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66234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1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8476.X

申请日:

2014.07.06

公开号:

CN104065740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L 29/08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L 29/08申请日:20140706|||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8

主分类号:

H04L29/08

申请人:

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

发明人:

苏航; 袁沛轩; 刘海亮; 杨艾琳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虚拟大学园A610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其中,该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通讯协议层模块及应用层模块;所述连接层模块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所述通讯协议层模块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实现业务逻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大大降低了应用部署的难度;另外,由于通讯协议层提供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平台,从而使开发人员不需再为不同的设备做个性化开发,减轻了开发任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通讯协议层模块及应用层模块;
所述连接层模块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层模块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
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实现业务逻辑。

2.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四设备加入应用所在的网络中,并通过连接层发送一个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到原应用中的任意一个设备;
第二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四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本地存有的原应用中的设备的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并将第四设备加入的消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第一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三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的设备层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将该消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收到从第一设备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的应用层模块将要发的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的通讯协议层;
第一设备的协议通讯层分析该数据,并对其按协议进行处理,发送到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
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接收到第一设备发来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 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发给该设备的应用层;
第二设备的应用层接收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

说明书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家庭的多设备互连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和各种智能设备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闪联(Intelligent Grouping and Resource Sharing,IGRS)及即插即用(UPNP)的技术的提出将有效的解决各类设备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难题。但是这类互连互通技术主要还是处于比较底层的,是物理上的互连互通,而不是刻意进行一定逻辑通讯的互连互通。而随着数字家庭的发展,人们对于多种设备的互动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多种设备出现在家庭网络当中,却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和平台使之进行有效的通信,这种情况不但会降低了数字家庭相关应用的开发效率,提高了其中的开发难度。
在现有技术中,一种现在比较常用的多设备的应用开发方案通常是相对静态的,即要使该应用运行,一般都要让相关设备停止工作,然后对其进行相关的配置,而且每一种应用都要重头到尾编写。
现有技术主要缺点:1、静态性,由于要使应用运行要将相关设备停下来,而设备的停止使用会降低用户体验;2、配置的难度高,由于大多用户都是非专业人员,更有甚者可能是像老年人这样的比较难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如果要让他们去配置,这将成为一道门槛,降低了该应用的受众;3、适用范围低,各种设备源源不断的涌现,如果只是按特定的方式去开发的话,适用难以兼顾各种各样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可以实现设备接入友好性的提高以 及加速多设备互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所述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通讯协议层模块及应用层模块;
所述连接层模块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
所述通讯协议层模块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
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实现业务逻辑。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四设备加入应用所在的网络中,并通过连接层发送一个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到原应用中的任意一个设备;
第二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四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本地存有的原应用中的设备的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并将第四设备加入的消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第一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三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的设备层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将该消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收到从第一设备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的应用层模块将要发的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的通讯协议层;
第一设备的协议通讯层分析该数据,并对其按协议进行处理,发送到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
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接收到第一设备发来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发给该设备的应用层;
第二设备的应用层接收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于多设备互连以及提高多设备互动开发效率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实现设备接入友好性的提高以及加速多设备互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大大 降低了应用部署的难度;另外,由于通讯协议层提供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平台,从而使开发人员不需再为不同的设备做个性化开发,减轻了开发任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多设备连接的实现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的应用层与第二设备的应用层进行数据交互的实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面向这一个多设备互动的数字家庭的这样一个动态的环境,提供一个普遍使用的中间件设备,使新设备加入到相同应用中能即时被应用中的其他设备识别,同时也可以发现其他设备,并且能互相协调工作,提供统一的借口给开发人员进行相关的应用开发,将会推动数字家庭的互动应用发展,促进整个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结构组成 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1、通讯协议层模块2及应用层模块3;
连接层模块1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
通讯协议层模块2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
应用层模块3用于实现业务逻辑。
在这一种中间件设备的架构中,各个层模块为应用提供不同的功能,从而屏蔽了各种设备之间的异构性以及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四设备加入应用所在的网络中,并通过连接层发送一个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到原应用中的任意一个设备;
第二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四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本地存有的原应用中的设备的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并将第四设备加入的消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
第一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三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的设备层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将该消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收到从第一设备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
到此为止新设备已经成功接入到应用,并和应用中原来的各个设备互相识别。
在多设备的应用中需要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提供特定的功能,但是现今的设备多种多样,实现各不相同,遵循的标准也不同,从而提高了连接的难度。而连接层模块就是为了屏蔽这种差异,使得设备能智能的互相连接。图2示出了多设备连接的过程。
具体实施中,在多设备完成连接后,当第一设备的应用层要和第二设备的应用层进行交互时,表面上是两个应用层直接进行交互,但实际上是通过通讯协议层进行的,如图3所示,下面是第一设备的应用层要发送一个数据给第二设备上的应用层,因此,该方法还包括:
第一设备的应用层将要发的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的通讯协议层;
第一设备的协议通讯层分析该数据,并对其按协议进行处理,发送到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
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接收到第一设备发来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发给该设备的应用层;
第二设备的应用层接收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
由此可以看出通讯协议层就是为上层应用提供了一个数据通讯的统一的接口,从而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而且通讯协议层的具体实现是可以替换的,它所要求的只是要有提供一个相同的接口,这中灵活性满足了不同应用所要求的个性需求。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于多设备互连以及提高多设备互动开发效率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实现设备接入友好性的提高以及加速多设备互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大大降低了应用部署的难度;另外,由于通讯协议层提供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平台,从而使开发人员不需再为不同的设备做个性化开发,减轻了开发任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另外,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5740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5740A21申请号201410318476X22申请日20140706H04L29/0820060171申请人中山大学深圳研究院地址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园南区虚拟大学园A61072发明人苏航袁沛轩刘海亮杨艾琳54发明名称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57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其中,该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通讯协议层模块及应用层模块;所述连接层模块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所述通讯协议层模块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

