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尤其是涉及在一柔性基片上包含有一导线栅网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改进,以便消除该导线栅网读出区的邻进边缘的信号干扰。该基片包含有一个与该导线栅网狭窄间隔平行放置的柔性金属薄膜的短路层。 用来把供计算机内运行程序所用的位置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的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在其技术领域中已为熟知。大多数的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系统为人所知的形式如图1所示。系统10包含有一个图形输入板12和一个感应器14,该感应器在图形输入板12上移动。感应器14由一连接电缆16连接到图形输入板,并经另一连接电缆而连接到计算机(为简化,计算机及连接电缆未示出)。图形输入板12为刚性结构,并包含有一个导线栅网,如虚线框18所示。感应器14包含一个电线圈20,通过供线圈,使电流在其中脉动,以便生成一个围绕线圈20的磁场。当感应器14在图形输入板上12移动时,由线圈20产生的磁场则由该导线栅网的读出导线所读到,并由此而确定感应器14在图形输入板上的位置。
在先有技术中已经作了一些尝试以产生出一种在图2中示出标以12′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在某些申请中地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有一些优点。例如,它可以卷起来收贮而不是占有它的全部空间。这柔性的输入板12′如图1固性图形输入板12一样,具有一个导线栅网18,区别只是这栅网18被印在构成该柔性图形输入板12′的基片材料上而不是仅仅由输入板12所支承。一般地说,当先有技术的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在服务于它所期望之目的时,它们具有邻近板的边缘的问题,这一问题使它们在用于商业目的时无法接受。先有技术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显示板的主要问题如图5所示。导线栅网18邻近它的边缘包含有重复线22,相互连接线24和回转线26。由线圈20产生的磁场38环绕在线圈20四周如图5所示的方式向外扩展。因此,当线圈20被靠近图形输入板12′的工作区的边缘时,磁场38则辐射入重复导线22,相互连接导线24和回转导线26,从而产生对于指示该线圈20(从而该感应器14)在图形输入板12表面上的位置数据的严重干扰。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它具有这样的优点,即克服了已有技术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对邻近边缘信号干扰的缺点。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益处将由随后的参照附图所做的详细描述变得很显然。
前述的目的已由本发明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所实现。本发明可读出辐射出磁场的感应器线圈的位置并且载有线圈的感应器在邻近该图形输入板的有效区域的边缘处没有干扰和失真,该图形输入板包括有一个柔性绝缘材料的底层;在一个包含该有效区域的柔性基片上有一导线栅网;并且一个柔性金属材料的短路层置于载有导线栅网的基片和底层之间。
在一最佳的实施例中,该短路层是一个其厚度为0.5mil至1.5mil之间的铝箔。此外,利用一个隔离层,该短路层被粘附于基片和底层。这最好的隔离层是在其两面都具有粘合力的塑料膜。
最好是该短路层与该导线栅网被分离开一距离,该导线栅网使磁场的一部分不被短路,而该部分信号在该导线栅网中形成足够大的读信号,以读出该感应器线圈即感应器的位置。
图1是一个已有技术中的、普通类型的非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简化图。
图2是一个已有技术中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简化图。
图3是一个通过图2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一部位显示其层结构的简化图。
图4是一个通过本发明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一部位显示其层构成的简化图。
图5是一个简图,给出了图2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邻近边缘的一部分,示出了放置于其中的导线类型以及产生磁场的感应器线圈,以便已有技术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问题。
图6是图4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邻近边缘一部分的简图,它反应出当通过本发明的修正以便克服图5所示所存在的问题时其置于其中的导线类型和用其产生磁场的感应器线圈。
已有技术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构造如图3所示。图形输入板12′包含有一柔性基片材料的底层28。利用通常的印刷电路的技术,栅网层30(包括重复导线22,相互连接导线24及回转导线26)被典型地形成在底层28上。该栅网层30由一个防护性顶层所覆盖,以便防止感应器14在图形输入板12′上的滑行移动造成的磨损栅网层30的“导线”的损坏。
本发明的柔性数字转换器图形输入板的构造如图4所示,而这种结构对于上述欲将解决的问题所产生的效果在图6中将被描述。图形输入板12″仍然包括一个底层28。然而该底层28′不是一个柔性基片材料。它最好是一种重塑料或橡胶。在该底层28′的延伸表面上有一层被粘附连接的金属箔34。厚度在0.5mil到1.5mil的铝箔已被使用有很好的结果。其厚度上只需能够提供充分的,将要随后详述的短路功能。如果这层箔34太厚,则使柔性受损、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就其所担当的功能而言,过厚仅是浪费。
栅网层30′(同样包括重复导线22相互连接导线24,和回转线26,以及必要的介电层。)是一个整体构造,利用通常的印刷电路技术而形成在一个合适厚度的柔性基片材料上。该栅网层30′是紧附于铝箔34的。最为方便的方法已经发现是采用一个称为“mac粘层”材料的隔离层36,它是一个两面都有粘性的聚脂薄层。栅网层30′仍由保护性表层32所覆盖,使其免受由于感应器14在图形输入板12′的表面上滑行移动而造成的磨损和栅网层30的导“线”的损坏。而不属于本发明的新颖性的是,一种被称为热塑聚碳酸酯塑料被发现用来作保护表层32有最佳效果。
上述的结构效果如图6所示。金属,当然是传导并“短路”磁场的。在这种情形中,这金属箔层对于栅网层30的紧密接近使得由线圈20生成的,并向外扩展而环绕该线圈20的磁场38,如图所示出的那样,则被短路成一个紧绕该线圈20的闭界内。因此,当线圈20被移近该输入板12″的工作区域的边缘时,则该磁场38不足够大,因而不能严重地辐射入重复导线22,相互连接导线24和回转导线26,从而消除了对于表示该线圈20(并从而是该感应器14)在图形输入板12″表面上的位置数据的显著干扰。
作为本专业的行家无疑会立即看到,由于降低了辐射磁场38的大小,感应在栅网层30读出导线中的信号也被降低。然而应当注意到,金属箔层34的短路效果对于栅网层30的实际读出线是被隔离开的,因为它们是处于基片的顶面上,并且那里还有置于栅网层30和金属箔层34之间的隔离层36。这种隔离足以使该磁场38在被短路之前辐射了一个足够的距离而产生出足以用于读出目的信号。当然,该信号的强度较未被短路的图形输入板减小了一些,但在本发明的测试中,在表现出足够的信号强度以确定具有一般精度的线圈20的位置方面具有十分令人满意的结果,并消除了边缘干扰的问题。一旦金属箔层34被置于紧靠该栅网层30的读出导线而不是象所描述的那样是被隔离的,则情形会大不相同,该磁场可能被完全短路并失去了用于正确位置读出目的而生成的一个充分的磁场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