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免疫力的酵素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酵素也称酶,是维持生命体活动的必须物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提升免疫力相关食品、药品和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现有的相关产品对于原料有着较高的要求,成本较高。如何以廉价原料制取具有良好效果的相关产品,是本领域研发的一个方向。
菠萝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由于其良好风味而广受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巨大。然而,由此产生的菠萝皮废弃物也成了影响环境的因素,相关企业为此需投入大量成本进行处理。
据发明人所知,目前尚未发现如何利用菠萝皮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对于菠萝皮的开发多停留在制备膳食纤维和提取果胶酶方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免疫力的酵素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原料:新鲜菠萝皮 12-15份、茵陈蒿 2-4份和桑葚 3-6份;
(2)将新鲜菠萝皮和茵陈蒿混合,粉碎后进行研磨至组织浆液溢出完全;
(3)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和活化后的乳杆菌以细菌数1:1.5的比例混合,并以5-8%的接种量接种于步骤(2)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控制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0-15天,取发酵液;
(4)将步骤(3)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二级发酵,第二级发酵的温度为24-25℃,发酵时间为5-8天,取发酵液;
(5)将桑葚重复研磨后,仅取汁液,加入步骤(4)所得物中,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三级发酵,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2或13天,发酵完毕后取发酵液,即得所述酵素。
发明人发现,如果仅仅将上述三种原料混合进行一次发酵,所得发酵液在提升免疫力方面的效果十分的有限。其所得的效果可能来源于桑葚本身具有的调节免疫力的功能。然而目前所知桑葚仅在抗氧化能力方面具有突出效果,其对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等免疫相关的影响并不显著。
发明人采取多级发酵(二级和三级),对三种原料同时进行发酵,也未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经过长时间摸索后,发明人意外的发现,当对菠萝皮和茵陈蒿进行前两级发酵之后,于第三级发酵阶段再加入桑葚汁,发酵后所得发酵液具有非常显著的提升免疫力的作用。发明人猜测,桑葚的过早加入可能影响菠萝皮和茵陈蒿的正常发酵过程,抑制相关发酵产物的生成,而桑葚的后续加入对于整体发酵液再提升免疫力方面的功效具有着重要的协同增效作用。桑葚的过早加入如何抑制以及抑制了哪些发酵产物的生产,以及桑葚的后续加入与加入前所得哪些发酵产物产生了协同增效作用,发明人还在深入研究中。
对于发酵菌的选择上,本发明并无过多限制,只要是能使得发酵程序正常启动的酵母菌和乳杆菌均适合本发明。值得指出的仅仅是乳酵母菌和乳杆菌的添加比为1:1.5时,发酵效果较为理想。
优选的,步骤(1)中,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原料:新鲜菠萝皮 14份、茵陈蒿 3份和桑葚 5份。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接种量为7%。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发酵时间为12天。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发酵时间为6天。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发酵时间为13天。
优选的,步骤(3)和步骤(4)中,发酵时的pH为4-6。
优选的,步骤(5)中,发酵时的pH为6.5。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提升免疫力的酵素复合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用原料主要为常作为废弃物丢弃的菠萝皮,原料成本低廉;
(2)本发明所得酵素复合物具有十分突出的提升免疫力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原料:新鲜菠萝皮 12份、茵陈蒿 2份和桑葚 3份;
(2)将新鲜菠萝皮和茵陈蒿混合,粉碎后进行研磨至组织浆液溢出完全;
(3)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和活化后的乳杆菌以细菌数1:1.5的比例混合,并以5%的接种量接种于步骤(2)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控制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0天,取发酵液;
(4)将步骤(3)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二级发酵,第二级发酵的温度为24-25℃,发酵时间为5天,取发酵液;
(5)将桑葚重复研磨后,仅取汁液,加入步骤(4)所得物中,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三级发酵,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2,发酵完毕后取发酵液,即得所述酵素。
实施例2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原料:新鲜菠萝皮 15份、茵陈蒿 4份和桑葚 6份;
(2)将新鲜菠萝皮和茵陈蒿混合,粉碎后进行研磨至组织浆液溢出完全;
(3)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和活化后的乳杆菌以细菌数1:1.5的比例混合,并以8%的接种量接种于步骤(2)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控制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5天,取发酵液;
(4)将步骤(3)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二级发酵,第二级发酵的温度为24-25℃,发酵时间为8天,取发酵液;
(5)将桑葚重复研磨后,仅取汁液,加入步骤(4)所得物中,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三级发酵,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3天,发酵完毕后取发酵液,即得所述酵素。
实施例3
(1)按重量份计,准备如下原料:新鲜菠萝皮 14份、茵陈蒿 3份和桑葚 5份;
(2)将新鲜菠萝皮和茵陈蒿混合,粉碎后进行研磨至组织浆液溢出完全;
(3)将活化后的酵母菌和活化后的乳杆菌以细菌数1:1.5的比例混合,并以6%的接种量接种于步骤(2)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控制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2天,取发酵液;
(4)将步骤(3)所得物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二级发酵,第二级发酵的温度为24-25℃,发酵时间为6天,取发酵液;
(5)将桑葚重复研磨后,仅取汁液,加入步骤(4)所得物中,于发酵罐中进行第三级发酵,发酵温度为20-22℃,发酵时间为13天,发酵完毕后取发酵液,即得所述酵素。
对比实施例1
如实施例3准备原料,粉碎和研磨后混合三种原料于20-22℃进行发酵,设置三个发酵组,发酵周期分别为15天、30天和45天。
对比实施例2
除将桑葚在首次发酵时便进行添加之外,其余步骤与实施例3一致。
对比实施例3
除在准备原料时不准备桑葚,且不进行步骤(5)之外,其余与实施例3一致。
实验例
对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1-3进行相关免疫力方面的检测。
1、材料:SPE级健康雌性昆明鼠,饲养7天后,分别用实施例1-3和对比实施例1-3所得物对实验鼠进行灌胃,剂量为10ml/kg•bw,每天1次,持续28天;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并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检测各项免疫指标,结果见表1和表3。
表1
组别 鸡红细胞吞噬百分率(%) 碳廓清能力吞噬指数 实施例1 48.1±1.2 5.8±1.1 实施例2 45.5±6.1 5.9±2.1 实施例3 55.2±3.7 6.0±1.3 对比实施例1 30.0±1.9 5.5±1.7 对比实施例2 32.7±2.8 4.8±2.5 对比实施例3 31.9±5.4 4.9±2.3 对照组 28.1±4.1 4.5±1.2
表2
组别 NK细胞活性(%) 实施例1 39.5±1.9 实施例2 38.5±2.7 实施例3 43.5±4.3 对比实施例1 24.6±2.3 对比实施例2 25.9±4.2 对比实施例3 25.1±3.7 对照组 24.5±1.8
表1和表2显示本发明所得复合物对于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NK细胞活性以及碳廓清功能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说明本发明所得复合物对于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十分显著的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