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照明器具的反射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55896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01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10886.9

申请日:

1992.08.21

公开号:

CN1073251A

公开日:

1993.06.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21V7/12; F21V17/00

主分类号:

F21V7/12; F21V17/00

申请人:

尼塞株式会社;

发明人:

田泽和义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1.08.21 JP 66090/91; 1991.08.21 JP 66091/91; 1991.08.21 JP 66092/9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孙敬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照明器具用的反射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即沿着施加了高反射面的可挠性的耐热树脂制的反射板边缘部分粘着加强部件,保持该加强部件而使反射板安装在照明器具上。结果是防止了在反射板边缘部发生的变形,从而可能得到均匀的反射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照明器具用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施加了高反射面的可挠性耐热树脂制的反射板,和为了防止该反射板端缘部变形而沿该端缘部粘着的加强部件,以及使一部分固定在照明器具侧,另一部分通过保持前述加强部件而将前述反射板安装到照明器具一定位置上的反射板安装机构所构成。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板安装机构是将前述的一部分固定在照明器具的照明灯上。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照明器具是直管型荧光灯装置,前述照明灯是前述直管型荧光灯装置的灯管。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板有矩形形状,且呈弯曲状态并沿前述灯管纵向配置以便覆盖前述灯管外周的一部分,同时,沿前述反射板纵向的两侧边缘部粘着前述加强部件,前述反射板安装机构在前述的一部分中弹性地夹持着前述灯管外周的同时,前述另一部分中保持在前述反射板的两侧缘部粘装的一对前述加强部件,所以能将前述反射板保持一定的弯曲状态。
5: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板安装机构是由弹性地夹持在前述灯管外周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沿与前述灯管的纵向正交的两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臂,以及为了保持前述的一对加强部件而设置在前述一对臂上的至少一对保持部件所构成的卡子。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保 持部件是多数成对的设置在前述的一对臂上。
7: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反射板安装机构是由弹性地夹持着前述灯管外周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沿与前述灯管的纵向正交的两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臂,以及设置在各臂上并保持前述的一对加强部件的每一个的保持部件所构成的卡子。
8: 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保持部件在各臂上设置有多个。
9: 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反射板安装机构是由弹性地夹持在前述灯管外周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沿与前述灯管的纵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臂,以及设在该臂上并保持前述一对加强部件的保持部件所构成的卡子。
10: 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灯管是多根相互平行配置的,并由前述卡子的保持部件保持着前述一对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粘着在覆盖多根灯管的一片前述反射板。
11: 按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卡子利用前述夹持部弹性地夹持在邻接前述一对加强部件的前述灯管的外周。
12: 按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何一个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部件对前述加强部件宽松地给予保持。
13: 按权利要求12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部件是用当前述的加强部件装上与脱开时能弹性变形的形状和材料构成的。
14: 按权利要求4至9的任一条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反射板的横向大致中央部沿其纵向形成透光部分。
15: 按权利要求14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透光部分是沿前述纵向连续形成的。
16: 按权利要求14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透光部分是由沿前述纵向以一定间隔配置的多个透光部分构成。
17: 按权利要求14至16的任一项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板是将高反射材料蒸镀在透明的耐热树脂薄膜上形成,前述的透光部分是由前述透明薄膜的没有蒸镀高反射材料部分形成。
18: 按权利要求1到17的任何一项所记载的反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反射板是将高反射材料蒸镀在耐热树脂薄膜上形成,该耐热树脂薄膜是着色的透明薄膜。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卸地安装在照明器具上,使照明光源发射的光有效地反射到被照明对象侧的照器具用的反射装置。

    众所周知的作为照明光源用的反射机构,例如在荧光灯装置中,是在装着灯管(以下统称为荧光灯)的装置主体侧,用不锈钢抛光物等高反射材料形成与灯管对向的表面。

    但是,这样用装置主体本身作为反射机构,其反射面加工困难使之不得不高价。面且,还存在着当反射面由于尘埃及烟尘等的附着而污染时难以进行清扫工作的问题。

    另外,在日本实用新型公开第64-10965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折装自如的荧光灯的反射装置。

