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6828384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34910.1

申请日:

20160816

公开号:

CN206167582U

公开日:

2017051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M16/06

主分类号:

A61M16/06

申请人:

刘靖伟

发明人:

刘靖伟

地址:

274030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河西路(义乌小商品城B区1号楼409房间)菏泽市牡丹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优先权:

CN20162093491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在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安全带固定器与安全束带连接,安全束带与固定锁止器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上设有呼吸软管口,呼吸软管口左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部与插头连接,呼吸软管口内部与呼吸软管连接,呼吸软管与呼吸面罩连接,呼吸面罩上设有换气口,呼吸面罩前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实用,高效快捷,成本低廉,极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权利要求书

1.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其特征是:在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2),安全带固定器(2)与安全束带(3)连接,安全束带(3)与固定锁止器(4)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上设有呼吸软管口(5),呼吸软管口(5)左侧设有导线口(6),导线口(6)内部与插头(7)连接,呼吸软管口(5)内部与呼吸软管(8)连接,呼吸软管(8)与呼吸面罩(9)连接,呼吸面罩(9)上设有换气口(10),呼吸面罩(9)前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11),弹性带固定卡(11)与弹性固定带(12)连接,呼吸面罩(9)下侧与下巴搁放台(13)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14),空气净化装置(14)内部设有防尘滤网(15),防尘滤网(15)左侧与活性碳滤层(16)连接,活性碳滤层(16)左侧设有碳棒室(17),碳棒室(17)内部设有碳棒(18),空气净化装置(14)左侧与气体防护罩(19)连接,气体防护罩(19)上设有排气口(20),排气口(20)内部与气体消毒软管(21)连接,气体消毒软管(21)与气体消毒室(22)连接,气体消毒室(22)内部设有紫外线发生器(23),紫外线发生器(23)与紫外线发射头(24)连接,气体消毒室(22)上侧与气体抽吸软管(25)连接,气体抽吸软管(25)左侧与抽吸室(26)连接,抽吸室(26)左侧与电源线(27)连接,电源线(27)与储电箱(28)连接,储电箱(28)内部设有正极头(29)、储电池(30)和负极头(31),抽吸室(26)内部设有气体抽吸泵(32),气体抽吸泵(32)内部设有转动口(33)和导流管(34),抽吸室(26)后侧与氧气输出管(3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口(6)上设有橡胶密封罩(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巴搁放台(13)上设有柔性垫(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输出管(35)上设有钢丝圈(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背景技术

目前,传染性疾病散播速度很快,需要及时对传染源进行消毒隔离,医务人员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必须对传染源隔离,而传统的方法,医务人员只是通过佩戴医用口罩进行防治,只能隔离一部分的病毒,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不但难以控制病毒的扩散,还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实用,高效快捷,成本低廉的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在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安全带固定器与安全束带连接,安全束带与固定锁止器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上设有呼吸软管口,呼吸软管口左侧设有导线口,导线口内部与插头连接,呼吸软管口内部与呼吸软管连接,呼吸软管与呼吸面罩连接,呼吸面罩上设有换气口,呼吸面罩前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弹性带固定卡与弹性固定带连接,呼吸面罩下侧与下巴搁放台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内部设有防尘滤网,防尘滤网左侧与活性碳滤层连接,活性碳滤层左侧设有碳棒室,碳棒室内部设有碳棒,空气净化装置左侧与气体防护罩连接,气体防护罩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内部与气体消毒软管连接,气体消毒软管与气体消毒室连接,气体消毒室内部设有紫外线发生器,紫外线发生器与紫外线发射头连接,气体消毒室上侧与气体抽吸软管连接,气体抽吸软管左侧与抽吸室连接,抽吸室左侧与电源线连接,电源线与储电箱连接,储电箱内部设有正极头、储电池和负极头,抽吸室内部设有气体抽吸泵,气体抽吸泵内部设有转动口和导流管,抽吸室后侧与氧气输出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口上设有橡胶密封罩。

