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虾线设备.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6609186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7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923192.7

申请日:

20170930

公开号:

CN107484812A

公开日:

201712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2C29/02

主分类号:

A22C29/02

申请人:

宁波渔山小鲜水产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健

地址:

315700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门前塘水产园区

优先权:

CN201710923192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岳兵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去虾线设备,包括机架、转虾盘、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中间的转动轴、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上方的虾线处理机构,转虾盘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沿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划壳装置包括涡流管和设在涡流管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划壳刀上设有出气口,虾线卷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气腔、滑动连接在空气腔内的活塞、连接活塞的操作杆和虾线缠绕棒。本方案通过自动化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自动实现虾壳的滑开以及虾线的清理,极大地提高了去虾线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去虾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虾盘、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中间的转动轴、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上方的虾线处理机构,所述转虾盘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所述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沿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划壳装置包括涡流管和设在涡流管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所述划壳刀上设有出气口,划壳刀的刀尖位于盛虾槽内,虾线卷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气腔、滑动连接在空气腔内的活塞、连接活塞的操作杆和虾线缠绕棒,空气腔固定连接机架,所述操作杆上段设有外螺纹,空气腔下段内壁设有和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操作杆中段为花键段,花键段配合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花键套,花键套上设有外齿圈,花键套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啮合的齿轮,所述空气腔和涡流管之间设有空气道,空气道连通空气腔和涡流管,空气道和空气腔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空气腔侧壁设有第二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虾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壳刀为三角形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虾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线缠绕棒为倒锥形,所述虾线缠绕棒表面设有若干缠绕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虾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齿呈螺旋形设在虾线缠绕棒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虾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齿均朝向操作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去虾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虾线缠绕棒下端设有虾线勾。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其中,鲜虾以肉质爽口味道鲜甜而广受食客们的欢迎。鲜虾是一种节肢甲壳类动物,人们常用作菜肴的虾类品种有南极红虾、青虾、河虾、草虾、对虾、明虾、龙虾等。虽然虾类繁多,但是各虾类的背部都有一条虾线,该虾线呈黑线即是虾的消化道,消化道内里包含了虾的排泄废脏物,排泄废脏物不但让人吃起来感觉味苦和有异味,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人们通常在烹饪前会去掉该黑色虾线,以此增强虾肉的口感和保证虾肉的健康卫生。然而,人们每天烹饪进食的鲜虾是不计其数的,清理虾线的工作量亦相应地非常庞大的,要满足人们吃上健康鲜美虾肉,快速有效地清理虾线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已有极少量文献报道了清理虾线的剪刀,主要的款式是由上剪刀和下剪刀组成,在下剪刀的刀背上设置有用于勾出虾线的弯钩。然而,清理虾线前,还需先把虾线上的甲壳切开,再把虾线勾出。但是上述清理虾线的剪刀仅能把虾线勾出,并不能把虾线上的甲壳方便地切开,而由于虾体较小,切开虾壳这一步骤容易伤及人手并且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去虾线设备只能把虾线勾出,并不能把虾线上的甲壳方便地切开,使的去虾线要使用两种不同的工具经过两步完成,极大的耗费了时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去虾线设备,包括机架、转虾盘、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中间的转动轴、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上方的虾线处理机构,所述转虾盘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所述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沿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划壳装置包括涡流管和设在涡流管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所述划壳刀上设有出气口,划壳刀的刀尖位于盛虾槽内,虾线卷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气腔、滑动连接在空气腔内的活塞、连接活塞的操作杆和虾线缠绕棒,空气腔固定连接机架,所述操作杆上段设有外螺纹,空气腔下段内壁设有和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操作杆中段为花键段,花键段配合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花键套,花键套上设有外齿圈,花键套一侧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啮合的齿轮,所述空气腔和涡流管之间设有空气道,空气道连通空气腔和涡流管,空气道和空气腔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空气腔侧壁设有第二单向阀。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在进行虾制品初加工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虾线的处理,在使用本装置进行处理时,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转动带动转虾盘转动,随着转虾盘的转动,工作人员把虾顺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将虾背朝外放置在盛虾槽中,当放有虾的盛虾槽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时,设在虾线卷绕装置前的划壳装置的划壳刀已经完成对虾背的划壳处理,此时第一电机暂停运行,第二电机开始运行,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转动然后带动花键套转动,花键套和花键段花键连接,从而带动操作杆转动,操作杆在转动时操作杆上端的外螺纹和空气腔内壁的内螺纹配合转动实现活塞在空气腔内的向下移动,整个操作杆下移,同时吸入空气在空气腔中,在操作杆下移的时候,虾线缠绕棒也向下移动伸入被划开的虾肉中,然后第二电机反转,操作杆在第二电机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在旋转缠绕出虾线的同时将空气腔中的空气通过空气道压入到涡流管中,空气在涡流管中进行转换,冷气从划壳刀的出气口出来作用于虾上,对虾进行冷却,热气从涡流管的热气端排出,在完成当下盛虾槽中虾的虾线去除工作后,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虾盘转动,将下一个盛虾槽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重复之前的动作进行虾线的处理,在依次转动的过程中,处理好的虾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掉下,工人进行收集即可。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自动化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自动实现虾壳的滑开以及虾线的清理,极大地提高了去虾线的效率,并且在此同时可以完成对虾的冷处理,防止其变质。

