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6608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6.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1820.8

申请日:

2014.08.11

公开号:

CN104127258A

公开日:

2014.11.0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A61D 7/00申请公布日:2014110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D 7/00申请日:20140811|||公开

IPC分类号:

A61D7/00; A61K31/739

主分类号:

A61D7/00

申请人:

青岛农业大学

发明人:

曹荣峰; 付开强; 王继芳; 吕晓珮; 李伟师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代理人:

傅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一种方法。以8~12周龄雌性小鼠为实验动物,小鼠全身麻醉后,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子宫内注入2.5~5.0mg/ml脂多糖(LPS)20μl,12~24h后,通过观察小鼠子宫组织切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小鼠子宫一氧化氮(NO)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变化,判定该模型建立成功。本发明还公布了用于灌注药物的小鼠子宫灌注器,所述灌注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药物注射到小鼠子宫内部。与现有的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相比,本发明减少了手术操作对实验动物机体的损伤,使该模型更接近自然发病,且对试验结果干扰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治疗及防制提供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

权利要求书

1.  小鼠子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2)和内注射针(1),所述外套管(2)包括上端的粗管(3)和下端的细管(4),所述粗管(3)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3~3.5mm,所述粗管(3)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4)的长度为2.9~3.1mm,所述细管(4)的外径为0.9~1.1mm,所述细管(4)的内径为0.5~0.7mm,所述细管(4)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6),所述细管(4)半球形封口(6)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5),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2~0.6mm;所述内注射针为50~100μl的微量进样器,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长度与外套管(2)的长度匹配,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外径与细管(4)的内径匹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子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3)的长度为45~55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3)的内径为1.5~2.0mm;所述细管(4)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4)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4)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3~0.5mm;所述圆形开口(5)位于半球形封口(6)上方0.5~1.0mm处。

3.
  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①小鼠全身麻醉:选取8~12周龄的雌性小鼠,将适量麻醉药剂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5~10min后,小鼠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维持1~2h;
②灌注脂多糖:将步骤①得到的全身麻醉的小鼠倒提,采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小鼠子宫内推注2.5~5.0mg/ml的脂多糖,灌注量为20μl/只;所述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2)和内注射针(1),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3)和下端的细管(4),所述粗管(3)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3)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4)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4)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4)的内径为0.6mm,所述细管(4)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6),所述细管(4)半球形封口(6)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5),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0.6mm;所述圆形开口(5)位于半球形封口(6)上方0.5~1.0mm处;
③建立模型:灌注保持小鼠倒立姿势1~2min,以防止灌注液从子宫中流出到体外;并进行背腹部按摩,以实现灌注液的均匀分布;灌注12~24h后,成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药剂为速眠新注射液,所述速眠新注射液的注射剂量为0.67ml/kg。

