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63182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147225.5

申请日:

2013.04.25

公开号:

CN104124820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7/06申请日:20130425|||公开

IPC分类号:

H02K7/06; H02K1/12; H02K1/22

主分类号:

H02K7/06

申请人:

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周欣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新店区民权路100号10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代理人:

黄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其中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而上、下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上肋条与下肋条,以抵接于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上、下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上轴窝与下轴窝供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上、下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上轴座与一下轴座供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线性驱动缸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其下部件延伸出一伸缩杆壳套以承载有导螺杆、蜗杆及蜗轮。本发明省去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缩小了线性传动缸于驱动马达处所占用的体积空间,达到缩小化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该壳体内部呈中空状;
一定子,设于该壳体内;以及
一转子,设于该壳体内,且该定子设于该转子外;
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该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均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

4.
  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

8.
  一种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该壳体内部呈中空状,该下部件延伸出一伸缩杆壳套以承载有导螺杆、蜗杆及蜗轮;
一定子,设于该壳体内;以及
一转子,设于该壳体内,且该定子设于该转子外;
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该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导螺杆还连结有一减速齿轮组。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

12.
  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该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

说明书

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一种驱动装置有关,尤指一种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性传动缸主要包括一驱动马达、一传动杆组件、一用以连动驱动马达与传动杆组件的蜗杆与蜗轮、以及一包覆上述各组件外的壳体;而在该驱动马达的部分,其又包括了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以及设于该驱动马达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进而使驱动马达整体(包括驱动马达的壳体)置入于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内,并由线性传动缸的壳体提供定位与限位等结构,使驱动马达得以稳定地安设于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内,以驱动蜗杆与蜗轮来带动传动杆组件进行升、降作用。
但是,壳体的大小往往是关系着物品是否占用空间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壳体是否能再进一步缩小化来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其内部构成的组成元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关键。以往的线性传动缸在设计上多已尽可能地使壳体与其内部各构件间作紧密地接触,以此来达到缩小其壳体所占用的空间的目的,但目前已到了瓶颈。因此,势必须从各构件存在的必要性上重新考量设计,以在不影响线性传动缸既有的功能下,再进一步达到缩小化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陷,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壳体内部呈中空状,而该定子则设于该转子外;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
优选地,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均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
优选地,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
优选地,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
优选地,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
优选地,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性传动缸,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该壳体内部呈中空状,该下部件延伸出一伸缩杆壳套以承载有导螺杆、蜗杆及蜗轮,而该定子则设于该转子外;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
优选地,该导螺杆还连结有一减速齿轮组。
优选地,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
优选地,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
优选地,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该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
优选地,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
优选地,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利用线性传动缸包覆于驱动马达的壳体部分,直接使驱动马达设于内且提供固定与限位,以省去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换言之,该驱动马达为一无壳马达,仅包括定子与转子,以供线性传动缸的壳体部分直接对定子提供固定与限位,进而能缩小线性传动缸于驱动马达处所占用的体积空间,达到缩小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断面剖视图。
图 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本发明>
壳体 1;                     下部件 10;
下肋条 100;             下轴窝 101;
下轴座 102;             上部件 11;
上肋条 110;             上轴窝 111;
上轴座 112;             伸缩杆壳套 12;
电刷座 13;               电刷 130;
弹性元件 131;         定子 2;
套管 20;                  磁性元件 21;
转子 3;                     转轴 30;
感应线圈 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驱动马达的壳体1、一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2、以及一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子3;其中:
该壳体1用以构成所述线性传动缸的外壳部分,包括一下部件10与一上部件11,所述下部件10盖设于上部件11而使该壳体1内部呈中空状,且该下部件10进一步延伸出用以承载线性传动缸的其余构件(如导螺杆、蜗杆及蜗轮、以及与该导螺杆连结的减速齿轮组等)的伸缩杆壳套12等部位;由于伸缩杆壳套12等部件属于现有技术,且非本发明所申请的范畴,故不予赘述。
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2与转子3即设于该下部件10与上部件11内,且该定子2设于转子3外。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定子2包括一中空套管20、以及设于该套管20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21,而该转子3则包括一转轴30、以及设于该转轴30上的感应线圈31,其中的感应线圈31即位于定子2的套管20内而与各磁性元件21作电磁感应,而于下部件10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转轴30一侧的二电刷座13,各电刷座13内供一电刷130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转轴30上,以构成一所述驱动马达。
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是在壳体1的下部件10与上部件11内壁处,分别设有对定子10与转子11进行定位与限位的结构,以便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省略其外壳的情况下,可使壳体1的下部件10与上部件11得以缩小其体积。详言之,该下部件10内壁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100,以抵接于定子10相对应的外壁面上,而该上部件11内壁也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上肋条110,以抵接于定子10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因此通过所述上、下肋条110、100即可使上、下部件11、10紧密地抵接于定子10上提供驱动马达定位或限位作用。并且,下部件10后侧内壁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101,而上部件11后侧内壁则形成有一凹入的上轴窝111,所述上、下轴窝111、101供转子3的转轴30末端承靠于其内;同时,下部件10前侧内壁形成有一下轴座102,而上部件11前侧内壁则形成有一上轴座112,所述上、下轴座112、102供转子3的转轴30前端枢设于其上。如此,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省略其外壳后,即可使壳体1的上、下部件11、10直接对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2与转子3的转轴30进行定位与限位,以便壳体1能再进一步缩小体积,兼具零件更少、成本更低、组装更简易等实用功效。
再者,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可于上述二电刷座13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131,所述弹性元件131将其所对应的电刷130朝向转轴30处抵顶,以维持电刷130与转轴30间的电性接触。此外,该下部件10的下轴窝101及下轴座102也可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下部件10的内壁上,所述能拆卸的方式例如通过凹、凸的紧配结合等。
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发明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及线性传动缸。
因此,通过本发明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可利用线性传动缸本身包覆于驱动马达的壳体部分,直接使驱动马达设于内且提供固定与限位,以省去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来达到缩小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又因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所以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24820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24820A21申请号201310147225522申请日20130425H02K7/06200601H02K1/12200601H02K1/2220060171申请人第一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新店区民权路100号10楼72发明人吴周欣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代理人黄挺54发明名称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其中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而上、下部件内壁。

