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656139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07623.5

申请日:

20091016

公开号:

CN101721721B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L2/00,B65G37/00,B65G15/00,B65G15/20,B65G47/52,B67C7/00

主分类号:

A61L2/00,B65G37/00,B65G15/00,B65G15/20,B65G47/52,B67C7/00

申请人:

克朗斯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曼弗雷德·施密德,于尔根·泽尔纳

地址:

德国纽特罗灵布尔梅大街5号

优先权:

102008052002.0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占元;王小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物体(10)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是用于输送容器(10)的装置,包括沿规定的输送路径(P)输送所述物体(10)的第一传送部件(2);具有消毒室(8),在该消毒室内输送所述物体(10);并具有跟随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的第二传送部件(4)。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完全处在所述消毒室(8)内部,且第二传送部件(4)完全位在所述消毒室外部,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和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均沿所述输送路径(P)设在规定的过渡区(B)。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输送物体(10)的装置,包括沿规定的输送路径(P)输送所述物体(10)的第一传送部件(2);具有消毒室(8),在该消毒室内输送所述物体(10);并具有跟随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的第二传送部件(4),其特征在于,第一传送部件(2)完全处在所述消毒室(8)内部,且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完全位于所述消毒室外部,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和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均沿所述输送路径(P)设在规定的过渡区(B),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和第二传送部件(4)沿着垂直于输送路径的方向在过渡区(B)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消毒室(8)与位于所述消毒室(8)外部的空间(18)之间设有分隔部件(12;15;17),且该分隔部件(12;15;17)至少在与输送路径(P)相对的部分以偏离90°的某角度在过渡区(B)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沿所述物体(10)的输送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送部件(2;4)是有动力的传送部件(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传送部件(2;4)均是有动力的传送部件(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2;4)设置成在过渡区(B)两个传送部件(2;4)的部分均接触所述物体(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送部件(2;4)具有在底部携带所述物体(10)的传送带(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传送部件(2;4)具有两根相对的传送带(22;24),所述传送带(22;24)通过其侧壁输送所述物体(10),而所述物体(10)位于两根传送带(22;24)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有将所述物体(10)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传送到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的交接部件(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传送部件(2;4)均具有通过其底面与物体(10)接触的输送面(26;46)。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输送容器。 12.一种用于处理物体的系统,其通过前述权利要求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装置和布置在所述消毒室(8)内用于所述物体(10)的消毒处理的部件。 13.一种用于处理物体(10)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规定的方式处理消毒室(8)内的所述物体;-通过第一传送部件(2)沿规定的输送路径(P)输送已处理的所述物体(10);-通过跟随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的第二传送部件(4)沿所述规定的输送路径(P)输送所述物体(10);其特征在于,通过全部在所述消毒室(8)内部的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输送所述物体(10),并通过全部在所述消毒室(8)外部的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输送所述物体(10),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和第二传送部件(4)沿着垂直于输送路径的方向在过渡区(B)交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和所述第二传送部件(4)均沿所述输送路径(P)位于规定的过渡区(B)。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规定的过渡区(B)内在所述物体(10)的不同表面区域上输送所述物体(10)。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处理容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涉及用于输送容器的装置和 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业已知道多种不同的处理物体尤其是容器的装置。在此, 还知道在洁净室或消毒室内处理这些容器,接着将它们运出消毒室。例如,有 可能是将或多或少无需支撑的物体或容器通过常见的传送带上的护栏的支撑 的作用将物体移到消毒室或隔离器外。因此,有可能发生各自的传送带经空闲 辊而偏离消毒区,因此传送带会进入并再次返回受污染的区域。这样,将会发 生未消毒的部分诸如传送带的未消毒的部分会进入洁净室内,并使洁净室受污 染。

业已从申请人内部的公知技术知道一种方案,其中,其在消毒区与其周周 的区域之间提供了附加灰色区(grey area)作为缓冲。该灰色区内类似消毒区, 也需要进行清洁和消毒,第一传送带到第二传送带均需有推出动作。第一传送 带在消毒区和灰色区之间运行,而第二传送带从灰色区往外部运行,这在很大 程度上避免了细菌和杂质直接从外部环境进入消毒区。在此,消毒室的相应的 分隔墙通常相对于容器的输送方向横向设置。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物体更倾向 于在从一个锁扣装置输出三脚架(spider)交接的过程中落在输送带上或跌落在 两根传送带之间的推出区,其转而可能导致系统操作受到干扰。

