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豆奶添加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豆奶添加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113567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0.10 CN 102113567 B *CN102113567B* (21)申请号 201110039180.0 (22)申请日 2011.02.16 A23C 11/10(2006.01)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绿科生物工程技术开发有 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南中 路求是大厦东座 2309、 2310 号房 (72)发明人 徐康 王礼强 李旋 等 . 固态发酵豆粕的研究 .中国酿 造 .2010,( 第 04 期 ), 第 70-72 页 . 潘天玲等 . 混菌固态发酵豆渣生产菌体。
2、蛋白 的研究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04,( 第 06 期 ), 第 35-36、 41 页 . 姜曼 等 . 双菌种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肽 的研究 . 粮食加工 .2010, 第 35 卷 ( 第 03 期 ), 第 61-63 页 . (54) 发明名称 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豆奶添加剂 (57) 摘要 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豆奶添加 剂, 该方法是将豆渣压榨至干 ; 取豆渣 60-80 重量 份 ; 小麦麸皮 10-30 重量份 ; 硫酸氨 0.5-1.5 重量 份、 硫酸镁 0.5-1.5 重量份、 碳酸氢铵 1.5-2.5 重 量份和葡萄糖 1.5-2.5 重量份, 拌。
3、合均匀 ; 装袋, 高压灭菌接种,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 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满 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粉碎, 120 目 过筛。 按本方法生产出来的豆奶添加剂, 按一定比 例加入到豆奶中后, 不仅增加了豆奶中的天然大 豆蛋白、 天然大豆膳食纤维的含量, 而且还使豆奶 具有更好的豆香味, 更舒适的口感。 用此方法处理 豆制品生产中的副产品豆渣, 可以使豆渣得到 充分利用, 免遭浪费及造成污染。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宋春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
4、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1 页 2 1. 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1)、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2)、 将用第一步处理后的豆渣60-80重量份 ; 小麦麸皮10-30重量份 ; 硫酸铵0.5-1.5 重量份、 硫酸镁 0.5-1.5 重量份、 碳酸氢铵 1.5-2.5 重量份和葡萄糖 1.5-2.5 重量份, 拌合 均匀 ; (3)、 水份调整, 将第二步拌合均匀的混合料的水份调整至含水量 55-65 ( 重量百分 比 ) ; (4)、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合料装满塑料袋, 用手压实, 再将塑。
5、料袋 另一端封扎 ; (5)、 将装有混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菌锅内, 在摄氏 121 度的条件下, 灭菌 1 小 时 ; (6)、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室温 ; (7)、 在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所述混合菌种是用黑曲霉、 酿酒酵母 和产朊假丝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配制而成的 ; (8)、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9)、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满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10)、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混合。
6、菌种的接种 量是混合料的 10 -20重量百分比。 3. 一种豆奶添加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豆奶添加剂是用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制作而 成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13567 B 2 1/3 页 3 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豆奶添加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豆类制品的副产物 - 豆渣的处理方法及用该方法制作出的豆 渣制品, 尤其是指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及其豆奶添加剂。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 豆渣是加工豆腐或豆浆后的副产品, 根据资料记载, 豆渣中主要含有膳 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合计占豆渣总量的 40以上, 此外, 豆渣还含。
7、有 丰富的粗蛋白、 粗脂肪、 钙和磷等元素, 以及维生素 B 等。经常食用豆渣, 有助于预防结肠 癌、 高血压、 高脂肪及高胆固醇, 以及糖尿病等疾病发生。但是, 由于新鲜豆渣腥味重, 口感 差, 所以不适合于人类直接食用。 0003 传统的食用豆渣的方式之一, 就是将新鲜豆渣压滤除去水份后, 再在锅内进一步 烘炒除去水份和腥味, 然后做圆珠状或方饼状, 让其在空气中自然生霉 ( 利用空气中的霉 菌自然发酵 ) 后, 切片晒干后, 再加入火锅或与其它食品混炒后食用。但是, 这种处理豆渣 的方式, 只适合于小批量家庭式制作, 不适合于大型豆制品加工厂生产豆腐或豆浆后, 产生 的大量豆渣的处理。 。
8、0004 另外, 就是还有人想利用豆渣生产豆渣酱油等, 但这些均只有文字记载, 但无实际 产品生产出来, 这一方面是技术不成熟, 另一方面是生产出来的产品性价不高。 0005 因此, 现在大型豆制品厂的豆渣除了少量销售作为饲料外, 大部分豆渣都是丢弃, 这一方面是一种浪费, 另一方面也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克服上述缺陷, 向社会提供一种豆渣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不仅适合 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而且用该方法处理出来的豆渣产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适合于作 为豆奶添加剂使用。 0007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向社会提供一种用上述方法生产出来的豆奶添加剂。 0008 本发明的。
9、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豆奶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09 (1)、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0010 (2)、 将用第一步处理后的豆渣 60-80 重量份 ; 小麦麸皮 10-30 重量份 ; 硫酸铵 0.5-1.5 重量份、 硫酸镁 0.5-1.5 重量份、 碳酸氢铵 1.5-2.5 重量份和葡萄糖 1.5-2.5 重量 份, 拌合均匀 ; 0011 (3)、 水份调整, 将第二步拌合均匀的混合料的水份调整至含水量 55-65 ( 重量 百分比 ) ; 0012 (4)、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合料装满塑料袋, 用手压实, 再将塑 料袋另一。
