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早熟技术.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6830376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8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6034.1

申请日:

19970811

公开号:

CN1207865A

公开日:

199902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7/02

主分类号:

A01G17/02

申请人:

贾连勇

发明人:

贾连勇

地址:

300222天津市河西区柳林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子弟学校

优先权:

CN97116034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葡萄早熟技术属于葡萄生产中解决葡萄提前成熟的技术。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控制供葡萄生长的营养成分的循环,抑制营养成分向葡萄枝株根部的回流,从而增加供葡萄生长的有效营养成分,葡萄提前糖化,促使葡萄早熟,应用本发明葡萄成熟期可提高20—30天,且生产成本低,葡萄果质优良。

权利要求书

葡萄早熟技术是目前为止,葡萄生产领域中最好的促使葡萄提前成熟的技术。(一)其特征是:用铁丝缠绕在葡萄的果枝上,拧紧,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后,葡萄果枝明显从拧铁丝处分成粗细不同两部分,铁丝周围将形成的一个直径比果枝粗大的圆球状疙瘩,铁丝上方果枝明显比下方果枝粗,木质疙瘩(铁丝)以上的果枝结的葡萄比木质疙瘩(铁丝)以下的果枝结的葡萄早熟约2-30天,为促使葡萄早熟,可用如:铜丝、铝丝、电线、布条、麻绳、尼龙丝、纤维、等线状物体,代替铁丝,缠绕在果枝的有效部位,可达到使葡萄早熟的效果。 (二)除巨峰葡萄外,其它品种葡萄使用本发明,果实也可提前成熟。 (三)本发明在其它领域尤其是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正在试验中。

说明书



葡萄早熟技术属葡萄生产领域促使葡萄提前成熟的技术。

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控制供葡萄生长的营养成分的循环,抑制营养成份向根部的回流,从而增加供葡 萄生长的营养成份,葡萄提前糖化,促使葡萄提前成熟,本发明来自于生产实践过程中,目前为止,尚无这方 面的资料可供参考。

我国北方指华北地区近几年葡萄种植面积较大且许多地方方兴未艾,至使葡萄生产出现供过于求的情 况。以巨峰葡萄为例,巨峰葡萄一般成熟集中在9月中旬到10月下旬,葡萄成熟过于集中致使市场上葡萄供 大于求,葡萄价格不断下降,损害了果农的利益,果农通过多种方法,提前巨峰葡萄的成熟期,但效果不太理 想。

促使葡萄早熟的现有技术:

1.主要采用化学药剂催熟。如:用乙烯利或上海生产的催红素,促使葡萄提前着色成熟。但采用化学药 剂催熟法,对果实损害较大,易引起葡萄果穗脱粒,影响果质质量,不易于长途运输,同时化学药剂对果树的 叶面损害较大,尤其是乙烯利,使葡萄的叶片比正常不用该些化学药剂的葡萄树早落叶,从而影响第二年产 量,严重者会导致绝产。采用化学药剂催熟的方法,虽然葡萄成熟的时间提前了,但葡萄果实的色味营养价值 远不如自然成熟的果实,葡萄质量的下降,且残留在葡萄果粒上的化学药剂对消费者有一定的危害,致使市 场对葡萄的反应不好,葡萄销量开始下降,在损害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损害了果农自身的利益。

2.采用温室生产方法。使葡萄发芽、开花,结果、成熟各个环节发生季节性变化,把原来的葡萄成熟期从 9月下旬提前到6、7月间。温室生产葡萄的方法,葡萄成熟虽然早,葡萄价钱高,但成本太大,单位投入多,每 亩最少要1.5万元投资。而且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一般果农运用此法难度较大。如果温度和技术掌握 不好,会严重影响葡萄产量,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该方法风险较大。就其生产出的葡萄质量来讲,也不 如自然成熟的果质好。

葡萄早熟技术的目的降低葡萄生产成本,促使葡萄提前成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用铁丝拧在葡萄的果枝上。即可使葡萄提前成熟。

下面以巨峰葡萄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操作对象:1.一年生的小葡萄苗,即当年春天栽种,秋天葡萄果枝长成后,第二年结果的葡萄果枝。

操作时间:当年春天栽种的葡萄苗长到8月中下旬,当葡萄果枝主干根部,直径有1.0-1.5厘米,主干 长度为1.35-1.55米时。

操作方法:用直径0.8-1.0毫米的细铁丝拧在葡萄果枝主干上,距果枝根部0.3-0.5米为宜。

操作对象:2.二年或三年生的葡萄果树,已经结果的,主干直径为1.0-1.7厘米的果枝。

操作时间:最宜在每年的四月份,葡萄果枝发芽前。

操作方法:用直径1.0-1.2毫米的细铁丝拧在葡萄果枝主干上。

操作对象:3.三年以上生的葡萄树,有结果能力的果枝。

操作时间:每年的6月中下旬,当葡萄果枝上长出结果母蔓,结果母蔓根部直径为0.8-1.0厘米时。

操作方法:用直径0.8-1.0毫米的细铁丝拧在结果母蔓上。

附图说明:

