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台测试卡关方法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机台测试卡关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一种于测试流程结束时于萤幕上显示电子式条码的机台测试卡关方法。
(2)背景技术
对于制造业现场而言,生产单位必须能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及品质状况。正确的在制品(Work-In-Process,WIP)信息收集,经整理分析成为有用的管理信息,可提供管理者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在电脑化WIP管理系统下,生产线得以高效率地自动运转,工厂管理者也能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并随时检测到机器的异常,以进行品质控管。
机台测试即是生产线上的一个重要控管流程,当机台尚未出货前,于初步成型进入半制品时,就必须对各元件的功能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待组装完成后再测试一次,虽然生产线自动化之后,许多测试流程可由电脑操作,然而,部份测试作业仍然需要倚赖人工的操作处理,例如:电脑的键盘测试等,且测试流程中会附上一张流程卡(Run Card),以记录机台那一样元件功能异常,必须退回修改。每一个阶段测试完毕后,皆必须由作业员(Operator)将机台专属的序号刷入现场监控系统(Shop Floor Control System;SFCS),以进行卡关动作。
请参考图1A,其绘示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人工测试流程图。以笔记本电脑的人工测试流程为例,首先,于步骤101,由作业员以条码扫瞄器(Barcode Scanner)110扫瞄贴于笔记本电脑120底部的纸张式序号条码122(如图1B所示),并转换成对应的序号ID记录于笔记本电脑120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System;BIOS)124之中(如图1C所示),接着,于步骤102,判断BIOS124中是否记录有序号ID,若尚未记录有序号ID,则回到步骤101,若已记录有序号ID,则继续步骤103,对笔记本电脑120进行人工测试,并将测试状况记录于硬盘126的一个文件F中(如图1C所示),进行步骤104,判断笔记本电脑120是否有任何一样元件异常,若有任何一样元件异常,则进行步骤105,将异常的元件名称记录在流程卡上,并将笔记本电脑120退回修改,修改后再重复步骤103,若经测试后各样元件功能正常,则继续步骤106,利用条码扫瞄器110扫瞄序号条码122,并将序号ID连同硬盘126中的文件F传给中继的伺服器,例如:用来收集数据的Novell伺服器K0130以及传递数据的NT桥接器(Bridge)140,如图1D所示,最后,于步骤107,由SFCS150记录NT桥接器140传来的序号ID及文件F,代表笔记本电脑120人工测试各元件功能正常,可进行下一站的控管流程。
如上所述,一般测试程序的卡关动作,仅是将纸张式序码条码122刷入SFCS150就算完成,然而,由于机台的人工测试流程需花费相当多时间,在生产线赶出货时,作业员往往未依规定的生产流程实际进行测试,直接将上述序号条码122刷入SFCS150,即通过卡关直接出货,因而造成品质控管漏洞,而且习知地测试方法是将序号ID及文件F先经由中继的伺服器130及140,再送到SFCS150,既增加成本且需要更多的传输时间。
(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台测试卡关方法,先于机台中产生一序号或密码,当机台经测试各元件功能正常时,于萤幕上显示出对应此序号或密码的电子式条码,再利用特定的电荷耦合器(CCD)式条码扫瞄器读取此电子式条码与此序号或密码作比对,可有效防止因急出货未确实测试的不当作业流程,以提高出货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机台测试卡关方法,用以测试待测机台,例如笔记本电脑,并进行卡关动作,待测机台包括萤幕,机台测试卡关方法简述如下:首先,于待测机台中产生一组密码,例如:使用乱数方式产生,接着,对待测机台进行元件测试,再判断是否有任何一元件功能异常,若有任一元件异常时,将待测机台退回修改,并继续对待测机台进行元件测试的步骤,然后,于萤幕上显示对应此密码的电子式条码,最后,利用CCD式条码扫瞄器读取电子式条码,并与密码进行比对,以进行卡关动作,可有效防止因急出货未确实测试的不当作业流程,以提高出货品质。