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衣料.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6626136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53192.5

申请日:

20061211

公开号:

CN1977681A

公开日:

200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1C3/12,A41C1/12,A41B17/00

主分类号:

A41C3/12,A41C1/12,A41B17/00

申请人:

MIC有限公司

发明人:

神崎磋利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厚木市

优先权:

2005-355993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温大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胸罩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其能够应对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在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并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的基础衣料中,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上的修正力;由此解决了所述课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础衣料,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上的修正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形成为其表面侧凹陷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设有将其对置的一对端缘相互连结的至少1条带体,通过带体对该布状部件的对置的一对端缘作用拉近力。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连结着至少1条带体的一端部,并且,该带体插通在配置于既定位置上的插通部件中并折回,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固定在上述基础衣料的一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础衣料具备分别且双层地覆盖左右乳房部的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和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在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的人体中央部侧,分别连结着带体的一端部,并且,该带体插通在配置于人体中央部的插通部件中,并朝向人体两侧部折回,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在人体的背面中央部位置上以折回的状态连结、或者分别固定在上述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衣料,其特征在于,由带体使上述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朝向人体的侧面移动,由此将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相互向身体的中央部拉近。

说明书

基础衣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胸罩、连胸罩衬裙、胸罩和腰间松紧带连在一起的内 衣、带胸罩女衬衣、紧身褡或护身弹性织物等的基础衣料,特别是涉 及通过设计的图案与带体的组合而创意设计的具备新功能的、以紧身 内衣等仿形体的女性用衣料为主的基础衣料。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专利第2987091号公报

以往,在这种胸罩等紧身内衣中,作为提高现代女性的优美轮廓 的功能,例如具有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是很重要的。

在这种胸罩等紧身内衣中,为了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 能,直接制造出将乳房的侧面向中央拉近的三维力线在现实中是很困 难的。所以,在上述胸罩等紧身内衣中,现状是代替制造出将乳房的 侧面向中央拉近的三维力线的做法,而通过将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加 厚、或提高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的刚性等,来实现设计上的意图。

在这样的意图之下,本申请人如专利第2987091号公报中公开的 那样,已经提出了一种胸罩等的乳房罩杯构造,其特征在于,将构成 乳房罩杯的芯体或主体的乳房罩杯斜上半部分成型为向表面侧凸出的 形状,并且将该芯体或主体的乳房罩杯其余斜下半部分成型为表面侧 凹陷的形状,将上述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芯体或主体接合,并且在 形成上述凸部的部分使用伸展的材料,在形成上述凹部的部分中使用 不伸展的材料而构成。

此外,在上述胸罩等紧身内衣中,就下述情况,也已经提出了各 种方案:通过以将乳房基底部的外周固定的骨架为基础、将罩住乳房 的罩杯部的必要部分固定,而利用骨架的刚性使人体的乳房容积向中 央移动,来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在上述 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构成乳房的侧面的部分、 将乳房基底部外周固定的骨架、或者构成乳房罩杯部等的部分,来间 接地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的情况下,构成这些商品的 材料原则上由纤维编成的布料或纤维织成的布料构成。因此,在构成 上述紧身内衣的布料中,为了加厚位于乳房侧面的部分、或提高位于 乳房侧面的部分的刚性,不得不贴上由无纺布或聚氨酯泡沫等片体构 成的芯材来加强,具有使商品坚硬化、损害穿戴舒适感、损害外部线 条的问题。

如果进一步说明,则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中,作为用来 改善乳房轮廓的产品,在胸罩罩杯部设计提高乳房侧面的刚性的功 能,如上述专利第2987091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采取了“通过在乳 房侧面背面侧配置伸缩性较小的垫布(有一些厚度)而使乳房罩杯内 表面呈凸状,实现乳房容积的减少,由此试着实现乳房的移动”的方 法,但是大部分情况下,乳房罩杯部是不具有支柱的圆锥体,并且用 来试着实现容积的移动的该容量会导致乳房罩杯体的变形、圆锥体的 横向膨胀,而损害穿戴舒适感、或损害外部的轮廓。

此外,在上述以往的胸罩等紧身内衣的情况下,如果以将乳房基 底部外周固定的骨架为基础而使包住乳房的罩杯部的必要部分固定 化,则骨架的采用成为必须,有与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相违背、 损害穿戴舒适感的问题。