    该公报上记载的反射装置是由经镜面加工的极薄的铝薄片等的可挠性反射板,和有弹性地夹持在各个直管型荧光灯装置的灯管的部分外周上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的基部与所说灯管垂直地延伸设置的一对横梁和配置在各横梁前端的固定部的多个卡子所构成的。荧光灯装置地装配是使可挠性反射板在灯管被照明对象的相反一侧上沿灯管的纵向弯曲,并利用由夹持部夹持灯管的卡子的所说固定部使可挠性反射板的两侧边缘保持与灯管平行来实现的。

    但是,在上述的反射装置中,由于是用多个卡子的固定部来逐点地支持着由极薄的铝箔等构成的可挠性反射板的侧缘部以保持可挠性反射板的弯曲状态,因此在所说固定部以外部分中可挠性反射板的侧缘部分会发生应变或变形,从而不能使可挠性反射板的侧缘部分保持直线状态。结果,在可挠性反射板的弯曲面上就产生不规则的应变,使荧光灯的辐射光不能均匀地反射,而明显的降低了作为反射板的功能。

    而且,因为采用具有保持本身形状的金属材料等来形成上述的反射板,所以能够避免反射面的变形等问题,这种情况下由于反射板的重量增大而要加大卡子的强度,另外为了避免灯管的破损而必须设置一些辅助的支持措施,因此是不实用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了上述的已有技术缺陷的照明器具用的反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有关本发明的照明器具用的反射装置是由施加了的高反射面的可挠性耐热树脂制的反射板,和为了防止该反射板的边缘部变形而沿该边缘部粘着的加强部件,以及一方面固定到照明器具一边、另一方面保持所说的加强部件而使所说的反射板安装到一定位置上的反射板安装机构构成的。

    而且,上述的反射板安装机构,也可以将其中上述的一方固定到照明器具的照明光源上来构成。

    还有,前述的照明灯具是直管型荧光灯装置,前述的光源可以由前述的直管型荧光灯装置的灯管构成。

    而且,前述反射板有矩形形状,以弯曲状态覆盖着前述灯管外周边的一部分并沿该灯管的纵向装配,同时沿前述反射板纵向的两侧边缘粘着前述的加强部件,前述的反射板安装机构可以这样构成以使得其中前述的一方弹性的夹持着前述灯管外周的同时,其中前述的另一方用来保持粘着在前述反射板两侧边缘部分的成对的前述加强部件,以使前述反射板保持预定的弯曲状态。

    还有,前述的反射板安装机构也可以由弹性地夹持着前述灯管外周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沿与前述灯管纵向正交的两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的臂,以及为了保持前述一对加强部件而设在前述一对臂上的至少一对保持部件构成的卡子所构成。

    而且,前述的保持部件还可以在前述的一对臂上设置多对。

    另外,前述反射板安装机构也可以由弹性地夹持着前述灯管外围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沿与所说灯管纵向正交的两个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臂,以及由在各臂上设置的保持前述一对加强部件之一的保持部件所构成的卡子构成。

    而且,所说的保持部件可以在各个臂上装设多个。

    还有,所说的反射板安装机构也可以由弹性的夹持着各个前述灯管外击的夹持部,和从该夹持部沿与前述灯管纵向正交的一个方向延伸设置的臂,以及设在该臂上的用来保持前述一对加强部件之一的保持部件所构成的多个卡子所构成。

    另外,将前述灯管多根相互平行配置时,可以用前述的多个卡子的保持部件来保持覆盖该多根灯管的粘着一片前述反射的前述一对加强部件来构成。

    而且,前述的多个卡子也可以利用各个夹持部弹性地夹持在与前述的一对加强部件邻接的前述灯管外周上来构成。

    另外,前述的保持部件可以有一些位置上的变动以便保持前述的加强部件。

    而且,在前述反射板的横向靠近中央部位,沿着其纵向也可形成光透过部分。

    而且,前述的光透对部分可沿着所说的纵向连续地形成。

    而且,前述的光透过部分还可以沿着所说纵向,由按一定间隔配设的多个光透过部分所构成。

    而且,前述的反射板可以在透明的耐热树脂薄膜上蒸镀高反射材料形成,而前述的光透过部分由前述透明薄膜的没有蒸镀高反射材料部分构成。

    另外,前述反射板可以是在耐热树脂薄膜蒸镀高反射材料形成,而该耐热树脂薄膜可以是有色的透明薄膜。

    图1是表示将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安装在直管型荧光灯装置上的状态的主要部件侧面图。