说明书

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模型建立中用到的灌注工具。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新研制的药物一般都选择建立子宫内膜炎的模型进行治疗学研究,不但避免了对病畜的损伤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进行客观的治疗效果评价。建立模型的主要方法是菌液接种到子宫内,而菌液接种到子宫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采用雌激素松弛子宫颈后注入,然而雌激素会抑制大肠埃希菌在子宫内膜上皮的粘附,从而对模型的建立产生影响;(2)通过腹腔手术法注射:手术过程必然会给实验动物造成应激,使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或减退;而且手术操作复杂,术后护理困难,饲养成本高,对实验室环境要求严苛;(3)直接灌注至子宫的灌注法:不仅操作简便,明显节约建模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建模成功率。 
目前子宫内膜炎的模型主要在大鼠、兔和山羊等大型动物上建立。肖艳娟等(建立实验性产后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探索,中医临床研究,2012,4(17):9-11)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由于接种的细菌是从不同临床病例中分离的混合菌,细菌的致病性不一致,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不高。郝艳阳等(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动态病理学观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38(4):1-6)采用手术法给大鼠子宫腔内感染致病性混合菌液,分别于感染后第3,6,9,12天剖杀,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然而该时间梯度设计不合理,难以判定3天之内是否有更好的时间点。赵红琼(建立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探讨,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5-8)采用自制的大鼠阴道开膣器和子宫灌注针向大鼠子宫内接种混合病原菌,建立了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然而该开膣器和灌注针分体设计、制作复杂、操作不便,而且不适用于小鼠。孔祥峰等(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病理学观察,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3):213-216)通过子宫灌注病原菌的方法,制备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但兔源的抗体等试验材料并不丰富,很难满足后续对子宫内膜炎发病机理等的研究。包喜军(山羊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的制备,中国兽医杂志,2009,05:37-39)通过手术并结合子宫腔内人工接种大肠杆菌的方法,建立山羊子宫内膜炎疾病模型。虽然山羊和奶牛子宫的生理结构最为接近,但是以山羊为试验动物也同样面临着饲养成本高、可获得样本数量少等缺陷。 
由于小鼠是最常用的在体试验的模式动物,因此,以小鼠建模更具科学价值。此外,目前往往采用细菌接种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细菌致病力和存活率难以控制等不足。与此相比,脂多糖(LPS)标准品的可控性好,更科学。李凤雪等(脂多糖对小鼠子宫内膜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畜牧与兽医,2013,45(4):22-26)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PS对小鼠进行在体子宫灌注,灌注不同浓度LPS后子宫内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该篇文献中并没有对灌注方法进行描述,且灌注量过高,不适合小鼠。而由于小鼠体积小,灌注难度大,采用通常的技术手段难以将灌注液顺利灌注到小鼠子宫内,从而难以通过灌注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的模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选择价廉、应用广泛的小鼠作为模型动物,通过选择全身麻醉手段,确定建模最佳的浓度、剂量和时间范围,设计适宜的注射装置,建立了子宫内膜炎模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和下端的细管,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3~3.5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2.9~3.1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0.9~1.1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5~0.7mm,所述细管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所述细管半球形封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0.6mm。所述内注射针为50~100μl的微量进样器,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与外套管的长度匹配,即针头的尖端不能超过细管上的圆形开口。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与细管的内径匹配,即针头的外径略小于细管的内径。 
优选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5~55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5~2.0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3~0.5mm。所述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1.0mm处。 
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小鼠全身麻醉:选取8~12周龄的雌性小鼠,将适量麻醉药剂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5~10min后,小鼠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维持1~2h;所述麻醉药剂为速眠新注射液,所述速眠新注射液的注射剂量为0.67ml/kg。 
②灌注脂多糖:将步骤①得到的全身麻醉的小鼠倒提,采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小鼠子宫内推注2.5~5.0mg/ml的脂多糖,灌注量为20μl/只;所述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 射针,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和下端的细管,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细管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所述细管半球形封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1.0mm处,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0.6mm。内注射针为100μl的微量进样器,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与外套管的长度匹配,即针头的尖端不能超过细管上的圆形开口。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与细管的内径匹配,即针头的外径略小于细管的内径。 
③建立模型:灌注保持小鼠倒立姿势1~2min,以防止灌注液从子宫中流出到体外;并进行背腹部按摩,以实现灌注液的均匀分布;灌注12~24h后,成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 
小鼠子宫内膜炎的建立方法的确定过程: 
1、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建模过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至关重要。相对于山羊、家兔和大鼠,小鼠是科研用量最大的实验动物,鼠源抗体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价低易得,是建立试验性子宫内膜炎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小鼠体积小,灌注困难。 
2、麻醉方法的选择 
采用手术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时,手术应激会导致机体生理反应异常,而且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较复杂,不适合炎症机理的研究。生理情况下小鼠子宫颈处于闭合状态,很难用机械方法打开,强行灌注药物小鼠会因子宫颈和阴道过度紧张,无法完成子宫内注入。本申请在灌注前先对小鼠进行全身麻醉处理,不但使子宫阴道部松弛便于灌注,又减少了子宫壁的机械损伤,且在麻醉苏醒后子宫颈重新闭合,避免细菌等进入子宫腔又能减少灌注液的外流。 
