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82762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4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00085.2

申请日:

2003.10.09

公开号:

CN1606279A

公开日:

2005.04.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L 12/28申请日:20031009授权公告日:20090624终止日期:20091109|||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12/28; H04L12/24; H04L29/02; H04L12/10

主分类号:

H04L12/28; H04L12/24; H04L29/02; H04L12/10

申请人:

友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葛其永

地址:

台湾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娅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于一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上设有一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与一接口逻辑电路,当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连接于一以太网络交换机内所设的一接口转接槽上时,该接口转接槽是可提供一输入电压至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俾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可先将该输入电压降压转换成一低输出电压,接着,将该低输出电压升压转换成该接口逻辑电路所需的一操作电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该方法是应用于一以太网络交换机与一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被安装于该以太网络交换机时,即可藉由所设的一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依下列步骤将该以太网络交换机所提供的一工作电压转换成为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的接口逻辑电路所需的操作电压:
首先,将该工作电压进行降压,而成为电压数低于该工作电压的复数个低电压;
其次,将该等低电压中的一电压进行升压,以成为与该工作电压相同的操作电压;
最后,将该操作电压提供给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的接口逻辑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作电压可位于2.7伏特至6.2伏特之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等低电压可为2.5伏特与1.8伏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操作电压可为3.3伏特。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以太网络交换机为一第三层骨架交换机。

6、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以太网络交换机,其内设有一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一系统电源供给电路、一系统逻辑电路、一扩充连接槽,其中该接口转接槽是可接收该系统电源供给电路所提供的一工作电压,而该系统逻辑电路则可将该以太网络交换机所接收的讯号传输至该接口转接槽;
一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是设有一基板,该基板上设有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一接口逻辑电路以及一连接插头,其中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乃包括一降压电路与一升压电路,该降压电路是可将该工作电压降压转换成为复数个低电压,而该升压电路是可将该等低电压中的一电压,升压转换成为该接口逻辑电路所需的一操作电源。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工作电压可位于2.7伏特至6.2伏特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等低电压可为2.5伏特与1.8伏特。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操作电压可为3.3伏特。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以太网络交换机为一第三层骨架交换机。

