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椅架及婴儿座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婴儿椅架及婴儿座椅.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11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10.22 CN 203885119 U (21)申请号 201420313496.3 (22)申请日 2014.06.12 A47D 1/00(2006.01) A47D 1/10(2006.01) (73)专利权人 袁媛 地址 511445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雅居乐灏湖 居 83 号 (72)发明人 袁媛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许勇 (54) 实用新型名称 婴儿椅架及婴儿座椅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婴儿椅架, 包括一大致 呈 U 形的支撑架, 包括。
2、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 ; 及两 手柄, 所述两手柄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两支杆上 ;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婴儿座椅。通过上述结 构, 使婴儿座椅方便携带, 而且可以与桌子的相接 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885119 U CN 203885119 U 1/1 页 2 1. 一种婴儿椅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 : 一大致呈 U 形的支撑架, 包括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 ; 及 两手柄, 所述两手柄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两支杆。
3、上 ; 每个手柄包括连接杆及大致呈 U 形的调节架 ; 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三支杆及第四支杆, 所述第三支杆比第四支杆长, 所述第三支杆与连接杆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四支杆的端部 设有第一柄部 ;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支杆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 设有第二柄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婴儿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的支杆端部的侧壁设置 一弹性伸缩的凸柱 ;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设有敞口内筒, 所述敞口内筒的敞口设置在所述 连接杆的第一端的端面, 所述敞口内筒的侧壁设置一开孔 ; 所述支撑架的支杆端部松配插 入所述敞口内筒中, 所述凸柱卡入所述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1。
4、或2所述的婴儿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柄部与调节架的第四支 杆的端部通过螺纹联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婴儿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柄部为塑料柄部, 所述 塑料柄部的下侧面为齿状阻尼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椅架,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柄部的自由端处于第二 柄部的正下方。 6. 一种婴儿座椅, 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 1 至 5 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婴儿椅架, 及 用于作为椅座的布座, 所述布座安装在婴儿椅架上。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婴儿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座的整体面布的材质为透气 布料 ; 所述布座的靠背及旁侧部位的内衬为填充材。
5、质, 底部的内衬为塑料板。 8.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婴儿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座的旁侧部位安装在手柄上 ; 所述旁侧部位设置有安装带, 所述旁侧部位及安装带分别对应设置有纽扣公扣及纽扣母 扣 ; 所述布座的底部设置两条搭扣 ; 所述搭扣包括连接带及扣圈, 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与 所述布座的底部连接, 所述扣圈设置在连接带的第二端。 9.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婴儿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座的靠背设置有口袋。 10.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婴儿座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座的底侧设置一存放袋, 所 述存放袋内装有一外套, 所述外套与存放袋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