分别用吸入麻醉剂乙醚和速眠新注射液进行麻醉的对比试验。将12只小鼠分为乙醚麻醉组和速眠新麻醉组。乙醚麻醉组:将小鼠倒扣在烧杯中,将浸有乙醚的脱脂棉球放入烧杯中。用乙醚麻醉后的小鼠,仅可维持保定期2~3min,离开乙醚环境则很快苏醒。速眠新麻醉组:将速眠新注射液按0.67ml/kg的剂量,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速眠新的小鼠从注射到全身麻醉需5~10min,可维持保定期1~2h。 
3、简化灌注操作过程 
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两部分。外套管由聚丙烯制成,分为上段支持部(粗管)和下段针头部(细管),如图1所示。内注射针为上海安亭微量进样器厂生产的100μl的微量进样器。 
外套管粗管的外径确定为3.4mm,是根据小鼠阴道的直径经尝试得到的最佳数值;而粗 管的长度为40~60mm,是配合微量进样器的长度且利于操作而设计;内直径为1.0~2.6mm,使灌注液能够通过即可。外套管细管的长度为3.0mm,是根据子宫颈阴道外口到子宫分叉顶端的距离确定的;外直径为1.0mm,是为了保证能顺利通过小鼠子宫颈到达子宫腔;内直径为0.6mm,保证微量进样器的针头能够通过外套管下段。底端为半球形封口,半球形封口在侧壁相对处各有一个直径为0.2~0.6mm的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1.0mm处,是为了避免针头刺入子宫壁而阻塞出口,顺利灌注到子宫腔内。将外套管插入阴道内稍加力旋转,即可使外套管上段抵住子宫颈外口。 
对麻醉后的小鼠使用小鼠子宫灌注器,10~30秒即能完成灌注,方便快捷、减少了操作对子宫的机械性损伤。小鼠子宫灌注器外套管插入阴道内,起到扩张、定形和保护小鼠的阴道的作用,外套管下段的针头长度固定为0.3cm,刚好穿过子宫联合处到达子宫腔内;针头底端钝圆两侧开口,避免针头刺入子宫壁而阻塞出口。小鼠子宫灌注外套管的材料为聚丙烯,可以批量生产、一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4、灌注药剂的选择 
子宫内膜炎一般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子宫壁引起。目前子宫内膜炎造模所接种的细菌为混合菌。这些细菌分别是从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中分离、纯化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从不同临床病例中分离的细菌,其致病性并不一定完全一致,且需要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混合菌液浓度的调整等。 
脂多糖(LPS)又名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革兰氏阴性菌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LPS作为诱导药物,在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模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急性牙髓炎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体外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此外,LPS已经商品化,无需细菌分离纯化培养,浓度的控制也更加精准,建立模型的可比性也更高。本发明选择LPS替代细菌混合物造模,能够保证刺激源的一致性,结果更具可比性。 
5、LPS浓度和剂量的选择和建模时间的选择 
将12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LPS组(96只)和1个对照组(24只)。LPS组小鼠子宫灌注LPS,灌注LPS浓度分别为0.50、1.25、2.50、5.00μg/ml。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PBS,通过比较MPO和NO的变化确定建模最佳的LPS浓度为2.5~5.0mg/ml。 
在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中,每侧子宫灌注液的体积为0.1ml;实验用大鼠体重一般在200~250g,而李凤雪等(脂多糖对小鼠子宫内膜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的影 响,畜牧与兽医,2013,45(4):22-26)给小鼠子宫内灌注0.4ml。这2个剂量相差很大,根据文献无法确定最适合的注入剂量。为了确定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最适宜体积,本试验分别对小鼠子宫内灌注10、20、40μl PBS,观察灌注后小鼠的表现,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发现当每只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体积为40μl时,灌注困难且灌注后外阴有液体流出;若灌注10μl,虽可完全进入子宫,但灌注液体不能均匀分布。所以,最终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为20μl/只。 
分别于灌注后12h、24h、36h、48h剖杀取子宫,检测小鼠子宫MPO、NO含量的变化,确定造模的最佳时间范围为12~24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结合小鼠的子宫结构特点,设计了专用于小鼠的小鼠子宫灌注器,确保在对阴道和子宫损伤最小的情况下,灌注液能顺利灌注入子宫腔;而且缩短操作时间,减小了机械刺激,更能反映子宫内膜受炎性刺激的过程,之更能模拟动物实际发病状态;(2)本申请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对小鼠进行灌注前处理,不但使子宫阴道部松弛便于灌注,又减少了子宫壁的机械损伤,且在麻醉苏醒后子宫颈重新闭合,避免细菌等进入子宫腔又能减少灌注液的外流;(3)本申请选择LPS替代细菌混合物造模,能够保证刺激源的一致性,结果更具可比性;(4)本申请根据小鼠子宫NO和MPO含量的检测结果,结合观察子宫组织形态,评判模型建立是否成功;与单纯用形态学观察更加科学和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小鼠子宫灌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小鼠子宫灌注器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不同浓度LPS对小鼠子宫NO含量的影响; 
图4是不同浓度LPS对小鼠子宫MPO含量的影响; 
图5是对照组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 
图6是LPS组(2.5mg/ml,12h)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 
图7是LPS组(2.5mg/ml,24h)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 
图8是LPS组(2.5mg/ml,12h)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 
其中,图3中*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示灌注24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图4中*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示灌注24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示灌注36h后对照 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48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小鼠子宫内灌注液体积的确定 
为了确定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最适宜体积,本试验分别对小鼠子宫内灌注10、20、40μlPBS,观察灌注后小鼠的表现,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发现当每只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体积为40μl时,灌注困难且灌注后外阴有液体流出;若灌注10μl,虽可完全进入子宫,但灌注液体不能均匀分布。所以,最终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为20μl/只。 
实施例2:麻醉方法的比较 
为比较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本模型建立的影响,分别用乙醚等吸入麻醉剂麻醉和速眠新注射液进行麻醉的对比试验。将12只小鼠分为乙醚麻醉组和速眠新麻醉组。乙醚麻醉组:将小鼠倒扣在烧杯中,将浸有乙醚的脱脂棉球放入烧杯中。速眠新麻醉组:将速眠新注射液按0.67ml/kg的剂量,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麻醉后子宫内灌注20μL浓度为2.5mg/mL脂多糖,灌注24h后检测小鼠子宫NO含量变化。 
小鼠从注射速眠新到全身麻醉需5~10min,可维持保定期1~2h。但用乙醚麻醉后的小鼠,仅可维持保定期2~3min,离开乙醚环境则很快苏醒。两组小鼠子宫NO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吸入麻醉对小鼠产生的应激小,而注射麻醉的保定更确实,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使用。 
实施例3:小鼠子宫内膜炎症模型的LPS浓度和时间的筛选 
小鼠子宫内膜炎症模型建立的关键是造模药物的浓度和出现明显炎症反应的时间。只有通过设计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分别进行筛选,才能确定适宜的浓度和时间范围。 
1.1试验动物 