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机台测试卡关方法,用以测试待测机台,例如是笔记本电脑,并与现场监控系统(SFCS)连线进行卡关动作,待测机台包括萤幕、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以及纸张式条码,机台测试卡关方法简述如下:首先,利用条码扫瞄器扫瞄纸张式条码,并将对应的序号输入待测机台的BIOS中,接着,判断BIOS中是否记录上述密码,若尚未记录,则回到前一步骤输入序号,若已记录,则继续对待测机台进行元件测试,然后,判断待测机台是否有任何一元件功能异常,若有任一元件异常时,将待测机台退回修改,并回到前一步骤进行元件测试,直到待测机台经测试各元件正常后,于萤幕上显示对应此序号的电子式条码,此电子式条码包括对应序号的电子式序号条码以及一检查码,再利用CCD式条码扫瞄器,将电子式条码直接刷入SFCS中,以进行卡关动作,SFCS根据密码检查此电子式条码是否合法,若不合法,则回到对待测机台进行元件测试的步骤,若合法,即完成测试程序,因此,可有效防止因急出货未确实测试的不当作业流程,并减少传输时间及设备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点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4)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传统笔记本电脑的人工测试流程图;
图1B绘示笔记本电脑于人工测试前利用条码扫瞄器扫瞄其底部的纸张式条码示意图;
图1C绘示传统人工测试中,笔记本电脑与条码扫瞄器的数据传输方块图;
图1D绘示传统人工测试中与SFCS连线进行卡关动作的结构方块图;
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台测试卡关流程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例笔记本电脑测试流结构方块图;
图3B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例利用条码扫瞄器扫瞄笔记本电脑底部的纸张式条码示意图;
图3C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例于萤幕中显示的电子式序号条码以及检查码;
图3D绘示图3A中的笔记本电脑测试卡关流程图;
图3E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例CCD式扫瞄器读取条码距离与读取范围曲线图;以及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例笔记本电脑测试卡关流程图。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机台测试卡关方法的主要精神在于使各测试阶段的卡关动作可靠进行,作业员必须依规定进行完整的测试程序后,才能从萤幕上取得正确的电子式条码与预先记录的密码作比对,有效防止整个测试流程的控管漏洞。
请参考图2,其绘示依照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机台测试卡关流程图。首先,步骤201,于待测机台中产生一组密码K0,可以是利用条码扫瞄器刷入的序号ID,或是于待测机台中利用乱数方式产生的密码,接着步骤202,对待测机台进行元件测试,然后进行步骤203,判断待测机台是否有任何一样元件功能异常,当测试到有任何一样元件异常时,进行步骤204,作业员将异常的元件名称记录下来,并将待测机台退回修改,并重复步骤202,直到待测机台的每一样元件功能皆正常时,再进行步骤205,于萤幕上显示对应此组密码K0的电子式条码B,于步骤206中,利用特定的CCD式条码扫瞄器读取此电子式条码B,并与此组密码K0比对,以进行卡关动作,最后,于步骤207中,判断电子式条码B与密码K0是否符合,若符合,表示作业员已依规定流程完成机台测试,若不符合,表示未依正当测试程序操作,必须回到步骤202重新作测试。
下面就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并以二个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机台测试卡关方法如何防止上述的控管漏洞:
实例一:
请参考图3A,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例笔记本电脑测试流程结构方块图。如上所述,一般笔记本电脑310包括:萤幕312、BIOS 314以及硬盘316。笔记本电脑310的底部贴有一纸张式条码318,用以于进行测试流程之前,利用条码扫瞄器320,例如是激光条码扫瞄器,刷入笔记本电脑310,如图3B所示,并将对应的序号ID储存于BIOS314之中(即上述的密码K0)。当笔记本电脑310经测试各元件功能皆正常时,萤幕312会显示出对应序号ID的电子式序号条码322以及检查码324(即上述的电子式条码B),如图3C所示,再由特定的CCD式条码扫瞄器330,将电子式条码322及324,直接刷入SFCS340。
