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93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03CN104173930A21申请号201410420603722申请日20140825A61K36/9066200601A61P29/0020060171申请人邹洪胜地址264300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成山大道298号72发明人邹洪胜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桂枝525份、羌活1030份、钻地风1040份、透骨草525份、白芍1040份、防风520份、千年健520份、熟地黄1040份、威灵仙520份、虎杖525份、红花520份、土鳖虫520份、。
2、川芎1030份、姜黄520份、破骨风525份、五加皮1030份、补骨脂520份、地枫皮1030份、仙茅520份、千斤拔525份、豨莶草520份、乌梢蛇525份、甘草51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脉、活血散瘀的功效,其治疗寒湿腰痛疗效显著,作用可靠。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73930ACN104173930A1/1页21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桂枝525份、羌活1030份、钻地风1040份、透骨草525份、白。
3、芍1040份、防风520份、千年健520份、熟地黄1040份、威灵仙520份、虎杖525份、红花520份、土鳖虫520份、川芎1030份、姜黄520份、破骨风525份、五加皮1030份、补骨脂520份、地枫皮1030份、仙茅520份、千斤拔525份、豨莶草520份、乌梢蛇525份、甘草5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桂枝15份、羌活20份、钻地风30份、透骨草15份、白芍30份、防风10份、千年健10份、熟地黄30份、威灵仙10份、虎杖15份、红花10份、土鳖虫10份、川芎20份、姜黄10份、破骨风15份、五加皮20份、补骨脂10份。
4、、地枫皮20份、仙茅12份、千斤拔15份、豨莶草10份、乌梢蛇15份、甘草10份。权利要求书CN104173930A1/3页3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腰痛是指自觉腰部脊柱或其两侧疼痛的症状。多因肾系病变及腰部外伤、劳损,寒湿或湿热侵着等所致。肾系疾病和痹病类、淋病类疾病、妇科经带疾病、急性腰扭伤、腰痹、偏痹等,均为常见腰痛。临床对以腰痛为主症的病种尚未能确定时,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以确定病情,作出初步诊断,并进行对症论治。西医学只能针对某一症状进行治疗,而对腰痛的。
5、中医证侯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0003中医认为腰痛多责之于肾,有外感与内伤之别,临床辩证有虚实之分。总的病机为经脉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亏虚,不荣则痛。外感风寒湿热,或外伤而致腰痛多属实证,内伤不外乎肾精亏虚多属虚。寒性凝滞收引,湿邪粘滞不化,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可发为寒湿腰痛;长夏之际,湿热交蒸,或寒湿蕴积日久,郁而化热,湿热阻遏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可发为湿热腰痛。也就是说,寒湿腰痛由寒性凝滞收引,湿邪粘滞不化,寒湿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0004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寒湿腰痛的发病机理,采用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脉、活血散瘀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6、发明内容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西医治疗寒湿腰痛存在疗效不理想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桂枝525份、羌活1030份、钻地风1040份、透骨草525份、白芍1040份、防风520份、千年健520份、熟地黄1040份、威灵仙520份、虎杖525份、红花520份、土鳖虫520份、川芎1030份、姜黄520份、破骨风525份、五加皮1030份、补骨脂520份、地枫皮1030份、仙茅520份、千斤拔525份、豨莶草520份、乌梢蛇5。
7、25份、甘草515份。0007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桂枝15份、羌活20份、钻地风30份、透骨草15份、白芍30份、防风10份、千年健10份、熟地黄30份、威灵仙10份、虎杖15份、红花10份、土鳖虫10份、川芎20份、姜黄10份、破骨风15份、五加皮20份、补骨脂10份、地枫皮20份、仙茅12份、千斤拔15份、豨莶草10份、乌梢蛇15份、甘草10份。000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功效;羌活具有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痛的。
8、功效;钻地风具有舒筋活络,祛风活血的功效;透骨草具有祛风说明书CN104173930A2/3页4除湿、舒筋活络、活血止痛、解毒化疹的功效;白芍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防风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的功效;千年健具有祛风湿、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的功效;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威灵仙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消痰水、散癖积的功效;虎杖具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湿、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土鳖虫具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姜黄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的功效;破骨风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的功效。