另外,上述问题除了要求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的胸罩以 外,在广泛地包括紧身褡及护身弹性织物等的基础衣料中,虽然要求 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但同样有损害穿戴舒适感、及 损害外部轮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 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应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 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的功能的同 时、防止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的以胸罩 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基础衣料,穿 戴在人体隆起部上,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 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部 上的修正力。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基础衣料中,其特 征在于,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 部件形成为其表面侧凹陷的形状。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基础衣料中, 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 的布状部件上,设有将其对置的一对端缘相互连结的至少1条带体, 通过带体对该布状部件的对置的一对端缘作用拉近力。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础 衣料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 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连结着至少1条带体的一端部,并且,该带 体插通在配置于既定位置上的插通部件中并折回,上述带体的另一端 部固定在上述基础衣料的一部分上。

这里,作为上述带体,可以使用多条带体,使这些多条带体中的 至少2条带体的伸展率或长度不同。

进而,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 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础衣料具备分别且双层地覆盖左右乳房部的左右表面侧前 后身部分和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

在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的人体中央部侧,分别连结着带体的 一端部,并且,该带体插通在配置于人体中央部的插通部件中,并朝 向人体两侧部折回,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在人体的背面中央部位置上 以折回的状态连结、或者分别固定在上述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上。

这里,在将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在人体背面中央部的位置上以折 回的状态连结时,可以通过O状或U状的环等连结。

此外,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至4中任一项所述 的基础衣料中,其特征在于,由带体使上述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朝 向人体的侧面移动,由此将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相互向身体的中 央部拉近。

本发明基本上来说,将不那么需要刚性的伸缩性或弹性材料原则 上不贴芯材而构成基础衣料中穿戴在对应于人体隆起部的位置上的布 状部件,通过该布状部件防止坚硬化,同时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 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的功能,设计了不 勉强的控制量。本发明是在上述弹性材料等上设计并配置具有控制临 界点的至少30%的余力、从该水平发挥控制力的带体而成的紧身内衣 等仿形体的基础衣料。

作为本发明的基础衣料的产品及穿戴部位,或是推压乳房的侧面 或将乳房侧面向中央拉近、或是提起臀部、或是挤压腹部等,但并不 限于此,也可以作为支撑患部的护身弹性织物等使用。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以胸罩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 其能够应对近年来的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 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功能的同时,防止 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功能的说 明图。

图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功能的说 明图。

图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功能的说 明图。

图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 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 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 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基础衣料的紧身褡的结构 图。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1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1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1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图。

图1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作用的说 明图。

图2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作用的说 明图。

图2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作用的说 明图。

图2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23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图。

图2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主要部分 的结构图。

图25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26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图27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作用的说 明图。

图28是表示作为有关本发明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一应用例的结构 图。

图29是表示作为有关本发明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另一应用例的结 构图。

图30是表示图29所示应用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础衣料的胸罩的结构图。

在图1中,1表示胸罩,该胸罩1包括:作为覆盖女性人体左右乳 房的布状部件的乳房罩杯布料2、3、位于该左右乳房罩杯布料2、3的 身体侧的作为布状部件的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和配置在该乳房罩 杯侧部布料4、5的背面侧并将左右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相互连结 的作为布状部件的后布料6、7。此外,在上述左右乳房罩杯布料2、3 的上端部,分别缝接有肩带8、9。另外,上述左右后布料6、7的末端 部通过未图示的钩和钮环等相互连结。另外,上述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 等的人体右侧部分在图中没有显现,所以在人体左侧的部分后以括号 标注附图标记而省略图示。

作为构成上述胸罩1的布状部件可以使用各种材料,但原则上通 过伸缩率较高的伸缩性(弹性)材料形成左右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 此外,在上述左右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上,原则上不贴付芯材而构 成。作为上述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例如是提高肌肤接触性的缎纹 细针距的针织品、缓和人体不适感的细针距经编针织品、相反提高通 气性的使用细旦尼尔丝的网眼布料、提高吸汗性的里棉结构的双面布 料等,也可以不是针织品,但原则上使用编入了聚氨酯丝等的伸缩性 材料。

上述乳房罩杯布料2、3的人体中央部为位于乳沟中的上胸线中心 部10,并且该乳房罩杯布料2、3的最高部分为上胸线乳房顶部11、 12。此外,如虚线所示,上胸线乳房侧部13、14位于上述乳房罩杯侧 部布料4、5的部分上,构成上胸线的腋窝部15、16位于对应的左右 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上。