上述问题与诸如无菌灌装装置的情况有关,其中,将在洁净室消毒条件下 灌装的容器运出洁净室。在以上提到的在消毒室与未消毒的环境之间的灰色室 (其用作闸门),通过排气技术来保证来自消毒区的空气流入灰色室中,以此方 式避免任何的细菌从外部环境经灰色室进入洁净室。该灰色室的定位因此导致 复杂性上升,这是因为当在洁净室设立压力条件时,需要考虑消毒室和未消毒 的区域。为了保证在清洁或消毒洁净室的过程中空气不会徒然从洁净室漏出和 尽可能较少的介质进入外界环境,会将洁净室相对于第二输送带进行横向密 封,这种密封可通过衬板(flap)来完成,该衬板在清洁和消毒操作中关闭。

由于上述的衬板也相对于传动带横向设置,所以不能密封出口与返回的传 动链之间的区域,以至于使外界环境中的最大的工作间集中度(workplace concentration)(MAK)下降,且在生产过程中会漏出大量空气。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简化相应的将容器运出消毒室或将容器运入消毒室 的输送系统。根据本发明,该目的是通过技术方案1的装置和技术方案12的 方法实现的。较佳的实施例和更多改进在技术方案中体现。

根据本发明,用于输送物体尤其是容器的装置包括将物体沿规定的输送路 径输送第一传送部件以及消毒室,物体在该消毒室内被输送。而且,还设置有 跟随第一传送部件的第二传送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传送部件完全位于消毒室内,且第二传送部件完全位于 消毒室外。而且,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二传送部件均沿输送路径位于规定的过渡 区。然而,可以构思出的是,传送部件沿输送路径紧随彼此。

与现有技术不同,根据本发明,建议将一个传送部件完全设在输送室外, 将另一个完全设在输送室内。以这种方式可避免任何杂质经过从消毒室延伸到 外界环境的传送带而进入消毒室。

表述“完全将传送部件设在消毒室内部或外部”应该理解为,特别是各自 的传送部件的与物体或容器接触的那些单元或可移动单元在任何时候均分配 在消毒室的内部或外部。因此,在消毒室和消毒室的外部区域没有机械运动。

较佳地,还设置了交接区或过渡区,其中,两个传送部件均沿输送路径设 置。这意味着尽管一个传送部件完全设在消毒室的内部而另一个完全设在消毒 室的外部,但两个传送部件在该区域是交叉的。例如,特别是在垂直与输送路 径的方向,两个传送部件有可能交叉。例如,有可能是两个传送部件串接或并 排设置在过渡区中。也有可能是部分的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二传送部件仅部分地 设在该过渡区中。这将在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有可能在进行清洁和消毒操作的过程中将消毒室 完全密封。这样方式也要考虑MAK的不断增加的严格标准,无需在端部安装 复杂的抽吸器。还有可能是在消毒室的出口衬板是自动操作的,无需操作员进 行必要的操作,从而可节省处理时间。

由于两个传送带完全设在消毒室的内部或完全设在消毒室的外部,也有可 能无需在第二传送部件或第二传送带上进行连续的消毒操作,从而简化了整体 结构并可降低成本。这样可得到改进的卫生条件。而且,洁净室的空气的总消 耗量会显著降低,这是由于改进的密封装置使得推出(push over)的过溢面显著 减小。除此之外,还改进了系统的易维护和修理性能。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消毒室与设在消毒室外面的空间之间设置分隔装 置,该分隔装置至少在与输送路径相对(opposite)的部分以偏离90°的角度在过 渡区延伸。由于在现有技术中,消毒室与洁净室之间的对应壳体或分隔壁相对 于输送路径垂直延伸,建议根据本发明以不同的角度设置这样的壁,例如倾斜 于或沿输送路径设置。

以此方式,可以实现上述的两个传送部件之间的过渡区。因此,建议比较 通常的壳体进行不同的设计。这种倾斜的壁既可以在输送路径的平面上倾斜地 延伸也可以垂直与该平面延伸。

较佳地,装置是将容器输送到消毒室外的装置。然而,有可能是装置涉及 这样的系统,其中容器被输送入消毒室。由于本发明上述的第一传送部件完全 设在消毒室内,且第二传送部件完全设在消毒室外或在未消毒的区域,在消毒 与未消毒区域之间不存在机械交换。

由于第二传送部件或传送带不在分离线上交叉,可以对从消毒室的底部一 直至到传送部件的顶部边缘的区域进行密封,例如,用金属板固定密封。例如 又可以从顶部用出口衬板再次密封,这种设计可自动移动,不会给操作人员带 来风险。出口衬板最好设在机器的接触保护装置内。

