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508266 上传时间:2019-08-3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9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334607.8

申请日:

20160420

公开号:

CN205547024U

公开日:

2016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4

申请人:

韩锋

发明人:

韩锋

地址: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157号

优先权:

CN201620334607U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属于换水器技术领域。包括冲水管和排水管,在冲水管上部开设入水口,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在冲水管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所述锥形除污器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每个污水吸出口均与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的出水口伸出鱼缸。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在冲水管(1)上部开设入水口(10),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4),每个污水吸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6)与排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鱼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锥形除污器(3)顶部开设有孔,冲水管(1)底部的水流喷射口(5)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3)内部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冲水管(1)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排水管(2)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冲水管(1)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握持手柄(9)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冲水管(1)的入水口(10)处外接软质进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11)处外接软质排水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其特征在于,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11)处设有过滤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水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鱼缸换水器,多采用单纯的出水口抽吸鱼缸内的脏水,缺点是最应该被清除的鱼的排泄物等有机成分多沉积在鱼缸底部或石头缝隙内,常出现鱼缸内的脏水都被吸完了,沉积物仍大量存在于鱼缸内,无法被清除,十分影响鱼缸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包括冲水管和排水管,在冲水管上部开设入水口,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在冲水管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所述锥形除污器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每个污水吸出口均与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的出水口伸出鱼缸。

锥形除污器顶部开设有孔,冲水管底部的水流喷射口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内部空腔中。

在冲水管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

在排水管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

在冲水管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

在握持手柄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

在冲水管的入水口处外接软质进水管。

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外接软质排水管。

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设有冲水管和排水管,在冲水管上部设有入水口,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在冲水管下方设置核心工作结构——双层中空漏斗状的锥形除污器,从冲水管顶部入水口抽取的鱼缸内较清洁的水,从冲水管最低端以一定的速度喷出,对鱼缸底部砂石缝隙中的鱼的排泄物等沉淀物进行冲洗扰动,使其随着水流翻滚起来。锥形除污器为漏斗状,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锥形除污器的底部内侧为一圈污水吸出口,高速水流从锥形除污器顶部朝下喷出,冲洗翻滚鱼缸底部沉积物,使其形成蘑菇状涡流,随即被锥形除污器底部四周的一圈污水吸出口吸出,吸出后的含较多沉积物的污水在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空间内混合汇集,并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通过排水管排出,达到主动清洗鱼缸底部污物的目的。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

进一步地,在冲水管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在排水管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电动水泵和电动排水泵均为市面常用电动泵,带有转速调节功能,以便根据需要更改冲洗水流的速度,以适应不同鱼缸内沉淀物的冲洗翻滚需求。同时,电动水泵和电动排水泵可由开关分别控制,以分别达到单独喷冲鱼缸底部沉积物或喷冲与换水同时进行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外接软质排水管或过滤装置,能够将排出的污水进行收集,或者将其过滤后重新排入鱼缸中使用。同理,在冲水管的入水口处也可以外接软质进水管,可以直接从鱼缸外抽取更清洁的水用于冲洗。

进一步地,在冲水管顶部还设置握持手柄,便于手持换水器进行操作。为了节约空间,还可以在握持手柄内设置电动水泵电源线和或电池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冲水管;2为排水管;3为锥形除污器;4为污水吸出口;5为水流喷射口;6为出水管;7为电动水泵;8为电动排水泵;9为握持手柄;10为冲水管的入水口;11为排水管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结构描述如下:握持手柄9,便于手持换水器进行操作,其内含电动水泵电源线和或电池组;入水口10,居于换水器较高的位置,主要是吸取浴缸内含沉淀物较少的较清洁的上层水进入电动水泵,也可以为此口连接上软质水管而直接从鱼缸外抽取更清洁的水用于冲洗;电动水泵7,为市面常用电动水泵,带有转速调节功能,以便根据需要更改冲洗水流的速度,以适应不同鱼缸内沉淀物的冲洗翻滚需求;锥形除污器3,换水器核心的工作部为一双层中空漏斗状结构;水流喷射口,漏斗顶部为经过水泵加压的水流的出口;污水吸出口,分布于漏斗底部内侧四周的污水吸出口;出水管6,污水吸出口通过该出水管汇集到排水管2;与排水管2连接的单独的电动排水泵8;排水管2的出水口11,高于鱼缸水面,可直接将污水排出鱼缸,或经过过滤器后再次返回鱼缸。

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在冲水管1上部开设入水口10,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锥形除污器3顶部开设有孔,冲水管1底部的水流喷射口5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3内部空腔中。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4,每个污水吸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锥形除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6与排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鱼缸。

优选地,在冲水管1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7;在排水管2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8。

优选地,在冲水管1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9,在握持手柄9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

优选地,在冲水管1的入水口10处外接软质进水管。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11处外接软质排水管或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在使用时:

冲水管1的入水口从鱼缸内的较高处抽取较清洁的水,经电动水泵7加压后,从冲水管1的最低端以一定的速度喷出,对鱼缸底部砂石缝隙中的鱼的排泄物等沉淀物的冲洗扰动,使其随着水流翻滚起来;锥形除污器3底端为漏斗状,双层结构,漏斗的顶部开孔,是冲水管1的水流喷射口5,漏斗的底部内侧为一圈污水吸出口4,高速水流从漏斗顶部朝下喷出,冲洗翻滚鱼缸底部沉积物,使其形成蘑菇状涡流,随即被漏斗底部四周的一圈污水吸出口4吸出,吸出后的含较多沉积物的污水在漏斗的双层中空空间内混合汇集后,通过出水管6进入排水管2的入口;排水管2与单独的电动排水泵8连接,为漏斗工作部的排污孔及整个排水系统提供动力,最终的排水管2的出水口11高于鱼缸水面或连接软质排水管将污水直接排出鱼缸或经过过滤继续回流到鱼缸内。

本实用新型的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具有效率更高的清除鱼缸内底部沉积物的换水器,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类似的项目上,如发酵、制药、石油生产与运输过程中混悬液体的搅拌、抽取和罐体的清洗。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334607.8 (22)申请日 2016.04.20 (73)专利权人 韩锋 地址 710004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 157号 (72)发明人 韩锋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61200 代理人 王霞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 水器, 属于换水器技术领域。 包括冲水管和排水 管, 在冲水管上部开设入水。

2、口, 底部设有水流喷 射口; 在冲水管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 所述锥形 除污器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 在锥形除污器底 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 每个污水 吸出口均与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 通; 锥形除污器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 入口相连通, 排水管的出水口伸出鱼缸。 该换水 器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能够有效清除鱼缸 底部的沉积污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547024 U 2016.09.07 CN 205547024 U 1.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 在冲水管 (1)上部开设入水口(10。

3、), 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 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 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 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 污水吸出口(4), 每个污水吸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 锥形除 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6)与排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 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 鱼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锥形除污器(3)顶部开 设有孔, 冲水管(1)底部的水流喷射口(5)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3)内部空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

4、冲水管(1)入水口下 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排水管(2)的管路上 设有电动排水泵(8)。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冲水管(1)顶部还 设有握持手柄(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握持手柄(9)内设有 电池组或电源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冲水管(1)的入水口 (10)处外接软质进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 (11)处外接软质排水。

5、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其特征在于, 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 (11)处设有过滤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547024 U 2 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水器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的鱼缸换水器, 多采用单纯的出水口抽吸鱼缸内的脏水, 缺点是最应该被清 除的鱼的排泄物等有机成分多沉积在鱼缸底部或石头缝隙内, 常出现鱼缸内的脏水都被吸 完了, 沉积物仍大量存在于鱼缸内, 无法被清除, 十分影响鱼缸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冲洗式 鱼缸换水器, 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 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包括冲水管和排水管, 在冲水管上部 开设入水口, 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 在冲水管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 所述锥形除污器的侧壁 为双层中空结构, 在锥形除污器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 每个污水吸出口 均与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 锥形除污器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 口相连通, 排水管的出水口伸出鱼缸。 0006 锥形除污器顶部开设有孔, 冲水管底部的。

7、水流喷射口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内 部空腔中。 0007 在冲水管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 0008 在排水管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排水泵。 0009 在冲水管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 0010 在握持手柄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 0011 在冲水管的入水口处外接软质进水管。 0012 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外接软质排水管。 0013 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设有过滤装置。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设有冲水管和排水管, 在冲水管 上部设有入水口, 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 在冲水管下方设置核心工作结构双层中空漏 斗状的。

8、锥形除污器, 从冲水管顶部入水口抽取的鱼缸内较清洁的水, 从冲水管最低端以一 定的速度喷出, 对鱼缸底部砂石缝隙中的鱼的排泄物等沉淀物进行冲洗扰动, 使其随着水 流翻滚起来。 锥形除污器为漏斗状, 侧壁为双层中空结构, 锥形除污器的底部内侧为一圈污 水吸出口, 高速水流从锥形除污器顶部朝下喷出, 冲洗翻滚鱼缸底部沉积物, 使其形成蘑菇 状涡流, 随即被锥形除污器底部四周的一圈污水吸出口吸出, 吸出后的含较多沉积物的污 水在锥形除污器侧壁的双层中空空间内混合汇集, 并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相连通, 通过排水管排出, 达到主动清洗鱼缸底部污物的目的。 该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说 明 。

