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571737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2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052234.4

申请日:

20180112

公开号:

CN207720705U

公开日:

201808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25/00,A01D33/00

主分类号:

A01D25/00,A01D33/00

申请人:

王建平

发明人:

王建平,张秀萍,刘玉贤,杜彦江,张佳东

地址:

075750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农牧局

优先权:

CN201820052234U

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张红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采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现有的甜菜收获机采收时,移送农作物需中断起拔操作,影响收获效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底盘前端下部装有起拔轮,底盘上位于起拔轮后侧依次装有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料斗安装在底盘上部并位于提升机构高端的下方;料斗一侧边缘铰接连接一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工作时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转动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形衔接。本实用新型收获农作物,利用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升降与料斗配合,选择将农作物直接送至与本收获机并行的运输车车厢或在临时存入料斗,实现了收获机连续起拔采收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包括底盘(3)、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悬挂架(1)、行走轮(6)、用于采收作物的起拔轮(2)、水平输送机构、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料斗(13);所述的底盘(3)前端装有悬挂架(1),后端装配有行走轮(6),底盘前端的下部安装有起拔轮(2);所述的料斗(13)安装在底盘(3)上部;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依次安装在底盘(3)上,水平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起拔轮(2)后部,提升机构的低端与水平输送机构后端衔接,提升机构的高端位于料斗(13)开口上方;所述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翻转架(10)、安装在翻转架上的传送带(11)、翻转架升降油缸(15),翻转架(10)中段与料斗(13)一侧侧板的上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接,翻转架(10)与料斗(13)侧板之间装配有翻转架升降油缸(15);工作状态下翻转架升降油缸(15)顶举翻转架转动,传送带(11)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形衔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带式输送机(4)以及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后部的多条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输送辊(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升机构为前后并列设置的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之间为农作物的提升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结构均为由多条轴辊支撑输送带,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轴辊交错设置,且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与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输送带均为弹性带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斗(13)与底盘(3)铰接连接,料斗(13)与底盘(3)之间安装有料斗翻转油缸(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轮(6)通过高度调节机构(7)与底盘(3)连接,该高度调节机构(7)包括外套筒(16)、螺纹内筒(17)、调节丝杠(18),外套筒(16)套装在螺纹内筒(17)外部,调节丝杠(18)同轴且可转动的装配在外套筒(16)上,调节丝杠(18)与螺纹内筒(17)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丝杠副;外套筒(16)与底盘(3)连接,行走轮(6)安装在螺纹内筒(17)下端。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采收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甜菜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甜菜收获机械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目前,我国所使用的甜菜收获机基本分为两种机型,均为引进国外机型加以改进,实际作业中,虽然这两类设备都可以满足甜菜收获的基本要求,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一种机型设置有料斗,起拔出土壤的甜菜经输送机构输送至料斗,其缺陷是当料斗装满甜菜后,收获机需停止采收停车卸菜,将料斗内的甜菜倒入运输车;且采用这类机型采收甜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运输车,而运输车数量过多则造成浪费,数量过少则经常需要终止收获停车等待运输车运送,影响作业效率。另一种机型的收获机直接将起拔出土壤的甜菜转送至与收获机同步行驶的运输车上,这种机型需要在运输车装满更换时暂时终止收获操作,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停车的次数,同时其也存在前一类收获机与运输车数量配备的问题,即运输车配备多造成浪费、少则需等待换车影响收获效率。由于甜菜种植地域基本在北方,收获时间是秋末冬初,收获必须抢在寒冬结冰之前完成,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高效率的甜菜收获机以提高此类农作物的采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克服了目前甜菜收获机的缺陷,由料斗与横置的输送机构配合,根据采收情况将起拔出土壤的甜菜输移送至料斗或与收获机同步行驶的运输车上,实现了连续收获,大大提高了甜菜收获机的收获效率,解决了甜菜收获过程中需要多次停车等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包括底盘、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悬挂架、行走轮、用于采收作物的起拔轮、水平输送机构、提升机构;

还包括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料斗;所述的底盘前端装有悬挂架,后端装配有行走轮,底盘前端的下部安装有起拔轮;所述的料斗安装在底盘上部;

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依次安装在底盘上,水平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起拔轮后部,提升机构的低端与水平输送机构后端衔接,提升机构的高端位于料斗开口上方;

所述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翻转架、安装在翻转架上的传送带、翻转架升降油缸,翻转架中段与料斗一侧侧板的上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接,翻转架与料斗侧板之间装配有翻转架升降油缸;工作状态下翻转架升降油缸顶举翻转架转动,传送带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形衔接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带式输送机以及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后部的多条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输送辊。

