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042103.9 (22)申请日 2015.01.2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642027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5.27 (73)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地址 625014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 46号 (72)发明人 任万军 钟晓媛 赵敏 田青兰 陶有凤 胡剑锋 雷小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裴娜 (51)Int.Cl. A01G 16/00(2006.01)。
2、 (56)对比文件 CN 103229649 A,2013.08.07, CN 102124898 A,2011.07.20, CN 103766183 A,2014.05.07, CN 102487768 A,2012.06.13, CN 103229649 A,2013.08.07, 佚名.2农业机械化作业工艺. 百度文库 http:/ BWF2Ckb3KuBEVa3pdWK- NEVVUZDUv5nYTh0BskhMGRfntZDLblXUH2sMeCPnZ jI3PTazGNomuBVnQqAymAnpHS1VZ78NteKR_ AW4puEc5q7 .2012, 审查员 郭冉 (54。
3、)发明名称 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 的田间小区及方法, 包括保护行、 区组间走道和 小区间走道, 田间小区分为若干个竖列, 每个竖 列均包括若干个横排, 相邻竖列间设置有区组间 走道, 相邻横排间设置有小区间走道, 田间小区 的外围预设有保护行, 保护行的宽度与区组间走 道的宽度相同, 田间小区内每个横排的宽度为机 器播幅或插播宽度的整数倍。 上述发明以机器机 身宽幅和机器转弯半径来对试验小区长宽、 走道 和保护行进行严格设计及规划, 使机器能在任何 时候顺利进入小区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其他小区。 推动了机械化播栽试验的进行, 提高。
4、其准确性、 可行性, 完善了水稻机械化播栽技术, 促进了水 稻机械化的大面积应用, 提高了水稻的高产高 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104642027 B 2017.08.15 CN 104642027 B 1.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 包括保护行、 区组间走道和小区间走道, 其 特征在于, 所述田间小区分为若干竖列, 每个竖列均包括若干个小区, 相邻所述竖列间设置 有所述区组间走道, 相邻所述小区间设置有所述小区间走道, 所述田间小区的外围预设有 所述保护行, 所述保护行的宽度与所述区组间走道的宽度相同, 所述保护行和所述区组间 走道的宽度e2.2r2.5r。
5、, r为播栽机器的转弯半径, 所述田间小区内每个小区的宽度为 播栽机器播幅或插播宽度的整数倍。 2.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根据实验地的形状和大小规划好田间种植布置的示意图, 并计算整个实验种植 区的长度和宽度; 步骤2: 根据播栽机器转弯的半径计算区组间走道的预留宽度, 区组间走道宽度为e 2.2r2.5r, r为播栽机器转弯半径, 根据播栽机器播幅或插播宽度计算小区的宽度, 小区 的宽度为kb, b为播栽机器播幅或插播宽度, 其中, k为正整数; 步骤3: 结合步骤1中实验种植区的长度和宽度、 步骤2中区组间走道的宽度和小区的宽 。
6、度以及小区间走道的宽度d, 对实验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 确定各小区的长度a, 并计算实验 地的占地面积; 步骤4: 对步骤3中的实验种植区进行块划分, 利用勾股定理原理在实验种植区内规划 出矩形的实验地; 步骤5: 结合区组间宽度、 小区的长宽以及小区间走道宽度, 采用打点划线的方式, 规划 出完整的田间小区, 并在田间小区的外围画出保护行, 最后画出播栽机器在田间小区内的 行走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中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3 中实验地的占地面积为Say+(y-1)e+2ekbx+(x-1)d+2e, 其中, x为小区的数量, y为竖 列的数量。 权 。
7、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642027 B 2 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 田间小区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四川是全国水稻大省, 常年种 植面积达200万公顷左右。 近年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向二、 三产业 转移步伐加快, 即从事稻作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 而省工省力、 高产高效的水 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便应运而生。 0003 田间试验研究是联系农业科学理论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 是农业科学。