图(一)为基本的技术方案图。

图(1)为操作对象1的附图。

图(2)为操作对象2的附图。

图(3)为操作对象3的附图。

图(4)为实施本技术后表现出的特征。

图中I为铁丝;F为葡萄果枝上的花芽;R为葡萄主干;M为结果母蔓;S为土壤;G为球状木质疙瘩。

下面结合附图途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以图(1)为例。八月中下旬,葡萄果枝达到操作对象1所述标准后,用老虎钳截取一段20-30厘米长的 细铁丝,用老虎钳紧紧挟住铁丝一端,用另一只手握住铁丝另一端,将铁丝绕果枝一圈后,用老虎钳拧紧,拧 的松紧程度以不损伤果枝为宜。

操作完毕后,要用硫酸铜药液、农用高锰酸钾药液、石硫合剂、多菌灵药液,选其中一种药液对拧铁丝部 位的果枝进行消毒、防止果枝损伤的部位感染病毒。

经过上述技术处理后的葡萄果枝,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到第二年7、8月,葡萄果枝会出现如图(4)所示 的情况,即从缠绕铁丝的周围可长出一个呈圆球状的木质疙瘩,有的疙瘩可长出根须,疙瘩以上的果枝比疙 瘩以下的果枝粗,拧铁丝以上的果枝结的葡萄比铁丝以下的果枝的葡萄提前成熟。

与现有促使葡萄早熟技术相比,本发明操作方便、适用性强,便于迅速推广普及且效果显著,普通葡萄生 产专业户都能理解和快速掌握该技术。

下面仍以巨峰葡萄为例,进行比较:

巨峰葡萄正常成熟期在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使用本发明后,可使巨峰葡萄成熟期提前到7月中下旬、 8月初,如果葡萄单株挂果较少的话,比如:挂5-6个果穗,经过该技术处理的巨峰葡萄,7月上旬可着色,7 月中旬即可成熟。而采用化学药剂催熟法葡萄成熟期为8月中下旬,温室生产葡萄成熟期为6月下旬副7月 中旬。

经过本发明处理后成熟的巨峰葡萄,果质糖分充足,着色好,质量优于自然成熟的葡萄,而且由于不用催 熟的化学药剂催熟,果实无催熟的化学药剂残留成分的污染;相反温室和采用催熟化学药剂生产出的葡萄果 实质量低于自然成熟的葡萄果质。就成本来讲,温室葡萄成本最大,化学药剂催熟法成熟的葡萄成本次之,用 本发明生产出的葡萄成本最小,一根20-30厘米的铁丝可解决葡萄提前成熟的问题。同时本发明在葡萄生 产领域的运用将大大降低果农的劳动强度:7、8个月正是北方雨季,阴雨连绵加高温的天气很容易使葡萄受 各种病害侵扰,此时是各种葡萄病害发病高峰期,平均5-7天要喷洒一次农药,这期间果农的劳动强度最 大;相反,本发明把葡萄成熟期从9月中下旬提前到7月中下旬、8月初,在雨季高峰来临之前,可避开葡萄 病害发病高峰期,大大降低了果农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农药等生产资料,这无疑将会给果农和社会带 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缺点:经过本发明技术处理后的葡萄果枝,葡萄结果提前成熟后,下一年将不再结果,因此本发 明宜适用二年生的葡萄秧,上一年做技术处理;接下来这一年葡萄结果的同时,自铁丝处以下(即没做技术处 理的果枝部分)留一个或两个副养枝,做下一年的结果主枝,到该年的8月份再实施本发明技术,这样可反复 运用几次,效果很好。

实施本发明后的具体效果:

(一)1994年8月,采用本发明:取5株巨峰葡萄苗试验,按如图(2)所示进行技术处理,到1995年7月 上旬,经过本发明处理的葡萄全部着色成熟,果实口味纯正,色泽好,呈黑紫色。

(二)1995年8月,用本发明技术把200株当年春天载种的葡萄苗,按图(1)所示进行技术处理,到1996 年7月中下旬、8月初,经过本发明技术处理的葡萄全部着色成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注意事项:

(1)本发明时,葡萄果枝挂果要适量,根据树势强弱,一般每株不超过10个果穗为宜。

(2)经过本发明技术处理后的巨峰葡萄果枝,从缠绕铁丝的周围可长出一个呈圆球状的木质疙瘩,疙瘩 以上的果枝比疙瘩以下的果枝粗,铁丝以上的果枝结的葡萄比铁丝以下果枝结的葡萄提前成熟。因此,一棵 葡萄树上结的葡萄经过本发明技术处理后可分两次成熟。

(3)实施本发明所用的铁丝粗细程度,可根据实际情况(树势的强弱)进行调整。

葡萄早熟技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葡萄早熟技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葡萄早熟技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葡萄早熟技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葡萄早熟技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葡萄早熟技术属于葡萄生产中解决葡萄提前成熟的技术。本发明采用物理方法,控制供葡萄生长的营养成分的循环,抑制营养成分向葡萄枝株根部的回流,从而增加供葡萄生长的有效营养成分,葡萄提前糖化,促使葡萄早熟,应用本发明葡萄成熟期可提高2030天,且生产成本低,葡萄果质优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