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4632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4632A21申请号201410397303122申请日20140813F24F11/0020060171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申请人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72发明人任博强刘梦璇甄庆王媛媛赵晶马宁陈立东曹北建胡旭东张旭董泽寅刘宏江郭新裴少泉殷旺洲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8代理人庞学欣54发明名称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57摘要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包括步骤1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或者湿度超过上下限,则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
2、精密空调;步骤2经过几个时间周期后,再次监测温度和湿度,如果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则关闭全部精密空调;如果温湿度没有达到关停范围,则再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步骤3重复步骤2,直到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本发明能在保证机房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单台空调的启停次数,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降低机房维护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4632ACN104154632A1/1页21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
3、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或者湿度超过上下限,则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步骤2经过几个时间周期后,再次监测温度和湿度,如果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则关闭全部精密空调;如果温湿度没有达到关停范围,则再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步骤3重复步骤2,直到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步骤2中,所述的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的方法为步骤11采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从待投入使用的精密空调之中优选出一台目标空调;步骤12将目标空调投入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4、在步骤11中,所述的优选出一台目标空调的具体方法为步骤111求出每一台精密空调的已消耗寿命利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确定每一台精密空调的已消耗寿命;步骤112选择目标空调选择已消耗寿命最短的一台精密空调作为目标空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1中,所述的精密空调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为若认为精密空调使用寿命为1,则精密空调已消耗寿命D可表示为其中,N表示精密空调已开启次数,N是整个寿命周期内精密空调可启动次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2中,所述的选择目标空调的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进。
5、行选择,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式中,1,2,K为可开启的精密空调编号,DK为可开启的精密空调中最短的已使用寿命,K为已使用寿命为最短的精密空调编号,NUMBER为选出的精密空调编号。权利要求书CN104154632A1/3页3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一般机房内都会配置精密空调,用于保持机房内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现在精密空调的启停规律为一旦检测到周围温度或湿度超过合理范围立即启动,周围温度或湿度达到关停范围立即关闭。这样做的缺点是多台精密空调之间缺乏统一的控制系统,从而导致单台空调。
6、频繁启停。由于空调的寿命是按照压缩机的启动次数来计算的,启动一次,电流就要冲击一次,寿命就减少一次,因此,精密空调的寿命与启停次数直接相关,频繁启停必然会造成精密空调寿命缩短,从而增加了机房维护成本。发明内容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0005步骤1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或者湿度超过上下限,则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0006步骤2经过几个时间周期后,再次监测温度和湿度,如果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则关闭全部精密空调;如果温湿度没有达到关停范围,则再采用数。
7、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0007步骤3重复步骤2,直到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0008在步骤1、步骤2中,所述的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的方法为0009步骤11采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从待投入使用的精密空调之中优选出一台目标空调;0010步骤12将目标空调投入运行。0011在步骤11中,所述的优选出一台目标空调的具体方法为0012步骤111求出每一台精密空调的已消耗寿命利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确定每一台精密空调的已消耗寿命;0013步骤112选择目标空调选择已消耗寿命最短的一台精密空调作为目标空调。0014在步骤111中,所述的精密空调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为若认为精密空调使用寿。
8、命为1,则精密空调已消耗寿命D可表示为00150016其中,N表示精密空调已开启次数,N是整个寿命周期内精密空调可启动次数。说明书CN104154632A2/3页40017在步骤112中,所述的选择目标空调的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选择,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00180019式中,1,2,K为可开启的精密空调编号,DK为可开启的精密空调中最短的已使用寿命,K为已使用寿命为最短的精密空调编号,NUMBER为选出的精密空调编号。0020本发明提供的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是在室内温度分布均匀、空调摆放在机房的同一侧且间隔一致、单台空调具备使室内温湿度下降到合理范围能力的前提下,针对同一。
9、机房范围内的多台精密空调系统,建立单台空调开启次数与使用寿命之间的数学关系,以空调系统使用寿命最长为目标,提出一种有效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能在保证机房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减少单台空调的启停次数,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降低机房维护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0021图1为机房设备和精密空调摆放位置图。0022图2为单台精密空调动态过程图。0023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0025本发明假设室内温度分布均匀,空调摆放在机房的同一侧且间隔一致,单台。
10、空调具备使室内温湿度下降到合理范围的能力。机房设备和空调摆放位置如图1所示。0026精密空调的基本动态过程如图2所示,室内温度湿度在一定的温度湿度设置值附近上下波动,一旦温度湿度超出上下边界,则精密空调启动;空调启动后,一旦温度湿度达到相应的关停边界,则精密空调关闭。图2以温度过高为例,温度下降过程对应功率的消耗,即精密空调调节以降低室内温度。温度上升意味着设备关闭,温度上升是由于室内设备散热所致,为了避免精密空调频繁启停,定义了较为宽泛的关停边界,即如果室内温度高,则对应关停边界为关停下边界;如果室内温度低,对应关停边界为关停上边界。如图2所示,T1T2及T3T4时间段精密空调处于开启状态。。
11、0027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流程图,其具体步骤如下0028步骤1实时监测室内温度和湿度,一旦温度或者湿度超过上下限,则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0029步骤2经过几个时间周期后,再次监测温度和湿度,如果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则关闭全部精密空调;如果温湿度没有达到关停范围,则再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0030步骤3重复步骤2,直到温湿度达到关停范围。0031在步骤1、步骤2中,所述的采用数学模型开启一台精密空调的方法为说明书CN104154632A3/3页50032步骤11采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从待投入使用的精密空调之中优选出一台目标空调;0033步骤1。
12、2将目标空调投入运行。0034在步骤11中,所述的优选的具体方法为0035步骤111求出每一台精密空调的已消耗寿命利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确定每一台精密空调的已消耗寿命;0036步骤112选择目标空调选择已消耗寿命最短的一台精密空调作为目标空调。0037在步骤111中,所述的精密空调已使用寿命与开启次数的数学模型为若认为精密空调使用寿命为1,则精密空调已消耗寿命D可表示为00380039其中,N表示精密空调已开启次数,N是整个寿命周期内精密空调可启动次数即空调压缩机可启动次数。0040在步骤112中,所述的选择目标空调的具体方法如下采用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进行选择,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为00。
13、410042式中,1,2,K为可开启的精密空调编号,DK为可开启的精密空调中最短的已使用寿命,K为已使用寿命为最短的精密空调编号,NUMBER为选出的精密空调编号。0043该数学问题是一个离散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采用优先队列法进行求解。0044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充分解决了一个机房中单台精密空调频繁启停的问题,延长了精密空调的使用寿命;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0451利用优先队列法对一个机房内的多台精密空调进行集中控制,根据每台精密空调的状态进行统一决策,避免单台精密空调频繁开启。00462集中控制系统制定了精密空调的关停策略,保证了机房温湿度维持在合理范围的前提下,精密空调的及时关停,节约了能源。说明书CN104154632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54632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546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