10、端封扎 ; 0013 (5)、 将装有混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菌锅内, 在摄氏 121 度的条件下, 灭菌 1 小时 ; 说 明 书 CN 102113567 B 3 2/3 页 4 0014 (6)、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室温 ; 0015 (7)、 在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 0016 (8)、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0017 (9)、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满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0018 (10)、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0019 所述混合菌种是将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
11、酵母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菌 种。 0020 所述混合菌种是用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配制而 成的。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豆奶添加剂, 所述豆奶添加剂是用上述方法制作而成的。 0022 按本方法生产出来的豆奶添加剂, 按一定比例加入到豆奶中后, 不仅增加了豆奶 中的天然大豆蛋白、 天然大豆膳食纤维的含量, 丰富了豆奶的营养, 而且还使豆奶具有更好 的豆香味, 更舒适的口感。此外, 用此方法处理豆制品生产中的副产品 - 豆渣, 可以使豆渣 得到充分利用, 免遭浪费及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实施例 1 0024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
12、取处理后的豆渣 60KG, 小麦麸皮 10KG ; 硫酸铵 0.5KG、 硫酸镁 0.5KG、 碳酸氢铵 1.5KG 和葡萄糖 1.5KG, 拌合均匀 ; 将拌合均匀的混 合料的水份调整至含水量55-65(重量百分比) ;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 合料装满塑料袋, 用手压实, 再将塑料袋另一端封扎 ; 将装有混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 菌锅内, 在摄氏121度的条件下, 灭菌1小时 ;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 室温 ; 在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 所述混合菌种是将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 产朊假丝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配制而成的混合菌种 ;。
13、 接种量为混合料的 10 -20重 量百分比 ;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 满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0025 实施例 2 0026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取处理后的豆渣 65KG, 小麦麸皮 15KG ; 硫酸铵 1KG、 硫酸镁 1KG、 碳酸氢铵 2KG 和葡萄糖 2KG, 拌合均匀 ; 将拌合均匀的混合料的水 份调整至含水量55-65(重量百分比) ;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合料装满 塑料袋, 用手压实, 再将塑料袋另一端封扎 ; 将装有混。
14、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菌锅内, 在 摄氏 121 度的条件下, 灭菌 1 小时 ;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室温 ; 在 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 所述混合菌种是将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 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配制而成的混合菌种 ; 接种量为混合料的 10 -20重量百分比 ;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满菌丝的混 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0027 实施例 3 0028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取处理后的豆渣 70KG, 小麦麸皮 。
15、20KG ; 硫酸铵 1.5KG、 硫酸镁 1.5KG、 碳酸氢铵 2.5KG 和葡萄糖 2.5KG, 拌合均匀 ; 将拌合均匀的混 说 明 书 CN 102113567 B 4 3/3 页 5 合料的水份调整至含水量55-65(重量百分比) ;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 合料装满塑料袋, 用手压实, 再将塑料袋另一端封扎 ; 将装有混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 菌锅内, 在摄氏121度的条件下, 灭菌1小时 ;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 室温 ; 在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 所述混合菌种是将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 产朊假丝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16、 配制而成的混合菌种 ; 接种量为混合料的 10 -20重 量百分比 ;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 满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0029 实施例 4 0030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取处理后的豆渣 75KG, 小麦麸皮 25KG ; 硫酸铵 1.5KG、 硫酸镁 1.5KG、 碳酸氢铵 2.5KG 和葡萄糖 2.5KG, 拌合均匀 ; 将拌合均匀的混 合料的水份调整至含水量55-65(重量百分比) ;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 合料装满塑料袋, 用手压。
17、实, 再将塑料袋另一端封扎 ; 将装有混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 菌锅内, 在摄氏121度的条件下, 灭菌1小时 ;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 室温 ; 在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 所述混合菌种是将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 产朊假丝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配制而成的混合菌种 ; 接种量为混合料的 10 -20重 量百分比 ;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 满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0031 实施例 5 0032 将新鲜豆渣用压滤机压榨至无水滴落下 ; 取处。
18、理后的豆渣 80KG, 小麦麸皮 30KG ; 硫酸铵 1.5KG、 硫酸镁 1.5KG、 碳酸氢铵 2.5KG 和葡萄糖 2.5KG, 拌合均匀 ; 将拌合均匀的混 合料的水份调整至含水量55-65(重量百分比) ; 装袋, 用一端封口的塑料袋, 将合格的混 合料装满塑料袋, 用手压实, 再将塑料袋另一端封扎 ; 将装有混合料的塑料袋, 置入高压灭 菌锅内, 在摄氏121度的条件下, 灭菌1小时 ; 将被灭过菌的塑料袋移入无菌接种房, 冷却至 室温 ; 在无菌接种房内将混合菌种接入塑料袋内 ; 所述混合菌种是将黑曲霉、 酿酒酵母和 产朊假丝酵母按重量比 1 3 2 配制而成的混合菌种 ; 接种量为混合料的 10 -20重 量百分比 ; 在摄氏 20-30 度的条件下, 培养至菌丝长满塑料袋为止 ; 去掉塑料袋, 将剩余长 满菌丝的混合料烘干至水份低于 8 ; 粉碎, 120 目过筛, 装袋备用。 0033 上述各实施例中, 如果混合料水份过重, 就用适当加入小麦麸皮进行调节, 如果水 份过轻就用加入适量水进入调节。 说 明 书 CN 102113567 B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