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抢修器及其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夹具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快速抢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道抢修器及
其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使用管道实现远距离液体和气体的输送,其广泛应用于
地表/地下工程、造船/海洋石油平台、水、煤气/天然气供给、电力、
工业生产、污水处理及维护等领域,例如原油管线、煤气管线、天然
气管线、给/排水管线等。
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自身或者外界因素等因素,有可能发生
渗漏或者破损,则需要进行抢修,抢修过程是在管道内部介质正常输
送情况下完成。现有技术中常使用管道抢修器对管道的破损部位进行
修复,管道抢修器包覆于管道的破损部位并加紧实现快速堵漏。
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管道抢修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密
封圈,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
体可以围成容纳管道的腔体,并且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均设置有若
干组同轴通孔,在管道抢修时,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合于管道破
损位置,使用螺栓穿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相应同轴通孔,最后将
螺母旋紧于螺栓的螺纹部,进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抱紧管道,从而
实现管道破损位置的快速堵漏。
现有技术通过螺栓和螺母锁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螺母一般通
过扳手等工具安装,操作扳手需要足够的空间。当泄露管道所处环境
空间比较狭小时,螺母安装比较困难,容易出现安装不到位,严重时
容易出现管道二次泄露,需要拆卸管道抢修器重新安装,费时、费力。
因此,如何改进现有技术中管道抢修器的结构,提高其在环境狭
小空间安装的便利性及可靠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
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抢修器,包括可围成
容纳待修管路容置腔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
二壳体的相对端面至少对应设置有一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所述
管道抢修器还包括管卡,所述管卡至少一侧具有开口,当所述管道抢
修器安装时,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应的两所述凸台张紧
于所述开口内部。
与现有技术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螺栓实现固定相比,本文
中所提供的管道抢修器的安装固定是通过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设置
的凸台与管卡相配合实现的,管卡固定所需的操作空间相对比较小,
适于管道抢修器在泄露管道所处空间比较狭小环境的应用,提高抢修
效率及管道抢修的可靠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螺栓固定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需要在两壳体
上加工螺栓安装孔,而本文中通过管卡固定无需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
体进行加工螺栓安装孔,一方面有利于简化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加
工工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使用强度。
可选的,所述管卡为一侧开口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包括两
个横壁和连接两所述横壁的立壁,所述开口形成于两所述横壁之间,
并且所述开口由内向外减缩;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横壁的内表面配合
卡紧的外表面。
可选的,两所述横壁的内壁和所述凸台的外表面均为斜面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的各所述凸台还具有向
内的折弯边,当所述管卡与所述凸台安装时,所述折弯边的外表面抵
靠所述立壁的内表面。
可选的,沿轴向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对端面两侧均具
有向外的折弯边,所述折弯边沿轴向连续布置,各所述凸台形成于所
述折弯边。
可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折弯边的外表面还具有竖
直延伸的筋板,所述筋板具有与夹具配合作用的受力端面,所述筋板
位于所述凸台的旁侧;安装时,夹具向内压缩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
二壳体上对应的两所述筋板,以方便所述管卡套装于相应所述凸台。
可选的,所述凸台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筋板。
可选的,所述筋板的内表面还同时与所述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的
外表面连接。
可选的,两所述横壁其中一者还开设有竖直延伸的通孔,所述通
孔内部设有调节螺栓或调节螺钉。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夹具,包括具
有U型卡槽的安装块,所述U型卡槽的一侧壁还具有调节块,所述夹
具还包括驱动所述调节块相对另一侧壁动作的驱动部件。
可选的,所述驱动部件为旋转手柄,所述U型卡槽的侧壁设置有
通孔,所述旋转手柄的下端部穿过所述通孔连接所述调节块,以驱动
所述调节块上下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管道抢修器安装于抢修管道上的结构
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管道抢修器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为管道抢修器、管道、夹具处于组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夹具的结构示
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
第一壳体11、第一凸台111、第一凸台的外表面111a、第一筋板
112;
第二壳体12、第二凸台121、第二凸台的外表面121a、第二筋板
122;
管卡13、第一横壁131、第二横壁132、立壁133、斜面13a、调
节螺钉14、橡胶垫15;
夹具16、161、旋转手柄1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
合管道抢修器、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夹具、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第一、第二等方位词仅为了区分结构相同
或类似的不同部件或者不同结构,不表示对顺序的某种特殊限定。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管道抢修器安装
于抢修管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
图1所示管道抢修器的局部侧视图;图4为管道抢修器、管道、夹具
处于组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道抢修器,管道抢修器主要包括第一壳体11
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可围成容纳待修管路容置
腔,并且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即第一壳体
11和第二壳体12可以为分体式结构,在对管道进行抢修时,第一壳
体11和第二壳体12组装形成容置腔;当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
12也可以一侧铰接,另一侧可以围绕铰接端相对打开或关闭。第一壳
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结构本文中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够实现在不
拆卸管道即可能够对管道维修即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简洁,本文
以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为分体式结构为例介绍以下技术方案。
管道抢修器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内壁一般还设置有橡
胶垫15,橡胶垫15可以缓冲管道抢修器和被抢修管道之间的作用力,
避免管道抢修器锁紧压力对管道的损坏。