上述检查码324的设计,是为了避免作业员直接刷纸张式条码318而SFCS340却无法加以辨识,有了检查码324可保证测试程序已跑完,更提高了卡关动作的可靠性。
请参考图3D,其绘示图3A中的笔记本电脑测试卡关流程图。首先,于步骤301,利用条码扫瞄器320扫瞄纸张式序号条码318,并将对应的序号ID输入BIOS314之中,若作业员没有刷序号条码318便无法进行元件测试,接着步骤302,判断BIOS314中是否记录有序号ID,若尚未记录有序号ID,则回到步骤301,若已记录有序号ID,则进行步骤303,对笔记本电脑310进行元件测试,并将测试状况(OK或FAIL)记录于硬盘316中,再进行步骤304,判断笔记本电脑310是否有任何一样元件异常,若经测试有任何一样元件功能异常,作业员便无法继续再测试其它元件,进行步骤305,作业员将异常的元件名称记录于流程卡中并将笔记本电脑310退回修改,再重复步骤303,若经测试各元件功能皆正常,则继续步骤306,于萤幕312上显示出电子式条码322及324,电子式条码322及324是由硬盘316中的条码软件所产生,进行步骤307,利用CCD式条码扫瞄器330将电子式条码322及324直接刷入SFCS340中,最后,于步骤308中,根据序号ID比对电子式条码322及324是否合法,若合法,即完成测试程序,若不合法,必须回到步骤303重新作测试。
上述萤幕312上的电子式条码322及324只能用特定的CCD式条码扫码器读取,例如:Gryphon-D100kry CCD式条码扫瞄器,因为激光条码扫瞄器的部份激光光会被萤幕312吸收,反射效果大幅衰减,读取率近于0%,而一般的CCD式条码扫瞄器,由于解析度的关系,读取范围(Reading Field)约70至80mm,只能读取8~9码萤幕条码,且读取距离(Reading Distance)只有1~5mm,读取的角度也受限制,若使用Gryphon-D100kry CCD式条码扫瞄器,读取范围约20cm,能读取35码萤幕条码,且读取距离可达25cm,如图3E所示。
实例二:
请参考图4,其绘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例笔记本电脑测试卡关流程图。首先,于步骤401,于笔记本电脑310的硬盘316中利用乱数方式产生一组密码K1,接着步骤402,对笔记本电脑310进行元件测试,并将测试状况记录于硬盘316中,再进行步骤403,判断笔记本电脑310是否有任何一样元件异常,若经测试有任何一样元件功能异常,进行步骤404,作业员将异常的元件名称记录于流程卡中并将笔记本电脑310退回修改,再重复步骤402,若经测试各元件功能皆正常,则继续步骤405,于萤幕312上显示出对应此组密码K1的电子式条码B1,电子式条码B1是由硬盘316中的DOS所产生,进行步骤406,利用CCD式条码扫瞄器330将电子式条码B1刷入笔记本电脑310中,最后,于步骤407中,将电子式条码B1与密码K1比对,若比对符合,即完成测试程序,若比对不符合,必须回到步骤402重新作测试。
上述的步骤401利用乱数产生一组密码K1,亦可以于测试各元件功能正常(步骤404)之后,并于萤幕显示对应此组密码K1的电子式条码B1(步骤405)之前进行,也能达到比对电子式条码以严密卡关动作的目的,因此,亦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机台测试卡关方法与习知不同在于:上述待测的笔记本电脑310经测试各元件完全正常后,会在萤幕312上显示出电子式条码322及324或B1,再由作业员将利用特定的CCD式条码扫瞄器读取电子式条码322及324或B1,并与原先产生的序号ID或密码K1比对,若作业员没有按照规定程序测试,就无法于萤幕312上取得正确的电子式条码322及324或B1作比对,若直接刷纸张式条码318或以其它方式得到的条码都无法通过此卡关程序,进入下一个控管流程,因此,本发明可运用于各个测试阶段的卡关动作,有效防止品质控管的漏洞。
本发明所揭示的机台测试卡关方法具有以下的优点:作业员于机台测试之前必须先在机台中产生一个序号或一组密码,当机台经测试各元件功能正常时,机台萤幕上会显示出对应此序号或密码的电子式条码,作业员必须将此电子式条码刷入SFCS中与原先的序号或密码比对正确后才表示测试完成可通关出货,因此,可有效防止作业员因赶着出货,直接将纸张式条码刷入SFCS造成控管漏洞,而且当需连线到SFCS时,不用经过中继伺服器,可减少传输时间且降低设备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一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出各种的等效更动与等效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