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64349.1 (22)申请日 2016.08.30 (71)申请人 商婉慧 地址 53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 县灵城镇广场路28号 申请人 姚跃来 (72)发明人 商婉慧 姚跃来 (74)专利代理机构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 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汤凌志 (51)Int.Cl. A61K 36/758(2006.01) A61K 36/899(2006.01) A61P 1/04(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
2、1K 31/045(2006.01) (54)发明名称 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 中药, 该外用中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 成: 透骨草80-100份、 制川乌80-100份、 银杏叶 18-22份、 薄荷18-22份、 红花55-65份、 秦艽55-65 份、 钩藤55-65份、 川椒55-65份、 防风40-50份、 补 骨脂40-50份、 宽筋藤18-22份、 续断18-22份、 白 酒2500-3500份, 克服现有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 药物的不足, 提供治疗顽痹效果较好的外用中 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07。
3、4816 A 2016.11.09 CN 106074816 A 1.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该外用中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 药制成: 透骨草80-100份、 制川乌80-100份、 银杏叶18-22份、 薄荷18-22份、 红花55-65份、 秦艽 55-65份、 钩藤55-65份、 川椒55-65份、 防风40-50份、 补骨脂40-50份、 宽筋藤18-22份、 续断 18-22份、 白酒2500-35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该外用中药是 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透骨草90份、 制川乌90份、 银杏叶20份。
4、、 薄荷20份、 红花60份、 秦艽60份、 钩藤60份、 川椒 60份、 防风45份、 补骨脂45份、 宽筋藤20份、 续断20份、 白酒3000份。 3.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酒为 60度高粱酒。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74816 A 2 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四肢关节扭挫伤是多因外力扭转, 跌仆, 挫压, 牵拉, 撞击等暴力而受伤, 以局部疼 痛, 肿胀, 瘀血活动受限为特征, 软组织急性扭挫伤,。
5、 是瞬间的暴力动作导致四肢关节、 韧 带、 筋膜等软组织损伤, 同时又不伴有骨折、 脱臼以及表面皮肤破损, 引起关节疼痛、 活动受 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 中医认为, 跌、 扑及过度牵、 扭后, 可致局部经络闭阻、 气滞血瘀, 属于 中医所说的急证实证痛证等有关。 0003 目前市场上已有很多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的外用中药, 配方有复杂也有简单的, 因原料药的组配不同, 疗效也各有千秋。 现有的外用中药多为贴膏, 因受到基质(载体)的限 制, 过去则以传统的黑膏药为主, 但黑膏药含铅且常须预热软化导致使用不方便, 而且较易 污染皮肤及衣服; 现在则多以橡胶膏为主, 虽然橡胶膏的使用较为方便, 但橡。