120只8~12周龄清洁级昆明系雌性小白鼠(购买自青岛市药品检验所),体重30~35g。12h光照与12h黑暗交替,室内温度20~25℃,正常给予饲料和饮水。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备用。 
1.2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LPS(Sigma,O127:B8);速眠新注射液(吉林省敦化市圣达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兽药字(2010)070031582);髓过氧化物酶(MPO)测试盒(南京建成,货号A044);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碧云天,产品编号S0021)。 
1.3方法 
1.3.1麻醉和灌注方法 
麻醉:将速眠新注射液按0.67ml/kg的剂量,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小鼠从注射速眠新到全身麻醉需5~10min,可维持保定期1~2h。待小鼠进入全麻状态后(皮肤和眼睑反射消失),倒提保定,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其子宫内推注灌注液20μl/只。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和下端的细管,粗管的长度为50mm,粗管的外径为3.4mm,粗管的内径为1.8mm;细管的长度为3.0mm,细管的外径为1.0mm,细管的内径为0.6mm,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4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mm处,所述内注射针为100μl的微量进样器,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52.5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5mm。 
1.3.2实验设计 
将12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LPS组(96只)和1个对照组(24只)。感染组小鼠子宫灌注LPS,灌注量为20μl/只,灌注LPS浓度分别为10、25、50、100μg/只,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PBS。 
分别于灌注后12h、24h、36h、48h剖杀取子宫,检测小鼠子宫MPO、NO含量的变化,并制作小鼠子宫切片。 
1.3.3NO检测 
准确称取小鼠子宫重量,以PBS为匀浆介质,按重量体积比为1:9制备成10%组织匀浆。3500rpm离心10min,保留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如图3所示,灌注12h后,LPS浓度为1.25、2.5、5mg/ml的小鼠子宫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灌注24h后,LPS浓度为0.5、1.25mg/ml的小鼠子宫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LPS浓度为2.5、5mg/ml的小鼠子宫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 
1.3.4MPO检测 
准确称取小鼠子宫重量,以PBS为匀浆介质,按重量体积比为1:9制备成10%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如图4所示,灌注12h后,LPS浓度为1.25、2.5、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灌注24h后,LPS浓度为1.2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LPS浓度为2.5mg/ml和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灌注36h后,LPS浓度为1.25、2.5、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灌注48h后,LPS浓度为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 
1.3.5病理组织学观察:小鼠子宫用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后,按常规方法脱水、透明、包 埋,制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 
镜检可见,对照组小鼠子宫壁各层结构清晰,几乎没有炎性细胞浸润,如图5所示。感染组小鼠子宫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脱落,粘膜层水肿、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随LPS浓度的增加,病理程度加深。如图6、7、8所示。 
1.3.6统计学方法:采用Excle201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5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1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0.9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5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1.0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42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45mm。 
实施例5: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6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3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2.6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2.9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1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7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6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8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62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6mm。 
实施例6: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5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2.0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3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47.5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5mm。 
实施例7: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55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5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5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1.0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56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45mm。 
总结:子宫内膜的先期受损,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先决条件。在子宫内膜完好的情况下,接种混合病原菌不能对子宫内膜造成病理损伤。急性子宫内膜炎多为混合感染,病原物一般是在配种、输精或分娩时到达子宫的。采用子宫灌注的方法,灌注过程中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造模更接近临床发病过程。 
灌注时需小心操作,以避免穿透阴道或子宫壁。灌注后,为防止灌注液从子宫中流出到体外,保持倒立姿势姿势1~2min左右,还可进行适当的背腹部按摩,有助于灌注液的均匀分布。有文献报道,用5%氨水或3%冰乙酸刺激子宫后再接种病原菌来建立病理模型。由于刺激物可能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不建议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使用。 
本研究从小鼠子宫NO和MPO含量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三个方面,评判模型建立是否 成功。NO可以产生于机体内多种细,在炎症损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切片用于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是病理检查的必要手段。MPO是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标志和激活标志,其水平及活性变化,代表着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活性状态。 

