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572730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52117.4

申请日:

20070429

公开号:

CN101040619A

公开日:

200709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7/28,A01N25/00,A01P1/00,A01N43/50

主分类号:

A01N47/28,A01N25/00,A01P1/00,A01N43/50

申请人:

南昌市蔬菜科技推广中心

发明人:

闵跃中,罗兆荣,卢普滨,徐伟杰,熊冠华,刘爱华,陈锐,伍亨宏,冯娟玲

地址:

333000江西省南昌市朝阳中路41号

优先权:

CN200710052117A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凌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和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将两种药液混合,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第一次用药后,隔10-15天再喷施同样药剂一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和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其方法是,取1-2一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冲稀500-600倍液,每亩每次用药量100ml,取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加水冲稀2000倍,每亩每次用药量10ml,将两种药液混合,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第一次用药后,隔10-15天再喷施同样药剂一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稻曲病、稻粒黑穗病、稻叶瘟病、稻穗颈瘟病是水稻扬花后主要 病害,这些病害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严重时导致绝产,并且导致水稻的品 质下降,人食用含有稻曲病毒素污染的大米,易导致流产等现象,威胁人 体健康。拔节抽穗后是防治这四种水稻病害的关健时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它能有效的控制水稻病 害的发生。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1,2-双(3-甲氧羰 基-2-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和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 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其方法是,取1-2一双(3-甲氧羰基-2- 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冲稀500-600倍液,每亩每次用药量100ml,取 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 加水冲稀2000倍,每亩每次用药量10ml,将两种药液混合,在水稻拔节抽 穗后喷施,第一次用药后,隔10-15天再喷施同样药剂一次,可达到控制 病害发生、使水稻损失降到最低和提高大米品质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1)抓住水稻拔节抽穗时刻,喷施药液,对稻曲病、 稻粒黑穗病、叶瘟病、穗颈瘟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采用两种药剂 混配喷施,能更好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的50%悬 浮剂和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 45%乳油,其方法是,取1-2一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 冲稀500-600倍液,每亩每次用药量100ml,取1-N-丙基-N-[2-(2,4,6, -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加水冲稀2000倍,每亩每 次用药量10ml,将两种药液混合,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第一次用药后, 隔10-15天再喷施同样药剂一次,可达到控制病害发生、使水稻损失降到 最低和提高大米品质的目的。

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水稻病害防治方法,其特征是: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1,2双(3甲氧羰基2硫脲基)苯的50悬浮剂和1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氨基甲酰咪唑的45乳油,将两种药液混合,在水稻拔节抽穗后喷施,第一次用药后,隔1015天再喷施同样药剂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