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49009.6 (22)申请日 2018.05.31 (71)申请人 孙亚娟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金水路1 号 (72)发明人 孙亚娟 (51)Int.Cl. A61M 35/00(2006.01) A61J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包括软管 和涂抹头, 软管的左端设有挤出口, 挤出口内安 装有由球体和第一弹簧构成的单向阀; 涂抹头上 有对接孔和与对接孔相连通的。
2、腔体, 腔体置于对 接孔的左侧, 涂抹头上有与对接孔同轴设置的顶 杆, 顶杆的左端置于腔体内, 顶杆的右端向右穿 过对接孔而置于对接孔的右侧, 当涂抹头与软管 贴合时, 挤出口与对接孔相连通, 顶杆推动球体 向右移动使所述单向阀开启; 涂抹头上有与腔体 连通的出药孔; 本发明可使药物不受二次污染, 同时可以防止药物被意外挤出, 具有更好的使用 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8619613 A 2018.10.09 CN 108619613 A 1.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包括软管 (1) 和置于软管 (1) 左侧的涂抹头 (2)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软管 (1) 。
3、的左端设有挤出口, 挤出口内安装有由球体 (3) 和第一弹簧 (4) 构成的单向 阀; 所述涂抹头 (2) 上有对接孔 (5) 和与对接孔 (5) 相连通的腔体 (6) , 腔体 (6) 置于对接孔 (5) 的左侧, 涂抹头 (2) 上有与对接孔 (5) 同轴设置的顶杆 (7) , 顶杆 (7) 的左端置于腔体 (6) 内, 顶杆 (7) 的右端向右穿过对接孔 (5) 而置于对接孔 (5) 的右侧, 当涂抹头 (2) 与软管 (1) 贴 合时, 挤出口与对接孔 (5) 相连通, 顶杆 (7) 推动球体 (3) 向右移动使所述单向阀开启; 所述 的涂抹头 (2) 上有与腔体 (6) 连通的出药孔。
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顶杆 (7) 上有可在顶杆 (7) 上滑动且置于腔体 (6) 内的挡片 (8) , 顶杆 (7) 上套装有置于挡片 (8) 左侧的第二弹簧 (9) , 挡 片 (8) 在第二弹簧 (9) 的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将对接孔 (5) 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软管 (1) 上有沿挤出口的 轴线圆周设置的卡槽 (10) , 涂抹头 (2) 上有与卡槽 (10) 匹配的卡扣 (11) , 当卡扣 (11) 扣入圆 周卡槽 (10) 内时, 涂抹头 (2) 与软管 (1) 连接在一起, 挤出口与对接孔 。
5、(5) 相连通, 顶杆 (7) 推 动球体 (3) 向右移动使所述单向阀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出药孔有多个并置于腔体 (6) 的左侧, 出药孔内卡装有滚珠 (12) , 滚珠 (12) 的左侧外缘的一部分置于涂抹头 (2) 的外 部, 滚珠 (12) 的右侧外缘的一部分置于腔体 (6) 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软管 (1) 的右端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其特征在于, 软管 (1) 的右端由拉链式 密封条 (13) 进行密封。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61。
6、9613 A 2 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皮肤科医疗工具技术领域, 特别是一种皮肤科涂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在皮肤疾病治疗过程中, 外用药物疗法可以直接将药物施加于患者的病灶处, 因 而其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但是, 由于多数外用药物一般为软管包 装的膏状或液体, 使用时需要从包装中挤出而进行涂抹, 因此, 在涂抹过程中, 当药物出口 与操作人员的手指或直接与患者的病灶部位接触后, 会使药物及药物包装的出药口受到二 次污染, 后期再次使用时极易与其他患者产生交叉感染,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彻底康复。 0003 同时, 由于该类药物的用量视。