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7258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27258A21申请号201410391820822申请日20140811A61D7/00200601A61K31/73920060171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地址266000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72发明人曹荣峰付开强王继芳吕晓珮李伟师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7227代理人傅培54发明名称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了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一种方法。以812周龄雌性小鼠为实验动物,小鼠全身麻醉后,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子宫内注入2550MG/ML脂多糖LP。

2、S20L,1224H后,通过观察小鼠子宫组织切片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小鼠子宫一氧化氮NO和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变化,判定该模型建立成功。本发明还公布了用于灌注药物的小鼠子宫灌注器,所述灌注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以方便快捷的将药物注射到小鼠子宫内部。与现有的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相比,本发明减少了手术操作对实验动物机体的损伤,使该模型更接近自然发病,且对试验结果干扰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为子宫内膜炎的诊断、治疗及防制提供合适的动物疾病模型。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7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

3、04127258ACN104127258A1/1页21小鼠子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2和内注射针1,所述外套管2包括上端的粗管3和下端的细管4,所述粗管3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335MM,所述粗管3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4的长度为2931MM,所述细管4的外径为0911MM,所述细管4的内径为0507MM,所述细管4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6,所述细管4半球形封口6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5,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206MM;所述内注射针为50100L的微量进样器,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长度与外套管2的长度匹配,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外径与细管4的内径匹。

4、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鼠子宫灌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管3的长度为4555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3的内径为1520MM;所述细管4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4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4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305MM;所述圆形开口5位于半球形封口6上方0510MM处。3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小鼠全身麻醉选取812周龄的雌性小鼠,将适量麻醉药剂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510MIN后,小鼠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维持12H;灌注脂多糖将步骤得到的全身麻醉的小鼠倒提,采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小鼠子宫内推注2550MG/ML的脂多。

5、糖,灌注量为20L/只;所述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2和内注射针1,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3和下端的细管4,所述粗管3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3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4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4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4的内径为06MM,所述细管4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6,所述细管4半球形封口6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5,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06MM;所述圆形开口5位于半球形封口6上方0510MM处;建立模型灌注保持小鼠倒立姿势12MIN,以防止灌注液从子宫中流出到体外;并进行背腹部按摩,以实现灌注液的均匀分布;灌注1224H后,成。

6、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药剂为速眠新注射液,所述速眠新注射液的注射剂量为067ML/KG。权利要求书CN104127258A1/7页3小鼠子宫灌注器及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及模型建立中用到的灌注工具。背景技术0002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之一。为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新研制的药物一般都选择建立子宫内膜炎的模型进行治疗学研究,不但避免了对病畜的损伤带来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进行客观的治疗效果评价。建立。

7、模型的主要方法是菌液接种到子宫内,而菌液接种到子宫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采用雌激素松弛子宫颈后注入,然而雌激素会抑制大肠埃希菌在子宫内膜上皮的粘附,从而对模型的建立产生影响;2通过腹腔手术法注射手术过程必然会给实验动物造成应激,使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生变化,导致免疫功能的紊乱或减退;而且手术操作复杂,术后护理困难,饲养成本高,对实验室环境要求严苛;3直接灌注至子宫的灌注法不仅操作简便,明显节约建模的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建模成功率。0003目前子宫内膜炎的模型主要在大鼠、兔和山羊等大型动物上建立。肖艳娟等建立实验性产后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探索,中医临床研究,2012,417。

8、911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由于接种的细菌是从不同临床病例中分离的混合菌,细菌的致病性不一致,模型复制的成功率不高。郝艳阳等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及其动态病理学观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38416采用手术法给大鼠子宫腔内感染致病性混合菌液,分别于感染后第3,6,9,12天剖杀,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然而该时间梯度设计不合理,难以判定3天之内是否有更好的时间点。赵红琼建立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探讨,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08,31358采用自制的大鼠阴道开膣器和子宫灌注针向大鼠子宫内接种混合病原菌,建立了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然而该开膣器和灌注针分体设计、制作复杂。

9、、操作不便,而且不适用于小鼠。孔祥峰等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和临床病理学观察,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6,143213216通过子宫灌注病原菌的方法,制备家兔子宫内膜炎模型,但兔源的抗体等试验材料并不丰富,很难满足后续对子宫内膜炎发病机理等的研究。包喜军山羊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的制备,中国兽医杂志,2009,053739通过手术并结合子宫腔内人工接种大肠杆菌的方法,建立山羊子宫内膜炎疾病模型。虽然山羊和奶牛子宫的生理结构最为接近,但是以山羊为试验动物也同样面临着饲养成本高、可获得样本数量少等缺陷。0004由于小鼠是最常用的在体试验的模式动物,因此,以小鼠建模更具科学价值。此外,目前往往采用细菌。

10、接种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细菌致病力和存活率难以控制等不足。与此相比,脂多糖LPS标准品的可控性好,更科学。李凤雪等脂多糖对小鼠子宫内膜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畜牧与兽医,2013,4542226分别用不同浓度的LPS对小鼠进行在体子宫灌注,灌注不同浓度LPS后子宫内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增多。该篇文献中并没有对灌注方法进行描述,且灌注量过高,不适合小鼠。而由于小鼠体说明书CN104127258A2/7页4积小,灌注难度大,采用通常的技术手段难以将灌注液顺利灌注到小鼠子宫内,从而难以通过灌注法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的模型。发明内容0005为了解决现有子宫内膜炎动物模型所存在的问题。

11、,本发明选择价廉、应用广泛的小鼠作为模型动物,通过选择全身麻醉手段,确定建模最佳的浓度、剂量和时间范围,设计适宜的注射装置,建立了子宫内膜炎模型。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07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和下端的细管,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335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2931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0911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507MM,所述细管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所述细管半球形封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06MM。所述内注射针为50100L的微量进样器,所述微。

