003 目前, 常见的揉捻装置进行揉捻的过程中大多数对茶叶的一侧面进行揉捻, 不能 够使茶叶进行翻转揉捻, 导致揉捻不彻底, 揉捻的效果不佳,。
5、 同时目前的揉捻装置在揉捻完 成后, 进行茶叶的拿取不变, 导致揉捻过程的时间过长, 降低了茶叶的揉捻产生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装置,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 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茶叶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装 置, 包括底板、 第一架体、 第二架体、 压板、 上揉捻锅、 下揉捻锅、 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 伸缩杆, 所述底板为矩形板, 底板底端四角均设置连接有竖直的支腿, 所述支腿的底端均安 装有万向轮, 所述第一架体固定在底板的上端面, 所述上揉捻锅和所述下揉捻锅均安装在 第一架体内、 底。
6、板的正上方, 且上揉捻锅两侧与第一架体的上端固定, 下揉捻锅通过支撑杆 与底板固定, 上揉捻锅与下揉捻锅拼装成一体结构, 上揉捻锅为上下均设置开口的柱体, 下 揉捻锅为上端设置开口的半球体, 且上揉捻锅内部靠近下揉捻锅处安装有转动装置, 下揉 捻锅设置在底板的上方, 所述第二架体固定在第一架体上端面上。 0006 优选的, 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安装在第二架体内的上揉捻锅的正上方, 第一电动 伸缩杆的顶端与第二架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环 形的压板, 所述压板的底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半球形的凸起。 0007 优选的, 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杆和转板, 所述转板通过转杆与。
7、上揉捻锅转动连接, 转板设置在上揉捻锅内部的底端, 转板的直径与上揉捻锅的截面直径相同, 转板上端面环 形阵列开设有通孔, 所述通孔穿过转板连通至下揉捻锅内, 转板对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 转杆, 所述转杆转动插设在上揉捻锅内壁, 一组转杆穿过上揉捻锅与转动轴承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第一架体的右侧通过电机支撑板安装有转动电机, 所述电机支撑板 水平焊接在第一架体侧面上, 所述转动电机左侧的传动轴穿过第一架体与转动轴承固定连 接, 且转动电机与第一架体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轴承设置在上揉捻锅与第一架体之间。 0009 优选的, 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滑槽, 所述支。
8、撑杆共设置 有四组, 对称设置在两组滑槽内, 且支撑杆的底端均与滑槽滑动连接, 支撑杆的上端与下揉 捻锅底端相固定, 所述滑槽的左侧的底板上还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所述第二电动伸缩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8378158 A 3 杆的伸缩右端与下揉捻锅的下端固定连接。 0010 优选的, 所述下揉捻锅的直径与上揉捻锅的截面直径相同, 所述压板的圆形环面 直径与转板的圆形环面直径相同。 0011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装置, 通过设置上揉捻 锅的截面直径与下揉捻锅的截面直径相同, 且上揉捻锅的底端转动安装有转板, 使得转板 上的茶叶在完成依次揉捻后,。
9、 能够通过转动电机的转动在下揉捻锅内进行翻转, 使茶叶进 行翻转, 从而再不拿出茶叶的情况下能够对茶叶的两侧面均进行揉捻处理, 揉捻彻底, 且揉 捻的质量好, 另外下揉捻锅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支撑板, 同时下揉捻锅还 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 能够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转动, 从而将下揉捻锅与 上揉捻锅分隔开, 方便揉捻完成后茶叶的拿取, 便于操作, 夹块了茶叶的装卸速度, 提高了 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转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3 图中: 1底板、 2第一架体、 3支腿、 4万向轮、 5上。