6、885119 U 2 1/4 页 3 婴儿椅架及婴儿座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用品领域, 特别涉及婴儿椅架及婴儿座椅。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市面上的婴儿餐椅大致分为站立式和移动式两类, 但无论哪一类都无法与 餐桌完全连接。而且大部分婴儿餐椅由于尺寸都比较大, 或结构不够方便, 都不适合便携 ; 即使是一些餐椅适合便携, 但是对餐桌的适用程度都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婴儿椅架, 使婴儿座椅能 够与餐桌相接, 使用方便。 0004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座椅。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
7、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 0006 一种婴儿椅架, 包括 : 0007 一大致呈 U 形的支撑架, 包括第一支杆及第二支杆 ; 及 0008 两手柄, 所述两手柄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两支杆上 ; 0009 每个手柄包括连接杆及大致呈 U 形的调节架 ; 所述调节架包括第三支杆及第四支 杆, 所述第三支杆比第四支杆长, 所述第三支杆与连接杆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第四支杆的端 部设有第一柄部 ; 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的支杆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第二 端设有第二柄部。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支撑架的支杆端部的侧壁设置一弹性伸缩的凸柱 ; 所述连接杆的 第一端设有敞口内筒, 所述敞口内筒的。
8、敞口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的端面, 所述敞口 内筒的侧壁设置一开孔 ; 所述支撑架的支杆端部松配插入所述敞口内筒中, 所述凸柱卡入 所述开孔。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柄部与调节架的第四支杆的端部通过螺纹联接。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第二柄部为塑料柄部, 所述塑料柄部的下侧面为齿状阻尼面。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柄部的自由端处于第二柄部的正下方。 0014 一种婴儿座椅, 包括所述的婴儿椅架, 及用于作为椅座的布座, 所述布座安装在婴 儿椅架上。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布座的整体面布的材质为透气布料 ; 所述布座的靠背及旁侧部位 的内衬为填充材质, 底部的内衬为塑料板。。
9、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布座的旁侧部位安装在手柄上 ; 所述旁侧部位设置有安装带, 所述 旁侧部位及安装带分别对应设置有纽扣公扣及纽扣母扣 ; 所述布座的底部设置两条搭扣 ; 所述搭扣包括连接带及扣圈, 所述连接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布座的底部连接, 所述扣圈设置 在连接带的第二端。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布座的靠背设置有口袋。 说 明 书 CN 203885119 U 3 2/4 页 4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布座的底侧设置一存放袋, 所述存放袋内装有一外套, 所述外套与 存放袋连接。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 0020 通过上述结构, 使婴儿座椅方便。
10、携带, 而且与桌子的相接方便。 通过第一柄部及第 二柄部结构, 使座椅与桌面板固定连接, 并且容易拆卸。 支撑架的凸柱与手柄的敞口内筒的 配合, 实现了两者的固定以及让婴儿座椅能够折叠, 方便携带。 婴儿座椅上的搭扣使婴儿座 椅使用过程更为安全。外套设置在布座的底部, 达到方便携带且不会遗失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椅架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座椅的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 0023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座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 0024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儿座椅的应用示意图。 0025 图中 : 0026 1支撑。
11、架 ; 11第一支杆 ; 12第二支杆 ; 13凸柱 ; 2手柄 ; 21连接杆 ; 211开孔 ; 212第二柄部 ; 2121齿状阻尼面 ; 22调节架 ; 221第三支杆 ; 222第 四支杆 ; 2221第一柄部 ; 3布座 ; 31靠背 ; 32旁侧部位 ; 321安装带 ; 322纽扣 公扣 ; 323纽扣母扣 ; 33底部 ; 331安全带 ; 332搭扣 ; 3321连接带 ; 3322扣圈 ; 34存放袋 ; 4桌面板。 0027 现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如图 1 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婴儿椅架。该婴儿椅架主要包括一大。
12、致呈 U 形的支撑架 1 及两手柄 2。 0029 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杆11及第二支杆12, 两手柄2分别安装在支撑架1的两支杆 上。 0030 每个手柄 2 包括连接杆 21 及大致呈 U 形的调节架 22。调节架 22 包括第三支杆 221 及第四支杆 222, 第三支杆 221 比第四支杆 222 长 ; 第三支杆 221 与连接杆 21 相互垂直 连接, 第四支杆 222 的端部设有第一柄部 2221, 第四支杆 222 的端部与第一柄部 2221 通过 螺纹联接。连接杆 21 的第一端与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连接, 连接杆 21 的第二端设有第二 柄部212 ; 第二柄部212为塑料。