    图2是图1中沿X-X线断面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按照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安装状态的斜视图。

    图4(a)~(k)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板的侧边缘部分与各种加强部件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5至图7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板安装用卡子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将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安装在有两支灯管的荧光灯装置上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9是图8中用圆圈所示部分的放大斜视图。

    图10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安装到有3支灯管的荧光灯装置时方法的说明图。

    图11表示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中在反射板上设置光透过部分的状态断面图。

    图12是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板断面构造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为了测定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的反射效果的照度测试方法的模式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将基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装配在直管型荧光灯装置上的状态的主要部件侧面图,参照符号1表示高亮度反射板,2为沿反射板1的纵向两侧边缘部分粘着的边缘部分加强部件,3为卡子4的夹持部,4为卡子,5为荧光灯装置的灯管,6为灯头,7为荧光灯装置的主体,8为灯座,9表示顶棚或壁面等荧光灯装置的安装面。在图1中,装置主体7固定在安装面9上,而且,固定在灯管5的灯头6上的插头被嵌插入灯座8中。

    高亮度反射板1由涂敷高反射材料的耐热树脂薄膜构成,例如,将铝蒸镀在双向延伸的聚脂树脂的薄膜(如有关东レ株式会社制的登记商标为“ルミテ一”的商品)构成。该商品“ルミテ一”是一得种熔点达263℃,耐湿而且热膨胀系数小的热尺寸稳定性良好的树脂薄膜。而且,该商品“ルミテ一”具有强的可挠性,和平面复元性,即富于恢复到平面状态的弹性。因而,如图1和图2所示,当高亮度反射板1沿着纵向延伸的大致中心线与灯管与5的上表面成大致线接触配置时,由于在它的两侧边缘部粘着的加强部件2本身的重量使该两侧边缘部下垂,其结果如图2所示,通过将加强部件2保持在一定位置上而能获得任意的弯曲状态。

    而且,如上所述,因为高亮度反射板1是富有或挠性或平面复原性,所以如图1和图2所示,与灯管5的接触配置是随意的,即使与灯管脱离配合也完全没有问题。

    如图2所示,卡子4有弹性地夹持住灯管5外周面的夹持部3以及从该夹持部3的根部沿与灯管5的纵面正交的相反方向延伸的一对臂40,40。另外,在一对臂40,40上成一体地分别设置成对的多个保持部件41-41,42-42,43-43。各保持部件有相互对向并弹性地配置的一对保持臂,用该一对保持臂画成有加强部件2插入用的开口部的安装空间。另外,在高亮度反射板1的侧边缘部粘着的加强部件2上,在其外端形成着胀大部。一方面设定上述加强部件2插入用的开口部的宽度比加强部件2的胀大部的宽度略小,而另一方面设定安装空间的宽度比上胀大部的宽度略宽。结果,由于将加强部件2的胀大部抵抗保持臂的弹性力而插入,使高亮度反射板1在用随意弯曲量包围着灯管5的上部和侧面的状态。容许有一些位移并被宽松地固定支持着。通过这种结构,使高亮度反射板1受到因振动或风而引起的变形的保护从而维持其所设定的弯曲形状。

    另外,从图2明显看出,实线B表示的高亮度反射板1的弯曲状态用保持部件42-42来完成,使用保持部件41-41时变成用点线C表示的弯曲状态,同样使用保持部件43-43时得到用点划线表示的弯曲状态。

    在图2中,保持部件对虽然表示成3组,但是,不言而喻,用4组以上或只用一组也是可以的。另外,只用一组时,予备成对保持部件间距离不同的多个卡子,也能够随意选择弯曲状态。