10、揉捻锅、 6第二架体、 7压板、 8凸起、 9 第一电动伸缩杆、 10支撑杆、 11第二电动伸缩杆、 12下揉捻锅、 13转动装置、 14电机支撑板、 15转动电机、 16传动轴、 17转动轴承、 18转板、 19转杆、 20通孔、 2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茶叶。
11、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装置, 包括底板1、 第一架体2、 第二架体6、 上揉捻锅5、 压板7、 下揉捻锅12、 第一电动伸缩杆9和第二电动伸缩 杆11, 所述底板1为矩形板, 底板1底端四角均设置连接有竖直的支腿3, 所述支腿3的底端均 安装有万向轮4, 所述第一架体2固定在底板1的上端面, 所述上揉捻锅5和所述下揉捻锅12 均安装在第一架体2内、 底板1的正上方, 且上揉捻锅5两侧与第一架体2的上端固定, 下揉捻 锅12通过支撑杆10与底板1固定, 上揉捻锅5与下揉捻锅12拼装成一体结构, 上揉捻锅5为上 下均设置开口的柱体, 下揉捻锅12为上端设置开口的半球体, 且上揉捻锅5内部靠近下揉捻 。
12、锅12处安装有转动装置13, 下揉捻锅12设置在底板1的上方, 所述第二架体6固定在第一架 体2上端面上。 0016 具体的, 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9安装在第二架体6内的上揉捻锅5的正上方, 第一电 动伸缩杆9的顶端与第二架体6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第一电动伸缩杆9的伸缩底端固定连接 有圆环形的压板7, 所述压板7的底端面环形阵列设置有半球形的凸起8。 0017 具体的, 所述转动装置13包括转杆19和转板18, 所述转板18通过转杆19与上揉捻 锅5转动连接, 转板18设置在上揉捻锅5内部的底端, 转板18的直径与上揉捻锅5的截面直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378158 A 4。
13、 相同, 转板18上端面环形阵列开设有通孔20, 所述通孔20穿过转板18连通至下揉捻锅12内, 转板18对称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19, 所述转杆19转动插设在上揉捻锅5内壁, 一组转杆 19穿过上揉捻锅5与转动轴承17固定连接。 0018 具体的, 所述第一架体2的右侧通过电机支撑板14安装有转动电机15, 所述电机支 撑板14水平焊接在第一架体2侧面上, 所述转动电机15左侧的传动轴16穿过第一架体2与转 动轴承17固定连接, 且转动电机15与第一架体2之间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轴承17设置在上揉 捻锅5与第一架体2之间。 0019 具体的, 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滑槽。
14、21, 所述支撑杆10共 设置有四组, 对称设置在两组滑槽21内, 且支撑杆10的底端均与滑槽21滑动连接, 支撑杆10 的上端与下揉捻锅12底端相固定, 所述滑槽21的左侧的底板1上还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 11, 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右端与下揉捻锅12的下端固定连接。 0020 具体的, 所述下揉捻锅12的直径与上揉捻锅5的截面直径相同, 所述压板7的圆形 环面直径与转板18的圆形环面直径相同。 0021 具体的, 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装置, 在使用过程中, 首先打开第一电动伸 缩杆9, 第一电动伸缩杆9的伸缩将压板7向上揉捻锅5内转板18上的茶叶进行揉捻, 对茶叶 进行伸缩循。
15、环揉捻, 带有弹性的橡胶凸起8能够保证揉捻过程中不会将茶叶过度揉捻, 当茶 叶上端面揉捻完成后, 打开转动电机15, 转动电机15通过传动轴16带动转动轴承17的转动, 从而通过转杆19使转板18在上揉捻锅5和下揉捻锅12内转动, 将转板18上的茶叶翻转过来, 转板18翻转360 后, 关闭转动电机15, 继续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9进行揉捻, 循环进行保证 揉捻全方位完成, 揉捻完成后, 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11的伸缩, 将下揉捻锅12与上揉捻锅5 分离, 此时通过转动电机15的转动能够很轻松的将上揉捻锅5内转板18上的茶叶进行收取。 该茶叶加工用高效快速的揉捻装置, 不仅能够通过旋转使茶叶全方位。
16、进行揉捻, 提高揉捻 的质量, 同时还能够迅速的对茶叶进行收取, 提高茶叶的生产效率。 0022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378158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8378158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8378158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