此外,对于上述胸罩1,为了提高乳房的轮廓性而设有推压乳房侧 部而使其向人体中央部靠近的功能。上述乳房罩杯布料2、3的前中央 上部2a、3a如上所述构成为,形成为乳房的中央上部露出的形状,以 便受乳房罩杯布料2、3推压的乳房容量逸出,始终产生保持乳房罩杯 侧部布料4、5以使其表面侧凹陷的力线。

即,乳房罩杯在构成乳房两侧部的部分即乳房罩杯布料2、3的作 用下使乳房向乳房罩杯上缘中心部移动,所以斜下缘优选固定化以便 推压乳房,而与此相对的斜上缘优选为不推压移动的乳房的材料及图 案结构。由此,上述乳房罩杯布料2、3的前中央上部2a、3a特别优 选做成柔软的以使乳房容量逸出,或者做成3/4罩杯以不推压乳房。

如果进一步说明,则上述胸罩1如图2所示,将虚线部分17、18 裁断,以使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对置的两端缘41、42、51、52 成为朝向内侧弯曲的凹形,通过将该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两端缘 41、42、51、52与以直线状裁断的乳房罩杯布料2、3的端缘21、31 以及后布料6、7的端缘61、71缝接,使乳房罩杯布料2、3的截面形 状如图3所示那样形成为表面侧朝向人体侧凹陷。另外,上述乳房罩 杯布料2、3的端缘21、31以及后布料6、7的端缘61、71并不一定需 要以直线状裁断,也可以裁断为凹形。

上述乳房罩杯布料2、3的以月牙形状裁断的部分17、18的形状 根据构成胸罩1的布状部件的材料、以及修正力的设定而适当设定。

此外,在上述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表面上,如图4所示,从 一端缘41、51朝向另一端缘42、52而相互交叉地配置有多条带体81、 82。这多条带体81、82可以配置为,一带体81或82位于下侧、另一 带体82或81位于上侧,或者也可以配置为使两者交替地交叉。在上 述乳房罩杯布料2、3的一端缘21、31上,从其下端部到中央部,隔 开一定的间隔而缝接着多条带体81的端部81a,该多条带体81沿着乳 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表面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且其另一端部81b缝 接在从后布料6、7的另一端缘61、71的中央部的下方到上端部的范 围内。

进而,在上述乳房罩杯布料2、3的一端缘21、31上,从其中央 部到上端部,隔开一定的间隔缝接着多条带体82的端部82a,该多条 带体82沿着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表面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且其 另一端部82b缝接在从后布料6、7的另一端缘61、71的中央部到下 端部的范围内。

上述带体81、82原则上使用比构成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材 料伸展力强一些的材料、或比构成乳房罩杯布料2、3的材料伸展力强 的材料。作为该带体81、82,例如为编或织的组织的带体(包括双面 拉舍尔经编、筒状编织等)、编或织的组织的宽幅布料的裁剪带体、 该宽幅布料的二次加工带体(通过粘接得到的结合体或裁剪带)、缎 带体、编带、鞋带等,以伸展力比产品前后身高为前提,但根据目的 也可以使用无伸缩性的材料。此外,基本原则是,形状较为扁平并且 厚度是不会给平坦的轮廓带来影响的厚度,但也可以是通心粉形状。 此外,作为上述带体81、82,如上述那样,也可以使用无伸缩性的材 料,并且该带体81、82也可以兼用作胸罩1的装饰。

此外,作为构成上述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材料,原则上使用 伸展率较高的材料或伸展率较低的材料,但也可以使用不伸展的材 料。但是,在使用不伸展的材料作为构成上述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 的材料的情况下,作为带体81、82,优选使用伸展率及伸展力都高的 材料。

另外,作为上述带体81、82,除了带状的带体以外,也可以使用 形成为绳圈状的带体。

在以上的结构中,在该实施方式的胸罩中,如以下这样,能够对 应近年来的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的 同时,防止了商品坚硬化,使得穿戴舒适感良好并且不会损害外部的 轮廓。

