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99555.6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 开发区24号小区 (72)发明人 陈佛祥 王礼文 吴泽伟 朱刚 张志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张汉青 (51)Int.Cl. A01N 47/18(2006.01) A01N 43/40(2006.01) A01P 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
2、农药组合物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 合物, 其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组 成,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 数比为10: 11: 20,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重量 总和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180。 本发 明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 明有明显增效作用, 提高使用效果, 降低使用量, 延缓霜霉病对有效成分抗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6386831 A 2017.02.15 CN 106386831 A 1.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其有效成分由中生菌素和氟醚菌 酰胺组成,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
3、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10: 11: 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中生菌素与 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1: 11: 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中生菌素与 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1: 11: 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中生菌素与 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1: 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中 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180。
4、。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中 生菌素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0.110, 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 150, 其余为农药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农药组合物根据现有工艺技术加工成制剂, 包括可湿性粉剂。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组 合物加工为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为: 按所需百分比例称取中生菌素、 氟醚菌酰胺、 助剂, 经机械混合粉碎后, 再经气流粉碎两遍, 即可得到所需百分比例的中生菌素氟醚菌酰胺 可湿。
5、性粉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剂包 括湿润剂、 崩解剂、 分散剂、 pH调节剂、 稳定剂、 防冻剂、 载体, 是农药剂型加工常用的辅助成 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86831 A 2 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组合物, 组合物 由杀菌有效成分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组合,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背景技术 0002 黄瓜霜霉病, 俗称 “跑马干” 、“干叶子” , 苗期成株都可受害, 主要为害叶片和茎。 病 原为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
6、古巴假霜霉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 Rostov., 是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 为害最严重的病害。 病情来势猛, 发病重, 传播快, 如 不及时防治, 将给黄瓜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0003 使用农药防治黄瓜霜霉病是农业生产常用方法, 但是, 农药单一品种使用, 病菌极 其容易产生抗性。 不同农药品种进行组合使用或交替使用, 是解决抗性产生的有效手段。 例 如甲霜灵, 一季不能使用超过3次。 0004 已知201410185177.3杀菌组合物, 公开中生菌素(zhongshengmycin)用于防治黄 瓜霜霉病使用技术。 0005 已。
7、知201310341037.6一种含氟醚菌酰胺和缬霉威的杀菌组合物, 公开氟醚菌酰胺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使用技术。 0006 本发明对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组合进行了深入研究, 经过大量试验的基础上, 发现氟醚菌酰胺和中生菌素在一定比例范围内组合防治黄瓜霜霉病增效作用显著, 降低使 用量, 明显提升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使用。 延缓霜霉菌对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的抗性 产生, 有效延长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使用寿命。 经进一步研究, 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延缓病菌抗性产生, 延长使用寿 命, 使用方便的含有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并。
8、将组合物用于防治黄瓜霜霉 病。 0008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农药组合物, 其有效成分 由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组成,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重量份数比为10: 1 1: 20,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重量总和在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180, 其余为农业上 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农药助剂。 0009 进一步,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在组合物中的优选重量份数比为1: 11: 20, 更优 重量份数比为1: 11: 10。 0010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根据现有工艺技术可以制备成制剂, 包括可湿性粉剂; 0011 组合物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 中生菌素0.110, 氟醚菌。
9、酰胺150, 助 剂余量。 按所需百分比例称取中生菌素、 氟醚菌酰胺、 助剂, 经机械混合粉碎, 再过气流粉碎 机2遍, 即可得到所需百分比例的中生菌素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 0012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 可以采用兑水喷雾的方法使用, 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386831 A 3 农业上应用的其它使用技术。 0013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助剂包括湿润剂、 崩解剂、 分散剂、 pH调节剂、 稳定剂、 防冻剂、 载体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是农药剂型加工常用的辅助成分。 0014 本发明所述的湿润剂包括丁基萘磺酸钠、 十二烷基硫酸钠、 脂肪醇聚氧乙烯(6-7) 醚。