13、柄部, 塑料柄部的下侧面为齿状阻尼面2121。 第一柄部2221 的自由端处于第二柄部212的正下方, 即指包括处于第二柄部212任何一个位置的正下方。 0031 连接杆 21 的第一端与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的连接方式如下所述 : 0032 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的侧壁设置一弹性伸缩的凸柱 13 ; 连接杆 21 的第一端设有 敞口内筒, 敞口内筒的敞口设置在连接杆 21 的第一端的端面, 敞口内筒的侧壁设置一开孔 211 ; 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松配插入敞口内筒中, 凸柱 13 卡入开孔 211。 0033 弹性伸缩的凸柱 13 的设置结构为 : 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的侧壁上设置一凸柱。
14、盲 孔, 将一弹簧置入盲孔, 并将弹簧的第一端固定在凸柱盲孔底部, 将凸柱 13 置于凸柱盲孔 即压紧弹簧并与其第二端固定连接 ; 在没有外力压逼凸柱13的情况下, 凸柱13凸出于支撑 说 明 书 CN 203885119 U 4 3/4 页 5 架 1 的支杆端部的侧壁, 凸出于侧壁的部分的外表面为曲面。凸柱 13 的设置结构也可采用 其他方式, 只要凸柱 13 能够弹性凸出或缩进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的侧壁即可。 0034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婴儿座椅。该婴儿座椅包括本实用新型 所述的婴儿椅架及用于作为椅座的布座 3。 0035 布座 3 大致呈椅座状, 布座 3。
15、 安装在婴儿椅架上 : 布座 3 包括靠背 31、 旁侧部位 32 及底部 33, 布座 3 的上边缘套接在支撑架 1 上, 布座 3 的旁侧部位 32 安装在两手柄 2。布 座3的旁侧部位32设置有安装带321, 旁侧部位32的外侧面设有纽扣公扣322, 安装带321 设有纽扣母扣 323 ; 将旁侧部位 32 靠近调节架 22 的内侧, 然后将安装带 321 绕在调节架 22 的外侧, 最后, 将纽扣公扣 322 及纽扣母扣 323 扣紧, 即安装完毕。 0036 布座 3 的底部 33 的边缘设置有安全带母扣, 底部 33 的靠近靠背 31 的位置上设有 可调节长度的安全带公扣。布座 3。
16、 的底部 33 的边缘设置两条搭扣 332 ; 搭扣 332 包括连接 带 3321 及扣圈 3322, 连接带 3321 的第一端与布座 3 的底部 33 的边缘连接, 扣圈 3322 设置 在连接带 3321 的第二端。 0037 布座 3 的靠背 31 外侧设置有小口袋。 0038 布座 3 的整体面布的材质为透气布料 ; 布座 3 的靠背 31 及旁侧部位 32 的内衬为 填充材质, 底部 33 的内衬为塑料板。 0039 布座 3 的底侧设置一存放袋 34, 存放袋 34 内装有一外套, 外套与存放袋 34 连接。 0040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及原理 : 0041 一 . 婴儿椅架 0。
17、042 婴儿椅架与布座 3 组成婴儿座椅。 0043 其中, 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插入手柄 2 的敞口内筒, 敞口内筒的侧壁碰触凸柱 13, 当外力继续推进, 凸柱13在敞口内筒的侧壁的推压下缩进支撑架1的支杆端部的侧壁的凸 柱盲孔中, 手柄 2 便可继续套入 ; 当开孔 211 移动至凸柱 13 部位, 由于凸柱 13 没被压逼, 凸 柱 13 便卡入开孔 211, 手柄 2 与支撑架 1 的支杆实现相互固定。另外, 移动手柄 2 使敞口内 筒的侧壁推压凸柱 13, 凸柱 13 缩进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的侧壁的凸柱盲孔时, 手柄 2 与支 撑架 1 的支杆形成铰接, 两手柄 2 可以向内。
18、折叠, 使婴儿座椅的整体几乎成为扁平状。凸柱 13 缩进凸柱盲孔即为凸柱 13 缩进支撑架 1 的支杆端部的侧壁。 0044 由于第一柄部 2221 与第四支杆 222 通过螺纹联接, 第一柄部 2221 可以通过旋转 来升高或降低自身高度。调节高度时, 第一柄部 2221 的端面与齿状阻尼面 2121 的最大距 离约 13 厘米。 0045 二 . 婴儿座椅 0046 如图 4 所示, 将婴儿座椅插入桌面板 4, 即将桌面板 4 插入第一柄部 2221 与第二 柄部 212 之间, 然后调节第一柄部 2221 的高度, 从而夹紧桌面板 4。将婴儿放进布座 3 内, 扣上安全带 331。为了进。
19、一步的安全保护, 将布座 3 的旁侧部位 32 的纽扣打开, 将搭扣 332 的扣圈 3322 扣在纽扣公扣 322 上, 然后将纽扣重新扣紧, 即让搭扣 332 扣紧。当座椅不使 用时, 可以将两手柄 2 折叠, 便将座椅收起, 最后将外套取出, 用外套将其套装好。 0047 部分结构的作用 : 0048 第一柄部 2221 和第二柄部 212 : 两者夹紧桌面板 4, 使座椅整体安装在桌子上 ; 第 二柄部 212 的齿状阻尼面 2121 增加摩擦力, 使夹紧效果更好。第一柄部 2221 的自由端处 说 明 书 CN 203885119 U 5 4/4 页 6 于第二柄部 212 的正下方。
20、, 使两者的夹紧力更加均匀, 而且也让夹紧力的作用点更靠近桌 面板 4 的中部, 提高夹紧的稳定性。 0049 连接杆 21 与支撑架 1 的连接方式使手柄 2 能够实现折叠, 而且还可以相对于支撑 架 1 实现伸缩。 0050 搭扣 332 : 进一步的安全保护作用。 0051 内衬采用填充材质 : 增强柔软感, 提高舒适度。 0052 底部 33 的内衬为塑料板 : 提高安全性, 舒适度。 0053 外套 : 隐藏在布座 3 的底侧并且与布座 3 相连, 携带方便 ; 用于包装婴儿座椅。 0054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 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 范围之内, 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说 明 书 CN 203885119 U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119 U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885119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