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仿真假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仿真假饵.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762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30 CN 103947622 A (21)申请号 201410151815.X (22)申请日 2014.04.15 A01K 85/16(2006.01) (71)申请人 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 地址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灵秀镇华 山华东 1 区 20 号 (72)发明人 蔡亦微 (74)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35205 代理人 陈智海 (54) 发明名称 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主要包括假 饵本体和鱼钩, 该假饵本体的底部设有。
2、旋转体, 该 旋转体包括环形基体和环绕排布在该环形基体上 的若干纵向旋转叶片, 每两两相邻二该纵向旋转 叶片间设有一横向连接片 ; 每该横向连接片上开 设有横向通孔和纵向通孔, 该横向通孔的一端开 口延伸至与纵向通孔相连通。纵向旋转叶片和横 向连接片受到水流阻力作用, 从而使下沉量被抑 制而处于易于诱捕鱼类的水位, 提高了捕获大型 鱼类的成功率。横向连接片上横向孔上的水流会 与纵向孔的水流形成压差, 从而横向孔或纵向孔 的开口处会产生气泡, 这样就使得假饵产生与真 鱼呼吸吐气相类似的效果, 大大地提高了假饵的 仿真效果, 更能够吸引大型鱼类上钩, 捕鱼效果更 好。 (51)Int.Cl. 权利。
3、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47622 A CN 103947622 A 1/1 页 2 1. 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主要包括假饵本体和安装在该假饵本体上的鱼钩, 其特征在于 : 该假饵本体的靠上身位置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旋转体, 该旋转体包括环形基体和环绕排布 在该环形基体上的若干纵向旋转叶片, 每两两相邻二该纵向旋转叶片间设有一横向连接 片 ; 每该横向连接片上开设有轴向分别沿横纵向延伸的横向通孔和纵向通孔, 该横向通孔 的一端开口延伸至与所述纵。
4、向通孔相连通。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假饵本体的靠上身位置 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第一安装轴, 所述旋转体经由所述环形基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 轴上。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横向连接片呈扇形体结 构。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纵向叶片设有四片 且均匀环绕排布在所述环形基体上, 所述横向连接片对应设有四片。 5. 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纵向通孔设于所述扇形 体结构的靠近扇头位置, 所述横向通孔设有若干个, 均沿所述扇。
5、形体结构的扇骨方向延伸 设置, 各该横向通孔的内端开口均延伸至与所述纵向通孔相连通。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假饵本体的尾部设有可 转动的桨叶体, 该桨叶体包括环形柱和环绕设在该环形柱上的若干桨叶。 7.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假饵本体的尾部向外延 伸设有第二安装轴, 所述桨叶体经由所述环形柱与轴承配合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轴 上。 8. 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桨叶呈螺旋形环绕 布设在所述环形柱上, 该桨叶的螺旋角度为 40 60 度。 9.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
6、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假饵本体上安装有仿真 鱼眼的钨钢珠。 10.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假饵本体上对应所述钨 钢珠外侧安装有 3D 鱼眼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47622 A 2 1/4 页 3 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鱼类诱捕器械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背景技术 0002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大型鱼类咬钩, 除了精制饵料之外, 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 样的假饵, 将鱼钩设在假饵上, 该假饵在水流以及浮力作用下产生类似小鱼游动的动作, 可 以诱导大型鱼类更加容易将假饵当作捕食对象而咬钩。。