作为优选,所述下巴搁放台上设有柔性垫。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输出管上设有钢丝圈。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实用,高效快捷,成本低廉,极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2、安全带固定器,3、安全束带,4、固定锁止器,5、呼吸软管口,6、导线口,7、插头,8、呼吸软管,9、呼吸面罩,10、换气口,11、弹性带固定卡,12、弹性固定带,13、下巴搁放台,14、空气净化装置,15、防尘滤网,16、活性碳滤层,17、碳棒室,18、碳棒,19、气体防护罩,20、排气口,21、气体消毒软管,22、气体消毒室,23、紫外线发生器,24、紫外线发射头,25、气体抽吸软管,26、抽吸室,27、电源线,28、储电箱,29、正极头,30、储电池,31、负极头,32、气体抽吸泵,33、转动口,34、导流管,35、氧气输出管,36、橡胶密封罩,37、柔性垫,38、钢丝圈。

具体实施方式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在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2,安全带固定器2与安全束带3连接,安全束带3与固定锁止器4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上设有呼吸软管口5,呼吸软管口5左侧设有导线口6,导线口6内部与插头7连接,呼吸软管口5内部与呼吸软管8连接,呼吸软管8与呼吸面罩9连接,呼吸面罩9上设有换气口10,呼吸面罩9前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11,弹性带固定卡11与弹性固定带12连接,呼吸面罩9下侧与下巴搁放台13连接,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14,空气净化装置14内部设有防尘滤网15,防尘滤网15左侧与活性碳滤层16连接,活性碳滤层16左侧设有碳棒室17,碳棒室17内部设有碳棒18,空气净化装置14左侧与气体防护罩19连接,气体防护罩19上设有排气口20,排气口20内部与气体消毒软管21连接,气体消毒软管21与气体消毒室22连接,气体消毒室22内部设有紫外线发生器23,紫外线发生器23与紫外线发射头24连接,气体消毒室22上侧与气体抽吸软管25连接,气体抽吸软管25左侧与抽吸室26连接,抽吸室26左侧与电源线27连接,电源线27与储电箱28连接,储电箱28内部设有正极头29、储电池30和负极头31,抽吸室26内部设有气体抽吸泵32,气体抽吸泵32内部设有转动口33和导流管34,抽吸室26后侧与氧气输出管35连接。

在医务人员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将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电源打开,检查各项仪器功能,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几分钟后,装置开始吸收气体经过空气净化装置14过滤掉部分杂质,流入气体消毒室22,由紫外线发射头24发射紫外线进行消毒,此时医务人员将装置拿起通过安全束带3,并系在医务人员的腰部,将固定锁止器4锁止,然后将呼吸面罩9戴上,用弹性固定带12固定,来实现对传染源的隔离。

作为优选,所述导线口6上设有橡胶密封罩36。这样设置,可以增加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的安全性,便于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下巴搁放台13上设有柔性垫37。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患者在使用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氧气输出管35上设有钢丝圈38。这样设置,可以增加氧气输出管35的韧性,防止弯折时发生断裂。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34910.1 (22)申请日 2016.08.16 (73)专利权人 刘靖伟 地址 274030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黄河西 路 (义乌小商品城B区1号楼409房间) 菏泽市牡丹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 局 (72)发明人 刘靖伟 (51)Int.Cl. A61M 16/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57)摘要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 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便携式传染 病呼吸罩主体, 在便携式传染病。

2、呼吸罩主体左右 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 安全带固定器与安全束 带连接, 安全束带与固定锁止器连接, 便携式传 染病呼吸罩主体上设有呼吸软管口, 呼吸软管口 左侧设有导线口, 导线口内部与插头连接, 呼吸 软管口内部与呼吸软管连接, 呼吸软管与呼吸面 罩连接, 呼吸面罩上设有换气口, 呼吸面罩前后 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 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 使用方便, 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 操作 简单, 省时省力, 安全实用, 高效快捷, 成本低廉, 极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167582 U 2017.05.17 CN 206167582 U 。