12、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与外套管的长度匹配,即针头的尖端不能超过细管上的圆形开口。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与细管的内径匹配,即针头的外径略小于细管的内径。0008优选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555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520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305MM。所述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10MM处。0009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10小鼠全身麻醉选取812周龄的雌性小鼠,将适量麻醉药剂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510MIN后,小鼠进入全身麻醉状态,并维持12。

13、H;所述麻醉药剂为速眠新注射液,所述速眠新注射液的注射剂量为067ML/KG。0011灌注脂多糖将步骤得到的全身麻醉的小鼠倒提,采用小鼠子宫灌注器向小鼠子宫内推注2550MG/ML的脂多糖,灌注量为20L/只;所述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所述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和下端的细管,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06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026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细管的底端为半球形封口,所述细管半球形封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10MM处,所述圆形开口的直。

14、径为0206MM。内注射针为100L的微量进样器,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与外套管的长度匹配,即针头的尖端不能超过细管上的圆形开口。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与细管的内径匹配,即针头的外径略小于细管的内径。0012建立模型灌注保持小鼠倒立姿势12MIN,以防止灌注液从子宫中流出到体外;并进行背腹部按摩,以实现灌注液的均匀分布;灌注1224H后,成功建立小鼠子宫内膜炎模型。0013小鼠子宫内膜炎的建立方法的确定过程00141、实验动物的选择说明书CN104127258A3/7页50015在建模过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至关重要。相对于山羊、家兔和大鼠,小鼠是科研用量最大的实验动物,鼠源抗体不仅种类丰富。

15、,而且价低易得,是建立试验性子宫内膜炎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小鼠体积小,灌注困难。00162、麻醉方法的选择0017采用手术的方法建立子宫内膜炎模型时,手术应激会导致机体生理反应异常,而且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较复杂,不适合炎症机理的研究。生理情况下小鼠子宫颈处于闭合状态,很难用机械方法打开,强行灌注药物小鼠会因子宫颈和阴道过度紧张,无法完成子宫内注入。本申请在灌注前先对小鼠进行全身麻醉处理,不但使子宫阴道部松弛便于灌注,又减少了子宫壁的机械损伤,且在麻醉苏醒后子宫颈重新闭合,避免细菌等进入子宫腔又能减少灌注液的外流。0018分别用吸入麻醉剂乙醚和速眠新注射液进行麻醉的对比试验。将12只小鼠分为乙醚。

16、麻醉组和速眠新麻醉组。乙醚麻醉组将小鼠倒扣在烧杯中,将浸有乙醚的脱脂棉球放入烧杯中。用乙醚麻醉后的小鼠,仅可维持保定期23MIN,离开乙醚环境则很快苏醒。速眠新麻醉组将速眠新注射液按067ML/KG的剂量,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注射速眠新的小鼠从注射到全身麻醉需510MIN,可维持保定期12H。00193、简化灌注操作过程0020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两部分。外套管由聚丙烯制成,分为上段支持部粗管和下段针头部细管,如图1所示。内注射针为上海安亭微量进样器厂生产的100L的微量进样器。0021外套管粗管的外径确定为34MM,是根据小鼠阴道的直径经尝试得到的最佳数值;而粗管的长度。

17、为4060MM,是配合微量进样器的长度且利于操作而设计;内直径为1026MM,使灌注液能够通过即可。外套管细管的长度为30MM,是根据子宫颈阴道外口到子宫分叉顶端的距离确定的;外直径为10MM,是为了保证能顺利通过小鼠子宫颈到达子宫腔;内直径为06MM,保证微量进样器的针头能够通过外套管下段。底端为半球形封口,半球形封口在侧壁相对处各有一个直径为0206MM的圆形开口,所述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10MM处,是为了避免针头刺入子宫壁而阻塞出口,顺利灌注到子宫腔内。将外套管插入阴道内稍加力旋转,即可使外套管上段抵住子宫颈外口。0022对麻醉后的小鼠使用小鼠子宫灌注器,1030秒即能完成灌注。

18、,方便快捷、减少了操作对子宫的机械性损伤。小鼠子宫灌注器外套管插入阴道内,起到扩张、定形和保护小鼠的阴道的作用,外套管下段的针头长度固定为03CM,刚好穿过子宫联合处到达子宫腔内;针头底端钝圆两侧开口,避免针头刺入子宫壁而阻塞出口。小鼠子宫灌注外套管的材料为聚丙烯,可以批量生产、一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00234、灌注药剂的选择0024子宫内膜炎一般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子宫壁引起。目前子宫内膜炎造模所接种的细菌为混合菌。这些细菌分别是从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子宫分泌物中分离、纯化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从不同临床病例中分离的细菌,其致病性并不一定完全一致,且需要对细菌进。