2、通过涡流管和虾线卷绕装置的配合设置完成了在对虾线进行卷绕抽取的同时将空气送入涡流管,然后通过划壳刀上的出气口将冷气作用到虾上,本结构结构独特设计巧妙,解决了以前去虾线再冷处理需要很多步骤,严重影响了效率的问题。

3、通过转虾盘和虾线处理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完成流水线的作业,转虾盘的一侧放虾上去,转虾盘旋转,开始处理,在虾处理完之后,转虾盘旋转,虾通过重力掉落,进行收集,一体化紧凑的作业使得本装置工作效率高,省去了人工大部分劳力。

4、由于划壳刀的刀尖位于盛虾槽内,所以在转虾盘旋转的同时,虾壳背部已被划开,省去了人工划虾壳再去虾线需要两种工具,要操作两次,并且容易划伤手的问题。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划壳刀为三角形刀。划壳刀为三角形用刀尖来进行虾壳的滑开受力点集中,受力面积小,划壳更加容易,不会产生无法划开的现象。

方案三,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虾线缠绕棒为倒锥形,所述虾线缠绕棒表面设有若干缠绕齿。倒锥形的虾线缠绕棒在伸入虾肉中时,虾线缠绕棒旋转时,小的那头插入虾肉进行虾线的旋转缠绕,避免了对虾肉的损坏。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缠绕齿呈螺旋形设在虾线缠绕棒的表面。螺旋形的缠绕齿可以使虾线跟着虾线缠绕棒的旋转逐渐抽出,并且当操作杆反转时,可以将抽出的虾线甩出。

方案五,此为方案四的优选,所述缠绕齿均朝向操作杆设置。缠绕齿朝向操作杆设置避免虾线缠绕之后脱出,对虾线起到限位的作用。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虾线缠绕棒下端设有虾线勾。虾线勾可以辅助进行初次的虾线勾取,勾取之后旋转缠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去虾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虾线缠绕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虾盘的局部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转虾盘1、转动轴2、盛虾槽3、划壳装置4、虾线卷绕装置5、涡流管6、划壳刀7、空气腔8、活塞9、操作杆10、虾线缠绕棒11、外螺纹12、花键套13、外齿圈14、第二电机15、齿轮16、空气道17、缠绕齿18、虾线勾19。

实施例去虾线设备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包括机架、转虾盘1、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1中间的转动轴2、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1上方的虾线处理机构,转虾盘1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3,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4和虾线卷绕装置5,划壳装置4和虾线卷绕装置5沿着转虾盘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转虾盘1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划壳装置4在虾线卷绕装置5左边。