2、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上肋条与下肋条,以抵接于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上、下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上轴窝与下轴窝供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上、下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上轴座与一下轴座供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线性驱动缸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其下部件延伸出一伸缩杆壳套以承载有导螺杆、蜗杆及蜗轮。本发明省去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缩小了线性传动缸于驱动马达处所占用的体积空间,达到缩小化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24820ACN104124820A1/2页21一种。

3、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该壳体内部呈中空状;一定子,设于该壳体内;以及一转子,设于该壳体内,且该定子设于该转子外;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该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均通过能拆。

4、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二电。

5、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8一种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该壳体内部呈中空状,该下部件延伸出一伸缩杆壳套以承载有导螺杆、蜗杆及蜗轮;一定子,设于该壳体内;以及一转子,设于该壳体内,且该定子设于该转子外;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

6、上、下轴座供该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导螺杆还连结有一减速齿轮组。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12如权利要求8至11任一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权利要求书CN104124820A2/2页3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

7、各该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线性传动缸,其特征在于,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权利要求书CN104124820A1/4页4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与一种驱动装置有关,尤指一种将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的线性传动缸及其驱动马达。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线性传动缸主要包括一驱动马达、一传动杆组件、一用以连动驱动马达与传动杆组件的蜗杆与蜗轮、以及一包覆上述各组件外的壳体;而在该驱。

8、动马达的部分,其又包括了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以及设于该驱动马达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进而使驱动马达整体(包括驱动马达的壳体)置入于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内,并由线性传动缸的壳体提供定位与限位等结构,使驱动马达得以稳定地安设于线性传动缸的壳体内,以驱动蜗杆与蜗轮来带动传动杆组件进行升、降作用。0003但是,壳体的大小往往是关系着物品是否占用空间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壳体是否能再进一步缩小化来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其内部构成的组成元件也是重要的影响关键。以往的线性传动缸在设计上多已尽可能地使壳体与其内部各构件间作紧密地接触,以此来达到缩小其壳体所占用的空间的目的,但目前已到了瓶颈。因此,势必须从各构件存在的必要。

9、性上重新考量设计,以在不影响线性传动缸既有的功能下,再进一步达到缩小化的目的。发明内容0004有鉴于此,发明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陷,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000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壳体内部呈中空状,而该定子则设于该转子外;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

10、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0006优选地,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均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0007优选地,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0008优选地,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0009优选地,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0010优选地,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0011优选地,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

11、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说明书CN104124820A2/4页5向该转轴处抵顶。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性传动缸,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壳体、一设于该壳体内的定子与转子,壳体包括一下部件与一上部件,且该下部件盖设于该上部件而使该壳体内部呈中空状,该下部件延伸出一伸缩杆壳套以承载有导螺杆、蜗杆及蜗轮,而该定子则设于该转子外;其中,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内壁分别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与上肋条,以抵接于该定子相对应的外壁面上,另外,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后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与上轴窝,所述上、下轴窝供该转子转轴末端承靠于其内,而且,该下部件与该上部件前侧内壁分别形成有一。