6、胶膏的生产成 本较高, 使用过程中易造成皮肤过敏; 而且其基质载药量较低, 疗效也受到一定限制, 又由 于使用过程中易导致皮肤过敏, 因而不可能长期连续使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药物的不足, 提供一种 组方简单, 可自行制备并长期使用且疗效较好的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等痛症的外用中药。 0005 本发明外用中药中各组分的用量是发明人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得出的, 由下述重量 份的原料药制成: 0006 透骨草80-100份、 制川乌80-100份、 银杏叶18-22份、 薄荷18-22份、 红花55-65份、 秦艽55-65份、 钩藤55-65份、 川。
7、椒55-65份、 防风40-50份、 补骨脂40-50份、 宽筋藤18-22份、 续断18-22份、 白酒2500-3500份。 0007 优选地, 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 0008 透骨草90份、 制川乌90份、 银杏叶20份、 薄荷20份、 红花60份、 秦艽60份、 钩藤60份、 川椒60份、 防风45份、 补骨脂45份、 宽筋藤20份、 续断20份、 白酒3000份。 0009 本发明所述白酒优选60度高粱酒。 0010 本发明所述外用中药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方法制备, 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得到的效 果最好: 0011 称取配方量的透骨草、 制川乌、 银杏叶、 薄荷、 红花、 秦艽。
8、、 钩藤、 川椒、 防风、 补骨 脂、 宽筋藤、 续断混合均匀, 粉碎成药粉, 所得混合药物装入用棉布、 毛巾等材质缝制成的袋 子中, 放入玻璃瓶中, 然后加入配方量的白酒浸泡1个月, 将药液摇均匀, 即得。 0012 本发明还包括上述外用中药在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中的应用。 0013 本发明组方中: 0014 透骨草, 辛、 性温, 功效: 祛风除湿; 舒筋活血; 散瘀消肿; 解毒目痛。 主风湿痹痛; 筋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074816 A 3 骨挛缩; 寒湿脚气; 腰部扭伤; 瘫痪; 闭经; 阴囊湿疹; 疮疖肿毒。 0015 制川乌, 祛风除湿, 用于风寒湿痹, 即风湿。
9、性关节炎, 症见关节肿胀, 怕冷疼痛, 怕 风, 麻木重着, 屈伸不利, 温经止痛。 0016 银杏叶, 性味, 甘、 苦、 涩, 平。 归经, 归心、 肺经。 功效, 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敛肺平 喘, 化浊降脂。 具有活血化瘀, 通络止痛, 敛肺平喘, 化浊降脂的功效。 用于瘀血阻络, 胸痹心 痛, 中风偏瘫。 0017 薄荷, 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 外用可治神经痛、 皮肤瘙痒、 皮疹和湿疹等, 主要成 分挥发油, 薄荷含有薄荷醇, 具有防腐杀菌、 消炎、 止痛、 止痒等功效。 0018 红花, 辛散温通, 入血分, 可以活血、 化瘀、 痛经。 0019 秦艽, 辛、 苦, 微寒, 功。
10、能: 袪风湿, 舒筋络, 清虚热。 用于风湿痹痛, 筋脉拘挛, 骨节 酸痛, 日晡潮热, 小儿疳积发热。 0020 钩藤, 甘, 凉, 平肝息风药, 清热平肝, 熄风定惊。 0021 川椒, 辛、 温, 用于散寒燥湿除湿杀虫, 蠲痹止痛。 0022 防风, 味辛、 甘, 性微温, 功效祛风解表, 胜湿止痛, 止痉定搐, 用于外感表证, 风疹 瘙痒, 风湿痹痛, 破伤风。 0023 补骨脂, 性味辛、 苦, 温; 有温肾助阳, 纳气, 止泻的功效, 用于阳痿遗精, 遗尿尿频, 腰膝冷痛, 肾虚作喘, 五更泄泻。 0024 宽筋藤, 祛风除湿, 舒筋活络, 用于风湿骨痛, 筋络拘挛, 骨折, 跌打。
11、损伤。 0025 续断, 补肝肾, 强筋骨, 调血脉, 续折伤, 止崩漏, 用于腰背酸痛, 肢节痿痹, 跌扑创 伤、 损筋折骨、 胎动漏红、 血崩、 遗精、 带下、 痈疽疮肿。 0026 薏苡仁, 味甘、 淡, 性凉。 有利水渗透湿, 健脾止泻, 除痹, 排脓, 解毒散结的作用。 0027 白酒, 性温、 性温, 味甘、 苦、 辛, 有毒; 能舒筋活血, 通脉解毒, 温中散寒, 兴奋提神, 宣导药势等功效, 能发挥配方中药效的整体效果。 0028 上述原料药相互配伍, 协同增效, 共奏活血化瘀、 温经活络和消肿止痛的功效, 用 于四肢关节扭挫伤、 骨折、 脱位后期关节肿痛及各种劳损、 筋膜炎引。