即,上述胸罩1如图1及图3所示那样形成为,乳房罩杯布料2、 3的身体侧部及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截面形状成为凹形,并且通 过多条带体81、82经由该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作用将女性的乳房B 的身体侧部向女性的身体中央部推压的力,所以,如图5及图6所示, 能够发挥将女性的乳房B向中央部拉近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胸罩1中,仅通过在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表面 上配置多条带体81、82,来防止商品坚硬化,使得穿戴舒适感良好并 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原则上通过伸缩率较高的弹性材料 构成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并且通过多条带体81、82将乳房B侧面 的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端缘间距离缩小,进而通过将该容量的逸 出设计在乳房罩杯前中央部2a、3a,可以始终产生要将乳房侧部如图6 所示那样保持为凹状的、推压乳房侧部的力线。但是,如果100%这样 要求则反之有可能损害乳房轮廓,所以在上述的结构的基础上,希望 上述设计灵活对应于有个人差异的乳房B、并且限定在促进乳房B的 移动的范围内,以便弥补上述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本发明的 关键的带体81、82的联动实现轮廓的稳定化。

作为上述带体81、82的作用,图7(a)是该带体81、82没有作 用时的本发明的静止剖视图,图7(b)是表示女性的乳房B至少70% 插入在乳房罩杯布料2、3及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中、结果图案C 部扩展到C′的时刻的图,图7(c)是表示下述状态的作用图,即, 乳房B完全插入,C′扩展到C″,带体81、82作用而抑制乳房B 的压力造成的乳房罩杯的横向膨胀。在该实施方式中,带体81、82主 要发挥抑制在乳房B的压力作用下该乳房B向乳房罩杯横向膨胀的功 能。这样,上述胸罩1能够对应近年来的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 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的同时,防止了商品坚硬化,使得穿戴舒 适感良好并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

实施方式2

图8至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图,如果对与上述实施 方式1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则在该实施方式2 中构成为,作为基础衣料,不是胸罩,而是应用在挤压腹部及臀部的 紧身褡中。上述紧身褡的带体由于构成的区域较大,所以优选地设计 根据带体一条条的位置来改变伸展力(伸展率)的带体。

即,在该实施方式2中,如图8所示那样构成为,将紧身褡90的 配置在腹部91上的布状部件92、93沿着身体的中心线而左右分割为 两部分,将位于该身体前面的左右布状部件92、93的端缘分别朝向内 侧裁断为凹形,将这些身体前面的左右布状部件92、93彼此、以及该 左右布状部件92、93与身体后面的布状部件94、95缝接,从而左右 布状部件92、93朝向身体的腹部91凹陷。

此外,在上述位于身体前面的左右布状部件92、93的前面上,如 图8所示,例如在左侧的布状部件92的前面上,从身体中央的下腹部 朝向身体右侧面的侧上部,将斜向倾斜的3条带体96隔开一定的间隔 而只缝接其两端部。

并且,上述紧身褡90如图8所示,在穿戴状态下,在发挥挤压腹 部91的功能等既定的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使得穿戴舒适感 良好并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

此外,在图10及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紧身褡90 的配置在臀部97上的后面的布状部件94、95沿着身体的中心线左右 分割为两部分,将位于该身体背面的左右布状部件94、95的端缘分别 朝向内侧裁断为凹形,通过将这些身体背面的左右布状部件94、95彼 此、以及该左右布状部件94、95与身体前面的布状部件92、93缝接, 左右布状部件94、95朝向身体的臀部97的下部97a表面突出为凹形。

此外,在上述位于身体背面的左右布状部件94、95的表面上,如 图10及图11所示,例如在面对图时处于左侧的布状部件94的前面上, 从臀部97的顶部97b朝向臀部下部97a,将两条带体98、99在U字形 状的插通部件100处折回而成为横向的V字形状,并且只缝接其两端 部以使其在中央部交叉。

并且,上述紧身褡90如图10所示,在穿戴状态下,在发挥提起 臀部97的功能等既定的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使得穿戴舒适 感良好并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

实施方式3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图,如果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 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说明,则在该实施方式3中构成 为,在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的基 础衣料中,在上述基础衣料的穿戴在对应于人体隆起部的位置上的布 状部件上,至少配置1条带体,由该带体发挥对上述人体隆起部作用 的修正力,并且,作用将左右罩杯部向中央部拉近的作用力。

即,在该实施方式3的胸罩1中,将左右乳房拉近的功能是重要 的,但是,通常胸罩1的结构是通过使用后身具有伸缩性的部件来使 胸罩整体具有柔性,并且由于穿脱的钩及钮环设置在后部,所以相反 总是作用着朝向背部的力,产生了与将左右乳房拉近的效果相反的结 果。

