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油滤清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器。
背景技术
发动机机油的主要作用是最大程度地减少各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因摩擦而产
生杂质、降低能量损耗和零件磨损。发动机在长时间工作后会产生大量的铁屑
等磨损物,这些磨损物会进入机油中,因此必须对这部分循环使用机油进行滤
清处理,以使清除杂质后的循环使用机油重复使用。目前汽车发动机所使用的
机油一般通过滤清器进行过滤,其作用是去除机油中的灰尘、碳沉淀物和煤烟
颗粒等杂质,尤其是铁屑等金属颗粒,保证以洁净的机油供给曲轴、连杆、凸
轮轴、增压器、活塞环等运动副,使机油起到润滑、冷却、清洗作用,从而延
长这些零部件的寿命。所以机油滤清器的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使用寿
命,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起着关键作用。
现有的机油滤清器的滤芯一般是一个滤网,对机油进行过滤时,将机油通
入到滤网内,将杂质留在滤网的底面,在过滤过程中,只有滤网的底面对机油
进行过滤,过滤面积较小,滤网的底部长期作用,滤渣不易清除,容易堵塞,
影响其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
器,对机油过滤彻底,滤渣易清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控制器,其中:
外壳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外壳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外壳内部分隔成第
一室和第二室;
隔板上对称设有两个通孔,通孔处均设有滤网,滤网上均设有检测滤网上
滤渣厚度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隔板靠近第一室一侧
设有底座,底座上靠近通孔处均设有第一清理装置,第一清理装置与控制器连
接;外壳上与第一清理装置相对应位置设有与第一清理装置相适配的第一出渣
口,第一出渣口内设有第一活动门,第一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室内设有第一滤芯,第一滤芯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
第一滤芯将第一室内分隔成第一滤腔和第二滤腔,进油口与第一滤腔相通;
第二室内设有第二滤芯,第二滤芯一端与隔板连接,另一端与外壳连接,
第二滤芯将第二室内分隔成第三滤腔和第四滤腔,通孔与第三滤腔相通,出油
口与第四滤腔相通;第二滤芯上设有检测第二滤芯上滤渣厚度的第二检测装置,
第二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第四滤腔内设有第二清理装置,第二清理装置与
控制器连接;外壳上靠近出油口处设有与第二清理装置相适配的第二出渣口,
第二出渣口内设有第二活动门,第二活动门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第一清理装置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伸缩杆和半环形推板,控
制器与第一驱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伸缩杆连接,第一伸缩杆与半
环形推板连接。
优选的,第二清理装置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伸缩杆和环形刮板,第二
驱动装置与控制器连接,第二伸缩杆与第二驱动装置连接,环形刮板通过连接
杆与第二伸缩杆连接。
优选的,进油口内设有第一回流抑制装置,出油口内设有第二回流抑制装
置。
优选的,第一回流抑制装置包括半圆形第一回流抑制弹片和半圆形第二回
流抑制弹片,第一回流抑制弹片、第二回流抑制弹片均与进油口内壁相适配,
第一回流抑制弹片靠近第一滤腔一端伸入进油口内,第二回流抑制弹片靠近第
一滤腔一端伸入进油口内,第一回流抑制弹片与第二回流抑制弹片相互抵靠并
呈预定角度,第一回流抑制弹片上设有第一复位机构,第二回流抑制弹片上设
有第二复位机构。
优选的,第二回流抑制装置包括半圆形第三回流抑制弹片和半圆形第四回
流抑制弹片,第三回流抑制弹片、第四回流抑制弹片均与出油口内壁相适配,
第三回流抑制弹片远离第四滤腔一端伸入出油口内,第四回流抑制弹片远离第
四滤腔一端伸入出油口内,第三回流抑制弹片与第四回流抑制弹片相互抵靠并
呈预定角度,第三回流抑制弹片上设有第三复位机构,第四回流抑制弹片上设
有第四复位机构。
优选的,第一滤芯采用多层滤网,且从第一滤腔向第二滤腔方向滤网的滤
孔规格逐渐增大。
优选的,第二滤芯采用多层滤网,且从第四滤腔向第三滤腔方向滤网的滤
孔规格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中,第一室内设有第一滤芯,底座上靠近隔板的通孔位置处设有
第一清理装置,外壳上与第一清理装置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出渣口;第二室内
设有第二滤芯,第二滤芯内设有第二清理装置,外壳上靠近出油口处设有第二
出渣口;工作时,机油从进油口进入滤清器,过滤之后从出油口排出,经过第
一滤芯、滤网、第二滤芯的多次过滤,能够完全将机油中含有的杂质过滤掉,
满足发动机机油使用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检测装置时刻检测滤网上滤渣
的厚度,第二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第二滤芯上滤渣的厚度,控制器内事先预设有
第一预设厚度值和第二预设厚度值,控制器根据上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取滤网上
滤渣的实时厚度值并将滤网上滤渣的实时厚度值与第一预设厚度值、第二预设
厚度值比较,控制器根据上述第二检测装置获取第二滤芯上滤渣的实时厚度值
并将第二滤芯上滤渣的实时厚度值与第一预设厚度值、第二预设厚度值比较,
