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动力内燃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动力内燃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97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3975A21申请号201410433833722申请日20140829F02B41/00200601F02G5/00200601F01D15/1020060171申请人李涛涛地址723100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高台镇红星村三组21772发明人李涛涛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3代理人胡恩河54发明名称蒸汽动力内燃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动力内燃机,包括气缸、高压气泵、水箱、油箱和汽轮机;而在两个底面分别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气缸,具有由外部延伸至其内部的氧传感器、燃料喷射器、点火针、。
2、感火针、水管;其中气缸内部进气口侧底面中心处形成圆柱形凹槽,凹槽周围依次设置与气缸同轴的筒型隔离罩和进水口,凹槽中心设置燃料喷射器,凹槽边缘形成管状短筒,隔离罩末端收拢并形成开口,进水口设置水管,气缸内的水管面向隔离罩的一侧设置喷头。本发明整体布置合理,结构紧凑,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实现了蒸汽动力的高效利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975ACN104213975A1/1页21一种蒸汽动力内燃机,包括气缸(1)、高压气泵(2)、水箱(3)、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
3、和油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缸(1)的一侧底面设置进气口(6),另一侧底面设置出气口(7),所述的气缸(1)具有由外部延伸至内部的氧传感器(8)、燃料喷射器(9)、点火针(10)、感火针(11)、水管12,所述的气缸(1)一侧底面内侧中心处形成圆柱形凹槽(13),凹槽(13)周围依次设置与其同轴的筒型隔离罩(14)和进水口(15),凹槽(13)中心处设置燃料喷射器(9),凹槽(13)边缘形成短筒(16),隔离罩(14)末端收拢并形成开口(17),气缸(1)内的水管(12)面向隔离罩(14)的侧面形成多个喷头(18),燃料喷射器(9)两侧对称设置点火针(10)、感火针(11),所述的气缸(1。
4、)另一侧底面中心设置氧传感器(8),气缸(1)侧壁下端设置泄水口(19);所述的水箱(3)通过第一水泵(20)和进水阀(21)连接进水口(15),进水口(15)和水管(12)联通,所述的水箱(3)上部通过第二水泵(29)连接泄水口(19);所述的高压气泵(2)连接具有进气阀(22)的进气口(6),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一端连接具有出气阀(23)的出气口(7),油箱(4)通过输油泵(24)和高压油泵(27)连接燃料喷射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动力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14)外侧面设置温湿度传感器(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动力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管(12)围绕。
5、隔离罩(14)形成盘管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动力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传感器(8)探入隔离罩(14)的开口(17)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动力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另一端通过过滤器(28)和冷凝器(30)连接第二水泵(2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动力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口(6)设置在凹槽(13)内。权利要求书CN104213975A1/3页3蒸汽动力内燃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内燃机,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动力内燃机。背景技术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交通工具,大多数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由内燃机提供动力,内。
6、燃机车大部分采用燃烧冲程驱动,在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能量转化成热能,而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至今虽经过多次改进,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是将液体或气体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气缸内部的高压燃烧室燃烧爆发产生动力,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同时排出含有害气体的成分较高的废气。如今能源越来越紧缺、昂贵,而内燃机效率都不高,以汽油发动机为例,效率大约是30,并且内燃机在转换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和废气,热量使得发动机寿命降低。0003因此现有设计中的内燃机车并没有实现对热能的充分利用,造成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所以内燃机需要改进,为了提高效率,内燃机从转换过程改变,才能提高效率。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是。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内燃机。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汽动力内燃机,包括气缸、高压气泵、水箱、汽轮机、蒸汽发电机和油箱,而所述的气缸的一侧底面设置进气口,另一侧底面设置出气口,所述的气缸具有由外部延伸至内部的氧传感器、燃料喷射器、点火针、感火针、水管,所述的气缸一侧底面内侧中心处形成圆柱形凹槽,凹槽周围依次设置与其同轴的筒型隔离罩和进水口,凹槽中心处设置燃料喷射器,凹槽边缘形成短筒,隔离罩末端收拢并形成开口,气缸内的水管面向隔离罩的侧面形成多个喷头,燃料喷射器两侧对称设置点火针、感火针,所述的气缸另一侧底面中心设置氧传感器,气缸侧壁下端设置泄水口;所述的。