8、实验的主 要形式。 其在人为控制条件下, 利用作物本身做指示者, 通过设置不同处理和对照相比较, 从而选择最优和最佳方案, 为开展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和技术依据。 其中实验小区的 划分是实验过程的关键环节, 决定着实验的可行性与实验数据的可信性。 0004 传统方式试验地块规划采取的是一次成型划地方法: 即先取直角一次成型划好试 验占地面积矩形框, 然后在方框四边上根据小区长度、 宽度和区间走道距离大小依次计算 打点, 分别连接两条平行边上所打的对应点小区就划好了, 再划好试验地走道和保护行。 但 是, 这个方法划出的试验小区主要适合人工手插, 不适合机械化播栽。 机械在小区间行走不 便, 。
9、给小区试验的随机、 重复和局部控制带来了难题, 除了考虑小区划分的原则、 把小区规 划好, 还要考虑在实验过程中机械的进出不会给实验带来误差与可操作性。 很明显传统方 式的规划方法没有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合理规划好试验小区, 同时结合 了现代机械化的元素, 实现试验小区规划与试验地利用最优化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 田间小区及方法。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 播栽的田间小区, 包括保护行、 区组间走道和小区间走道, 田间小区分为若干个竖列, 每个 竖列均包括若干个横排, 相邻。
10、竖列间设置有区组间走道, 相邻横排间设置有小区间走道, 田 间小区的外围预设有保护行, 保护行的宽度与区组间走道的宽度相同, 田间小区内每个横 排的宽度为机器播幅或插播宽度的整数倍。 0007 较优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保护行和区组间走道的宽度e2.2r2.5r, 其中, r 为机器的转弯半径。 0008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步骤1: 根据实验地的形状和大小规划好田间种植布置的示意图, 并计算整个实验 种植区的长度和宽度; 0010 步骤2: 根据机器转弯半径计算区组间走道的预留宽度, 区组间走道宽度为e 说 明 书 1/4 。
11、页 3 CN 104642027 B 3 2.2r2.5r, r为机器转弯半径, 根据机器播幅或插幅宽度计算小区的宽度, 小区的宽度为 kb, b为机器播幅或插幅宽度, 其中, k为正整数; 0011 步骤3: 结合步骤1中实验种植区的长度和宽度、 步骤2中区组间走道的宽度和小区 的宽度以及小区间走道的宽度d, 对实验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 确定各小区的长度a, 并计算 实验地的占地面积; 0012 步骤4: 对步骤3中的实验种植区进行块划分, 利用勾股定理原理在实验种植区内 规划出矩形的实验地; 0013 步骤5: 结合区组间宽度、 小区的长宽以及小区间走道宽度, 采用打点划线的方式, 规划出。
12、完整的田间小区, 并在田间小区的外围画出保护行, 最后画出机器在田间小区内的 行走路线。 0014 较优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步骤3中实验地的占地面积为Say+(y-1)e+2e kbx+(x-1)d+2e, 其中, x为横排的数量, y为竖列的数量。 0015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 以机器宽幅和机器转弯 半径来对试验小区长宽、 走道和保护行进行严格设计及规划, 使机器能在任何时候顺利进 入小区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其他小区。 在使机械化播栽条件下实现了田间试验的重复、 随机 排列和局部控制三个基本原则, 从而既保证了机械播栽试验的可操作性, 又保证了试验的 精度。。
13、 通过机械化播栽田间小区试验方法, 推动了机械化播栽试验的进行, 提高其准确性、 可行性, 完善了水稻机械化播栽技术, 促进了水稻机械化的大面积应用, 提高了水稻的高产 高效。 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内播栽机器行走的线路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实施例一: 0020 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 包括保护行 140、 区组间走道130和小区间走道120, 田间小区分为若干竖列, 每个竖列均包括。