所以,在该实施方式3的胸罩1中,如图12所示,从左右乳房罩 杯布料2、3朝向相反侧的乳房罩杯布料,分别延伸设置有两条带体 101、102。在左侧的乳房罩杯布料2上,在其人体中央侧端的上部与 中间部上分别缝接着第1及第2带体101、102的一端部101a、102a, 缝接在上部上的第1带体101的另一端侧101b沿着比乳房罩杯侧部布 料4、5的下端缘稍靠上部处配置,并且另一个带体102的端部102b 沿着乳房罩杯布料2的下端缘配置、缝接在背面侧。

此外,在上述胸罩1中,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不伸展,通过第 1及第2带体101、102将该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朝向中心部拉近。 另外,在图12中,103表示较薄的中心布料,104表示防止第1及第2 带体101、102的位置偏移的部件。另外,图12所示的胸罩1也可以构 成为无肩带型。

进而,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构成为,将左右乳房罩杯布料2、3 从中心部朝向身体侧部分开构成为较薄的柔软部200a、中等的半柔软 部200b、较厚的坚硬部200c,将第1及第2带体101、102缝接在对应 于坚硬部200c的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下端缘4a、5a上。

此时,上述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如图14所示那样构成为,仅 将其上端缘4b、5b缝固在乳房罩杯布料2、3及后布料6、7上,其下 端缘4c、5c为半自由状态,通过该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能够将乳房 侧部进一步向中心侧拉近。

此外,作为上述胸罩1,如图15所示那样,在左右乳房罩杯布料2、 3的中央部配置有作为插通部件的环状部件104,将缝接在乳房罩杯布 料2、3的中央部的两条带体101、102向相反侧插通到该环状部件104 中,并且将左右带体101、102的端部插通到上下缝接在后布料6、7 上的作为插通部件的两个U字形部件105中,将该左右带体101、102 的端部101b、102b折回,缝接在左右乳房罩杯布料2、3的上端部上。

结果,在上述胸罩1中,在将左右乳房罩杯布料2、3向中央侧拉 近的同时,将乳房B的对应于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的部分通过折回 的带体101、102向中央侧拉近。

此外,通过将这样的作用应用到图8至图11所示那样的紧身褡腹 部、以及臀部中,能够创造出更强制性的控制功能。

希望其基本构造如下:以胸罩1的乳房罩杯侧部布料4、5为准, 将腹部布块及臀部等弹性部的伸缩性设计成以其他前后身为准的水平 (中等水平),通过将与其对应的带体做得更坚硬并且相反设计得更 短而得到更强的力量。

其他结构及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4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图,如果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 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则在该实施方式4中,基础 衣料具备将左右乳房部分别且双层覆盖的左右表面侧前后身部分和左 右内侧前后身部分,在上述左右内侧前后身部分的人体中央部侧分别 连结着带体的一端部,并且将该带体经由配置在人体中央部的折回部 件朝向人体两侧部折回,将上述带体的另一端部分别固定到上述左右 表面侧前后身部分上。

即,该实施方式4的胸罩1如图16所示,使乳房罩杯体的移动量 变大,在该实施方式4中,能够在人体前部的大致1/2~1/4区域中进 行最低1~3cm的移动。

该实施方式4的胸罩1如图16所示,左右胸罩主体111、112由在 其侧部一体地缝接的内侧的前后身部分111a、112a和外侧的前后身部 分111b、112b构成为两层,并且外侧的前后身部分111b、112b与内 侧的前后身部分111a、112a相比,覆盖乳房的部分形成得较小。上述 左右胸罩主体111、112的中央部并没有一体地缝接,而是相互作为分 体自由地构成,在内侧的前后身部分111a、112a的身体侧中央部,分 别上下缝接着两条带体101、102的端部。这两条带体101、102如图 17所示,折回地插通在配置于左右胸罩主体111、112之间的环状部件 103中。另外,在图示例中,可以形成为上方的带体101与下方的带体 102宽度相同,或将上方形成得较细。

并且,上述两条带体101、102的另一端部101b、102b如图18所 示那样构成为,沿着外侧的前后身部分下端缘111b、112b相互平行地 配置,并且在该外侧的前后身部分111b、112b的身体侧部或背面侧, 通过钩等连结件105分别折回而钩挂住。