9、书 1/3 页 3 CN 205547024 U 3 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物。 0016 进一步地, 在冲水管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 在排水管的管路上设有 电动排水泵。 电动水泵和电动排水泵均为市面常用电动泵, 带有转速调节功能, 以便根据需 要更改冲洗水流的速度, 以适应不同鱼缸内沉淀物的冲洗翻滚需求。 同时, 电动水泵和电动 排水泵可由开关分别控制, 以分别达到单独喷冲鱼缸底部沉积物或喷冲与换水同时进行的 目的。 0017 进一步地, 在排水管的出水口处外接软质排水管或过滤装置, 能够将排出的污水 进行收集, 或者将其过滤后重新排入鱼缸中使用。 同理, 在冲水管的入水口处。

10、也可以外接软 质进水管, 可以直接从鱼缸外抽取更清洁的水用于冲洗。 0018 进一步地, 在冲水管顶部还设置握持手柄, 便于手持换水器进行操作。 为了节约空 间, 还可以在握持手柄内设置电动水泵电源线和或电池组。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其中: 1为冲水管; 2为排水管; 3为锥形除污器; 4为污水吸出口; 5为水流喷射口; 6 为出水管; 7为电动水泵; 8为电动排水泵; 9为握持手柄; 10为冲水管的入水口; 11为排水管 的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2 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主动冲洗。

11、式鱼缸换水器, 结构描述如下: 握持手 柄9, 便于手持换水器进行操作, 其内含电动水泵电源线和或电池组; 入水口10, 居于换水器 较高的位置, 主要是吸取浴缸内含沉淀物较少的较清洁的上层水进入电动水泵, 也可以为 此口连接上软质水管而直接从鱼缸外抽取更清洁的水用于冲洗; 电动水泵7, 为市面常用电 动水泵, 带有转速调节功能, 以便根据需要更改冲洗水流的速度, 以适应不同鱼缸内沉淀物 的冲洗翻滚需求; 锥形除污器3, 换水器核心的工作部为一双层中空漏斗状结构; 水流喷射 口, 漏斗顶部为经过水泵加压的水流的出口; 污水吸出口, 分布于漏斗底部内侧四周的污水 吸出口; 出水管6, 污水吸出口。

12、通过该出水管汇集到排水管2; 与排水管2连接的单独的电动 排水泵8; 排水管2的出水口11, 高于鱼缸水面, 可直接将污水排出鱼缸, 或经过过滤器后再 次返回鱼缸。 0023 一种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 包括冲水管1和排水管2, 在冲水管1上部开设入水口 10, 底部设有水流喷射口5; 在冲水管1下方设有锥形除污器3, 锥形除污器3顶部开设有孔, 冲水管1底部的水流喷射口5通过该孔伸入锥形除污器3内部空腔中。 所述锥形除污器3的侧 壁为双层中空结构, 在锥形除污器3底部的圆周内壁上设有若干污水吸出口4, 每个污水吸 出口4均与锥形除污器3侧壁的双层中空结构相通; 锥形除污器3一侧侧壁通过出水管。

13、6与排 水管2的入口相连通, 排水管2的出水口11伸出鱼缸。 0024 优选地, 在冲水管1入水口下方的管路上设有电动水泵7; 在排水管2的管路上设有 电动排水泵8。 0025 优选地, 在冲水管1顶部还设有握持手柄9, 在握持手柄9内设有电池组或电源线。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547024 U 4 0026 优选地, 在冲水管1的入水口10处外接软质进水管。 在排水管2的出水口11处外接 软质排水管或过滤装置。 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冲洗式鱼缸换水器在使用时: 0028 冲水管1的入水口从鱼缸内的较高处抽取较清洁的水, 经电动水泵7加压后, 从冲 水管1的最低端以一定的。

14、速度喷出, 对鱼缸底部砂石缝隙中的鱼的排泄物等沉淀物的冲洗 扰动, 使其随着水流翻滚起来; 锥形除污器3底端为漏斗状, 双层结构, 漏斗的顶部开孔, 是 冲水管1的水流喷射口5, 漏斗的底部内侧为一圈污水吸出口4, 高速水流从漏斗顶部朝下喷 出, 冲洗翻滚鱼缸底部沉积物, 使其形成蘑菇状涡流, 随即被漏斗底部四周的一圈污水吸出 口4吸出, 吸出后的含较多沉积物的污水在漏斗的双层中空空间内混合汇集后, 通过出水管 6进入排水管2的入口; 排水管2与单独的电动排水泵8连接, 为漏斗工作部的排污孔及整个 排水系统提供动力, 最终的排水管2的出水口11高于鱼缸水面或连接软质排水管将污水直 接排出鱼缸或经过过滤继续回流到鱼缸内。 0029 本实用新型的换水器结构设计合理, 操作简便, 能够有效清除鱼缸底部的沉积污 物。 具有效率更高的清除鱼缸内底部沉积物的换水器, 还可广泛应用于其它类似的项目上, 如发酵、 制药、 石油生产与运输过程中混悬液体的搅拌、 抽取和罐体的清洗。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547024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547024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