对应的分隔器(如分隔金属板)也最好可在运出传送带的纵向并入该实施 例中,从而也可以完全密封运的输送出带,以对洁净室进行清洁或消毒处理。

较佳地,在物体的输送方向上设置第二传送部件,并将它设在第一传送部 件的下游。因此,本文中较佳的是将容器输送出消毒室的装置,例如是没有封 口的、灌装的容器。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传送部件是有动力的(powered)装置。 较佳的是,两个传送部件均是装有动力的装置。这是指物体是通过两个传送部 件进行主动输送,而不是仅仅利用力或重力或其类似力的影响。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传送部件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设置,即在过渡区中, 物体通过两个装置的一部分而接触。因此,例如,业已知道通过将它们楔在两 个水平延伸的带之间移动容器,以相同或不同的循环速度驱动所述的带。在交 接区,有可能是通过第一传送部件的第一带接触容器,并通过设在第二传送部 件的相反侧的第二带接触容器。

在该实施例中,可能使站立区保持固定,意思是指不移动它。由于在该实 施例中,在以相对于输送路径的角度运行的方向上也没有容器的翻倒,容器不 会作这样的翻转。这对高系统产量的情况尤为有利。

因此,在实施例中可能是通过两对带将容器输送出消毒室。例如,本文中 的交接可通过更为靠近第一双传送带的输出星形盘(outfeed star)而实现,其立 即着会被抓牢。在输送过程中,可通过固定的基板作进一步的支撑。在这种情 况下,消毒室与未消毒室之间的分隔最好通过对应于各自的带或传送部件的空 转辊的安装位置的斜壁来实现。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传送部件具有通过底部(bottom)输送物 体的传送带。例如,可能是传送部件用作为第一传送部件的侧面设置的带和通 过作为第二传送部件的底部输送容器的传送带来运行。

然而较佳地,至少一个传送部件且尤其是第一传送部件具有两个相对的传 送带,其通过侧壁输送物体,而物体设在两根传送带之间。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装置具有交接部件,其将物体从第一传送部件输 送到第二传送部件。例如,这可以是以某角度设置的金属板,沿该金属板,容 器相对于输送路径以某角度运送,且尤其是相对于容器实际的运动方向以某角 度运送。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物体的系统,其通过所述的装置和设在消毒室 中对物体进行消毒处理的装置以处理物体。例如,这可以是灌装系统,其在消 毒的条件下对容器进行灌装。因此,本发明可特别地在用在独立设计中的高卫 生要求的灌装系统中或洁净室的灌装系统中。本发明适合于所有类型的物体, 特别是所有的容器,如塑料容器、玻璃容器或罐子。本系统尤其可以是连续操 作的灌装系统,且尤其是转盘设计中的连续操作的灌装系统。然而,它也能用 于线性机器中。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处理物体尤其是容器的方法。在此,在方法的第一步, 物体在消毒室内以规定的方式进行处理。接着,通过第一传送部件沿规定的输 送路径输送处理的物体。接下来,通过邻接第一传送部件的第二传送部件沿规 定的输送路径输送物体。

根据本发明,通过全部(exclusively)在消毒室内部的第一传送部件或第一 传送部件的一部分和全部在消毒室外部的第二传送部件输送物体。

因此,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整个运行期间,不会根据不同的卫生要求更换 任何一个传送部件。输送路径具体为线性路径,然而,输送路径也有可能具有 弯曲部分。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传送部件和第二传送部件均沿输送路径设在规定 的过渡区中。较佳地,至少在较短的时间段内通过第一传送部件构件和第二传 送部件的构件来携带容器。然而,也有可能提供交接装置,其主动地或被动地 将物体从第一传送部件送到第二传送部件。

在又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物体经物体的不同的表面区域在规定的过渡区中 输送。例如,可能是第一传送部件其侧面输送物体,且第二传送部件沿其底面 输送物体。

附图说明

在以下的附图中本发明的更多优点和实施例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一实施例;

图3a-3d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图4a-4d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三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装置100的示意图。装置100包括第一传送部件传 送带102,其沿输送路径P输送容器10。沿输送路径P,跟随该第一传送部件 102的是第二传送部件104,其沿输送路径P输送容器10。

附图标记108是指消毒室,在其内用特殊的方式处理容器10,例如在消 毒条件下灌装容器。将容器10从该消毒室108传输进入过渡室或灰色室(grey room)114,灰色室114中,一方面消毒条件较佳(prevail),但另一方面可能有 杂质进入。

第一传送带102因此不完全设在消毒室内,但也延伸进入过渡室或灰色室 114。另一传送带104将容器从灰色室114输送出去并进入消毒条件不佳的外 界环境118。此处的附图标记T涉及消毒区与非消毒区之间的分隔线。在该过 渡区114的内部,可设置杀菌喷嘴,其清洁第二传送部件104,并因此除去可 能由传送部件104带入灰色室114的任何杂质。因此,在从现有技术知道的装 置1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对实际的消毒室108保持消毒,该装置的结构非常复 杂。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装置1的概略示意图。该装置中也包括第一传送部件 2,其沿输送路径P输送容器,并包括第二传送部件4,其也沿输送路径P输 送容器。然而,图1的装置与图2的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传送部件全处 在消毒室8内部,而第二传送部件4完全位于消毒室8外部。