说明书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其主要技术是令一以太网络交换器提供至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的工作电压,可先被降压至一低电压,再将该低电压升压至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所设的一逻辑电路适合的操作电压,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被安装于不同供给电压的以太网络交换机上,再也无需担心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对该以太交换机所提供的工作电压,是否会造成该逻辑电路面临电压过低,或者烧毁的情形。
背景技术
以太局域网络设备结合高速传输与兼容性高两大特性,可提升国内经济,并帮助服务供应商对于网络科技的整合,就价格与技术来说,过去ATM技术太过于复杂且成本太高,有明显衰退的趋势,而超高速以太网络(GigabitEthernet)可补其不足,其传输距离可达一百五十公里,如与光纤技术结合,将可扩展应用至局域网及广域网。
此外,透过以太网络技术,可获得弹性的频宽管理、减少网际网络的复杂性、支持新高容量的宽频服务,并提供服务供应商、企业更多元化、大量及附加价值高的电信服务。故,针对企业而言,以太网络创造全新的网络模式,其简单、低成本、功能强,并具有高频宽的特性,使原本对复杂固定的基础架构及广域网络接取的限制消失,而对于服务供应商而言,以太网络的高频宽发展,则可提供使用者更多高附加价值的服务,让服务供应商的价值得以提升。
Gigabit以太网络,又称1000Base-T,同样是以太网络的一支,不同点在于其速度为每秒1,000兆(Megabits),也就是100Base-T的10倍。Gigabit以太网络的标准为IEEE802.3z,于1998年通过;但一直要到1999年,1000Base-T标准(IEEE802.3使用Category5-第五类铜线的Gigabit以太网路)才正式获得认可。也是这个标准让gigabit以太网络走出服务器机房、骨干网络的机柜,同时有朝一日可以像10/100以太网络一样的普及。802.3z Gigabit以太网络运作的非常好,可以以10倍于100Base-T的速度,在各种环境下运作。1000Base-T同时具备向后兼容性,可与10/100的装置兼容,同时使用CAT-5(或以上)的线材。
现行以太网络交换机3(Ethernet Switch),请参阅图1所示,透过一接口转接槽31对于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Gigabit Interface ConverterModule,简称GBIC Module)所提供的工作电压可分为下两种情形:
(1)第一种情形,是针对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提供5伏特电源的设计: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直接采用5伏特电压的逻辑电路41(GBIC LogicCircuit),或利用一电源电路42(GBIC Power Circuit)将5伏特电源降压而转换成较低的电压(如:3.3伏特、2.5伏特以及1.8伏特),以供应给该逻辑电路41使用。
(2)第二种情形,是针对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提供3.3伏特电源的设计: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会直接采用3.3伏特电压的逻辑电路,并将3.3伏特转换其他较低的电源(如:2.5伏特和1.8伏特),以供应给该逻辑电路41使用。
但如依上述情形,客户将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插接于该接口转接槽31时,需先确定该接口转接槽31所提供的工作电压是否适合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否则将发生以下两种情形:
(1)第一种情形: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采降压设计时,由于输出电压将低于输入电压,因此,当该接口转接槽31所提供的输入电压为3.3伏特时,该逻辑电路41所接收的电压势必面临过低的窘境。
(2)第二种情形: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直接采3.3伏特电源设计时,当该接口转接槽31所提供的输入电压为5伏特时,则该逻辑电路41将面临烧毁的命运。
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新发明,能令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3被安装于不同供给电压的以太网络交换机3上时,该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对于该以太网络交换机3所提供的电压,不会造成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4的逻辑电路41面临电压过低,或者烧毁的情形,此举,对于广大的消费大众与交换机制造商而言,实为一项伟大贡献。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的诸多缺失,发明人于长久努力的研究与实验后,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以期藉由本发明的技术提出,能对社会大众带来许多的贡献。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希望使用者将一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插接于一以太网络交换机上时,无需辨别该以太交换机提供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的电压是否正确,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所设的一直流电源转换电路,是可将该以太网络交换机所提供的电压先进行降压后,再将该电压进行升压至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的一接口逻辑电路需要的电压,如此,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被安装于不同供给电压的以太网络交换机上,而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与结果。
图1是现有技术的连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连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号说明
以太网络交换机…………1      电路板……………10
系统电源供给电路………101    系统逻辑电路……102
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      基板………………20
直流电源转换电路………201      降压电路…………2011
升压电路…………………2012     接口逻辑电路……202
连接插头…………………203      计算机装置………5
接口转接槽………………103
为方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发明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做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其实施方式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请参阅图2所示,该方法是应用于以太网络交换机1(Ethernet Switch)与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GigabitInterface Converter Module,简称GBIC Module)之间,其中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上所设地一直流电源转换电路(DC Converter),是可将该以太网络交换机1所提供的一工作电压(如:2.7V-6V)进行降压而成为复数个低电压,将该等低电压中的一电压进行升压,而成为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运作所需的一操作电压(Operation Voltage),因此,藉由本发明的提出,即可放心地令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被安装于不同工作电压(如:3.3或5伏特)的以太网络交换机1上,而无需担心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对于该以太网络交换机1所提供的电压,是否会造成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的内部逻辑电路面临电压过低或者烧毁的窘境,故,本创作实为一项经济又实惠的完美巧思。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2、图3所示,该以太网交换机1内设有一电路板10,该电路板10上设有一系统电源供给电路101(System Power Circuit)、一系统逻辑电路102(System Logic Circuit)、一接口转接槽103(GBIC InterfaceConnector),其中该接口转接槽103是可接收该系统电源供给电路101所提供的一工作电压,而该系统逻辑电路则可将该以太网络交换机1所接收的讯号传输至该接口转接槽103。
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是包括一基板20,请参阅图2、图3所示,该基板20上设有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201、一接口逻辑电路202(Gigabit InterfaceLogic Circuit)以及一连接插头203(Connecter),其中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201乃包括一降压电路2011与一升压电路2012,是用以可提供该接口逻辑电路202运作所需的电源。
因此,当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插接该接口转接槽103上时,请参阅图2、图3所示,即可藉由所设的一直流电源转换电路201,依下列步骤,将该以太网络交换机1所提供的一工作电压转换成为该接口逻辑电路202所需的操作电压(如图3所示):
(1-1)首先,该降压电路2011可将该输入电压转换成数个低电压;
(1-2)其次,该等低电压中的一电压经该升压电路2012,被升压成为该接口逻辑电路202所需的一操作电压;
(1-3)最后,于该接口逻辑电路202于获得电源后,该以太网络交换机1传送至该接口转接槽103的讯号,即可经由该接口逻辑电路202被传送至与该连接插头203相连接的一计算机装置5。
经由以上的详细解说,深信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发明已有深入的认识,但为加深贵审查委员对于本发明的印象,以下举一实施例加以说明:
今假设该以太网络交换机1的接口转接槽103所提供的输入电压为5伏特,而使用者所持有的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所需的工作电压为3.3伏特,因此,该使用者无须去了解该接口转接槽103所提供的输入电压是否适合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而可直接令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2被插接于该接口转接槽103上,此时,该降压电路2011是将该5伏特电压降压成为2.5伏特与1.8伏特电压,接着,将该2.5伏特电压转换成3.3伏特电压,如此,该接口逻辑电路202即可获得1.8伏特、2.5伏特以及3.3伏特的电压,以供该接口逻辑电路202于运作所需的电源。
在本发明中,请参阅图2所示,该以太网络交换机为一第三层骨架交换机(Layer3 Ethernet Switch),乃符合IEEE802.3 1000BASE-X、IEEE802.310Base-T、IEEE802.3u 100Base-TX、IEEE802.3z 1000Base-SX/LX、IEEE802.3ab 1000Base-SX/LX Gigabit Ethernet等规范标准,此外,该连接插头203是可连接一双绞线电缆(如:一RJ45连接插头),或为一MTRJ连接插头、一VF-45连接插头以及一SC连接插头。
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最佳的一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该项技艺者在本发明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以下本案的权利要求中。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超高速接口转换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是于一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上设有一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与一接口逻辑电路,当该超高速接口转换模块连接于一以太网络交换机内所设的一接口转接槽上时,该接口转接槽是可提供一输入电压至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俾该直流电源转换电路可先将该输入电压降压转换成一低输出电压,接着,将该低输出电压升压转换成该接口逻辑电路所需的一操作电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