    而且,在设置多对保持部件的场合,也可使保持部件间的间距有适当的差异,并且,不使用对应的成对保持部件,也可以采用其它成对的保持部件。即,图中右侧被保持部件41保持,而左侧被保持部件43保持,从而也可使反射光的方向指向右下方,这样,不单可以将使用方对着天棚安装,而且适宜于对着壁面安装以使反射光有可能指向特定的被照明对象上。

    而且,如后面所述,卡子4是用树脂材料或金属材料形成的,但由于利用卡子4的弹性将高亮度反射板1装到荧光灯上,其操作是极其容易的。

    第3图是为了明确表示有关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反射装置对着灯管5的装配状态的主要部分斜视图。

    第4图(a)~(k)是为了说明高亮度反射板、即涂敷高反射材料的耐热树脂薄膜与边缘部加强部件2的固定方法的主要部分概略断面图。图中,(a)~(d)表示涂敷耐热树脂薄膜1的侧边缘部与边缘部加强部件2用双面胶带或粘着剂固定的例子,在铝等金属材料制成的加强部件2-1~2-4的平面部与涂敷高耐热树脂薄膜的侧边缘部之间充填双面胶带或粘着剂使两者固定。而,加强部件2-1是用较厚的金属材料拉伸或冲压成形的,加强部件2-2~2-4是用较薄的金属材料弯曲成形的。

    图4(e)~(g)表示将两者以机械方法压紧固定的例子,将涂敷高反射材料的耐热树脂薄膜的侧边缘部卷入到用铝等较薄的金属材料弯曲成形的加强部件2-5~2-7下端部所形成的胀大部中,或是沿箭头方向将两者邻接固定起来。(h)是在与(g)所示同样的加强部件上将合适的树脂30沿箭头B方向压入而使两者固定。

    第4图(i)是在较薄的金属材料上形成互补的凹凸,将涂敷高反射材料的耐热树脂薄膜侧边缘部插入该凹凸之间,从箭头C-C方向加力将上述凹凸部分嵌合而使两者固定。

    第4图(j)是沿涂敷高反射材料的耐热树脂薄膜的侧边缘部只附着适量的熔融树脂然后冷却形成加强部件2-10的例子。

    又,图4(k)是通过对加强部件2-11进行拉伸加工形成断面略呈伞形的同时设置分义的脚部分,用该分义脚部分夹持住树脂薄膜1的侧缘部并经铆接固定。另外,该加强部件2-11是相当于图2所示的加强部件2,因此也就是在卡子4的保持部件如第2图所示的形状时用的。在使用该加强部件2-11场合,在向保持部件插入时由于与加强部件2-1~2-10的场合同样地压入,所以能以快速形式安装,但是从保持部件取下时,有必要使保持部件滑动到加强部材的纵向端部。

    而且,不言而喻,上述的加强部件2-1~2-11都能用树脂材料代替金属材料形成。

    从上面对图4(a)~(k)的说明清楚看出,通过使用加强部件可能使树脂薄膜1的侧边缘部保持直线状态,结果是防止了反射面产生变形而确保反射光的均匀反射状态。

    第5图~第7图表示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各种形状的卡子4,例如都可以由已知的作为duvacon(ジユラコン)树脂的注射模型成形品而得到。

    图5及图6所示的卡子4中,设定保持部件的位置关系以便使得例如使用保持部件41-41时,高亮度反射板覆盖着灯管5侧面的二分之一,使用保持部件42-42时则为四分之三,而使用保持部件43-43时则能覆盖至最下端。

    图5所示的卡子4除了保持部件形状外实质上与图2所示的卡子4有同样的构造。因此,从图2也可明确,图5所示的卡子4要从与装配反射板1侧面相反的那一边反抗夹持部3的弹力而装到灯管5上。将这样的卡子4从与反射板1的一侧相反的一边安装是因为荧光灯袋置使在灯管与装置主体之间的安装螺钉和起辉器等的附属物突出,所以从反射板侧安装有困难或者有不可能安装的情况。