2、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实现业务逻辑。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大大降低了应用部署的难度;另外,由于通讯协议层提供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平台,从而使开发人员不需再为不同的设备做个性化开发,减轻了开发任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5740ACN104065740A1/1页21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

3、、通讯协议层模块及应用层模块;所述连接层模块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所述通讯协议层模块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实现业务逻辑。2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第四设备加入应用所在的网络中,并通过连接层发送一个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到原应用中的任意一个设备;第二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四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本地存有的原应用中的设备的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并将第四设备加入的消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第一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

4、的存储器中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第三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的设备层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将该消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收到从第一设备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的应用层模块将要发的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的通讯协议层;第一设备的协议通讯层分析该数据,并对其按协议进行处理,发送到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接收到第一设备发来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发给该设备的应用层;第二设备的应用层接收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权利要求书CN104065740A1/4页3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

5、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数字家庭的多设备互连技术领域,尤其涉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网络技术和各种智能设备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广,闪联INTELLIGENTGROUPINGANDRESOURCESHARING,IGRS及即插即用UPNP的技术的提出将有效的解决各类设备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难题。但是这类互连互通技术主要还是处于比较底层的,是物理上的互连互通,而不是刻意进行一定逻辑通讯的互连互通。而随着数字家庭的发展,人们对于多种设备的互动应用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多种设备出现在家庭网络当中,却没有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和平台使之。

6、进行有效的通信,这种情况不但会降低了数字家庭相关应用的开发效率,提高了其中的开发难度。0003在现有技术中,一种现在比较常用的多设备的应用开发方案通常是相对静态的,即要使该应用运行,一般都要让相关设备停止工作,然后对其进行相关的配置,而且每一种应用都要重头到尾编写。0004现有技术主要缺点1、静态性,由于要使应用运行要将相关设备停下来,而设备的停止使用会降低用户体验;2、配置的难度高,由于大多用户都是非专业人员,更有甚者可能是像老年人这样的比较难接受新事物的群体,如果要让他们去配置,这将成为一道门槛,降低了该应用的受众;3、适用范围低,各种设备源源不断的涌现,如果只是按特定的方式去开发的话,适。

7、用难以兼顾各种各样的设备。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可以实现设备接入友好性的提高以及加速多设备互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效率。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所述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通讯协议层模块及应用层模块;0007所述连接层模块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0008所述通讯协议层模块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0009所述应用层模块用于实现业务逻辑。0010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