14、若干个横 排, 每一个横排为一个小区110, 相邻竖列间设置有区组间走道130, 相邻横排间设置有小区 间走道120, 田间小区的外围预设有保护行140, 保护行140的宽度与区组间走道130的宽度 相同, 田间小区内每个横排的宽度为机器播幅或插播宽度的整数倍。 0021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保护行140和区组间走道130的宽度e2.2r2.5r, 其中r 为机器的转弯半径。 以机器转弯半径来对区间组走道130和保护行140进行设计及规划, 使 机器能在任何时候顺利进入小区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其他小区, 确保了机器化播种或插植的 推广。 0022 图2为本发明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播栽机。
15、器行走的线路图, 以3竖列 5横排为例, 其中, 、 、 为竖列的标号, 、 、 、 、 为不同竖列中横排的标号, 图中不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4642027 B 4 同竖列中横排内的线条表示该横排内播栽机器的行走线路, 箭头表示播栽机器的行走方 向, 栽插时, 播栽机器按照线路图的指示行进, 先栽插3竖列的一面, 在栽插完3竖列后转弯 返回栽插3竖列的另一面。 行走路线的制定是根据小区的排列设计、 机器行走和栽插时的方 便性定制的。 0023 实施例二: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的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5 步骤1: 根据实验地的形状。
16、和大小规划好田间种植布置的示意图, 并计算整个实验 种植区的长度和宽度; 0026 步骤2: 根据机器转弯的半径计算区组间走道的预留宽度, 设机器转弯半径为r, 则 区组间走道宽度为e2.2r2.5r, 根据机器播幅或插幅宽度计算小区的宽度, 设机器播幅 或插幅宽度为b, 则小区的宽度为kb, 其中, k为正整数; 0027 步骤3: 结合步骤1中实验种植区的长度和宽度、 步骤2中区组间走道的宽度和小区 的宽度以及小区间走道的宽度d, 对实验种植区进行合理规划, 确定各小区的长度a, 并计算 实验地的占地面积; 0028 步骤4: 对步骤3中的实验种植区进行块划分, 利用勾股定理原理在实验种植。
17、区内 规划出矩形的实验地; 0029 步骤5: 结合区组间宽度、 小区的长宽以及小区间走道宽度, 采用打点划线的方式, 规划出完整的田间小区, 并在田间小区的外围画出保护行, 最后画出机器在田间小区内的 行走路线。 0030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 步骤3中实验地的占地面积为Say+(y-1)e+2ekbx+(x- 1)d+2e, 其中, x为横排的数量, y为竖列的数量。 0031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 于2012-2014年在郫县 进行了田间试验。 其田间试验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了解到, 机插在穗粒数上占优势, 在 2012和2013年时穗粒数是最高的, 机。
18、直播则在穗数上占优势。 实验过程中运用该小区试验 方法后试验操作方便、 顺利, 完全不影响各个小区的操作, 试验结果趋势一致, 证明了该发 明的优越性。 0032 机械化播栽田间小区试验的产量构成因素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642027 B 5 0033 0034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水稻机械化播栽的田间小区及方法, 以机器宽幅和机器转弯 半径来对试验小区长宽、 走道和保护行进行严格设计及规划, 使机器能在任何时候顺利进 入小区进行操作而不影响其他小区。 在使机械化播栽条件下实现了田间试验的重复、 随机 排列和局部控制三个基本原则, 从而既保证了机械播栽试验的可操作性, 又保证。
19、了试验的 精度。 通过机械化播栽田间小区试验方法, 推动了机械化播栽试验的进行, 提高其准确性、 可行性, 完善了水稻机械化播栽技术, 促进了水稻机械化的大面积应用, 提高了水稻的高产 高效。 0035 上述实施方式旨在举例说明本发明可为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实现或使用, 对上述 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故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 任何符合本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描述, 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 创造性特点的方法、 工艺、 产品,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642027 B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104642027 B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104642027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