另外,上述胸罩1的背部优选地做成容易进行左右胸罩主体111、 112的移动量以及尺寸调节的结构。

此外,连接在上述左右胸罩主体111、112的连结件105上的环状 部带体如图18所示,优选地将伸展力及伸展率都设定为比构成背部的 带体高。由此,除了通过内侧的前后身部分111a、112a带来的乳房B 的向前中心部的移动以外,能够总是并行地作用乳房侧部的支撑力。

这样,在上述实施方式4的胸罩1中,如图19至图21所示,通过 一端缝接在内侧的前后身部分的身体侧中央部上的带体101、102,能 够产生将该内侧的前后身部分111a、112a的身体侧中央部向中心拉近 的力,在发挥将乳房B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的同时,防止了商品坚硬 化,使得穿戴舒适感良好并且不会损害外部的轮廓。

实施方式5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图,如果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 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则在该实施方式5中构成为, 通过带体作用将人体周围的1/4区域向中央部拉近的力。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4中,进行的是将以人体中心部为连接点的 人体1/2的区域作为基部的旋转运动,但在该实施方式5中,将以人体 1/4区域为基部的旋转运动为前提。

如果进一步说明,则上述实施方式4如图21(a)所示,进行的是 人体左右1/2区域的旋转运动,但在该实施方式5中,如图21(b)所 示,是以人体的腋窝部为旋转运动的基点而进行1/4区域的旋转运动。

在该实施方式5中,如图22及图23所示,通过在内侧的前后身部 分111a、112a的腋窝部上缝接具有伸缩性的伸缩性布料110,以该伸 缩性布料110的伸展量来旋转(移动)。通过将实施方式4的后连结 件或方式设计在该腋窝部上,也能够设计出完全相同的运动。

其他结构及作用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6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图,如果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 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则构成为,能够多级地调节带 体的拉近力。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6中,如图24所示那样构成为,在带体在环 状部件处折回的位置上,能够通过摁扣(snap fit)111、112多级(在图 示例中是3级)地调节向中心拉近的力。

其他结构及作用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实施方式7

图25至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图,如果对与上述实施 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说明,则在该实施方式7中, 带体配置为绕人体的躯干部一周。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7中,如图25所示那样构成为,虽然左右胸 罩主体111、112是一层,但在该左右胸罩主体111、112的中央部上一 体地构成有宽度较宽的带体121、122,该带体121、122绕人体的胸部 一周而连结在相反侧的左右背面部123、124上。

此外,连结在上述左右胸罩主体111、112的中央部上的各带体 121、122的连结部如图25所示,也可以通过摁扣125固定成可调节位 置的形式。

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27所示,由于带体的移动量对应着人体胸 围整个区域,所以控制量是最大的,同时由于分别构成左右胸罩主体 111、112的胸围前后身部分分别以相对于胸围有伸展力的方式固定, 所以不需要使移动固定化的摁扣等的设计,但为了得到安心感而优选 地设置摁扣125等。

其他结构及作用由于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本发明主要应用在紧身内衣中,但并不限于此,对于整体 为柔软设计的内衣裤、内衣型的外衣以及泳装等也能够应用。

此外,对于要求产品保形性等的部分,当然也可以组合通过模制 成型方式成型的部分。

此外,作为女用内衣的一部分,也可以使用蝉翼纱带体。

进而,为了防止带体的偏移,也可以对带体的必要部位实施防滑 加工。

此外,在本发明中,也能够应用在图28及图29所示那样的女用 内衣及内衣裤等具有柔软性的产品中。此时,如图30所示,也可以通 过组合两个环而构成为能够调节长度的形式。

基础衣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基础衣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基础衣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衣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衣料.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以胸罩等紧身内衣为主的基础衣料,其能够应对近年来紧身内衣的柔软化,在发挥将乳房拉近的紧身内衣功能、提起臀部的功能或挤压腹部的功能等既定功能的同时,防止商品坚硬化,穿戴舒适感良好,且不损害外部的轮廓。在穿戴在人体隆起部上并附加了对该人体隆起部作用的功能的基础衣料中,在上述基础衣料中穿戴在与人体隆起部相对应的位置上的布状部件上,配置有至少1条带体,通过该带体发挥作用在上述人体隆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