7、病情而定, 一般情况下药物不会一次性用完, 剩余的 药物需要密封保存以备后用; 而在保存过程中, 一方面存在着上述二次污染问题, 另一方 面, 药物存放后可能会因各种外部因素如重压、 温度等影响使药物被挤出, 造成医疗资源的 严重浪费。 0004 此外, 由于药膏涂抹治疗具有极大的便利性, 因此一般的皮肤疾病不需住院治疗, 患者可以按照医嘱自行涂抹; 但不同于专业医疗环境, 家庭使用时药物的保存较为随意, 任 何人都可能会与药物产生接触, 容易造成疾病传染; 另外, 通常情况下外用药物是严禁用于 口服的, 一旦有人因误食而将药物吞服, 将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安全事故。 0005 综上所述, 现有的。
8、外用药使用方式不仅易使患者、 医护人员及家属之间产生疾病 传播与交叉感染, 还存在着易被吞食的危险, 具有较大的医疗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6 针对上述情况, 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皮肤科涂药 装置, 以解决现有外用药涂抹方式存在的二次污染和医疗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7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软管和置于软管左侧的涂抹头, 所述的软管的左端设 有挤出口, 挤出口内安装有由球体和第一弹簧构成的单向阀, 所述球体向右移动并压缩第 一弹簧时, 单向阀开启, 球体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时, 单向阀闭合; 所述涂抹 头上有水平设置的对接孔和与对接孔相连通的腔体,。
9、 腔体置于对接孔的左侧, 涂抹头上有 与对接孔同轴设置的顶杆, 顶杆的直径小于对接孔的内径, 顶杆的左端置于腔体内, 顶杆的 右端向右穿过对接孔而置于对接孔的右侧, 当涂抹头的右端面与软管的左端面贴合时, 挤 出口与对接孔相连通, 顶杆推动球体向右移动使所述单向阀开启; 所述的涂抹头上有置于 腔体左侧并与腔体连通的出药孔。 0008 本发明操作简单, 通过软管与涂抹头的配合连接实现药物的单向挤出, 保证药物 不会受到二次污染, 不必担心患者、 医护人员和家属之间的相互传染或交叉感染; 同时可以 防止药物被挤出, 也避免了药物被挤出吞食的情况,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3 。
10、页 3 CN 108619613 A 3 0009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10 图2为本发明使用时的正视图。 0011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 由图1至图3给出, 本发明包括软管1和置于软管1左侧的涂抹头2, 所述的软管1的 左端设有挤出口, 挤出口内安装有由球体3和第一弹簧4构成的单向阀, 所述球体3向右移动 并压缩第一弹簧4时, 单向阀开启, 球体3在第一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时, 单向阀闭 合; 所述涂抹头2上有水平设置的对接孔5和与对接孔5相连通的腔体6, 腔体6置于对接孔5 的左侧,。
11、 涂抹头2上有与对接孔5同轴设置的顶杆7, 顶杆7的直径小于对接孔5的内径, 顶杆7 的左端置于腔体6内, 顶杆7的右端向右穿过对接孔5而置于对接孔5的右侧, 当涂抹头2的右 端面与软管1的左端面贴合时, 挤出口与对接孔5相连通, 顶杆7推动球体3向右移动使所述 单向阀开启; 所述的涂抹头2上有置于腔体6左侧并与腔体6连通的出药孔。 0014 作为优选, 所述的顶杆7上有可在顶杆7上滑动且置于腔体6内的挡片8, 顶杆7上套 装有置于挡片8左侧的第二弹簧9, 第二弹簧9的左端与腔体6的左腔壁挤压接触, 第二弹簧9 的右端与挡片8挤压接触, 挡片8在第二弹簧9的弹力作用下向右移动并与腔体6的右腔壁。