进一步,所述的提升机构为前后并列设置的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之间为农作物的提升通道。

进一步,所述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均为由多条轴辊支撑输送带,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的轴辊交错设置,且前提升带式输送机与后提升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均为弹性带体。

进一步,所述的料斗与底盘铰接连接,料斗与底盘之间安装有料斗翻转油缸。

进一步,所述的行走轮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底盘连接,该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外套筒、螺纹内筒、调节丝杠,外套筒套装在螺纹内筒外部,调节丝杠同轴且可转动的装配在外套筒上,调节丝杠与螺纹内筒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丝杠副;外套筒与底盘连接,行走轮安装在螺纹内筒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合理,在甜菜等农作物收获过程中,根据农作物的采收情况,通过一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升降与料斗配合,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连续作业的难题。升起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使其与提升机构衔接,将起拔出土的甜菜作物直接抛送至与本收获机并行的运输车车厢;而在运输车车厢装满需卸车或更换运输车的间隔时,降下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收至料斗内侧部竖起,则提升机构将农作物抛入料斗内,无需停机等待,实现了收获机连续采收作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运输车的配备数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料斗收集农作物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输送农作物的工作状态图(利用与收获机并行的运输车收集农作物);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悬挂架,2、起拔轮,3、底盘,4、水平带式输送机,5、输送辊,6、行走轮,7、高度调节机构,8、前提升带式输送机,9、后提升带式输送机,10、翻转架,11、传送带,12、传送带驱动马达,13、料斗,14、料斗翻转油缸,15、翻转架升降油缸,16、外套筒,17、螺纹内筒,18、调节丝杠。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材料及零部件均为市场上公开销售产品。

从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底盘3、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悬挂架1、行走轮6、用于采收作物的起拔轮2、水平输送机构、提升机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料斗13;

所述的底盘3前端固定连接悬挂架1,所述的悬挂架1与牵引动力机器(如拖拉机)的液压升降机构连接,并通过液压升降机构调节悬挂架高度调整底盘前端离地间距;底盘3的后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7装配有行走轮6,该高度调节机构7包括外套筒16、螺纹内筒17、调节丝杠18,外套筒16套装在螺纹内筒17外部,调节丝杠18同轴且可转动的装配在外套筒16上,调节丝杠18与螺纹内筒17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丝杠副,调节丝杠18上端由外套筒顶端伸出;外套筒16与底盘连接,行走轮6安装在螺纹内筒17下端;转动调节丝杠18带动螺纹内筒17沿外套筒上下运动,调节底盘后端离地间距。

所述底盘3的前端下部安装有起拔轮2,所述的料斗13安装在底盘3上部;所述的料斗13与底盘3铰接连接,且料斗与底盘之间安装有料斗翻转油缸14。料斗装满农作物后,料斗翻转油缸14推顶料斗翻转卸菜。

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自前向后依次装配在底盘3上;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起拔轮2后部,水平输送机构的后端与提升机构的低端衔接,提升机构的高端位于料斗13开口上方。

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带式输送机4以及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后部的多条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输送辊5,起拔出土壤的甜菜作物经过各输送辊,作物表面的土壤由输送辊间缝隙掉落。

提升机构由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构成,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前后并列设置安装在底盘3上,前、后提升带式输送机之间为农作物的提升通道;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结构均为由多条轴辊支撑输送带,为确保不同形状或大小的甜菜作物能够顺利通过提升通道,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轴辊交错设置,且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与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输送带均为弹性带体。

所述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翻转架10、安装在翻转架10上的传送带11、翻转架升降油缸15;传送带的主动辊与传送带驱动马达连接;翻转架10中段与料斗13一侧侧板上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接,翻转架10与料斗13侧板之间装配有翻转架升降油缸15;本实施例中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翻转架装配在料斗左侧的侧板上,翻转架升降油缸的缸体与料斗左侧板铰接,顶杆与位于料斗左侧板内侧的翻转架架体铰接;料斗13可在料斗翻转油缸的顶举下向右侧翻转倾倒农作物。

工作状态下,当运输车与本收获机并行就位后,翻转架升降油缸15顶杆伸出顶举翻转架10绕转轴转动,带动传送带11使其位于料斗内侧的一端升高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形衔接;由起拔轮2起拔出土壤的甜菜作物,经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输送,并由前、后提升带式输送机高端抛出,落在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传送带上,横向送至运输车上,如图3。