12、下轴座与一上轴座,所述上、下轴座供转子转轴前端枢设于其上。0013优选地,该导螺杆还连结有一减速齿轮组。0014优选地,该下部件的下轴窝及下轴座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该下部件内壁上。0015优选地,所述能拆卸的方式是指通过凹、凸结构紧配结合。0016优选地,该定子包括一中空套管、以及设于该套管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0017优选地,该转子包括一转轴、以及设于该转轴上的感应线圈,且所述感应线圈即位于该定子的套管内而与各该磁性元件作电磁感应。0018优选地,该下部件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该转轴一侧的二电刷座,各电刷座内供一电刷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该转轴上。0019优选地,该二电刷座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所述弹性。

13、元件将其所对应的电刷朝向该转轴处抵顶。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其利用线性传动缸包覆于驱动马达的壳体部分,直接使驱动马达设于内且提供固定与限位,以省去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换言之,该驱动马达为一无壳马达,仅包括定子与转子,以供线性传动缸的壳体部分直接对定子提供固定与限位,进而能缩小线性传动缸于驱动马达处所占用的体积空间,达到缩小化的目的。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0022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图。0023图3为本发明的断面剖视图。0024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00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本发明壳体1;下部件10;下肋条10。

14、0;下轴窝101;下轴座102;上部件11;上肋条110;上轴窝111;上轴座112;伸缩杆壳套12;电刷座13;电刷130;弹性元件131;定子2;说明书CN104124820A3/4页6套管20;磁性元件21;转子3;转轴30;感应线圈31。具体实施方式0026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0027请参阅图1及图2,分别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及立体组合图。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包括一作为线性传动缸的驱动马达的壳体1、一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2、以及一所述驱动马达。

15、的转子3;其中该壳体1用以构成所述线性传动缸的外壳部分,包括一下部件10与一上部件11,所述下部件10盖设于上部件11而使该壳体1内部呈中空状,且该下部件10进一步延伸出用以承载线性传动缸的其余构件(如导螺杆、蜗杆及蜗轮、以及与该导螺杆连结的减速齿轮组等)的伸缩杆壳套12等部位;由于伸缩杆壳套12等部件属于现有技术,且非本发明所申请的范畴,故不予赘述。0028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2与转子3即设于该下部件10与上部件11内,且该定子2设于转子3外。而在本发明所举的实施例中,该定子2包括一中空套管20、以及设于该套管20内壁的多个磁性元件21,而该转子3则包括一转轴30、以及设于该转轴30上的感应线。

16、圈31,其中的感应线圈31即位于定子2的套管20内而与各磁性元件21作电磁感应,而于下部件10上设有分别相对于转轴30一侧的二电刷座13,各电刷座13内供一电刷130设置而电性接触于转轴30上,以构成一所述驱动马达。0029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主要是在壳体1的下部件10与上部件11内壁处,分别设有对定子10与转子11进行定位与限位的结构,以便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省略其外壳的情况下,可使壳体1的下部件10与上部件11得以缩小其体积。详言之,该下部件10内壁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下肋条100,以抵接于定子10相对应的外壁面上,而该上部件11内壁也凸设有多个间隔排列的上肋条110,以抵接于定子10相。

17、对应的外壁面上,因此通过所述上、下肋条110、100即可使上、下部件11、10紧密地抵接于定子10上提供驱动马达定位或限位作用。并且,下部件10后侧内壁形成有一凹入的下轴窝101,而上部件11后侧内壁则形成有一凹入的上轴窝111,所述上、下轴窝111、101供转子3的转轴30末端承靠于其内;同时,下部件10前侧内壁形成有一下轴座102,而上部件11前侧内壁则形成有一上轴座112,所述上、下轴座112、102供转子3的转轴30前端枢设于其上。如此,通过所述驱动马达省略其外壳后,即可使壳体1的上、下部件11、10直接对所述驱动马达的定子2与转子3的转轴30进行定位与限位,以便壳体1能再进一步缩小体。

18、积,兼具零件更少、成本更低、组装更简易等实用功效。0030再者,如图4所示,本发明还可于上述二电刷座13内分别设有一弹性元件131,所述弹性元件131将其所对应的电刷130朝向转轴30处抵顶,以维持电刷130与转轴30间的电性接触。此外,该下部件10的下轴窝101及下轴座102也可通过能拆卸的方式组装于下部件10的内壁上,所述能拆卸的方式例如通过凹、凸的紧配结合等。说明书CN104124820A4/4页70031通过上述的构造组成,即可得到本发明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及线性传动缸。0032因此,通过本发明的线性传动缸驱动马达,可利用线性传动缸本身包覆于驱动马达的壳体部分,直接使驱动马达设于内且。

19、提供固定与限位,以省去驱动马达自身的壳体,来达到缩小化的目的。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确可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又因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所以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要件。003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说明书CN104124820A1/4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24820A2/4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24820A3/4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24820A104/4页11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24820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