8、件设备的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0011第四设备加入应用所在的网络中,并通过连接层发送一个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到原应用中的任意一个设备;0012第二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四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说明书CN104065740A2/4页4中,并将本地存有的原应用中的设备的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并将第四设备加入的消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0013第一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0014第三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的设备层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将该消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收到从第一设备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0015优选地,。

9、所述方法还包括0016第一设备的应用层模块将要发的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的通讯协议层;0017第一设备的协议通讯层分析该数据,并对其按协议进行处理,发送到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0018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接收到第一设备发来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发给该设备的应用层;0019第二设备的应用层接收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002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于多设备互连以及提高多设备互动开发效率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实现设备接入友好性的提高以及加速多设备互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大大降低了应用部署的难度;另外,由于通讯协议层提供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

10、构性,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平台,从而使开发人员不需再为不同的设备做个性化开发,减轻了开发任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002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002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车多设备连接的实现示意图;002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设备的应用层与第二设备的应用层进行数据。

11、交互的实现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6在面向这一个多设备互动的数字家庭的这样一个动态的环境,提供一个普遍使用的中间件设备,使新设备加入到相同应用中能即时被应用中的其他设备识别,同时也可以发现其他设备,并且能互相协调工作,提供统一的借口给开发人员进行相关的应用开发,将会推动数字家庭的互动应用发展,促进整个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说明书C。

12、N104065740A3/4页5002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中间件设备包括连接层模块1、通讯协议层模块2及应用层模块3;0028连接层模块1用于在多设备的应用中提供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的功能;0029通讯协议层模块2用于为具体的应用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之间的异构性;0030应用层模块3用于实现业务逻辑。0031在这一种中间件设备的架构中,各个层模块为应用提供不同的功能,从而屏蔽了各种设备之间的异构性以及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0032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0033。

13、第四设备加入应用所在的网络中,并通过连接层发送一个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到原应用中的任意一个设备;0034第二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四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本地存有的原应用中的设备的消息发送给第四设备,并将第四设备加入的消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其他设备;0035第一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发来的消息,将该信息存入本地的存储器中并将该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0036第三设备的连接层接收到从第二设备的设备层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将该消息存入本地存储器,收到从第一设备发来的新设备加入的消息。0037到此为止新设备已经成功接入到应用,并和应用中原来的各个设备互相识别。0038在多设备的。

14、应用中需要多个设备连接在一起提供特定的功能,但是现今的设备多种多样,实现各不相同,遵循的标准也不同,从而提高了连接的难度。而连接层模块就是为了屏蔽这种差异,使得设备能智能的互相连接。图2示出了多设备连接的过程。0039具体实施中,在多设备完成连接后,当第一设备的应用层要和第二设备的应用层进行交互时,表面上是两个应用层直接进行交互,但实际上是通过通讯协议层进行的,如图3所示,下面是第一设备的应用层要发送一个数据给第二设备上的应用层,因此,该方法还包括0040第一设备的应用层将要发的数据发送到第一设备的通讯协议层;0041第一设备的协议通讯层分析该数据,并对其按协议进行处理,发送到第二设备的协议通。

15、讯层;0042第二设备的协议通讯层接收到第一设备发来的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将得到的数据发给该设备的应用层;0043第二设备的应用层接收到数据,对其进行处理。0044由此可以看出通讯协议层就是为上层应用提供了一个数据通讯的统一的接口,从而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而且通讯协议层的具体实现是可以替换的,它所要求的只是要有提供一个相同的接口,这中灵活性满足了不同应用所要求的个性需求。004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便于多设备互连以及提高多设备互动开发效率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实现设备接入友好性的提高以及加速多设备互动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大大降低了应用部署的难度。

16、;另外,由于通讯协议说明书CN104065740A4/4页6层提供的统一接口,屏蔽了不同设备的异构性,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普遍使用的平台,从而使开发人员不需再为不同的设备做个性化开发,减轻了开发任务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0046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0047另外,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支撑多设备应用的中间件设备及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CN104065740A1/2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5740A2/2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06574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