在更换运输车(或不需要横向输送农作物)时,翻转架升降油缸顶杆回收使翻转架10向料斗内翻转,并贴靠料斗侧板内壁竖立,如图2,此时由提升机构末端(高端)抛出的农作物直接落入料斗。待运输车于收获车左侧并行就位后,翻转架升降油缸再次推顶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升起与提升机构L形衔接。

本实用新型收获车的水平输送机构、提升机构、料斗翻转油缸、翻转架升降油缸及传送带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或液压马达等常规驱动设备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输送机构、提升机构、料斗及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配合,在甜菜等农作物收获过程中,根据采收情况,通过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升降,将起拔出土的甜菜作物转送至专门的运输车上或临时装入料斗,无需中断起拔作业,解决了运输车更换或卸菜时,被迫停机等待的问题,实现了收获机的连续采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减少了运输车的配备数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52234.4 (22)申请日 2018.01.12 (73)专利权人 王建平 地址 075750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农牧 局 (72)发明人 王建平 张秀萍 刘玉贤 杜彦江 张佳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13113 代理人 张红卫 (51)Int.Cl. A01D 25/00(2006.01) A01D 33/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采收机械技术领。

2、 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现 有的甜菜收获机采收时, 移送农作物需中断起拔 操作, 影响收获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底盘 前端下部装有起拔轮, 底盘上位于起拔轮后侧依 次装有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 料斗安装在底 盘上部并位于提升机构高端的下方; 料斗一侧边 缘铰接连接一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 工作时翻转 式横向输送机构转动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形衔 接。 本实用新型收获农作物, 利用翻转式横向输 送机构升降与料斗配合, 选择将农作物直接送至 与本收获机并行的运输车车厢或在临时存入料 斗, 实现了收获机连续起拔采收作业, 大大提高 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

3、图4页 CN 207720705 U 2018.08.14 CN 207720705 U 1.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包括底盘 (3) 、 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悬挂架 (1) 、 行走轮 (6) 、 用于采收作物的起拔轮 (2) 、 水平输送机构、 提升机构;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 料斗 (13) ; 所述的底盘 (3) 前端装有悬挂架 (1) , 后端装配有行走轮 (6) , 底盘前端的下部安装有起拔轮 (2) ; 所述的料斗 (13) 安装在底 盘 (3) 上部; 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依次安装在底盘 (3) 上, 水平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起拔轮 (2) 后部, 提升机。

4、构的低端与水平输送机构后端衔接, 提升机构的高端位于料斗 (13) 开口上方; 所述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翻转架 (10) 、 安装在翻转架上的传送带 (11) 、 翻转架 升降油缸 (15) , 翻转架 (10) 中段与料斗 (13) 一侧侧板的上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接, 翻转架 (10) 与料斗 (13) 侧板之间装配有翻转架升降油缸 (15) ; 工作状态下翻转架升降油缸 (15) 顶 举翻转架转动, 传送带 (11) 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形衔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水平输送机 构包括水平带式输送机 (4) 以及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后。

5、部的多条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输 送辊 (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提升机构为 前后并列设置的前提升带式输送机 (8) 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 (9) ,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 (8) 及 后提升带式输送机 (9) 之间为农作物的提升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提升带式输 送机 (8) 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 (9) 的结构均为由多条轴辊支撑输送带,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 (8) 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 (9) 的轴辊交错设置, 且前提升带式输送机 (8) 与后提升带式输送 机 (9) 的输送带均为弹性带体。。

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料斗 (13) 与 底盘 (3) 铰接连接, 料斗 (13) 与底盘 (3) 之间安装有料斗翻转油缸 (14)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行走轮 (6) 通过高度调节机构 (7) 与底盘 (3) 连接, 该高度调节机构 (7) 包括外套筒 (16) 、 螺纹内筒 (17) 、 调节丝杠 (18) , 外套筒 (16) 套装在螺纹内筒 (17) 外部, 调节丝杠 (18) 同轴且可转动的 装配在外套筒 (16) 上, 调节丝杠 (18) 与螺纹内筒 (17) 通过螺纹连接组。

7、成丝杠副; 外套筒 (16) 与底盘 (3) 连接, 行走轮 (6) 安装在螺纹内筒 (17) 下端。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720705 U 2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采收机械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 获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甜菜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甜菜收获机械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 目前, 我国所使用的甜菜收获机基本分为两种机型, 均为引进国外机型加以改进, 实际作业中, 虽 然这两类设备都可以满足甜菜收获的基本要求, 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一种机型设置有料 斗, 起拔出土壤的甜菜经输送机构。