19、行分离纯化培养,混合菌液浓度的调整等。0025脂多糖LPS又名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革兰氏阴性菌生物活性的主要成分。LPS作为诱导药物,在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中发挥重要的作说明书CN104127258A4/7页6用,包括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模型;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病模型;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感染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急性牙髓炎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体外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此外,LPS已经商品化,无需细菌分离纯化培养,浓度的控制也更加精准,建立模型的可比性也更高。

20、。本发明选择LPS替代细菌混合物造模,能够保证刺激源的一致性,结果更具可比性。00265、LPS浓度和剂量的选择和建模时间的选择0027将12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LPS组96只和1个对照组24只。LPS组小鼠子宫灌注LPS,灌注LPS浓度分别为050、125、250、500G/ML。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PBS,通过比较MPO和NO的变化确定建模最佳的LPS浓度为2550MG/ML。0028在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的建立中,每侧子宫灌注液的体积为01ML;实验用大鼠体重一般在200250G,而李凤雪等脂多糖对小鼠子宫内膜TOLL样受体4介导的炎性信号通路的影响,畜牧与兽医,2013,4542。

21、226给小鼠子宫内灌注04ML。这2个剂量相差很大,根据文献无法确定最适合的注入剂量。为了确定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最适宜体积,本试验分别对小鼠子宫内灌注10、20、40LPBS,观察灌注后小鼠的表现,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发现当每只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体积为40L时,灌注困难且灌注后外阴有液体流出;若灌注10L,虽可完全进入子宫,但灌注液体不能均匀分布。所以,最终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为20L/只。0029分别于灌注后12H、24H、36H、48H剖杀取子宫,检测小鼠子宫MPO、NO含量的变化,确定造模的最佳时间范围为1224H。003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申请通过结合小鼠的子宫结构特点,设。

22、计了专用于小鼠的小鼠子宫灌注器,确保在对阴道和子宫损伤最小的情况下,灌注液能顺利灌注入子宫腔;而且缩短操作时间,减小了机械刺激,更能反映子宫内膜受炎性刺激的过程,之更能模拟动物实际发病状态;2本申请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对小鼠进行灌注前处理,不但使子宫阴道部松弛便于灌注,又减少了子宫壁的机械损伤,且在麻醉苏醒后子宫颈重新闭合,避免细菌等进入子宫腔又能减少灌注液的外流;3本申请选择LPS替代细菌混合物造模,能够保证刺激源的一致性,结果更具可比性;4本申请根据小鼠子宫NO和MPO含量的检测结果,结合观察子宫组织形态,评判模型建立是否成功;与单纯用形态学观察更加科学和可靠。附图说明0031图1是小鼠子宫。

23、灌注器的结构示意图;0032图2是小鼠子宫灌注器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0033图3是不同浓度LPS对小鼠子宫NO含量的影响;0034图4是不同浓度LPS对小鼠子宫MPO含量的影响;0035图5是对照组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0036图6是LPS组25MG/ML,12H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0037图7是LPS组25MG/ML,24H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0038图8是LPS组25MG/ML,12H小鼠子宫石蜡切片1040。说明书CN104127258A5/7页70039其中,图3中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示灌注24。

24、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图4中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示灌注24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12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极显著;表示灌注36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表示灌注48H后对照组与LPS组相比差异显著。具体实施方式00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41实施例1小鼠子宫内灌注液体积的确定0042为了确定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最适宜体积,本试验分别对小鼠子宫内灌注10、20、40LPBS,观察灌注后小鼠的表现,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

25、的体积。发现当每只小鼠子宫内灌注液的体积为40L时,灌注困难且灌注后外阴有液体流出;若灌注10L,虽可完全进入子宫,但灌注液体不能均匀分布。所以,最终确定小鼠子宫灌注液的体积为20L/只。0043实施例2麻醉方法的比较0044为比较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本模型建立的影响,分别用乙醚等吸入麻醉剂麻醉和速眠新注射液进行麻醉的对比试验。将12只小鼠分为乙醚麻醉组和速眠新麻醉组。乙醚麻醉组将小鼠倒扣在烧杯中,将浸有乙醚的脱脂棉球放入烧杯中。速眠新麻醉组将速眠新注射液按067ML/KG的剂量,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麻醉后子宫内灌注20L浓度为25MG/ML脂多糖,灌注24H后检测小鼠子宫NO含量变化。。

26、0045小鼠从注射速眠新到全身麻醉需510MIN,可维持保定期12H。但用乙醚麻醉后的小鼠,仅可维持保定期23MIN,离开乙醚环境则很快苏醒。两组小鼠子宫NO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吸入麻醉对小鼠产生的应激小,而注射麻醉的保定更确实,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使用。0046实施例3小鼠子宫内膜炎症模型的LPS浓度和时间的筛选0047小鼠子宫内膜炎症模型建立的关键是造模药物的浓度和出现明显炎症反应的时间。只有通过设计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分别进行筛选,才能确定适宜的浓度和时间范围。004811试验动物0049120只812周龄清洁级昆明系雌性小白鼠购买自青岛市药品检验所,体重3035G。12H光照与12H黑暗交。