划壳装置4包括涡流管6和设在涡流管6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7,划壳刀7为三角形刀,划壳刀7上设有出气口,划壳刀7的刀尖位于盛虾槽3内,虾线卷绕装置5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气腔8、滑动连接在空气腔8内的活塞9、连接活塞9的操作杆10和虾线缠绕棒11。如图2所示,虾线缠绕棒11为倒锥形,倒锥形的虾线缠绕棒11在伸入虾肉中时,虾线缠绕棒11旋转时,小的那头插入虾肉进行虾线的旋转缠绕,避免了对虾肉的损坏,虾线缠绕棒11表面设有若干缠绕齿18,缠绕齿18呈螺旋形设在虾线缠绕棒11的表面,螺旋形的缠绕齿18可以使虾线跟着虾线缠绕棒11的旋转逐渐抽出,并且当操作杆10反转时,可以将抽出的虾线甩出,缠绕齿18均朝向操作杆10设置,虾线缠绕棒11下端设有虾线勾19。

空气腔8固定连接机架,操作杆10上段设有外螺纹12,空气腔8下段内壁设有和外螺纹12配合设置的内螺纹,操作杆10中段为花键段,花键段配合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花键套13,花键套13上设有外齿圈14,花键套13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14啮合的齿轮16,空气腔8和涡流管6之间设有空气道17,空气道17连通空气腔8和涡流管6,空气道17和空气腔8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空气腔8侧壁设有第二单向阀。

在进行虾制品初加工时,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虾线的处理,在使用本装置进行处理时,先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2转动,转动轴2转动带动转虾盘1转动,随着转虾盘1的转动,工作人员把虾顺着转虾盘1的转动方向,将虾背朝外放置在盛虾槽3中,当放有虾的盛虾槽3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时,设在在虾线卷绕装置5前的划壳装置4的划壳刀7已经完成对虾背的划壳处理,此时第一电机暂停运行,第二电机15开始运行,带动齿轮16转动,齿轮16带动齿条转动然后带动花键套13转动,花键套13和花键段花键连接,从而带动操作杆10转动,操作杆10在转动时操作杆10上端的外螺纹12和空气腔8内壁的内螺纹配合转动实现活塞9在空气腔8内的向下移动,整个操作杆10下移,同时吸入空气在空气腔8中,在操作杆10下移的时候,虾线缠绕棒11也向下移动伸入被划开的虾肉中。

第二电机15反转,操作杆10在第二电机1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螺旋形的缠绕齿18可以使虾线跟着虾线缠绕棒11的旋转逐渐抽出,旋转缠绕出虾线的同时将空气腔8中的空气通过空气道17压入到涡流管6中,空气在涡流管6中进行转换,冷气从划壳刀7的出气口出来作用于虾上,对虾进行冷却,热气从涡流管6的热气端排出,在完成当下盛虾槽3中虾的虾线去除工作后,第一电机转动,带动转虾盘1转动,将下一个盛虾槽3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重复之前的动作进行虾线的处理,在依次转动的过程中,处理好的虾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掉下,工人进行收集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去虾线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去虾线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去虾线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去虾线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虾线设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23192.7 (22)申请日 2017.09.30 (71)申请人 宁波渔山小鲜水产有限公司 地址 315700 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门前塘 水产园区 (72)发明人 王健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岳兵 (51)Int.Cl. A22C 29/02(2006.01) (54)发明名称 去虾线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领域, 具 体公开了一种去虾线设备, 包括机架、 转虾盘、 水 平设。

2、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中间的转动轴、 驱动 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上方的虾 线处理机构, 转虾盘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 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和虾 线卷绕装置, 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沿着转虾 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 划壳装置包括涡流管和 设在涡流管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 划壳刀上设有 出气口, 虾线卷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 空气腔、 滑动连接在空气腔内的活塞、 连接活塞 的操作杆和虾线缠绕棒。 本方案通过自动化的设 置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自动实现虾壳的滑开以及 虾线的清理, 极大地提高了去虾线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107484812 A。

3、 2017.12.19 CN 107484812 A 1.去虾线设备,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转虾盘、 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中间的 转动轴、 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上方的虾线处理机构, 所述转虾盘周向 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 所述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 划 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沿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划壳装置包括涡流管和设在 涡流管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 所述划壳刀上设有出气口, 划壳刀的刀尖位于盛虾槽内, 虾线 卷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气腔、 滑动连接在空气腔内的活塞、 连接活塞的操作 杆和虾线缠绕棒, 空气腔固定连接机架。