7、但是, 目前普通的假饵大多采用实 心结构或片式结构, 在水中较为呆板, 仿真效果有限, 往往不能给大型鱼类形成足够的捕食 诱惑 ; 而且为了提高远投性而增加假饵的重量后, 假饵落入水后下沉较快, 不能处于合适的 水位, 钓鱼成功率下降。 为了提升假饵仿真效果, 目前常见设计方向是仿鱼类的摆尾和游动 动作, 实践中所起诱捕效果仍不够突出。 本发明人从鱼类的突出活动习性出发, 变换设计方 向, 提出一种诱捕效果更佳的新型仿真假饵。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能够产生与真鱼呼吸吐气相类似的效 果, 同时还能抑制落水后下沉量, 大大提高了了诱捕效果及捕获几率。 000。
8、4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 0005 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主要包括假饵本体和安装在该假饵本体上的鱼钩, 该假饵本 体的靠上身位置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旋转体, 该旋转体包括环形基体和环绕排布在该环形 基体上的若干纵向旋转叶片, 每两两相邻二该纵向旋转叶片间设有一横向连接片 ; 每该横 向连接片上开设有轴向分别沿横纵向延伸的横向通孔和纵向通孔, 该横向通孔的一端开口 延伸至与所述纵向通孔相连通。 0006 所述假饵本体的靠上身位置的底部向外延伸设有第一安装轴, 所述旋转体经由所 述环形基体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轴上。 0007 所述横向连接片呈扇形体结构。 0008 所述纵向叶片。
9、设有四片且均匀环绕排布在所述环形基体上, 所述横向连接片对应 设有四片。 0009 所述纵向通孔设于所述扇形体结构的靠近扇头位置, 所述横向通孔设有若干个, 均沿所述扇形体结构的扇骨方向延伸设置, 各该横向通孔的内端开口均延伸至与所述纵向 通孔相连通。 0010 所述假饵本体的尾部设有可转动的桨叶体, 该桨叶体包括环形柱和环绕设在该环 形柱上的若干桨叶。 0011 所述假饵本体的尾部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安装轴, 所述桨叶体经由所述环形柱与轴 承配合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轴上。 0012 所述若干桨叶呈螺旋形环绕布设在所述环形柱上, 该桨叶的螺旋角度为 40 60 度。 说 明 书 CN 10394。
10、7622 A 3 2/4 页 4 0013 所述假饵本体上安装有仿真鱼眼的钨钢珠。 0014 所述假饵本体上对应所述钨钢珠外侧安装有 3D 鱼眼片。 0015 采用上述方案后,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 假饵本体的靠上身位 置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旋转体, 其中相邻的纵向旋转叶片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接片, 该纵向 旋转叶片和横向连接片 (特别是横向连接片) 受到水流阻力作用, 能够增加假饵与水流之间 的阻力, 从而延长假饵下沉时间, 下沉量被抑制而处于易于诱捕鱼类的水位, 提高了捕获大 型鱼类的成功率。横向连接片上设有相连通的纵向孔和横向孔, 在纵向旋转叶片被水流推 动旋转的过程中, 横。
11、向孔上的水流会与纵向孔的水流形成压差, 从而横向孔或纵向孔的开 口处会产生气泡, 这样就使得假饵产生与真鱼呼吸吐气相类似的效果, 大大地提高了假饵 的仿真效果, 更能够吸引大型鱼类上钩, 捕鱼效果更好。 0016 进一步, 本发明假饵本体的尾部还可设置可旋转的桨叶体, 当拖动假饵本体时, 桨 叶受到水流的阻力而被水流推动旋转, 桨叶围绕鱼身的长度方向旋转, 在假饵本体的尾部 搅动起水流, 引起丰富的水泡和涟漪, 极似鱼类的摆尾和游动动作, 并且搅动的水花可以反 射阳光生产耀眼的阳光, 更能吸引来自不同方向的大型鱼类的注意。 同时由于桨叶的作用, 假饵本体入水后阻力增大, 假饵本体不会快速下沉,。
12、 下沉量被抑制而处于易于诱捕鱼类的 水位, 同样能够提高捕获大型鱼类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本发明仿真假饵的结构示意图 (未包括旋转体) ; 0018 图 2 为本发明仿真假饵旋转体的主视图。 0019 标号说明 0020 假饵本体 1 第一半体 10 0021 第二半体 11 第一安装轴 13 0022 第二安装轴 14 螺栓 15 0023 螺母 16 鱼钩 2 0024 双圈螺旋环 21 旋转体 3 0025 环形基体 30 纵向旋转叶片 31 0026 横向连接片 32 纵向通孔 322 0027 横向通孔 321 桨叶体 4 0028 环形柱 40 桨叶 41 00。