10、、 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 Morwet EFW、 烷基萘磺酸盐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5 本发明所述的崩解剂包括碳酸氢钠、 氯化镁、 氯化铝、 氯化钠、 尿素、 硫酸铵、 膨润 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 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包括甲基萘磺酸钠的甲醛缩合物、 木质素磺酸钠、 木质素磺 酸钙、 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 脱糖并分级的木质素磺酸钠、 萘磺酸缩合物钠盐、 烷基 萘磺酸缩聚物钠盐、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本发明所述的pH调节剂包括氢氧化铵、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盐酸、 醋酸、 柠檬酸、 磷酸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 本发明所述的稳定剂。
11、包括环氧大豆油、 环氧氯丙烷、 丁基羟基茴香醚、 二丁基羟基 甲苯、 没食子酸丙酯、 特丁基对苯二酚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 本发明所述的防冻剂包括甘油、 乙二醇、 丙二醇、 山梨醇、 聚乙二醇等中一种或几 种。 0020 本发明所述的载体包括高岭土、 硅藻土、 膨润土、 白炭黑、 轻质碳酸钙、 凹凸棒土、 粘土、 滑石粉、 石英沙、 淀粉、 烷基多糖苷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 可以是成品制剂形式提供, 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 合, 组合物的成分也可以单剂形式提供, 即根据各单剂所需比例在使用前混合。 0022 本发明所述的农药组合物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
12、 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在一定配比范围内组合防治黄瓜霜霉病表现协同增效作 用; 减少使用量, 提高使用效果; 作用机理各不相同, 延缓病菌抗性产生, 延长组合物使用寿 命; 减少单一有效成分生产、 包装、 运输成本, 降低能源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发明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 行说明, 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 仅仅用于描述 本发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发明专 利。
13、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025 在这些实施例中, 除另有说明外, 所有百分比均为折百后重量百分比。 0026 化学防治农作物有害生物是常用方法, 将不同类型的农药有效成分进行组合, 通 常表现出三种作用类型, 即拮抗作用、 相加作用和增效作用。 0027 实施例1: 中生菌素与氟醚菌酰胺混配对黄瓜霉霜病毒力测定试验。 0028 采用田间黄瓜喷雾法施药(以叶片表面有一层水膜为宜), 喷药器械采用手动喷雾 器(液体容积约2.0L), 每隔10天喷药一次, 连续喷2次。 每处理选一个发病均匀的20个叶片 作为药效观察对象, 每个处理3次重复。 0029 根据空白发病情况, 对接种叶片进行。
14、分级调查, 采用如下分级方法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386831 A 4 0030 0级: 无病; 0031 1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5以下; 0032 3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610; 0033 5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1120; 0034 7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2140; 0035 9级: 病斑面积占整片叶面积的40以上; 0036 根据调查数据, 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0037 病情指数按公式计算,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0038 0039 式中: 0040 X表示病情指数; 0041 Ni表示各级病叶数; 0042 i表示相对级数值。
15、; 0043 N表示调查总叶数。 0044 防治效果按公式计算: 0045 0046 式中: 0047 P表示防治效果, 单位为百分率(); 0048 CK表示空白对照病情指数; 0049 PT表示药剂处理病情指数。 0050 参照生测标准方法NY/T1156.4-2006, 根据Sun&Johnson(1960)的共毒系数法 (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增效作用, 即CTC80为拮抗作用, 80CTC120为相加作用, CTC 120为增效作用。 0051 0052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药剂A的毒力指数100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 0053 +药剂B的毒力指数100混剂中药剂的百分含量 。
16、0054 0055 从表1、 表2可以看出, 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组合比例110: 120共毒系数(CTC 值)均大于120, 说明中生菌素和氟醚菌酰胺组合对黄瓜霜霉病增效作用显著。 0056 表1、 中生菌素、 氟醚菌酰胺及其组合对黄瓜霜霉病毒力测定结果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386831 A 5 0057 0058 0059 表2、 中生菌素、 氟醚菌酰胺及其组合对黄瓜霜霉病毒力测定结果 0060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386831 A 6 0061 实施例2: 18中生菌素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 0062 12中生菌素母药25份(有效成分), 98氟醚。
17、菌酰胺原药15.3份(有效成分), 木 质素磺酸钠5份(助剂), 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7份(助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助剂), 碳 酸氢钠5份(助剂), 膨润土10份(助剂), 高岭土27.7份(助剂)。 将有效成分和助剂经机械混 合粉碎, 再过气流粉碎机2遍, 即可得到18中生菌素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 其中, 中生 菌素质量百分含量3; 氟醚菌酰胺质量百分含量15。 0063 实施例3: 田间药效试验 0064 采用18中生菌素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 于黄瓜霜霉病 发病初期兑水喷雾, 隔5天施药一次, 连续施药二次。 0065 从表3可以看出, 防治黄瓜霜霉病, 3中生菌素15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有 效成分用量4060克/公顷药后5天、 10天防治效果70.2677.59、 81.0986.97, 防治 效果明显优于单剂15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药后5天、 10天防 治效果68.02、 60.42和71.64、 63.57。 0066 表3、 3中生菌素21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霜霉病统计表。 0067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386831 A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