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滴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滴灌滴头.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467729.3 (22)申请日 2018.03.30 (73)专利权人 京蓝沐禾节水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 02450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 旗玉龙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乌力吉 门旗 魏子涵 裴军强 李超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11538 代理人 陆鑫 延慧 (51)Int.Cl. A01G 25/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滴灌滴头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滴灌。
2、滴头, 包括本体 (1), 还包括过滤膜(2), 所述过滤膜(2)设置于所 述本体(1)的进水侧的进水端面(11)上。 水经过 过滤膜流入本体中, 过滤膜过滤掉水中的泥沙等 颗粒状杂质, 从而防止了小流量滴灌滴头的堵塞 和结垢, 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过 滤膜能过滤直径大于50纳米的颗粒杂质, 从而使 过滤后的水更纯净, 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微小杂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中的富集, 有利于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长时间正常工作, 进一步 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208175632 U 2018.12.04 CN 208175632 。
3、U 1.一种滴灌滴头, 包括本体(1),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过滤膜(2), 所述过滤膜(2)设置于 所述本体(1)的进水侧的进水端面(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膜(2)为微纳米膜, 且所述过 滤膜(2)的面积大于所述进水端面(11)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膜(2)上的孔的孔径小于 50纳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12)、 流 道(13)和出水口(14); 所述进水口(12)贯通所述进水端面(11)和所述本体(1)的出水侧的出水端面(15); 。
4、所述流道(13)分别与所述进水口(12)和所述出水口(1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13)为由所述出水端面(15) 起始向所述进水端面(11)延伸的凹槽; 所述出水口(14)为由所述出水端面(15)起始向所述本体(1)的进水侧的进水端面(11) 延伸的凹槽; 所述出水口(14)的深度大于所述流道(13)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道(13)为锯齿状流道, 其相 对地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口(12)和所述出水口(14)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 (。
5、16); 所述第一凹槽(16)为由所述进水端面(11)起始向所述出水端面(15)延伸的凹槽; 所述进水口(12)贯通所述第一凹槽(16)的底面与所述出水端面(15), 且所述进水口 (12)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凹槽(16)的底面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16)中设置有至少一个 格挡(161); 所述格挡(161)与所述第一凹槽(16)的侧壁相互固定连接, 且位于所述进水口(12)的 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挡(161)包括: 柱状体(161a), 所述柱状体(161a)为中空柱状体; 连接臂(161b),。
6、 所述连接臂(161b)为两个, 两个所述连接臂(161b)固定连接于所述柱 状体(161a)对称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滴灌滴头,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格挡(161)相互等间隔地并列设 置有四个; 所述过滤膜(2)通过粘接剂分别与所述进水端面(11)和所述格挡(161)的端面粘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75632 U 2 一种滴灌滴头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滴灌灌溉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滴灌滴头。 背景技术 0002 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是干旱地区最有 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 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可达95。 。
7、农业滴灌滴头是在农业种植中对农 作物进行滴灌的用具, 由于使用滴灌滴头对农作物进行滴灌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节水 效果显著且作物产量更高, 从而使滴灌滴头在近几年的农业种植中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青 睐。 但是现有农业滴灌小流量滴头常出现堵塞和结垢问题, 滴头由于堵塞或结垢使用寿命 短, 对农作物的滴灌灌溉效果不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滴灌滴头, 解决滴灌滴头使 用寿命短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滴灌滴头, 包括本体, 还包括过滤膜, 所述 过滤膜设置于所述本体的进水侧的进水端面上。 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8、一个方面, 所述过滤膜为微纳米膜, 且所述过滤膜的面积大于 所述进水端面的面积。 000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过滤膜上的孔的孔径小于50纳米。 000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本体上设置有进水口、 流道和出水口; 0008 所述进水口贯通所述进水端面和所述本体的出水侧的出水端面; 0009 所述流道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流道为由所述出水端面起始向所述进水端面延 伸的凹槽; 0011 所述出水口为由所述出水端面起始向所述本体的进水侧的进水端面延伸的凹槽; 0012 所述出水口的深度大于所述流道的深度。 0013 根。