9、;五加皮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的功效;地枫皮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效;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的功效;千斤拔具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的功效;豨莶草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的功效;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滋补肝肾、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温经通脉、活血散瘀的功效,对寒湿腰痛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0009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
10、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3,治愈率68。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1实施例1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桂枝15G、羌活20G、钻地风30G、透骨草15G、白芍30G、防风10G、千年健10G、熟地黄30G、威灵仙10G、虎杖15G、红花10G、土鳖虫10G、川芎20G、姜黄10G、破骨风15G、五加皮20G、补骨脂10G、地枫皮20G、仙茅12G、千斤拔15G、豨莶草10G、乌梢蛇15G、甘草10G。0012实施例2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
11、料及重量配比为桂枝10G、羌活30G、钻地风15G、透骨草20G、白芍10G、防风15G、千年健5G、熟地黄40G、威灵仙12G、虎杖25G、红花5G、土鳖虫15G、川芎10G、姜黄20G、破骨风5G、五加皮30G、补骨脂12G、地枫皮25G、仙茅5G、千斤拔20G、豨莶草12G、乌梢蛇25G、甘草12G。0013实施例3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桂枝20G、羌活10G、钻地风25G、透骨草5G、白芍40G、防风20G、千年健12G、熟地黄35G、威灵仙5G、虎杖10G、红花15G、土鳖虫20G、川芎15G、姜黄12G、破骨风20G、五加皮15G、补骨脂20G、地枫皮。
12、10G、仙茅20G、千斤拔5G、豨莶草15G、乌梢蛇10G、甘草5G。0014实施例4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桂枝5G、羌活25G、钻地风10G、透骨草20G、白芍15G、防风5G、千年健15G、熟地黄25G、威灵仙12G、虎杖20G、红花12G、土鳖虫5G、川芎25G、姜黄5G、破骨风25G、五加皮10G、补骨脂15G、地枫皮25G、仙茅10G、千斤拔25G、豨莶草5G、乌梢蛇20G、甘草8G。说明书CN104173930A3/3页50015实施例5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桂枝25G、羌活15G、钻地风40G、透骨草10G、白芍25G、。
13、防风12G、千年健20G、熟地黄10G、威灵仙15G、虎杖5G、红花20G、土鳖虫12G、川芎30G、姜黄15G、破骨风10G、五加皮25G、补骨脂5G、地枫皮30G、仙茅15G、千斤拔10G、豨莶草20G、乌梢蛇5G、甘草15G。001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0017本发明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寒湿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
14、效总结如下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龄4075岁。0018二、诊断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有反复发作的腰痛史;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2、有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或中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腰部X线检查未见阳性体征;3、同时排除腰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以及胰腺炎、溃疡、结核、泌尿生殖系等病变。0019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六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0020四、疗效标准1痊愈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2有效腰痛症状。
15、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3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症状如前。0021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28个疗程,痊愈68例,随访未见复发;有效25例,无效7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0022六、典型病例病例1胡某,男,43岁。就诊自诉因坐湿地,致腰痛。近期因参加重体力劳动,渐感臀部、大腿外侧至小腿外侧抽痛,疼痛难忍,行走困难。诊见舌淡苔白,脉沉紧。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2个疗程,疼痛大减,诸症状基本消失,但患肢偶尔有酸困感;继续服药1个疗程,腰痛症状消失,腰部活动自如。0023病例2崔某,女,57岁。就诊时自诉1年前出现腰痛,肢体发凉,腰脊冷痛,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遇寒则增,遇热则减;右下肢疼痛酸胀,走窜不定,时有阵发性电击样疼痛;腰脊沉重,迈步无力,肢体发麻。诊断为寒湿腰痛。服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3个疗程,腰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诸症皆消,痊愈。说明书CN1041739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