    第6图表示从反射板1的一侧安装到灯管5上的卡子4。在该卡子4中,因为臂40与夹持部3以单排状态成形,所以比图5的卡子制造更容易。此外,保持部件的形状与图5的卡子相同。

    图7所示的卡子4,与图5的卡子4同样,从与反射板1装配一侧相反的一边弹性地装在灯管5上,但一对臂40不是从夹持部3的根部而从前端部在相互隔开的方向上设置。因此,与图6的卡子4一样,其制造比图5的卡子4容易。另外,第7图所示的卡子4的保持部件41的形状与第5图及第6图的不同,构成保持部件41的一对臂的一个与臂40平行配置。

    另外,在上述第5图到第七图所示的任一个卡子中所形成的保持部件,其加强部件2胀大部插入用开口部及安装空间内部尺寸与加强部件2的尺寸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第2图的情况相同。而且,与前述一样,保持部件对的数量可任意设定。第5图至第7图的卡子4可以根据装着反射板1的荧光灯装置的构造随意选择。

    第8图~第10图表示多根荧光灯平行装配时的反射板1的安装状态及这时用的卡子4。

    在多根荧光灯平行排列时,如果如图2和图3所示将反射板配设在各灯管上,则反射板之间形成间隙,这些间隙产生阴影除外观上不好看外,也产生对被照明对象照度不均匀的问题。另外,在各灯管上安装反射板是麻烦的操作。

    图8表示将反射板1装设在具有两支荧光灯5的荧光灯装置上的情况。在这时,卡子4的臂40不是如上述那样设置在夹持部3的两侧,而是仅设置在一侧。如图8所示,使卡子4的臂40相对灯管5朝外将夹持部3嵌合在灯管5上,利用保持部件41通过保持反射板1端缘部的加强部件2来安装反射板1。因此,只要准备多个如图8所示的1种类型的卡子就可以了。

    第10图表示将反射板1安装在具有3支荧光灯5a,5b,5c的荧光灯装置上的情况。这种场合,可以同样地用与图8所示相同的卡子4a来安装反射板1,而且,也可使用设定较长的臂长度的成对臂式的卡子4b,将卡子4b的夹持部嵌合在中间的灯管5b上来将反射板1装设到荧光灯装置上。另外,即使灯管5由4支以上构成的场合,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设定卡子4b的臂长与此对应,但用单臂式卡子4a的方法通用性更高。

    因此,如第8图和第10图所示,在具备多根荧光灯的荧光灯装置上安装反射板1,采用一块反射板1覆盖全部荧光灯的结构,不会产生将反射板装在各支荧光灯上时的反射板间的阴影,能够有效地利用由多根灯管发出的反射光,可能构成具有作为整体的大面积的光源,而且,也可省去逐个安装反射板的工夫。

    而且,在第8图如第10图中,能将反射板1接触着灯管装配,但完全没有前述的离开灯管装配的问题。

    在图11所示的反射板1,在其横向略靠中央部或与灯管5接触部分、或是在反射板1离开灯管5配置的场合相当于灯管5正上方的位置或是反射光受灯管遮断的部分,沿灯管5的纵向形成有不蒸镀反射材料的透光部分1a。这里,由于灯管5放射在反射板1的上述位置上的放射光作为反射光并不照射到被照明对象侧而形成浪费,因此使该辐射光从透光部分1a离开反射板1的内侧,其目的是利用该辐射光消除产生在荧光灯装置主体7或天棚等安装面9(图1)上形成的反射板1的阴影。

    该透光部分1a,例如也可以以一定宽度形成沿灯管5的纵向延伸的一条带状,而且,也可以将透光部分与不透光部分沿着灯管5的纵向交替形成,还可以沿灯管5的纵向按一定间隔形成平行延伸的多条带状。另外,该透光部分1a的长度与宽度可随灯管5的尺寸等随意设定。