12、起的疼痛、 风湿痹症等 各种痛症。 由于药物是外用, 例如在患处进行热敷, 不易导致皮肤过敏, 因而可长期使用, 同 时也不存在载药量低而使药效受限的不足; 再者, 由于热敷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使毛细 血管更为通畅, 五方面可加强药物的疗效, 另一方面可加强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 使机体感 到轻松愉快。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 实施例1 0031 透骨草80g、 制川乌100g、 银杏叶18g、 薄荷22g、 红花55g、 秦艽65g、 钩藤55g、 川椒 65g、 防风40g、 补骨脂50g、 宽筋藤18g、。
13、 续断22g、 60度高粱酒2500g。 0032 称取配方量的透骨草、 制川乌、 银杏叶、 薄荷、 红花、 秦艽、 钩藤、 川椒、 防风、 补骨 脂、 宽筋藤、 续断混合均匀, 粉碎成药粉, 所得混合药物装入用棉布、 毛巾等材质缝制成的袋 子中, 放入玻璃瓶中, 然后加入配方量的白酒浸泡1个月, 将药液摇均匀, 即得。 0033 实施例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074816 A 4 0034 透骨草100g、 制川乌80g、 银杏叶22g、 薄荷18g、 红花65g、 秦艽55g、 钩藤65g、 川椒 55g、 防风50g、 补骨脂40g、 宽筋藤22g、 续断18g、 6。
14、0度高粱酒2500g。 0035 称取配方量的透骨草、 制川乌、 银杏叶、 薄荷、 红花、 秦艽、 钩藤、 川椒、 防风、 补骨 脂、 宽筋藤、 续断混合均匀, 粉碎成药粉, 所得混合药物装入用棉布、 毛巾等材质缝制成的袋 子中, 放入玻璃瓶中, 然后加入配方量的白酒浸泡1个月, 将药液摇均匀, 即得。 0036 实施例3 0037 透骨草90g、 制川乌90g、 银杏叶20g、 薄荷20g、 红花60g、 秦艽60g、 钩藤60g、 川椒 60g、 防风45g、 补骨脂45g、 宽筋藤20g、 续断20g、 60度高粱酒3000g。 0038 称取配方量的透骨草、 制川乌、 银杏叶、 薄荷、。
15、 红花、 秦艽、 钩藤、 川椒、 防风、 补骨 脂、 宽筋藤、 续断混合均匀, 粉碎成药粉, 所得混合药物装入用棉布、 毛巾等材质缝制成的袋 子中, 放入玻璃瓶中, 然后加入配方量的白酒浸泡1个月, 将药液摇均匀, 即得。 0039 实验例: 本发明实施例3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临床疗效观察: 0040 1、 病例及方法 0041 2010年1月-2016年6月, 在钦州中医院针对顽痹患者进行治疗, 患者98例, 男性53 例, 女性45例, 平均年龄52岁, 包括膝关节扭挫伤、 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 肩关节脱位等症 状。 0042 2、 治疗方法: 0043 取实施例3得到药酒, 将泡好的药。
16、酒取出放在小碗里, 直接擦于患处擦至皮肤发 热, 擦完后, 患处四周放置湿毛巾以防烧着, 实施者再取适量药酒放在手上, 五指并拢务留 缝隙直接点着药酒, 将燃烧之药酒快速涂于患部来回擦于患处, 患者感觉烫时将其火扑灭, 并揉搓患部, 以皮肤潮红为度, 反复做10-15次, 即可。 如果实施者不敢用手直接点燃实施 的, 可用第二方案: 备二条半湿毛巾, 先把药酒先擦于患处擦至皮肤发热, 再喷一层药酒在 患处, 用一张毛巾盖在患处上面, 再用95的酒精适量均匀的倒在患部范围的毛巾上面, 然 后点着火, 当患者感觉温度受不了时, 用另一张毛巾盖上面, 就起到灭火的作用, 此时完成 一次使用过程。 当。
17、温度变凉的, 再以上述方法敷于患处。 反复做10-15次。 患者用本发明所述 中药治疗四肢关节扭挫伤时, 每天至少应敷患处3次以上, 次数维持在10-15次较好。 0044 7天一疗程, 依病情持续1-2个疗程。 0045 3、 疗效判定 0046 疗程结束, 疗效由患者做出。 0047 痊愈: 肿痛消失, 肢体活动如常, 疼痛症状消失, 随访未见病情复发; 0048 显效: 肿痛基本消失, 肢体活动较如常, 疼痛症状减轻; 0049 无效: 和用药前相比, 症状无改变。 0050 4、 结果 0051 根据以上标准共治四肢关节扭挫伤98例, 治愈55例, 显效40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 96.94。 0052 95例有效病例中, 56例在一个疗程结束, 39例在2个疗程结束。 0053 作为比较, 本发明申请人还分别对透骨草、 制川乌、 银杏叶单方, 以及透骨草制川 乌银杏叶、 透骨草制川乌钩藤、 制川乌补骨脂的组合做了对比试验, 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组 方的效果远远超过以上对比实验效果。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074816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