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条加工装置.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6571738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77409.X

申请日:

20150629

公开号:

CN104886203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1C11/10,A21C1/14,A21C3/02

主分类号:

A21C11/10,A21C1/14,A21C3/02

申请人:

淮北旭源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黄曦

地址:

235000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御河路西

优先权:

CN201510377409A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丁瑞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包括和面装置、预轧片装置、复合辊、轧辊、面刀、切断刀、第一输送装置、干燥装置。所述供水系统为所述和面装置提供水源。所述和面装置、所述预轧片装置、所述复合辊、所述轧辊、所述面刀、所述切断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本发明具有供水动力足、和面后下料均匀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包括和面装置、预轧片装置、复合辊、轧辊、面刀、切断刀、第一输送装置以及干燥装置;所述供水系统为所述和面装置提供水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装置、所述预轧片装置、所述复合辊、所述轧辊、所述面刀、所述切断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炉体、进水管、出水管、给水泵和出水泵,所述进水管一端与所述炉体的上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给水泵连接,所述出水管一端与所述炉体低位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泵连接,在所述进水管两端之间还加设循环泵;所述预轧片装置包括预轧槽以及预轧对辊,所述预轧槽的上下两端开口,所述预轧槽的内腔被隔板分成两个均等的预轧槽内腔,每个预轧槽内腔底部均设置有所述预轧对辊,所述预轧槽的上方设置有倒V形板,所述倒V形板与所述预轧槽采用转动连接;所述倒V形板的顶角轴线与所述和面装置的搅拌槽出料口的中轴线相对应,所述倒V形板的两个倾斜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预轧槽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轧槽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方形通孔;所述倒V形板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杆,螺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方形通孔将所述V形板限位在所述预轧槽的空腔中;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两个螺母,所述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在相对的方形通孔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螺杆的自由端设有手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流压力传感器,所述循环泵上设置有变频器;所述炉体内壁安装有液位感应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外设有保温层,所述炉体底部设置带有驻动装置的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从动轮上的传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装置为烘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刀为旋转式结构,所述切断刀包括上刀座以及下刀座。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食作为养胃的一款美食深受南北方人民的喜 爱,故而各式各样的和面机、面条机、面条包装机顺势而生。

现有的面条生产设备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其一,进和面装置搅拌后的面料在进入复合辊复合之间,需要经过预轧片 装置进行预轧,进行分片处理。但是由于长期的机械振动或外力的作用下,和 面装置的出料口易位置发生位移,经过初期搅拌的面料无法均等的落入到预轧 槽的两个内腔内,导致两个预轧辊挤出量的不均,造成机械用电的浪费,导致 出面量低;

其二,在面条加工厂里,供水主要用于向和面装置提供和面用水,供水系 统的供水能力直接影响面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所以,面条加工厂拥有一套稳 定可靠的供水系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现有技术中,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地质水 文的限制,导致水源与锅炉的距离过远,给水泵的动力无法满足远距离输送的 需求,造成锅炉给水不足,直接影响面条加工流水线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一种供水动力足、和面后下料均匀的面 条加工装置。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包括 和面装置、预轧片装置、复合辊、轧辊、面刀、切断刀、第一输送装置以及干 燥装置;所述供水系统为所述和面装置提供水源;所述和面装置、所述预轧片 装置、所述复合辊、所述轧辊、所述面刀、所述切断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按 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路 径上;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炉体、进水管、出水管、给水泵和出水泵,所述进水管 一端与所述炉体的上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给水泵连接,所述出 水管一端与所述炉体低位端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泵连接,在 所述进水管两端之间还加设循环泵;

所述预轧片装置包括预轧槽以及预轧对辊,所述预轧槽的上下两端开口, 所述预轧槽的内腔被隔板分成两个均等的预轧槽内腔,每个预轧槽内腔底部均 设置有所述预轧对辊,所述预轧槽的上方设置有倒V形板,所述倒V形板与所 述预轧槽采用转动连接;所述倒V形板的顶角轴线与所述和面装置的搅拌槽出 料口的中轴线相对应,所述倒V形板的两个倾斜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预轧槽内 腔中。

优选地:所述预轧槽与所述隔板连接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方形通孔;所述 倒V形板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杆,螺杆穿过与其相对应的方形通孔将所述V形 板限位在所述预轧槽的空腔中;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两个螺母,所述两个螺母 分别位于在相对的方形通孔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螺杆的自由端设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水流压力传感器,所述循环泵上设置有变频器; 所述炉体内壁安装有液位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外设有保温层,所述炉体底部设置带有驻动装置的万 向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均为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 轮、从动轮上的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干燥装置为烘箱。