3、1.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 其特征是: 在便携式传染 病呼吸罩主体(1)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2), 安全带固定器(2)与安全束带(3)连接, 安全束带(3)与固定锁止器(4)连接,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上设有呼吸软管口(5), 呼吸软管口(5)左侧设有导线口(6), 导线口(6)内部与插头(7)连接, 呼吸软管口(5)内部与 呼吸软管(8)连接, 呼吸软管(8)与呼吸面罩(9)连接, 呼吸面罩(9)上设有换气口(10), 呼吸 面罩(9)前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11), 弹性带固定卡(11)与弹性固定带(12)连接, 呼吸 面罩(9)下侧与下巴。

4、搁放台(13)连接,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 (14), 空气净化装置(14)内部设有防尘滤网(15), 防尘滤网(15)左侧与活性碳滤层(16)连 接, 活性碳滤层(16)左侧设有碳棒室(17), 碳棒室(17)内部设有碳棒(18), 空气净化装置 (14)左侧与气体防护罩(19)连接, 气体防护罩(19)上设有排气口(20), 排气口(20)内部与 气体消毒软管(21)连接, 气体消毒软管(21)与气体消毒室(22)连接, 气体消毒室(22)内部 设有紫外线发生器(23), 紫外线发生器(23)与紫外线发射头(24)连接, 气体消毒室(22)上 侧与气体抽吸软管(。

5、25)连接, 气体抽吸软管(25)左侧与抽吸室(26)连接, 抽吸室(26)左侧 与电源线(27)连接, 电源线(27)与储电箱(28)连接, 储电箱(28)内部设有正极头(29)、 储电 池(30)和负极头(31), 抽吸室(26)内部设有气体抽吸泵(32), 气体抽吸泵(32)内部设有转 动口(33)和导流管(34), 抽吸室(26)后侧与氧气输出管(3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线口(6)上设有橡胶 密封罩(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巴搁放台(13)上设有 柔性垫(37)。 4.根据权利要求1。

6、所述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氧气输出管(35)上设有 钢丝圈(38)。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67582 U 2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 具体地讲是一种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传染性疾病散播速度很快, 需要及时对传染源进行消毒隔离, 医务人员在与 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 必须对传染源隔离, 而传统的方法, 医务人员只是通过佩戴医用 口罩进行防治, 只能隔离一部分的病毒, 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不但难以控制病毒的扩 散, 还严重威胁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长此以往, 大大增。

7、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 操作简单, 省时省 力, 安全实用, 高效快捷, 成本低廉的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 在便携式传染病呼吸 罩主体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 安全带固定器与安全束带连接, 安全束带与固定锁止 器连接,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上设有呼吸软管口, 呼吸软管口左侧设有导线口, 导线口 内部与插头连接, 呼吸软管口内部与呼吸软管连接, 呼吸软管与呼吸面罩连接, 呼吸面罩上 设有换气口, 呼吸面罩前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 弹性带固定卡与弹性固。

8、定带连接, 呼吸 面罩下侧与下巴搁放台连接,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内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 空气净化 装置内部设有防尘滤网, 防尘滤网左侧与活性碳滤层连接, 活性碳滤层左侧设有碳棒室, 碳 棒室内部设有碳棒, 空气净化装置左侧与气体防护罩连接, 气体防护罩上设有排气口, 排气 口内部与气体消毒软管连接, 气体消毒软管与气体消毒室连接, 气体消毒室内部设有紫外 线发生器, 紫外线发生器与紫外线发射头连接, 气体消毒室上侧与气体抽吸软管连接, 气体 抽吸软管左侧与抽吸室连接, 抽吸室左侧与电源线连接, 电源线与储电箱连接, 储电箱内部 设有正极头、 储电池和负极头, 抽吸室内部设有气体抽吸泵, 气。