12、贴 合, 从而将对接孔5封闭。 0015 作为优选, 所述的软管1上有沿挤出口的轴线圆周设置的卡槽10, 涂抹头2上有与 卡槽10匹配的卡扣11, 当卡扣11扣入圆周卡槽10内时, 参阅附图2, 涂抹头2与软管1经卡槽 10与卡扣11连接在一起, 挤出口与对接孔5相连通, 顶杆7推动球体3向右移动使所述单向阀 开启。 0016 作为优选, 所述的出药孔有多个并置于腔体6的左侧, 出药孔内卡装有滚珠12, 滚 珠12的左侧外缘的一部分置于涂抹头2的外部, 滚珠12的右侧外缘的一部分置于腔体6内, 当滚珠12滚动时, 可使腔体6内的药物被带出至涂抹头2的外部。 0017 作为优选, 所述的软管1的。
13、右端封闭。 0018 作为优选, 所述的软管1的右端由拉链式密封条13进行密封, 通过拉链式密封条13 可以实现药物的添加与软管1的密封操作。 0019 本发明使用时, 如附图2所示, 通过卡槽10与卡扣11将涂抹头2固定在软管1上, 此 时挤出口与对接孔5相连通, 顶杆7推动球体3向右移动使所述单向阀开启, 药物可经挤出口 进入对接孔5内。 0020 将涂抹头2的左端对准患者的病灶处, 挤压软管1使软管1内的药物进入对接孔5 内, 由于挤压产生的压力逐渐增大并克服第二弹簧9的弹力, 挡片8向左滑动, 对接孔5不再 受到挡片8的阻挡, 药物被挤入腔体6内; 随着软管1不断被挤压, 药物逐渐充满。
14、腔体6并与滚 珠12接触, 此时可使滚珠12的置于涂抹头2外部的外缘部分与患者的病灶接触, 移动软管1 使滚珠12在病灶处滚动, 腔体6内的药物被滚珠12带出至涂抹头2的外部, 进而被患者的病 灶吸收, 完成药物涂抹, 由于滚珠12为圆滑的球体, 因此在涂抹过程中不会对病灶产生较大 的摩擦力, 也不会刮到结痂处, 可极大减轻涂药过程中给病人带来的痛楚。 0021 当涂抹完成后, 松开软管1, 药物受到的挤压力消失, 顶杆7与球体3分离, 球体3在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8619613 A 4 第一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向左复位滑动使所述单向阀闭合, 挡片8在第二弹簧9的弹力作用 下。
15、复位而将对接孔5再次封闭, 因此腔体6内的药物无法向对接孔5内流动, 有效防止软管1 内的药物受到二次污染。 0022 松开卡扣11将涂抹头2与软管1分离, 涂抹头2可进行单独消毒处理或作为一次性 用品丢弃; 而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软管1的挤出口未与患者的病灶及医护人员的肢体产生接 触, 因此, 软管1不会受到病源污染, 可以直接更换涂抹头2进行再次使用。 0023 不同于现有的涂药方式, 本发明使用过程中对药物挤出速度和用量具有更好的可 控性, 使得涂抹更加均匀; 同时, 由于挡片8与第二弹簧9构成了具有单向导通作用的截止 阀, 因此当软管1上的挤压力消失后药物立即停止排出, 可有效避免软管。
16、1上的残余压力将 药物继续挤出导致的药物浪费问题。 0024 此外, 当涂抹头2与软管1分离时, 球体3在第一弹簧4的弹力作用下向左滑动使所 述单向阀闭合, 可防止存放过程中药物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问题; 同时, 在此状态下, 参阅 附图1, 对软管1施加压力会使球体3受到向左的压力, 该方向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强所述单向 阀的闭合效果, 从而保证了软管1内的药物无法被挤出, 不仅可有效防止重压、 温度等外部 因素产生的压力使药物被意外挤出的情况, 也可有效避免药物被轻易挤出而存在的被吞食 的风险。 0025 当软管1内的药物全部挤出或存量不足时, 可将拉链式密封条13拉开, 将药物补充 后再拉紧密。
17、封即可, 因而本发明可以反复利用, 节省了医疗资源。 0026 本发明结构精巧, 操作简单, 通过软管与涂抹头的配合连接实现药物的单向挤出, 保证药物不会受到二次污染, 且通过更换涂抹头即可用于不同患者, 不必担心患者、 医护人 员和家属之间的相互传染或交叉感染, 极大地方便了皮肤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操作; 同时, 由 于只有在安装了涂抹头时软管内的药物才可以被挤出, 因此, 在药物存放或运输过程中, 可 以防止药物被挤出, 也不会出现药物被挤出吞食的情况, 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8619613 A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8619613 A 6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8619613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