4、, 所述操作杆上段设有外螺纹, 空气腔下段内壁设有 和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 操作杆中段为花键段, 花键段配合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花键 套, 花键套上设有外齿圈, 花键套一侧设有第二电机, 第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啮合 的齿轮, 所述空气腔和涡流管之间设有空气道, 空气道连通空气腔和涡流管, 空气道和空气 腔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 空气腔侧壁设有第二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虾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划壳刀为三角形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虾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虾线缠绕棒为倒锥形, 所述虾 线缠绕棒表面设有若干缠绕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虾线设备, 其。

5、特征在于, 所述缠绕齿呈螺旋形设在虾线缠绕 棒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去虾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缠绕齿均朝向操作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去虾线设备, 其特征在于, 所述虾线缠绕棒下端设有虾线勾。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484812 A 2 去虾线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步, 人们对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 其中, 鲜虾以肉质爽口味道鲜 甜而广受食客们的欢迎。 鲜虾是一种节肢甲壳类动物, 人们常用作菜肴的虾类品种有南极 红虾、 青虾、 河虾、 草虾、 对虾、 明虾、 龙虾等。 虽然虾。

6、类繁多, 但是各虾类的背部都有一条虾 线, 该虾线呈黑线即是虾的消化道, 消化道内里包含了虾的排泄废脏物, 排泄废脏物不但让 人吃起来感觉味苦和有异味, 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 人们通常在烹饪前会去掉该黑色虾 线, 以此增强虾肉的口感和保证虾肉的健康卫生。 然而, 人们每天烹饪进食的鲜虾是不计其 数的, 清理虾线的工作量亦相应地非常庞大的, 要满足人们吃上健康鲜美虾肉, 快速有效地 清理虾线显得尤为重要。 0003 目前, 已有极少量文献报道了清理虾线的剪刀, 主要的款式是由上剪刀和下剪刀 组成, 在下剪刀的刀背上设置有用于勾出虾线的弯钩。 然而, 清理虾线前, 还需先把虾线上 的甲壳切开。

7、, 再把虾线勾出。 但是上述清理虾线的剪刀仅能把虾线勾出, 并不能把虾线上的 甲壳方便地切开, 而由于虾体较小, 切开虾壳这一步骤容易伤及人手并且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去虾线设备只能把虾线勾出, 并不能把虾线上的甲 壳方便地切开, 使的去虾线要使用两种不同的工具经过两步完成, 极大的耗费了时间的问 题。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去虾线设备, 包括机架、 转虾盘、 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在转虾盘中间的转动轴、 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上 方的虾线处理机构, 所述转虾盘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 所述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 架。

8、上的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 划壳装置和虾线卷绕装置沿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依次设 置, 所述划壳装置包括涡流管和设在涡流管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 所述划壳刀上设有出气 口, 划壳刀的刀尖位于盛虾槽内, 虾线卷绕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空气腔、 滑动连接 在空气腔内的活塞、 连接活塞的操作杆和虾线缠绕棒, 空气腔固定连接机架, 所述操作杆上 段设有外螺纹, 空气腔下段内壁设有和外螺纹配合设置的内螺纹, 操作杆中段为花键段, 花 键段配合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花键套, 花键套上设有外齿圈, 花键套一侧设有第二电机, 第 二电机上转动连接有与外齿圈啮合的齿轮, 所述空气腔和涡流管之间设有空气道, 空气道 。

9、连通空气腔和涡流管, 空气道和空气腔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 空气腔侧壁设有第二单 向阀。 0006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 在进行虾制品初加工时, 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虾线的处理, 在使用本装置进行处理时, 先启动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 转动轴转动带动转 虾盘转动, 随着转虾盘的转动, 工作人员把虾顺着转虾盘的转动方向, 将虾背朝外放置在盛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484812 A 3 虾槽中, 当放有虾的盛虾槽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时, 设在虾线卷绕装置前的划壳装置的 划壳刀已经完成对虾背的划壳处理, 此时第一电机暂停运行, 第二电机开始运行, 带动齿轮 转动, 齿。