8、水箱通过第一水泵和进水阀连接进水口,进水口和水管联通,所述的水箱上部通过第二水泵连接泄水口;所述的高压气泵连接具有进气阀的进气口,汽轮机、蒸汽发电机一端连接具有出气阀的出气口,油箱通过输油泵和高压油泵连接燃料喷射器。0006本发明采用隔离罩将气缸分为燃烧室和蒸汽式两部分,在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混合,并通过引火针使油气混合物燃烧,产生热量;蒸发室内通过水管向隔离罩外表面喷水,水余热蒸发成为水蒸气,最大程度的增加气缸内气压,为汽轮机输送动力;这样的设计整体布置合理,结构紧凑,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实现了蒸汽动力的高效利用。附图说明0007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气缸结构示意图;图。
9、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0008其中说明书CN104213975A2/3页41气缸2高压气泵3水箱4油箱5汽轮机、蒸汽发电机6进气口7出气口8氧传感器9燃料喷射器10点火针11感火针12水管13凹槽14隔离罩15进水口16短筒17开口18喷头19泄水口20第一水泵21进水阀22进气阀23出气阀24输油泵25温湿度传感器26泄水阀27高压油泵28过滤器29第二水泵30冷凝器。0009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蒸汽动力内燃机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蒸汽动力内燃机,包括气缸1、高压气泵2、水箱3、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和油箱4,而所述的气缸1的一侧底面设置进气口6,。
10、另一侧底面设置出气口7,所述的气缸1具有由外部延伸至内部的氧传感器8、燃料喷射器9、点火针10、感火针11、水管12,所述的气缸1一侧底面内侧中心处形成圆柱形凹槽13,凹槽13周围依次设置与其同轴的筒型隔离罩14和进水口15,凹槽13中心处设置燃料喷射器9,凹槽13边缘形成短筒16,隔离罩14末端收拢并形成开口17,气缸1内的水管12面向隔离罩14的侧面形成多个喷头18,燃料喷射器9两侧对称设置点火针10、感火针11,所述的气缸1另一侧底面中心设置氧传感器8,气缸1侧壁下端设置泄水口19;所述的水箱3通过第一水泵20和进水阀21连接进水口15,进水口15和水管12联通,所述的水箱3上部通过第二。
11、水泵29连接泄水口19;所述的高压气泵2连接具有进气阀22的进气口6,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一端连接具有出气阀23的出气口7,油箱4通过输油泵24和高压油泵27连接燃料喷射器9。0011所述隔离罩14外侧面设置温湿度传感器25。0012所述的水管12围绕隔离罩14形成盘管结构。0013所述的氧传感器8探入隔离罩14的开口17内部。0014所述的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另一端通过过滤器28和冷凝器30连接第二水泵29。0015所述的进气口6设置在凹槽13内。0016隔离罩14将气缸1分隔为内部的燃烧室和外部的蒸发室两部分,燃烧室中凹槽13内设置进气口6和燃料喷射器9,使油气混合,短筒16聚拢油气混合物。
12、,点火针10用于点燃油气混合物在燃烧室内燃烧,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开口17通入蒸发室;蒸发室中喷头18向隔离罩14外表面喷水,隔离罩14通过燃烧室内的热量而产生高温并将水转化为高压水说明书CN104213975A3/3页5蒸气,驱动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工作产生电能,或者直接驱动汽轮机连接传动装置产生动能,泄水口19将气缸内的残留的水通过过滤器过滤,回收至水箱。0017本发明的工作过程首先打开高压气泵2和进气阀22,由进气口6向隔离罩内通入空气;打开输油泵24和高压油泵27,由燃料喷射器9将燃料油喷入隔离罩14内的凹槽13内,氧传感器8检测隔离罩14内油气混合物的氧气含量,当达到一定值时点火针1。
13、0点火,感火针11检测火焰是否燃烧正常。0018然后打开第一水泵20和进水阀21,水通过水管12和喷头18喷淋至隔离罩14表面,水遇热蒸发为高压水蒸气。0019之后打开出气阀7,气缸1内气体通过出气口7排出,驱动汽轮机、蒸汽发电机5工作,产生动能或电能;高压水蒸气通过汽轮机后成为废气,经过过滤器28和冷凝器30转化为冷凝水,过滤器28用于清洁杂质。0020最后打开泄水阀26和第二水泵29将气缸1内的残留水和冷凝器30产生的冷凝水通入水箱3。0021本发明采用隔离罩将气缸分为燃烧室和蒸汽式两部分,在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混合,并通过引火针使油气混合物燃烧,产生热量;蒸发室内通过水管向隔离罩外表面喷水,水余热蒸发成为水蒸气,最大程度的增加气缸内气压,为汽轮机输送动力;这样设计的本发明,燃烧效率高,节约能源,内燃机工作温度低,延长使用寿命,燃烧产生的气体和水蒸气经过过滤冷凝回收利用,保护环境,整体布置合理,结构紧凑,保证了燃料的充分燃烧,实现了蒸汽动力的高效利用。说明书CN104213975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13975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3975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1397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