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高尔夫器件,特别涉及高尔夫球杆头。
背景技术
现代的木质高尔夫球杆头目前几乎全部都是由金属而不是给予球 杆名称的柿树(persimmon)木材制成的。这些球杆头通常被制成中空 的金属外壳,其中该中空的金属外壳具有相对厚的表面以抵抗球的撞 击,以及相对厚的底端用于抵抗与地面的摩擦冲击和防止球杆头重心 的降低。球杆头的其余部分被加工得尽可能的薄,以允许尽可能多的 材料专用于表面和底端部分。尽管现代球杆头的冠部和边缘非常薄, 但是它们仍必须在最大压力的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便为球杆头 的表面提供支撑。
通常在球杆头的冠部中采用肋条(rib),以使得冠部的重量尽可 能的轻,并且同时在前后方向上提供足够的硬度。Zebelean的第 4,214,754号美国专利公开了具有这样一种冠部的中空球杆头,其中所 述冠部包括垂直于球杆头表面的平行肋条,所述平行肋条在内部延伸 并且跨接冠部。类似地,Sano的第6,595,871号美国专利公开了具有 独立连接的表面和冠部的中空球杆头,其中冠部包括垂直于表面延伸 的多个平行肋条。Schmidt等人的第5,067,715号美国专利公开了这样 的一种中空球杆头,其包括的冠部具有多个并入到球杆头表面中并垂 直于球杆头表面的平行肋条、以及多个并入到球杆头的后壁中并垂直 于球杆头的后壁的肋条。
现有技术没有意识到,在球杆头的冠部具有均匀地加强球杆头表 面的平行肋条的球杆头结构并不是有效的,因为球杆头的表面并不是 均匀地承载负荷的,而是主要在其中心附近易于受到点撞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的金属体,其具有跟部、趾部、冠部、底 端、前壁和裙部。所述裙部在所述跟部和所述趾部之间延伸以形成后 壁。所述冠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多个窄的、伸长的、通常为笔直 的、金属的、冲击波分布的肋条从所述冠部的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 每一个肋条都从与所述前壁邻近的第一端延伸到与所述后壁邻近的第 二端。所述肋条在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间隔比在所述第一端大。在优选 的实施方案中,相邻的所述肋条之间的间隔在所述第二端比在所述第 一端至少大20%,并且相邻的所述肋条从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至 少偏离5度的角。所述肋条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前壁隔开,而所述肋 条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后壁隔开。所述肋条具有在位于所述前壁前方 的点发散和相交的纵向轴线。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与现有技术中垂直于前壁延伸的平行肋条 相比,在冠部中的肋条在前壁附近间隔更密、并且所述肋条优选从位 于前壁前方的空间中的点处向外辐射的高尔夫球杆头,显著地提高了 高尔夫球杆头的基本结构频率,并显著降低了冠部中的峰值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并入了本发明的特征的高尔夫球杆头的前视图;
图2是从下面观察的图1的球杆头的截面图;
图3是从正面观察的图1的球杆头的部分截面图;
图4示出了在冠部不包括加强肋条的高尔夫球杆头中的最大偏差 和峰值压力;
图5示出了具有传统的垂直肋条的高尔夫球杆头中的最大偏差和 峰值压力;以及
图6示出了冠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特征的径向延伸的肋条的高尔 夫球杆头中的最大偏差和峰值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3,高尔夫球杆10包括球杆头12、接座(hosel)14和 杆身16。球杆头12由中空体18组成,而中空体18通常由不锈钢、 钛、或其他具有较高的剪切弹性模量和较高的强度-重量比的材料制 成。中空体18包括前壁或表面20,其适于撞击高尔夫球。中空体18 进一步包括顶壁或冠部22、底壁或底端24、以及将表面20连接到冠 部22和底端24的侧壁或裙部26。球杆头12进一步包括跟部30和趾 部32。裙部26围住跟部30和趾部32之间的球杆头12,从而形成后 壁28。
冠部22包括优选被铸造为中空体18的一部分的薄壁结构。冠部 22优选为具有厚度为0.030±0.005英寸的相对较薄的钛。采用多个从 冠部22的下表面36向下延伸的肋条34来加强冠部22。每个肋条34 都从邻近前壁20但与之隔开的第一端延伸到邻近后壁28但与之隔开 的第二端。肋条34之间的间隔在其第二端比在其第一端大,并且优选 大20%。相邻的肋条34从其第一端朝其第二端偏离至少5°的角。肋 条34包括窄的、伸长的、通常为笔直的、金属的、冲击波分布的部件, 该部件具有0.020±0.005英寸的高度和0.070±0.005英寸的宽度。当 以截面的形式观察时,肋条34一般向下凸起,并且平滑地与冠部22 的下表面36合成一体。应当理解,冠部22不包含在肋条34之间横向 延伸的肋条。
冠部22的下表面36具有前向部分和后向部分,其中前向部分和 后向部分由通常平行于前壁20的、位于前壁20上的最前点和后壁28 上的最后点之间距离的一半处的中线限定。肋条34的第一端终止于冠 部22的前向部分,而肋条34的第二端终止于冠部22的后向部分。
从图2中可以最清除地看出,肋条34按照以下的图案排成阵列: 肋条34的纵向轴线38在位于前壁20前方的空间中的点40处向外辐 射,并在该点相交。点40优选位于前壁20的中间的1/3宽度(W/3) 内,并且优选基本位于前壁20的中心线前方。应当注意,由于球杆头 12为三维体,如本文中所使用的那样,因此当在图2的平面图中对其 进行观察时,点40指单个点。可选地,点40可以被认为是由通过肋 条34的中心线的垂直面的相交轨迹构成的垂线。
肋条34从和前壁20的后表面44与冠部22的下表面36的交线 42相邻的第一位置开始,延伸到和后壁28相邻的第二位置。在示意 性的实施方案中,肋条34中至少一半并且优选所有的肋条34都从前 壁20开始延伸并越过球杆头12的中点(L/2),但是肋条34不通过 任何横向的肋条互连。因此,每个肋条34的动作独立于仅通过在其间 插入的冠部22的较薄部分互连的其他肋条34。点40优选在前壁20 的前方不超过L/2。这样便形成了包括在大约为60度角的弦内(或者 相邻的肋条34之间具有4到8度的角偏向,优选地,约为6度)的 10个肋条34的图案。
如图4至6所示,肋条34的这种配置的令人惊讶的结果是,与未 加强的冠部区(图4)相比,尽管0.020英寸高、0.070英寸宽的垂直 肋条的阵列(图5)仅使得最大压力减少了9%,但是根据本发明以辐 射扇形图案配置的肋条34(图6)使得冠部区的最大压力几乎减少了 36%。尽管不希望局限于任何特定的操作原理,但是有理由相信由于 表面20本身从碰撞点向外非均匀地延伸而变形,因此以类似的从碰撞 点向外辐射的非均匀的方式将载荷传递到冠部区。因此,具有从碰撞 点附近向外延伸的辐射图案的肋条34在碰撞过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 支撑表面20的冠部22。
虽然在此公开了某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和方法,但是对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面的公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 下,可对这些实施方案和方法进行改变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可以理解,本发明只受限于适用法律的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法规以及委 托人要求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