10、轮带动齿条转动然后带动花键套转动, 花键套和花键段花键连接, 从而带动操作杆 转动, 操作杆在转动时操作杆上端的外螺纹和空气腔内壁的内螺纹配合转动实现活塞在空 气腔内的向下移动, 整个操作杆下移, 同时吸入空气在空气腔中, 在操作杆下移的时候, 虾 线缠绕棒也向下移动伸入被划开的虾肉中, 然后第二电机反转, 操作杆在第二电机的带动 下向上移动, 在旋转缠绕出虾线的同时将空气腔中的空气通过空气道压入到涡流管中, 空 气在涡流管中进行转换, 冷气从划壳刀的出气口出来作用于虾上, 对虾进行冷却, 热气从涡 流管的热气端排出, 在完成当下盛虾槽中虾的虾线去除工作后, 第一电机转动, 带动转虾盘 转动,。

11、 将下一个盛虾槽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重复之前的动作进行虾线的处理, 在依次转 动的过程中, 处理好的虾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掉下, 工人进行收集即可。 0007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方案通过自动化的设置可以通过一个装置自动实现虾壳的滑开以及虾线的清理, 极大地提高了去虾线的效率, 并且在此同时可以完成对虾的冷处理, 防止其变质。 0008 2、 通过涡流管和虾线卷绕装置的配合设置完成了在对虾线进行卷绕抽取的同时 将空气送入涡流管, 然后通过划壳刀上的出气口将冷气作用到虾上, 本结构结构独特设计 巧妙, 解决了以前去虾线再冷处理需要很多步骤, 严重影响了效率的问题。 0009 3、 通。

12、过转虾盘和虾线处理机构之间的配合设置完成流水线的作业, 转虾盘的一侧 放虾上去, 转虾盘旋转, 开始处理, 在虾处理完之后, 转虾盘旋转, 虾通过重力掉落, 进行收 集, 一体化紧凑的作业使得本装置工作效率高, 省去了人工大部分劳力。 0010 4、 由于划壳刀的刀尖位于盛虾槽内, 所以在转虾盘旋转的同时, 虾壳背部已被划 开, 省去了人工划虾壳再去虾线需要两种工具, 要操作两次, 并且容易划伤手的问题。 0011 方案二, 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 所述划壳刀为三角形刀。 划壳刀为三角形用刀尖来 进行虾壳的滑开受力点集中, 受力面积小, 划壳更加容易, 不会产生无法划开的现象。 0012 方案三。

13、, 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 所述虾线缠绕棒为倒锥形, 所述虾线缠绕棒表面设 有若干缠绕齿。 倒锥形的虾线缠绕棒在伸入虾肉中时, 虾线缠绕棒旋转时, 小的那头插入虾 肉进行虾线的旋转缠绕, 避免了对虾肉的损坏。 0013 方案四, 此为方案三的优选, 所述缠绕齿呈螺旋形设在虾线缠绕棒的表面。 螺旋形 的缠绕齿可以使虾线跟着虾线缠绕棒的旋转逐渐抽出, 并且当操作杆反转时, 可以将抽出 的虾线甩出。 0014 方案五, 此为方案四的优选, 所述缠绕齿均朝向操作杆设置。 缠绕齿朝向操作杆设 置避免虾线缠绕之后脱出, 对虾线起到限位的作用。 0015 方案六, 此为方案五的优选, 所述虾线缠绕棒下端设有虾。

14、线勾。 虾线勾可以辅助进 行初次的虾线勾取, 勾取之后旋转缠绕。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去虾线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虾线缠绕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转虾盘的局部左视图。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484812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转虾盘1、 转动轴2、 盛虾槽3、 划壳装置4、 虾线卷绕装置 5、 涡流管6、 划壳刀7、 空气腔8、 活塞9、 操作杆10、 虾线缠绕棒11、 外螺纹12、 花键套13、 外齿 圈14、 第二电机15、 齿轮16、 空气道17、。