9、体抽吸泵内部设有转动口和 导流管, 抽吸室后侧与氧气输出管连接。 0005 作为优选, 所述导线口上设有橡胶密封罩。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下巴搁放台上设有柔性垫。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氧气输出管上设有钢丝圈。 0008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功能齐全, 使用方便, 在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 消毒时, 操作简单, 省时省力, 安全实用, 高效快捷, 成本低廉, 极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 难度。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0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1、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 2、 安全带固定器,。

10、 3、 安全束带, 4、 固定锁止器,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167582 U 3 5、 呼吸软管口, 6、 导线口, 7、 插头, 8、 呼吸软管, 9、 呼吸面罩, 10、 换气口, 11、 弹性带固定卡, 12、 弹性固定带, 13、 下巴搁放台, 14、 空气净化装置, 15、 防尘滤网, 16、 活性碳滤层, 17、 碳棒 室, 18、 碳棒, 19、 气体防护罩, 20、 排气口, 21、 气体消毒软管, 22、 气体消毒室, 23、 紫外线发 生器, 24、 紫外线发射头, 25、 气体抽吸软管, 26、 抽吸室, 27、 电源线, 28、 储电箱, 29、 正。

11、极头, 30、 储电池, 31、 负极头, 32、 气体抽吸泵, 33、 转动口, 34、 导流管, 35、 氧气输出管, 36、 橡胶密 封罩, 37、 柔性垫, 38、 钢丝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包括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 在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 体1左右两侧设有安全带固定器2, 安全带固定器2与安全束带3连接, 安全束带3与固定锁止 器4连接,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上设有呼吸软管口5, 呼吸软管口5左侧设有导线口6, 导线口6内部与插头7连接, 呼吸软管口5内部与呼吸软管8连接, 呼吸软管8与呼吸面罩9连 接, 呼吸面罩9上设有换气口10, 呼吸面罩9前。

12、后两侧设有弹性带固定卡11, 弹性带固定卡11 与弹性固定带12连接, 呼吸面罩9下侧与下巴搁放台13连接, 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内 部设有空气净化装置14, 空气净化装置14内部设有防尘滤网15, 防尘滤网15左侧与活性碳 滤层16连接, 活性碳滤层16左侧设有碳棒室17, 碳棒室17内部设有碳棒18, 空气净化装置14 左侧与气体防护罩19连接, 气体防护罩19上设有排气口20, 排气口20内部与气体消毒软管 21连接, 气体消毒软管21与气体消毒室22连接, 气体消毒室22内部设有紫外线发生器23, 紫 外线发生器23与紫外线发射头24连接, 气体消毒室22上侧与气体抽吸软管25连接。

13、, 气体抽 吸软管25左侧与抽吸室26连接, 抽吸室26左侧与电源线27连接, 电源线27与储电箱28连接, 储电箱28内部设有正极头29、 储电池30和负极头31, 抽吸室26内部设有气体抽吸泵32, 气体 抽吸泵32内部设有转动口33和导流管34, 抽吸室26后侧与氧气输出管35连接。 0013 在医务人员与传染患者进行接触消毒时, 将便携式传染病呼吸罩主体1电源打开, 检查各项仪器功能, 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几分钟后, 装置开始吸收气体经过空气净化装 置14过滤掉部分杂质, 流入气体消毒室22, 由紫外线发射头24发射紫外线进行消毒, 此时医 务人员将装置拿起通过安全束带3, 并系在医务。

14、人员的腰部, 将固定锁止器4锁止, 然后将呼 吸面罩9戴上, 用弹性固定带12固定, 来实现对传染源的隔离。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导线口6上设有橡胶密封罩36。 这样设置, 可以增加便携式传染病 呼吸罩主体1的安全性, 便于使用。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下巴搁放台13上设有柔性垫37。 这样设置, 可以增加患者在使用的 舒适性。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氧气输出管35上设有钢丝圈38。 这样设置, 可以增加氧气输出管35 的韧性, 防止弯折时发生断裂。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67582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67582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