优选地:所述切断刀为旋转式结构,所述切断刀包括上刀座以及下刀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倒V形板来实现将从和面装置落下的面料均 分到预槽的两个腔内,使挤压槽两个腔内的预压辊工作量均衡,从而达到提高 工作效率、节约用电的目的。弥补给水泵远距离供水时动力不足问题;通过变 频器调节循环泵的运行频率,即可降低电能消耗;可实现对炉内的水位及水温 实时调控;万向轮可随意移动炉体,方便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齐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切断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端封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轧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轧片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轧片装置的倒V形板经过调整后的横截面结构示 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齐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输入装置、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主体装 置、供水系统、干燥装置408以及下料装置416。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 数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控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伺服系统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伺服系统的输出端与所述机床主体装置相连;所述机床主机装置包括和面 装置401、预轧片装置、复合辊403、轧辊404、面刀405、切断刀406、第一输 送装置407、自动称重装置、第二输送装置410、第三输送装置411、对齐装置、 包装袋供应装置413、制袋器417、包装袋中封装置414以及包装袋端封剪切装 置415。所述供水系统为所述和面装置401提供水源,所述下料装置416为接料 筐,所述下料装置416将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收集。所 述和面装置401、所述预轧片装置402、所述复合辊403、所述轧辊404、所述 面刀405、所述切断刀406、所述第一输送装置507、所述自动称重装置409、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所述对齐装置412、第三输送装置411按工艺流程从前 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408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07的输送路径上。 所述包装袋供应装置413、所述制袋器417、所述包装袋中封装置414、所述包 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从前至后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三输送装置411的输送路径 上。

所述供水系统包括炉体51、进水管52、出水管53、给水泵54和出水泵55, 所述进水管52一端与所述炉体51的上端连接,所述进水管52的另一端与所述 给水泵54连接,所述出水管53一端与炉体51低位端连接,所述出水管53的 另一端与所述出水泵55连接,在所述进水管52两端之间还加设循环泵56。

所述预轧片装置包括预轧槽4021以及预轧对辊4022,所述预轧槽4021的 上下两端开口,所述预轧槽4021的内腔被隔板4024分成两个均等的预轧槽内 腔,每个预轧槽内腔底部均设置有所述预轧对辊4022,所述预轧槽402的上方 设置有倒V形板4023,所述倒V形板4023与所述预轧槽采用转动连接;所述 倒V形板4023的顶角轴线与所述和面装置401的搅拌槽出料口的中轴线相对 应,所述倒V形板4023的两个倾斜面分别延伸至相应的预轧槽内腔中。

所述对齐装置包括机架、倾斜底板4122、固定板4123、对齐组件、盖板4125、 挡面板4126、第一气缸4127以及弹性装置4128;所述机架包括横杆41211以 及两根固定杆41212;所述两根固定杆41212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 末端的两侧,所述横杆41211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固定杆41212的 顶部。所述倾斜底板4122设置在所述盖板4125的下方,所述盖板4125的一端 焊接在所述横杆41211上,所述盖板4125的另一端与所述挡面板4126的顶部 铰链,所述挡面板4126的底部贴靠在所述倾斜底板4122位置较低的一端上, 所述倾斜底板4122位置较高的一端的两边分别焊接在相对应的固定杆41212 上。在所述倾斜底板4122与所述盖板4125之间固定有所述固定板4123。所述 固定板4123的顶部焊接在所述盖板4125的第一侧边上,所述固定板4123的底 部焊接在与所述盖板4125的第一侧面相对的所述倾斜底板4122的第一侧边上。 所述第一气缸4127的缸体端设置在所述横杆41211上,所述第一气缸4127的 活塞杆端向所述挡面板4126的位置方向延伸。所述对齐组件包括第二气缸41241 以及对齐板41242,所述对齐板41242相对于所述固定板4123设置在所述盖板 4125的第二侧边以及所述倾斜底板4122的第二侧边之间。所述第二气缸41241 活塞杆的端面与所述对齐板41242中背向所述挡面板4126的一面相连,所述第 二气缸41241的缸体固定在与其同侧的固定杆41212上。所述弹性装置4128的 一端固定在所述挡面板4126上,所述弹性装置4128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 4125上。所述盖板4125、所述对齐板41242、所述固定板4123、所述挡面板4126 以及所述倾斜底板4122形成一个储面空腔。

所述自动称量装置包括倾斜板4091、挡板4092、电子阀门4093以及重量 传感器4094。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高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407的末 端,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低的一端贴近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的起始端。所 述重量传感器4094设置在所述倾斜板的底部,所述挡板4092固定在所述倾斜 板4091位置较低的一端上,所述电子阀门4093设置在所述挡板4092上。