这里,分隔线T在两个传送部件2和4之间延伸。其例如可以是仅仅具 有一个开口的壁12,通过所述的开口,可将容器从第一传送部件2运到第二 传送部件4。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分隔线或形成分隔线T的壁12沿所述路 径P延伸。这里,两个传送部件2和4彼此相邻设置。附图标记5是交接机构 (静止设置的),其将容器10从第一传送部件2携带给第二传送部件4。

附图标记B表征过渡区,两个传送部件2和4均沿输送路径P设置在该 过渡区。以此方式,使从第一传送部件到第二传送部件4的容器10的过渡成 为可能。此处可在壁中设置衬板(flap),通过该衬板,容器10可从消毒室8进 入非消毒室18。较佳的是,在消毒室8内的压力设置成比消毒室8外部的压 力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壳体壁12或分隔线不会垂直于输送路径延伸(见图1), 而在此是沿输送路径P的方向延伸。

图3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设置了壳体 14,其内形成消毒室8。第一传送部件包括静止设置的输送板26以及两根侧 传送带22和24,在两根侧传送带之间,沿输送路径P输送容器10。附图标记 23和25分别表示传送带22和24的空转辊。

紧接第一传送部件的是第二传送部件4,且该传送部件4设有输送板46 和两根侧传送带42和44,输送板46上站立有容器10且它们与输送板46关 联布置,在两根侧传送带42和44之间输送容器10。附图标记43和45也表 示这些侧传送带的空转辊。这里由此2也可以看出,也设置了过渡区B,其中 将容器从第一传送部件2交接到第二传送部件4。或者更准确地说,容器10 是从第一传送部件右边传送带24和第二传送部件4的左边传送带42运来的。 两根传送带22和24完全处在消毒室8的内部,且两根传送带42和44完全处 在消毒室的外部。

这种设置使可能以传统的方式运行传送带42和44(其通常设在消毒室的 外部),且只对传送带22和24进行消毒处理。除此之外,还可能的是,限定 瓶子的轮廓之后,紧接着限定壳体14的开口13。现有技术还设有开口,该开 口在传送部件的壳体内不能关闭。

图3b所示为图3a的装置的透视图。可以看出,壳体14的壁12以某角度 延设,其同时也包括消毒区与非消毒区之间的边界。较佳地,壳体14内的压 力比壳体14外的压力高,以至于消毒的空气可始终从壳体内部泄漏到外部。 通过壁12的开口13将容器10输送出壳体14,并因此输送到消毒室8之外。 在图3a-3d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两块底板26和46均固定设置。也可采用 连续的板。开口13在该实施例中用作闸门。

图3c所示为图3b所示的装置的内部视图。可以看到第一传送部件的输送 板26和两根侧带或传送带22和24。图3d为相应的装置的另一视图。可以看 出,两块输送板26和46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无需高度偏移便可将容器 10从第一传送部件转到第二传送部件4上。此外,各自的传送带22和24或 者42和44也设在同一水平面上。然而,也可将传送带设在相对于容器10不 同的平面上。

图4a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在这个装置中,第一传送 部件具有侧带,如图3a-3d的实施例中所示的情况,但第二传送部件4具有沿 水平面延伸的传送带46。因此,通过第一传送部件外周和第二传送部件4的 底面(bottom surface)来输送容器10。

然而,在图4a-4d的实施例中,也形成了交接区B,其中将容器10从第 一输送容器2交接到第二输送容器4。壳体14此处呈阶梯形式,以至于第二 传送部件4可在几何上抵达过渡区,而无需穿透进入消毒区8。第一传送部件 此处也可包括输送板26(图4中未示出),其上可使容器直立。然而,容器10 也可仅通过两根侧带22和24进行运送。

图4c所示为图4a和图4b的装置的透视图。可以看出,壳体14具有在垂 直方向上延伸的壁17和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壁15。两块壁均具有开口,容器10 可经该开口移动。

图4d所示为图4a的装置另一透视图。具体而言,可以看到设在垂直的壁 17上的开口17a和设在水平的壁15上的开口15a。

申请文件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不管是单独地或结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新颖性,这些特征均对本发明很重要并在此要求保护。

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输送物体的装置和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输送物体(10)的装置和方法,尤其是用于输送容器(10)的装置,包括沿规定的输送路径(P)输送所述物体(10)的第一传送部件(2);具有消毒室(8),在该消毒室内输送所述物体(10);并具有跟随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的第二传送部件(4)。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完全处在所述消毒室(8)内部,且第二传送部件(4)完全位在所述消毒室外部,其中,所述第一传送部件(2)和所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