13、29 轴承 42 鱼钩支耳 5 0030 卡环槽 51 卡环 52 0031 吹塑件 6 钨钢珠 7 0032 3D 鱼眼片 8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4 本案涉及一种新型仿真假饵, 如图1-2所示, 主要包括假饵本体1和安装在该假饵 本体 1 上的鱼钩 2。假饵本体 1 可以是由第一半体 10 和第二半体 11 装配而成的具有空心 说 明 书 CN 103947622 A 4 3/4 页 5 结构的假饵本体, 优选地该空心结构的假饵本体内还可有设有一吹塑件 6。第一半体 10 和 第二半体 11 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仿真鱼形的鱼头、。
14、 鱼鳞、 鱼鳍等造型。第一半体 10 和第二 半体11在其周缘的接合处设有搭接用的突缘, 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半体10的内突缘包合在 第二半体 11 的外突缘上。第一半体 10 和第二半体 11 间采用螺栓紧固件相互锁固, 具体的 于靠近前后端各设有一组螺栓紧固件, 靠近前端的螺栓紧固件优选地设于假饵本体 1 的对 应鱼眼位置, 其中螺栓15外露的螺栓头和螺母16可以被装饰为两侧鱼眼, 提升了整体设计 的美观 ; 进一步于螺栓头和螺母 16 表面涂上一层荧光材料层, 可以在水中闪闪发亮, 吸引 鱼类的注意力。 0035 本发明的主要创造点在于, 于假饵本体 1 的靠上身位置的底部设有可转动的旋。
15、转 体 3, 如图 2 所示, 该旋转体 3 包括环形基体 30、 若干纵向旋转叶片 31 和若干横向连接片 32。以假饵本体 1 的长度方向为横向, 与该横向相垂直的竖直方向为纵向, 若干纵向旋转叶 片 31 均沿纵向延伸设置 (即图 2 中沿垂直纸面方向) , 并且环绕排布在环形基体 30 上, 若干 横向连接片 32 均沿横向延伸设置, 并对应设在每两两相邻二纵向旋转叶片 31 间。每横向 连接片 32 上开设有轴向分别沿横纵向延伸的横向通孔 321 和纵向通孔 322, 横向通孔 321 的一端开口延伸至与纵向通孔 322 相连通。 0036 优选地, 假饵本体1的靠上身位置的底部向外。
16、延伸设有第一安装轴13, 旋转体3经 由环形基体 30 转动连接在第一安装轴 13 上, 旋转体 3 相对第一安装轴 13 可旋转运动。第 一安装轴 13 可一体设在假饵本体 1 的第一半体 10 和 / 或第二半体 11 上, 或者卡持组装在 假饵本体1上均可。 另, 在第一安装轴13的自由端部还可延伸设置有带孔的鱼钩支耳5, 鱼 钩 2 通过一双圈螺旋环 21 与鱼钩支耳 5 相连接, 该双圈螺旋环 21 具有两个端头, 鱼钩支耳 5 上所设的孔以及鱼钩 2 上所设的孔均通过双圈螺旋环 21 上的端头穿入双圈螺旋环 21, 因 而鱼钩 2 可以相对于假饵本体 1 进行旋转或摆动, 本实施例。
17、中优选的鱼钩 2 是具有三个挂 钩的三本钩。 0037 优选地, 纵向叶片 31 共设有四片, 并且均匀环绕排布在环形基体 30 上, 横向连接 片 32 对应设有四片并且呈扇形体结构, 该扇形体结构能够增加与水流间产生的阻力。进一 步, 纵向通孔 322 设于扇形体结构的靠近扇头位置, 横向通孔 321 设有若干个, 均沿扇形体 结构的扇骨方向延伸设置, 各该横向通孔321的内端开口均延伸至与纵向通孔322相连通。 该结构设计能够增强气泡产生及提升模拟鱼类呼吸吐气效果。纵向通孔 322 为一盲孔, 横 向通孔 321 的截面积小于纵向通孔 322 的截面积。给出具体实施例中, 横向通孔 32。
18、1 设有 5 个, 五个横向通孔 321 的截面积总和小于纵向通孔 322 的截面积。 0038 优选地, 本发明仿真鱼饵还可以具备模拟鱼类的摆尾和游动动作效果。 具体的, 假 饵本体 1 的尾部设有可转动的桨叶体 4, 该桨叶体 4 包括环形柱 40 和环绕设在该环形柱 40 上的若干桨叶 41。类似旋转体 3 安装方式, 于假饵本体 1 的尾部向外延伸设有第二安装轴 14, 桨叶体 4 经由环形柱 40 与轴承 42 配合转动连接在第二安装轴 14 上。在第二安装轴 14 的自由端部同样可延伸设置有带孔的鱼钩支耳 5, 鱼钩 2 通过一双圈螺旋环 21 与鱼钩支耳 5 相连接。较佳地, 在。
19、鱼钩支耳 5 与第二安装轴 14 之间开设有安装卡环 52 的卡环槽 51, 设 置卡环 52 可以使得轴承 42 沿着轴向定位。 0039 所述桨叶 41 较佳地可设有三片, 等间隔地一体设置在环形柱 40 上。为增大水阻 面积, 所述桨叶 41 呈螺旋形地布置在环形柱 40 的外周面上, 其中每片桨叶 41 的螺旋角为 说 明 书 CN 103947622 A 5 4/4 页 6 40 60 度, 本实施例优选每片桨叶 21 的螺旋角为 50 度。桨叶 21 的形状呈半椭圆形, 设置 此种造型的桨叶 21, 可以增大其表面的水阻面积, 而且又不易与缠绕物缠绕。 0040 优选地, 所述假饵本体 1 上对应沿部位置还安装有仿真鱼眼的钨钢珠 7, 其重量集 中又稳定, 并且晃动中可以产生声响, 吸引周围鱼类的注意。另外, 假饵本体 1 上对应钨钢 珠 7 外侧还可安装有由 PVC 材料制成的 3D 鱼眼片, 起加强仿真效果作用。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凡跟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 修饰, 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说 明 书 CN 103947622 A 6 1/2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622 A 7 2/2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47622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