当滤网上滤渣的厚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厚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清理装置清理
滤网上的滤渣并从第一出渣口排出滤渣;当第二滤芯上滤渣的厚度值大于第二
预设厚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清理装置清理第二滤芯上的滤渣并从第二出渣
口排出滤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1、控制器,其中:
外壳1上设有进油口11和出油口12,外壳1内设有隔板2,隔板2将外壳
1内部分隔成第一室和第二室。
隔板2上对称设有两个通孔21,通孔21处均设有滤网211,滤网211上均
设有检测滤网211上滤渣厚度的第一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隔板2靠近第一室一侧设有底座3,底座3上靠近通孔21处均设有第一清理装
置6,第一清理装置6包括第一驱动装置61、第一伸缩杆62和半环形推板63,
控制器与第一驱动装置61连接,第一驱动装置61与第一伸缩杆62连接,第一
伸缩杆62与半环形推板63连接。外壳1上与第一清理装置6相对应位置设有
与第一清理装置6相适配的第一出渣口17,第一出渣口17内设有第一活动门
171,第一活动门171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室内设有第一滤芯4,第一滤芯4一端与外壳1连接,另一端与底座3
连接,第一滤芯4将第一室内分隔成第一滤腔13和第二滤腔14,进油口11与
第一滤腔13相通;第一滤芯4采用多层滤网,且从第一滤腔13向第二滤腔14
方向滤网的滤孔规格逐渐增大。
本实施例中,第二室内设有第二滤芯5,第二滤芯5一端与隔板2连接,另
一端与外壳1连接,第二滤芯5将第二室内分隔成第三滤腔15和第四滤腔16,
通孔21与第三滤腔15相通,出油口12与第四滤腔16相通,第二滤芯5采用
多层滤网,且从第四滤腔16向第三滤腔15方向滤网的滤孔规格逐渐减小。第
二滤芯5上设有检测第二滤芯5上滤渣厚度的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与
控制器连接。第四滤腔16内设有第二清理装置7,第二清理装置7包括第二驱
动装置71、第二伸缩杆72和环形刮板74,第二驱动装置71与控制器连接,第
二伸缩杆72与第二驱动装置71连接,环形刮板74通过连接杆73与第二伸缩
杆72连接。外壳1上靠近出油口12处设有与第二清理装置7相适配的第二出
渣口18,第二出渣口18内设有第二活动门181,第二活动门181与控制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进油口11内设有第一回流抑制装置8,第一回流抑制装置8
包括半圆形第一回流抑制弹片81和半圆形第二回流抑制弹片82,第一回流抑制
弹片81、第二回流抑制弹片82均与进油口11内壁相适配,第一回流抑制弹片
81靠近第一滤腔13一端伸入进油口11内,第二回流抑制弹片82靠近第一滤腔
13一端伸入进油口11内,第一回流抑制弹片81与第二回流抑制弹片82相互抵
靠并呈预定角度,第一回流抑制弹片81上设有第一复位机构,第二回流抑制弹
片82上设有第二复位机构。若机油回流,机油会挤压第一回流抑制弹片81和
第二回流抑制弹片82,第一回流抑制弹片81、第二回流抑制弹片82相互靠拢,
从而密封进油口11,防止机油回流。
本实施例中,出油口12内设有第二回流抑制装置9,第二回流抑制装置9
包括半圆形第三回流抑制弹片91和半圆形第四回流抑制弹片92,第三回流抑制
弹片91、第四回流抑制弹片92均与出油口12内壁相适配,第三回流抑制弹片
91远离第四滤腔16一端伸入出油口12内,第四回流抑制弹片92远离第四滤腔
16一端伸入出油口12内,第三回流抑制弹片81与第四回流抑制弹片82相互抵
靠并呈预定角度,第三回流抑制弹片81上设有第三复位机构,第四回流抑制弹
片82上设有第四复位机构。若机油回流,机油会挤压第三回流抑制弹片91和
第四回流抑制弹片92,第三回流抑制弹片91、第四回流抑制弹片92相互靠拢,
从而密封出油口12,防止机油回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改进型机油滤清器,第一室内设有第一滤芯4,底座3上
靠近隔板2的通孔21位置处设有第一清理装置6,外壳1上与第一清理装置6
相对应位置设有第一出渣口17;第二室内设有第二滤芯5,第二滤芯5内设有
第二清理装置7,外壳1上靠近出油口12处设有第二出渣口18;工作时,机油
从进油口11进入滤清器,过滤之后从出油口12排出,经过第一滤芯4、滤网
211、第二滤芯5的多次过滤,能够完全将机油中含有的杂质过滤掉,满足发动
机机油使用标准。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检测装置时刻检测滤网211上滤渣的厚
度,第二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第二滤芯5上滤渣的厚度,控制器内事先预设有第
一预设厚度值和第二预设厚度值,控制器根据上述第一检测装置获取滤网211
上滤渣的实时厚度值并将滤网上滤渣的实时厚度值与第一预设厚度值、第二预
设厚度值比较,控制器根据上述第二检测装置获取第二滤芯5上滤渣的实时厚
度值并将第二滤芯5上滤渣的实时厚度值与第一预设厚度值、第二预设厚度值
比较,当滤网211上滤渣的厚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厚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活
动门171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1驱动第一伸缩杆62伸缩,从而带
动半环形推板63伸缩,从而将滤网211上的滤渣推出第一出渣口17实现排渣.
当第二滤芯5上滤渣的厚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厚度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活动门
181打开,控制器控制第二驱动装置71驱动第二伸缩杆72伸缩,从而带动环形
刮板74上下移动,刮下第二滤芯5上的滤渣,并从第二出渣口18排出滤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