所述预轧槽4021与所述隔板4024连接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方形通孔4025; 所述倒V形板4023的两端分别焊接有螺杆4026,螺杆4026穿过与其相对应的 方形通孔4025将所述V形板4023限位在所述预轧槽4021的空腔中。所述螺杆 4026上还套设有两个螺母4027,所述两个螺母4027分别位于相对的方形通孔 4025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螺杆4026的自由端设有手柄4028。

所述进水管52上设有水流压力传感器59,所述循环泵56上设置有变频器 57。所述炉体51内壁安装有液位感应器58。

所述出水管53外设有保温层,所述炉体51底部设置带有驻动装置的万向 轮59。

所述弹性装置4128优选为弹簧,也可以为橡胶套。

所述倾斜底板4122上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129,所述固定板4123上设 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41210。

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位置较高的 一端设置在所述倾斜板4091位置较低的一端的下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410位 置较低的一端靠近所述倾斜底板4122。

所述数控装置为内装式PLC数控装置。

所述伺服系统包括伺服驱动器以及伺服电机。

所述包装袋供应装置413配置有色标传感器418,所述色标传感器418用以 监测包装袋的长度。

所有输送装置均为包括主动轮、从动轮以及套设在所述主动轮以及从动轮 上的传送带。所述干燥装置408为烘箱。

所述切断刀406、所述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均为旋转式结构,所述切断 刀406包括上刀座以及下刀座,所述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包括上热合切割 辊以及下热合切割辊;所有热合切割辊的内部空腔中均填充有热油。

本实施例通过出水管53将炉体51中的水引入至和面装置401中,供和面 装置401使用。当炉体51内的水位低于液位感应器58的测量高度时,液位感 应器发出感应信号,数控装置接受信号后通过伺服系统驱动给水泵54供水。当 给水管中的水压过低或过高时,水流压力传感器59发出感应信号,数控装置接 受信号后通过控制器驱动变频器57进行功率的调节,保证供水的正常进行。经 和面装置401搅拌后的面料通过和面装置401出料口流入至预轧槽4021中,经 预轧对辊4022的挤压,产生两块面饼;所述两块面饼通过复合辊403复合成一 块面饼;再通过轧辊404的挤压获得薄面饼;再经过面刀405的作用,将面片 切分割成规定的宽度的长面。分割后的长面通过切断刀406进行切断工作,将 长面切割成规定的长度。经切断定长后的面条带入至第一输送装置407中,经 第一输送装置407传送至干燥装置408,经干燥装置408进行脱水干燥后,传送 至下一工序。当传送至自动称重装置409中面条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数控装 置接收到重量传感器4094发出的信号,通过伺服系统驱动电子阀门4093开启, 将定重后的面条6传送至下一道工序,面条6传送出去后,重量传感器4094失 去信号,电子阀门4093关闭。当定重后的面条6由第二输送装置410传送至对 齐装置后,数控装置接受第一压力传感器4129发出的信号,控制第一气缸4127 的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进入,第一气缸4127的活塞杆伸长带动对齐板41242 向固定板4123移动,将面条6抵至固定板4123上,达到对齐的效果。当面条6 对固定板4123的压力达到设定范围时,数控装置接受第二压力传感器41210发 出的信号,控制第二气缸41241的电磁阀开启,压缩空气进入,第二气缸41241 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挡面板4126转动,面条6从档面板4126与倾斜底板4122之 间的开口处流入至下一道工序,而第一气缸4127以及第二气缸41241在各自磁 性开关的作用下使得各自的电磁阀换向至使各自的活塞杆复位。包装袋7由包 装袋供应装置413喂入,而色标传感器418作为检测喂入长度的触发信号,通 过数控装置对机械滑差进行补偿。包装袋7在制袋器417中形成筒状而对齐后 的面条6以一定间隔连续插入至筒状的包装袋7内。面条6随着包装袋7同时 向包装袋中封装置414运动,通过包装袋中封装置414的热收缩作用将包装袋 封口,再经过包装袋端封剪切装置415对包装袋7进行热切,当热切工序结束 后,被切割后的产品落入下料装置416中,完成加工工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 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面条加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面条加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面条加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面条加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面条加工装置.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条加工装置,包括和面装置、预轧片装置、复合辊、轧辊、面刀、切断刀、第一输送装置、干燥装置。所述供水系统为所述和面装置提供水源。所述和面装置、所述预轧片装置、所述复合辊、所述轧辊、所述面刀、所述切断刀、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按工艺流程从前至后依次设置。所述干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路径上。本发明具有供水动力足、和面后下料均匀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