    第12图表示反射板的断面构造,参照符号1-1是耐热树脂构成的透明薄膜,如前所述是由双向延伸的聚酯树脂形成的,1-2是在树脂薄膜1-1上蒸镀铝等所形成的光反射膜,1-3是为防止光反射膜1-2氧化而覆盖的防氧化膜。而且,该防氧化膜1-3使光反射物1-2不必由具有耐氧化性的物质来构成。

    因为一般的荧光灯为白色光源,因此作为反射光希望其为白色光时可采用无色的透明薄膜1-1,而希望其为有色光时,通过使用有色的透明薄膜使反射光根据其颜色变成有色光,结果是,不用使用彩色荧光灯而可能容易地得到有色光的照明。另外,通过对透明薄膜1-1色彩的选择而能够得到具有所希望色调与浓度的照明光。

    第13图是表示关于照度测定方法的模式图。以下,按照该图,通过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对高亮度反射板的反射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测定试验中,使用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生产的商标为“パノレッワ”的FL40SS-EX-N/37型荧光灯作为荧光灯装置的灯管5,而用株式会社三和制的LUX·METER    LX-3010型照度计作照度测量装置。另外,在用图2所示的卡子4的保持部件42-42保持反射板1的状态下,即,在用反射板1覆盖灯管5的侧面的四分之三的状态来进行测定试验。

    测定条件是,在装有一根灯管5的安装在顶棚9的荧光灯装置主体上,将反射板1装到该灯管5上,在正常点灯状态下,在灯管5的垂直方向正下方1000mm,1500mm,2000mm的点A,B,C与从各该点在水平方向分别距离1000mm的点a,b,c上测定各点的照度。

    将该测定结果与不设置高亮度反射板1的场合进行比较并表示于表1。另外,表1的结果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3次测定而取其平均值表示。

    从表1所示测定结果明确看出,在正下方点C处显示出最大的照度增加率达60%,在最小的点a和点c处也有25%的照度增加率,明显的照度增加,即作为光源的视在亮度有明显的增加。

    因为高亮度反射板1安装在荧光灯装置的灯管的近旁,或是与灯管直接接触地安装,所以有必要充分注意到它的重量和耐热性。

    按照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高亮度反射板1是适用于40瓦特级,树脂薄膜部的重量约10克,边缘部加强部件的重量约为125克,卡子重量二个约5克(树脂制卡子的场合),总计约140克,是非常轻的,因此施加到灯管5插头(4根)的负载是轻微的。灯管5的表面温度在正常点灯状态为60~70℃,高亮度反射板的熔点如前所述为263℃,而卡子4是用前述的duracon(ジラコン)树脂或难燃性聚酯树脂形成的,最低的溶点可达120℃,因此不用耽心热变形或熔化,烧坏等情况。另外,由于对卡子4的表面进行铝蒸镀等光反射处理,上述有关耐热性的问题能进一步减小,同时从装饰的观点也因看不到卡子4的存在而增加美感。

    由上述最佳实施例的说明也可看出。沿着可挠性高亮度反射板1的侧边缘粘着加强部件2,利用卡子4的保持部件来保持该加强部件2,所以能够防止在已有技术中的因该侧边缘部弯曲或变形而产生不均匀的弯曲面,从而能够由均匀的弯曲面实现均匀的反射。而且,通过使卡子4形成多对的保持部件而可获得任意的弯曲面。进而,由于用一块反射板1来覆盖平行配置的多根荧光灯,有可能消除了多块反射板间的阴影而有效地利用反射光。另外,由于在反射板1的一定位置上形成透过部分1a而可能消除反射板背后产生的阴影。再进而,由于将构成反射板1的透明树脂薄膜着色而可能实现任意的有色光照明。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最佳实施例的结构,而包含从属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和变更例。

用于照明器具的反射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用于照明器具的反射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用于照明器具的反射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照明器具的反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照明器具的反射装置.pdf(2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照明器具用的反射装置是这样构成的,即沿着施加了高反射面的可挠性的耐热树脂制的反射板边缘部分粘着加强部件,保持该加强部件而使反射板安装在照明器具上。结果是防止了在反射板边缘部发生的变形,从而可能得到均匀的反射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