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状超细纤铁矿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颗粒磁记录材料的制备方法。
现有制造颗粒磁记录材料的标准方法是以α-FeOOH(针铁矿)为原始材料,通过脱水、还原、氧化步骤获得γ-Fe2O3。这种方法由于受到α-FeOOH晶体固有品质的限制,其产品在分散性、粒度均匀性等方面很难获得根本性改善。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采用γ-FeOOH为原始材料,通过类似于标准方法的步骤获得γ-Fe2O3磁粉,由此制备的磁粉粒度分布窄,轴比大,极少有枝杈和孔洞,分散性和定向性也显著提高。
由于上述原因,采用γ-FeOOH为原始材料制造磁粉的技术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γ-FeOOH的合成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如Baudisch在U.S.Patent 1,894,749中最早公布了γ-FeOOH的制备技术,其方法是将纯铁(由Fe(CO)5分解制得)溶解于盐酸,加入足量的碱(苯胺),随后通空气氧化,即得γ-FeOOH沉淀,这种早期方法制备的γ-FeOOH还不适合于制造有价值的磁粉。Bennetch等人在U.S.Patent 3,904,540中公布了制备大轴比γ-FeOOH的技术。他所采用的原料是FeCl2,用碱部分中和,于27℃下强烈搅拌,同时通入空气,生成γ-FeOOH晶种,随后滴加碱液使晶体生长,得到轴比为20∶1-50∶1的γ-FeOOH。又如JP 63,170,222公布了以FeCl2为原料制备γ-FeOOH的技术。JP 02,271,924则公开了一种以FeCl3为原料制备γ-FeOOH地技术。上述方法均是先将0.4-0.7倍理论量的碱加入FeCl2、FeCl3溶液,氧化生成γ-FeOOH晶种,再加剩余碱液使晶种长大,得到针状γ-FeOOH产品。由于合成γ-FeOOH必须使用FeCl2或FeCl3为原料,价格昂贵,且对设备的腐蚀性也很严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采用γ-FeOOH制造磁粉这一技术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廉价原料及助剂制备高质量超细γ-FeOOH的方法。
本发明针状超细γ-FeOOH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FeSO4部分中和
在FeSO4溶液中添加摩尔比为1∶0.5-4的碱金属氯化物助剂,将该溶液在氮气保护下,于5-20℃的温度下搅拌10-30分钟后,再加入0.3-0.8倍理论量的NaOH溶液,生成Fe(OH)2沉淀,
(2)γ-FeOOH晶种的生成
停止通N2,改通空气,将Fe(OH)2氧化至反应物呈橙色,PH<3.5,即生成γ-FeOOH晶种,
(3)γ-FeOOH晶体的生长
在N2保护下加热,使含有晶种的母液温度升至40-45℃,切换空气,将剩余碱液以恒定速度滴入母液,碱液加毕,晶体生长即已完成,
(4)晶体的处理
使母液在N2下陈化40-120分钟,过滤,洗涤滤饼,于80-100℃下烘干,即得针状超细γ-FeOOH粉末。
本方法中所述的助剂是碱金属氯化物,可以是NaCl、KCl。
本发明采用廉价的FeSO4为基本原料,添加一定量的碱金属氯化物为助剂,FeSO4与碱金属氯化物助剂的添加剂(摩尔比)为1∶0.5-4,采用晶种法制备出了适合于生产高质量γ-Fe2O3磁粉的超细针状γ-FeOOH粉末。上述方法里,在Fe(OH)2、Fe(OH)3的沉淀、氧化过程中,除温度、反应物PH值等因素外,存在于反应体系中的阴离子,如SO4-,Cl-等,对最终产物的晶型有一定的影响。在适当的温度和PH值下,SO4-的存在使反应趋向于生成α-FeOOH,而Cl-使γ-FeOOH容易生成。为此,我们在FeSO4溶液中引入Cl-离子,再进行沉淀、氧化,这样在合适的Cl-离子浓度下,Fe(OH)2可氧化生成γ-FeOOH。
本发明采用价廉、易得的FeSO4为主要原料,碱金属氯化物为助剂,克服了旧工艺原料成本高的缺点。同时,本方法与使用FeCl2、FeCl3的方法相比,使反应物对设备的腐蚀性显著降低。由本方法制备的γ-FeOOH具有针状比大,粒度分布窄的优点,适合于制造超细γ-Fe2O3磁粉,也可以进一步制造Co-γ-Fe2O3或金属粉。由此制造的γ-Fe2O3磁粉晶形完整,极少有枝杈、孔洞且易分散,定向度高。
实施例一
称取42g-FeSO4.7H2O,8.8gNaCl,共同溶于150ml蒸馏水中,N2保护,于5℃搅拌30分钟。再加入250ml 0.71M NaOH溶液,搅拌30分钟后,切换空气,气量100ml/分钟,于5-20℃下氧化120分钟,此时生成橙色浆液,PH值3.5,γ-FeOOH晶种即已生成。切换N2,升温至43℃后,再切换空气,气量为50ml/分钟,在120分钟内将75ml 1.6M NaOH溶液滴入反应体系,此阶段为晶体生长阶段,等NaOH加毕,生长完成。将母液同γ-FeOOH在N2下陈化60分钟,过滤,蒸馏水洗涤,滤饼于80-100℃烘箱中烘干,得到针状超细γ-FeOOH粉末。其平均长轴长度0.14μ,长宽比约10∶1。
实施例二
将1000g FeSO4.7H2O,200g NaCl溶于3.5L蒸馏水中,N2保护,于5℃下搅拌30分钟后加入6L 0.72M NaOH溶液,继续搅拌30分钟,通入空气,流速140L/h,使Fe(OH)2氧化生成γ-FeOOH。该过程约需180分钟,此后在N2保护下升温至45℃,以80L/h度通入空气,以15ml/分钟速度滴加1.8L 1.6M NaOH溶液,使晶种生长。待NaOH滴加完毕后,切换N2,陈化60分钟,将浆液过滤、洗涤,滤饼在80-100℃下烘干,得γ-FeOOH粉末。所得产品平均长轴长度0.1μ,长宽比约10∶1。
上述实施例中的平均长轴长度及长宽比数据均采用透射电镜法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