8、输送至料斗, 其缺陷是当料斗装满甜菜后, 收获机需停止 采收停车卸菜, 将料斗内的甜菜倒入运输车; 且采用这类机型采收甜菜, 需要配备一定数量 的运输车, 而运输车数量过多则造成浪费, 数量过少则经常需要终止收获停车等待运输车 运送, 影响作业效率。 另一种机型的收获机直接将起拔出土壤的甜菜转送至与收获机同步 行驶的运输车上, 这种机型需要在运输车装满更换时暂时终止收获操作, 只是在一定程度 上减少了停车的次数, 同时其也存在前一类收获机与运输车数量配备的问题, 即运输车配 备多造成浪费、 少则需等待换车影响收获效率。 由于甜菜种植地域基本在北方, 收获时间是 秋末冬初, 收获必须抢在寒冬结冰。

9、之前完成,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高效率的甜菜收获机以提 高此类农作物的采收效率。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克服了目前甜菜收获机的 缺陷, 由料斗与横置的输送机构配合, 根据采收情况将起拔出土壤的甜菜输移送至料斗或 与收获机同步行驶的运输车上, 实现了连续收获, 大大提高了甜菜收获机的收获效率, 解决 了甜菜收获过程中需要多次停车等待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跟车卸菜的甜菜收获机: 包括底盘、 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悬挂架、 行走轮、 用于采 收作物的起拔轮、 水平输送机构、 提升机构; 0006 还包括翻转式横向。

10、输送机构、 料斗; 所述的底盘前端装有悬挂架, 后端装配有行走 轮, 底盘前端的下部安装有起拔轮; 所述的料斗安装在底盘上部; 0007 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依次安装在底盘上, 水平输送机构的前端位于起拔轮后 部, 提升机构的低端与水平输送机构后端衔接, 提升机构的高端位于料斗开口上方; 0008 所述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翻转架、 安装在翻转架上的传送带、 翻转架升降 油缸, 翻转架中段与料斗一侧侧板的上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接, 翻转架与料斗侧板之间装配 有翻转架升降油缸; 工作状态下翻转架升降油缸顶举翻转架转动, 传送带与提升机构的高 端呈L形衔接配合。 0009 进一步, 所述的水平输送。

11、机构包括水平带式输送机以及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后部 的多条并排排列且间隔设置的输送辊。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7720705 U 3 0010 进一步, 所述的提升机构为前后并列设置的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 机,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之间为农作物的提升通道。 0011 进一步, 所述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的结构均为由多条轴辊支撑 输送带,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的轴辊交错设置, 且前提升带式输送机与 后提升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均为弹性带体。 0012 进一步, 所述的料斗与底盘铰接连接, 料斗与底盘之间安装有料斗翻转油缸。 0013 。

12、进一步, 所述的行走轮通过高度调节机构与底盘连接, 该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外套 筒、 螺纹内筒、 调节丝杠, 外套筒套装在螺纹内筒外部, 调节丝杠同轴且可转动的装配在外 套筒上, 调节丝杠与螺纹内筒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丝杠副; 外套筒与底盘连接, 行走轮安装在 螺纹内筒下端。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合理, 在甜菜等农作物收获过程中, 根据农作物的采 收情况, 通过一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升降与料斗配合, 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连续作业的 难题。 升起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使其与提升机构衔接, 将起拔出土的甜菜作物直接抛送至 与本收获机并行的运输车车厢; 而在运输车车厢装满需卸车或更换运输车的间隔。

13、时, 降下 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收至料斗内侧部竖起, 则提升机构将农作物抛入料斗内, 无需停机等 待, 实现了收获机连续采收作业,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减少了运输车的配备数量。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料斗收集农作物的工作状态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输送农作物的工作状态图 (利用与收获机并行的运输车收 集农作物) ;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中: 1、 悬挂架, 2、 起拔轮, 3、 底盘, 4、 水平。

14、带式输送机, 5、 输送辊, 6、 行走轮, 7、 高 度调节机构, 8、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 9、 后提升带式输送机, 10、 翻转架, 11、 传送带, 12、 传送 带驱动马达, 13、 料斗, 14、 料斗翻转油缸, 15、 翻转架升降油缸, 16、 外套筒, 17、 螺纹内筒, 18、 调节丝杠。 实施例 0021 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材料及零部件均为市场上公开销售产品。 0022 从图1图4可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底盘3、 用于连接牵引设备的悬挂架1、 行走轮6、 用于采收作物的起拔轮2、 水平输送机构、 提升机构、 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 料斗 13; 0023 所述的底盘3前端。