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抢修器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端
面至少对应设置有一组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台,一般地第一壳体11
和第二壳体12的两侧凸台组的数目多于两组,具体设置的数量可以根
据待抢修管路的管径决定,管径比较大的管路单侧凸台组的数量比较
多,管径比较小的管路单侧凸台组的数量比较少。为了描述技术方案
的简洁,本文将第一壳体11上的凸台定义为第一凸台111,第二壳体
12上的凸台定义为第二凸台121,第一凸台111与第二凸台121相对
设置。
并且,本发明所提供的管道抢修器还包括管卡13,管卡13一侧
具有开口,当管道抢修器安装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应
的两凸台张紧于开口内部。也就是说,第一凸台111和与之相对的第
二凸台121共同张紧于管卡13的的开口内部。
与现有技术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通过螺栓实现固定相比,
本文中所提供的管道抢修器的安装固定是通过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
体12上设置的凸台与管卡13相配合实现的,管卡13固定所需的操作
空间相对比较小,适于管道抢修器在泄露管道所处空间比较狭小环境
的应用,提高抢修效率及管道抢修的可靠性。
另外,现有技术中螺栓固定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需要在
两壳体上加工螺栓安装孔,而本文中通过管卡13固定无需在第一壳体
11和第二壳体12进行加工螺栓安装孔,一方面有利于简化第一壳体
11和第二壳体12的加工工艺,另一方面可以增强第一壳体11和第二
壳体12的使用强度。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管卡13为一侧开口的U型结构,U
型结构包括两个横壁和连接两个横壁的立壁,具体为:第一横壁131、
第二横壁132、立壁133,两横壁形成上述开口,并且开口由内向外减
缩,即第一横臂132、第二横壁132的内表壁13a均为斜面结构,如
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将U型结构的远离凸台的方向定义为
内,靠近凸台的方向定义为外。
同理,凸台也具有与横壁的内表面配合卡紧的外表面,即凸台与
开口配合的外表面也渐变式,凸台的配合表面自管中心向外渐扩。如
图2所示,第一凸台111的外表面111a由内向上倾斜,第二凸台121
的外表面121a由内向下倾斜。第一凸台111的外表面与U型结构的
上横壁的内侧壁配合,第二凸台121的外表面与U型结构的下横壁的
内侧壁配合。
上述管卡13在安装时,先利用夹具16夹紧第一凸台111和与之
相对应的第二凸台121的附近位置,尽量使两凸台靠近,然后将管卡
13的开口正对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将第一凸台111和第二
凸台121套装于开口内部,最后放开夹具16,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
台121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张紧于开口内部。并且开口结构由内向外减
缩可以有效避免凸台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脱出,增加管卡13固定的可靠
性。
具体地,横壁的内壁和凸台的外表面可以为斜面结构,斜面与水
平面的夹角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经验选取,也就是说,本文中
不公开斜面结构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影响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实施以上技
术方案。
斜面结构加工简单,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
管卡13的加工工艺难度。
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可以分别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
12轴向间隔布置,也可以连续布置,以下给出了凸台连续布置的具体
实施方式,详见以下描述。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相对端面
两侧均具有向外的折弯边,折弯边沿轴向连续布置,各凸台形成于折
弯边的相应位置。这样当管道抢修器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进
行固定时,可以固定折弯边的任一位置实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
12的可靠限位,装配精度比较低,有利于实现管道的快速、有效抢修。
为了方便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相对固定,在以上实施例
的基础上,本文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折弯边的外表面还具
有竖直延伸的筋板,筋板具有与夹具16配合作用的受力端面,以第一
壳体11为例,第一壳体11上的筋板的受力端面为上端面,其中上端
面可以为平面,所述筋板位于所述凸台的旁侧;安装时,夹具16向内
压缩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对应的两筋板,以方便管卡13套装
于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同理,本文将第一凸台111旁侧的
筋板定义为第一筋板112,第二凸台121旁侧的筋板定义为第二筋板
122。
其中,凸台的左右两侧可以分别设置一个筋板,即第一凸台111
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一筋板112,第二凸台121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
二筋板122,即当对某一对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安装管卡13
时,夹具16的作用力同时作用于上侧的两个第一筋板112和下侧的两
个第二筋板122。这样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附近所受夹紧力
比较均衡,避免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现象局部受力过大导致被
损坏现象的发生。另外,筋板还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增强第一壳
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强度,提供管道抢修器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筋板的内表面还同时与第一壳体11或第二壳体12的外
表面连接,即第一筋板112同时与第一壳体11的周向、折弯边连接,
第二筋板122同时与第二壳体12的周向、折弯边连接,这样可以增强
筋板、壳体的使用强度。
由于加工误差或长期使用磨损等各方面的原因,第一凸台111、
第二凸台121、管卡13组装后存在一定间隙,影响抢修固定可靠性。
故本文还进行了以下改进。
上述各实施例中,两横壁其中一者还开设有竖直延伸的通孔,通
孔内部设有调节螺栓或调节螺钉14,旋动调节螺栓或者调节螺钉14
相对上下运动,调节螺栓或者调节螺钉14的末端部可以远离或者靠近
凸台,这样可以降低或者增加对凸台的夹紧力,以便调整第一凸台111
和第二凸台121与管卡13的张紧力。例如,当第一凸台111、第二凸
台121、管夹安装后张紧力比较小时,可以旋转调节螺栓或调节螺钉
14向下运动,使调节螺栓或调节螺钉14进一步抵靠第一凸台111(第
二凸台121)。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
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此外,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管道抢修器安装的夹具
16,该夹具16包括具有U型卡槽的安装块161,U型卡槽的一侧壁还
具有调节块,夹具16还包括驱动调节块相对另一侧壁动作的驱动部
件,
上述管道抢修器进行安装时,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先置
于U型卡槽的内部,然后驱动调节块向下运动,通过调节块和U型卡
槽的下侧壁夹紧第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然后安装管卡13于第
一凸台111和第二凸台121。
该驱动部件可以为旋转手柄162,U型卡槽的侧壁设置有通孔,
旋转手柄162的下端部穿过通孔连接所述调节块,以驱动调节块上下
动作。旋转手柄162的驱动源可以为手动,也可以为电机等部件,具
体结构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管道抢修器及其用于管道抢修器安
装的夹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
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
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
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