15、 缠绕齿18、 虾线勾19。 0018 实施例去虾线设备基本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 包括机架、 转虾盘1、 水平设置且固 定连接在转虾盘1中间的转动轴2、 驱动转动轴2转动的第一电机和设在转虾盘1上方的虾线 处理机构, 转虾盘1周向均布设有若干盛虾槽3, 虾线处理机构包括设在机架上的划壳装置4 和虾线卷绕装置5, 划壳装置4和虾线卷绕装置5沿着转虾盘1的转动方向依次设置, 转虾盘1 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 划壳装置4在虾线卷绕装置5左边。 0019 划壳装置4包括涡流管6和设在涡流管6冷气出口端的划壳刀7, 划壳刀7为三角形 刀, 划壳刀7上设有出气口, 划壳刀7的刀尖位于盛虾槽3内, 虾线卷绕。

16、装置5包括自上而下依 次设置的空气腔8、 滑动连接在空气腔8内的活塞9、 连接活塞9的操作杆10和虾线缠绕棒11。 如图2所示, 虾线缠绕棒11为倒锥形, 倒锥形的虾线缠绕棒11在伸入虾肉中时, 虾线缠绕棒 11旋转时, 小的那头插入虾肉进行虾线的旋转缠绕, 避免了对虾肉的损坏, 虾线缠绕棒11表 面设有若干缠绕齿18, 缠绕齿18呈螺旋形设在虾线缠绕棒11的表面, 螺旋形的缠绕齿18可 以使虾线跟着虾线缠绕棒11的旋转逐渐抽出, 并且当操作杆10反转时, 可以将抽出的虾线 甩出, 缠绕齿18均朝向操作杆10设置, 虾线缠绕棒11下端设有虾线勾19。 0020 空气腔8固定连接机架, 操作杆1。

17、0上段设有外螺纹12, 空气腔8下段内壁设有和外 螺纹12配合设置的内螺纹, 操作杆10中段为花键段, 花键段配合设有连接在机架上的花键 套13, 花键套13上设有外齿圈14, 花键套13一侧设有第二电机15, 第二电机15上转动连接有 与外齿圈14啮合的齿轮16, 空气腔8和涡流管6之间设有空气道17, 空气道17连通空气腔8和 涡流管6, 空气道17和空气腔8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单向阀, 空气腔8侧壁设有第二单向阀。 0021 在进行虾制品初加工时, 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虾线的处理, 在使用本装置进行处理 时, 先启动第一电机, 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2转动, 转动轴2转动带动转虾盘1转动, 随着转虾。

18、 盘1的转动, 工作人员把虾顺着转虾盘1的转动方向, 将虾背朝外放置在盛虾槽3中, 当放有 虾的盛虾槽3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时, 设在在虾线卷绕装置5前的划壳装置4的划壳刀7已 经完成对虾背的划壳处理, 此时第一电机暂停运行, 第二电机15开始运行, 带动齿轮16转 动, 齿轮16带动齿条转动然后带动花键套13转动, 花键套13和花键段花键连接, 从而带动操 作杆10转动, 操作杆10在转动时操作杆10上端的外螺纹12和空气腔8内壁的内螺纹配合转 动实现活塞9在空气腔8内的向下移动, 整个操作杆10下移, 同时吸入空气在空气腔8中, 在 操作杆10下移的时候, 虾线缠绕棒11也向下移动伸入被划。

19、开的虾肉中。 0022 第二电机15反转, 操作杆10在第二电机15的带动下向上移动, 螺旋形的缠绕齿18 可以使虾线跟着虾线缠绕棒11的旋转逐渐抽出, 旋转缠绕出虾线的同时将空气腔8中的空 气通过空气道17压入到涡流管6中, 空气在涡流管6中进行转换, 冷气从划壳刀7的出气口出 来作用于虾上, 对虾进行冷却, 热气从涡流管6的热气端排出, 在完成当下盛虾槽3中虾的虾 线去除工作后, 第一电机转动, 带动转虾盘1转动, 将下一个盛虾槽3转动至虾线处理机构处 重复之前的动作进行虾线的处理, 在依次转动的过程中, 处理好的虾会随着重力的作用掉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484812 。

20、A 5 下, 工人进行收集即可。 0023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 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 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 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484812 A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107484812 A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107484812 A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107484812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屠宰; 肉品处理; 家禽或鱼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