9、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流道为锯齿状流道, 其相对地两端分别与所述 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连通。 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 0015 所述第一凹槽为由所述进水端面起始向所述出水端面延伸的凹槽; 0016 所述进水口贯通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与所述出水端面, 且所述进水口的开口面积 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面积。 001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第一凹槽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格挡; 0018 所述格挡与所述第一凹槽的侧壁相互固定连接, 且位于所述进水口的正上方。 0019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格挡包括: 0020 柱状体, 所述柱状体为中空。
10、柱状体;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175632 U 3 0021 连接臂, 所述连接臂为两个, 两个所述连接臂固定连接于所述柱状体对称的两侧。 002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 所述格挡相互等间隔地并列设置有四个; 0023 所述过滤膜通过粘接剂分别与所述进水端面和所述格挡的端面粘接。 00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 水经过过滤膜流入本体中, 过滤膜过滤掉水中的泥 沙等颗粒状杂质, 从而防止了小流量滴灌滴头的堵塞和结垢, 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 用寿命。 过滤膜能过滤直径大于50纳米的颗粒杂质, 从而使过滤后的水更纯净, 从而进一步 降低了微小杂质在本实用新型的滴灌。
11、滴头中的富集, 有利于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长 时间正常工作, 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002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 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第一凹槽, 从而有利于本实用新 型的滴灌滴头能够容纳更多被过滤后的水, 保证本实用新型在滴灌作业过程中, 水流的充 足。 同时, 第一凹槽内等间距分布的格挡能对过滤膜起到支撑的作用, 防止过滤膜塌陷, 使 其更好的起到过滤水中杂质的作用。 过滤膜采用粘贴的方式覆盖在本体的进水端面上, 其 贴合更紧密, 过滤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出水端面呈圆弧型, 更好的与管道内壁进行贴 合, 使整体滴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过滤膜对水流进行过滤, 当。
12、杂质积累较多时可方 便地更换过滤膜, 使用简单方便, 成本较低, 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显著增长。 在解 决小流量滴头堵塞结垢方面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滴灌滴头的立体图; 0027 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本体的仰视图; 0028 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 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 型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
13、技术人员而言,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 术语 “纵向” 、“横向” 、“上” 、“下” 、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内” 、“外” 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 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上 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 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 。
14、一赘述, 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0032 如图1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包括本体1 和过滤膜2。 在本实施方式中, 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通过本体1安装在输水管道的内壁上。 过滤膜2设置于本体1进水侧的进水端面11上, 并且过滤膜2的面积大于进水端面11的面积。 本体1出水侧的出水端面15与输水管道的内壁相互连接。 输水管道中流动的水经过过滤膜 2的过滤后, 由本体1进水侧流动到出水侧。 流动到本体1出水侧的水进过输水管道上相应的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175632 U 4 通孔流出到输水管道的外侧, 实现滴灌作。
15、业。 在本实施方式中, 本体1出水侧的出水端面15 为圆弧面, 其与输水管道的内壁相互匹配, 并且通过粘接的方式, 将出水端面15与输水管道 的内壁进行粘接, 从而使本体1能够与输水管道的内壁相互固定连接。 0033 结合图1和图2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体1为长条状柱体。 在本 实施方式中, 本体1上具有进水口12、 流道13和出水口 14。 进水口12贯通进水端面11和出水 端面15, 使本体1相对的两侧相互连通。 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安装在输水管道中 时, 输水管道中的水流能够从本体1的进水侧流到出水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 流道13为由出 水端面15起始向进水端。
16、面11延伸的凹槽, 出水口14同样为由出水端面 15起始向本体1的进 水端面11延伸的凹槽。 因此, 流道13和出水口14 位于本体1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 出 水口14的深度大于流道13的深度, 并且出水口14和流道13相互连通, 同时, 流道13和进水口 12相互连通。 输水管道中的水通过出水口14流入到流道13中, 经过流道13后流到出水口14, 从而实现滴灌过程中水的输送。 出水口14的深度大于流道13的深度有利于流道13中的水顺 利地流入到出水口14中, 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在作业过程中出水的连续, 同时, 出水 口14的深度大于流道13的深度还有利于增大出水口14的容积,。