27、替,室内温度2025,正常给予饲料和饮水。适应性饲养一周后备用。005012主要试剂及试剂盒0051LPSSIGMA,O127B8;速眠新注射液吉林省敦化市圣达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兽药字2010070031582;髓过氧化物酶MPO测试盒南京建成,货号A044;一氧化氮NO检测试剂盒碧云天,产品编号S0021。005213方法0053131麻醉和灌注方法0054麻醉将速眠新注射液按067ML/KG的剂量,在小鼠大腿后侧肌肉进行注射,小鼠从注射速眠新到全身麻醉需510MIN,可维持保定期12H。待小鼠进入全麻状态后说明书CN104127258A6/7页8皮肤和眼睑反射消失,倒提保定,用小鼠。

28、子宫灌注器向其子宫内推注灌注液20L/只。小鼠子宫灌注器,包括外套管和内注射针,外套管包括上端的粗管和下端的细管,粗管的长度为50MM,粗管的外径为34MM,粗管的内径为18MM;细管的长度为30MM,细管的外径为10MM,细管的内径为06MM,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4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MM处,所述内注射针为100L的微量进样器,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525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5MM。0055132实验设计0056将120只清洁级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个LPS组96只和1个对照组24只。感染组小鼠子宫灌注LPS,灌注量为20L/只,灌注LPS浓度分别为10、25。

29、、50、100G/只,对照组灌注等体积的PBS。0057分别于灌注后12H、24H、36H、48H剖杀取子宫,检测小鼠子宫MPO、NO含量的变化,并制作小鼠子宫切片。0058133NO检测0059准确称取小鼠子宫重量,以PBS为匀浆介质,按重量体积比为19制备成10组织匀浆。3500RPM离心10MIN,保留上清液。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0060如图3所示,灌注12H后,LPS浓度为125、25、5MG/ML的小鼠子宫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灌注24H后,LPS浓度为05、125MG/ML的小鼠子宫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LPS浓度为25、5MG/ML的小鼠子宫。

30、N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0061134MPO检测0062准确称取小鼠子宫重量,以PBS为匀浆介质,按重量体积比为19制备成10组织匀浆。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0063如图4所示,灌注12H后,LPS浓度为125、25、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灌注24H后,LPS浓度为12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LPS浓度为25MG/ML和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极显著增加P001;灌注36H后,LPS浓度为125、25、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5;灌注48H。

31、后,LPS浓度为5MG/ML的小鼠子宫MPO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0064135病理组织学观察小鼠子宫用中性甲醛缓冲液固定后,按常规方法脱水、透明、包埋,制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0065镜检可见,对照组小鼠子宫壁各层结构清晰,几乎没有炎性细胞浸润,如图5所示。感染组小鼠子宫出现不同程度的上皮细胞脱落,粘膜层水肿、充血、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并且随LPS浓度的增加,病理程度加深。如图6、7、8所示。0066136统计学方法采用EXCLE201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67实施例4与实施例3不同的。

32、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5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1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09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5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2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10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42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45MM。说明书CN104127258A7/7页90068实施例5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60MM,所述粗管的外径为33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26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29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1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7MM,所述圆形开口的直径为06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8M。

33、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62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6MM。0069实施例6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45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20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3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05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475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5MM。0070实施例7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粗管的长度为55MM,所述粗管3的外径为34MM,所述粗管的内径为15MM;所述细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细管的外径为10MM,所述细管。

34、的内径为06MM,所述圆形开口5的直径为05MM。圆形开口位于半球形封口上方10MM处,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长度为56MM,所述微量进样器的针头的外径为045MM。0071总结子宫内膜的先期受损,是子宫内膜炎发生的先决条件。在子宫内膜完好的情况下,接种混合病原菌不能对子宫内膜造成病理损伤。急性子宫内膜炎多为混合感染,病原物一般是在配种、输精或分娩时到达子宫的。采用子宫灌注的方法,灌注过程中会对子宫内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造模更接近临床发病过程。0072灌注时需小心操作,以避免穿透阴道或子宫壁。灌注后,为防止灌注液从子宫中流出到体外,保持倒立姿势姿势12MIN左右,还可进行适当的背腹部按摩。

35、,有助于灌注液的均匀分布。有文献报道,用5氨水或3冰乙酸刺激子宫后再接种病原菌来建立病理模型。由于刺激物可能对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不建议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使用。0073本研究从小鼠子宫NO和MPO含量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三个方面,评判模型建立是否成功。NO可以产生于机体内多种细,在炎症损伤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组织切片用于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是病理检查的必要手段。MPO是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标志和激活标志,其水平及活性变化,代表着嗜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和活性状态。说明书CN104127258A1/6页10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7258A102/6页11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7258A113/6页12图5说明书附图CN104127258A124/6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4127258A135/6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4127258A146/6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4127258A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