15、固定连接悬挂架1, 所述的悬挂架1与牵引动力机器 (如拖拉机) 的液压升降机构连接, 并通过液压升降机构调节悬挂架高度调整底盘前端离地间距; 底盘3 的后端通过高度调节机构7装配有行走轮6, 该高度调节机构7包括外套筒16、 螺纹内筒17、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7720705 U 4 调节丝杠18, 外套筒16套装在螺纹内筒17外部, 调节丝杠18同轴且可转动的装配在外套筒 16上, 调节丝杠18与螺纹内筒17通过螺纹连接组成丝杠副, 调节丝杠18上端由外套筒顶端 伸出; 外套筒16与底盘连接, 行走轮6安装在螺纹内筒17下端; 转动调节丝杠18带动螺纹内 筒17沿外套筒上下。

16、运动, 调节底盘后端离地间距。 0024 所述底盘3的前端下部安装有起拔轮2, 所述的料斗13安装在底盘3上部; 所述的料 斗13与底盘3铰接连接, 且料斗与底盘之间安装有料斗翻转油缸14。 料斗装满农作物后, 料 斗翻转油缸14推顶料斗翻转卸菜。 0025 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自前向后依次装配在底盘3上; 所述水平输送机构的前 端位于起拔轮2后部, 水平输送机构的后端与提升机构的低端衔接, 提升机构的高端位于料 斗13开口上方。 0026 水平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带式输送机4以及位于水平带式输送机后部的多条并排排 列且间隔设置的输送辊5, 起拔出土壤的甜菜作物经过各输送辊, 作物表面的土壤由输。

17、送辊 间缝隙掉落。 0027 提升机构由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构成,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 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前后并列设置安装在底盘3上, 前、 后提升带式输送机之间为农作物 的提升通道; 0028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结构均为由多条轴辊支撑输送带, 为 确保不同形状或大小的甜菜作物能够顺利通过提升通道, 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及后提升带 式输送机9的轴辊交错设置, 且前提升带式输送机8与后提升带式输送机9的输送带均为弹 性带体。 0029 所述的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包括翻转架10、 安装在翻转架10上的传送带11、 翻转 架升降油缸15; 传送带的主动辊与传送带。

18、驱动马达连接; 翻转架10中段与料斗13一侧侧板 上端通过转轴铰接连接, 翻转架10与料斗13侧板之间装配有翻转架升降油缸15; 本实施例 中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翻转架装配在料斗左侧的侧板上, 翻转架升降油缸的缸体与料斗 左侧板铰接, 顶杆与位于料斗左侧板内侧的翻转架架体铰接; 料斗13可在料斗翻转油缸的 顶举下向右侧翻转倾倒农作物。 0030 工作状态下, 当运输车与本收获机并行就位后, 翻转架升降油缸15顶杆伸出顶举 翻转架10绕转轴转动, 带动传送带11使其位于料斗内侧的一端升高与提升机构的高端呈L 形衔接; 由起拔轮2起拔出土壤的甜菜作物, 经水平输送机构及提升机构输送, 并由前、 后。

19、提 升带式输送机高端抛出, 落在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传送带上, 横向送至运输车上, 如图3。 0031 在更换运输车 (或不需要横向输送农作物) 时, 翻转架升降油缸顶杆回收使翻转架 10向料斗内翻转, 并贴靠料斗侧板内壁竖立, 如图2, 此时由提升机构末端 (高端) 抛出的农 作物直接落入料斗。 待运输车于收获车左侧并行就位后, 翻转架升降油缸再次推顶翻转式 横向输送机构升起与提升机构L形衔接。 0032 本实用新型收获车的水平输送机构、 提升机构、 料斗翻转油缸、 翻转架升降油缸及 传送带等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机或液压马达等常规驱动设备提供动力。 0033 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输送机构、 。

20、提升机构、 料斗及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配合, 在甜 菜等农作物收获过程中, 根据采收情况, 通过翻转式横向输送机构的升降, 将起拔出土的甜 菜作物转送至专门的运输车上或临时装入料斗, 无需中断起拔作业, 解决了运输车更换或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7720705 U 5 卸菜时, 被迫停机等待的问题, 实现了收获机的连续采收,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且减少了 运输车的配备数量。 0034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 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7720705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7 CN 207720705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8 CN 207720705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9 CN 207720705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0 CN 207720705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