17、 从而使出水口14中能够容纳 更多的水, 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在作业过程中出水的连续, 提高了本实用新 型的灌溉效果。 0034 在本实施方式中, 流道13为锯齿状流道, 并且流道13为单流道。 在本实施方式中, 流道13为长条状。 出水口14上具有接收水流的入口141, 流道13的一端通过入口141与出水 口14相互连通。 在本实施方式中, 进水口12为一个, 并且流道13与进水口12相互并列设置。 进水口12上具有输出水流的出口121, 流道13的另一端通过出口121与进水口12相互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 流道13采用锯齿状流道, 从而使水流经过的过程中对水流进行消能紊流, 水 。
18、流平稳的流到出水口14。 同时, 采用流道13相对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2和出水口14相互连 通, 从而保证了水流能够在流道13中经过足够的长度, 从而保证了水流能够在流道13中充 分消能紊流, 保证水流的平稳流动, 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滴灌效果。 当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进水口12还可以为两个, 两个进水口12与流道13 相互并列地位于流道13的两侧, 并且两个进水口12分别与流道13相连通。 通过设置两个进 水口12进一步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进水量, 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效果。 同 时, 由于采用两个进水口12, 充分增大了流道13中的流水量, 。
19、对流道13具有清洗作用, 对清 除流道13中的杂质有利, 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使用寿命。 0035 如图3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本体1的进水端面11 上设置有第一 凹槽16。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凹槽16为由进水端面11起始向出水端面15延伸的凹槽, 且第 一凹槽16为矩形凹槽, 第一凹槽16的底面的面积大于进水口12的开口面积, 因此进水口12 贯通第一凹槽16的底面与出水端面15。 0036 如图3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第一凹槽16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格挡 161。 在本实施方式中, 格挡161与第一凹槽16的宽度方向的侧壁相互固定连接, 且。
20、位于进水 口12的正上方。 格挡161的格挡上端面 1611与进水端面11相互平齐, 过滤膜2设置在进水端 面11上, 因此过滤膜2同时与进水端面11和格挡上端面1611相互连接。 通过格挡161可以对 过滤膜2起到支承作用, 减小了过滤膜2在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变形, 保证了过滤膜2的使用寿 命, 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过滤和滴灌效果更好。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175632 U 5 0037 如图3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格挡161包括柱状体 161a和连接臂 161b。 在本实施方式中, 柱状体161a为中空柱状体, 并且连接臂161b为两个。 两个连。
21、接臂 161b固定连接于柱状体161a对称的两侧。 格挡161通过两个连接臂161b分别与第一凹槽16 的侧壁相互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 格挡161位置中间位置的柱状体161a的端面面积大, 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大格挡上端面1611与过滤膜2的接触面积,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格挡161 对过滤膜2的支承作用, 进一步减小了过滤膜2的变形, 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过 滤和滴灌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 沿进水端面11至出水端面15的方向, 柱状体161a为截面直 径逐渐变小的锥圆锥状中空柱状体。 通过上述设置, 不仅保证了柱状体161a与过滤膜2的接 触面积, 同时还有效减小了对进水口14的开。
22、口的占用, 降低了柱状体161a 对水流经过进水 口14时的影响, 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滴灌效果。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 格挡161相互等间隔地并列设置有四个, 并且格挡 161分别位于 进水口12的正上方。 过滤膜2通过粘接剂分别与进水端面11 和格挡161的格挡上端面1611 粘接。 通过四个等间隔分布的格挡161对过滤膜2的支承更均匀, 并且格挡161在进水口12的 正上方等间隔分布, 从而进一步有效降低过滤膜2受到的压力, 保证了过滤膜2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过滤效果和滴灌效果, 以及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滴 灌滴头的使用寿命。 通过采用粘接的方式将。
23、过滤膜2粘接在进水端面11和格挡上端面1611 上, 保证过滤膜2能够与本体1贴合紧密, 避免漏水等情况的发生, 保证了过滤膜2的过滤效 果。 同时, 在过滤膜2 发生损坏或老化后, 可以方便过滤膜2的更换, 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 型的滴灌滴头的使用寿命, 以及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成本。 0039 结合图1和图3所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 过滤膜2为微纳米膜。 在本 实施方式中, 过滤膜2用于过滤直径大于50纳米的微粒。 通过采用微纳米膜可以有效对水中 的微小杂质进行去除, 从而避免了水中的微小杂质在流道13中的富集, 从而防止了本实用 新型的滴灌滴头出现堵塞和结垢问题, 。
24、使本实用新型的滴灌滴头的使用寿命更长, 滴头滴 灌效果更好。 0040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例举, 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 结构, 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004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 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175632 U 6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8175632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