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41985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2CN104141985A21申请号201410419810022申请日20140822F24F1/0020110171申请人深圳市晓风建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18000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街道梅龙路七星商业广场B座130372发明人彭书涛刘聪陈文李玉岚冯莉华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代理人李悦齐文剑54发明名称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属于暖通空调领域,其包括外壳、风机和高温表冷器;所述外壳设有用于进风的入口端、用于出风的出口端和溶液稀。
2、释腔;所述溶液稀释腔设于外壳内,该溶液稀释腔具有供空气在溶液稀释腔内流通的通风口,且该溶液稀释腔的上部设有浓溶液喷洒器、中部填充有除湿填料、下部设有稀溶液汇聚盘;所述浓溶液喷洒器连通有浓溶液入口;所述稀溶液汇聚盘连通有稀溶液出口;所述风机和高温表冷器设于外壳内。本发明是在现有暖通空调新风设备的基础上配置上述的溶液除湿结构,以便于与高温冷水暖通配套使用,使其利于生产、运输、后期维护保养和节省暖通系统投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41985ACN104141985A1/1。
3、页21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风机和高温表冷器;所述外壳设有用于进风的入口端、用于出风的出口端和溶液稀释腔;所述溶液稀释腔设于外壳内,该溶液稀释腔具有供空气在溶液稀释腔内流通的通风口,且该溶液稀释腔的上部设有浓溶液喷洒器、中部填充有除湿填料、下部设有稀溶液汇聚盘;所述浓溶液喷洒器连通有浓溶液入口;所述稀溶液汇聚盘连通有稀溶液出口;所述风机和高温表冷器设于外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表冷器设于风机与溶液稀释腔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表冷器与溶液稀释腔之间设有挡水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
4、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表冷器连通有高温冷水入口和高温冷水出口,该高温冷水入口设于高温表冷器的下方,该高温冷水出口设于高温表冷器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填料为蜂巢状。权利要求书CN104141985A1/2页3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暖通空调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背景技术0002溶液除湿系统在国内外都有应用,研究也比较多,在暖通空调里面,空气新风除湿是主要研究对象,目前比较成熟。
5、的方法有两种,其一,除湿模块和除湿溶液再生模块一体构成。除湿模块包含空气热交换系统;除湿溶液再生模块包含压缩机、升温、降温系统。其二,就是溶液除湿新风系统配置液液热交换器。第一种方式设备复杂、庞大,效率低,造价高;第二种方式属于纯末端设备,其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这是因为现有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的除湿过程和溶液再生原理各不相同,其结构差异很大。一体化新风除湿、溶液再生设备因包含了除湿模块、溶液再生模块、加热装置、降温装置、热交换装置等,其结构复杂,效率低,维护成本较高;配置液液热交换器的新风除湿末端因热交换器的特点,不易维护,生产成本较高。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
6、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该新风机组解决现有技术不便维护的问题。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包括外壳、风机和高温表冷器;所述外壳设有用于进风的入口端、用于出风的出口端和溶液稀释腔;所述溶液稀释腔设于外壳内,该溶液稀释腔具有供空气在溶液稀释腔内流通的通风口,且该溶液稀释腔的上部设有浓溶液喷洒器、中部填充有除湿填料、下部设有稀溶液汇聚盘;所述浓溶液喷洒器连通有浓溶液入口;所述稀溶液汇聚盘连通有稀溶液出口;所述风机和高温表冷器设于外壳内。0006优选的,所述高温表冷器设于风机与溶液稀释腔之间。0007优选的,所述高温表冷器与溶液稀。
7、释腔之间设有挡水板。0008优选的,所述高温表冷器连通有高温冷水入口和高温冷水出口,该高温冷水入口设于高温表冷器的下方,该高温冷水出口设于高温表冷器的上方。0009优选的,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0010优选的,所述除湿填料为蜂巢状。0011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2本发明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属于暖通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除湿末端,其作用在于除湿,即除去暖通系统中的潜热。针对前面叙述的已有溶液除湿末端设备,本发明是在现有暖通空调新风设备的基础上配置溶液除湿模块,即溶液稀释腔的上部设有浓溶液喷洒器、中部填充有除湿填料、下部设有稀溶液汇聚盘,主要配套高温冷水暖通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利。
8、于生产、运输、后期维护保养和节省暖通系统投资。说明书CN104141985A2/2页4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0014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15附图标记如下00161、离心风机;2、高温表冷器;3、高温冷水入口;4、高温冷水出口;5、挡水板;6、稀溶液出口;7、浓溶液入口;8、除湿填料;9、浓溶液喷洒器;10、稀溶液汇聚盘。具体实施方式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18本发明如图1和2所示,所述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包括外壳、离心风机1和高温表冷器2;所述外壳设有用于进风的入口端、用于出风的出口端和溶液稀释腔;所述溶液稀释腔。
9、设于外壳内,该溶液稀释腔具有供空气在溶液稀释腔内流通的通风口,且该溶液稀释腔的上部设有浓溶液喷洒器9、中部填充有呈蜂巢状的除湿填料8、下部设有稀溶液汇聚盘10;所述浓溶液喷洒器9连通有浓溶液入口7;所述稀溶液汇聚盘10连通有稀溶液出口6;所述离心风机1和高温表冷器2设于外壳内,且高温表冷器2设于离心风机1与溶液稀释腔之间,高温表冷器2与溶液稀释腔之间设有挡水板5。其中,上述的高温表冷器2连通有高温冷水入口3和高温冷水出口4,该高温冷水入口3设于高温表冷器2的下方,该高温冷水出口4设于高温表冷器2的上方。0019本发明温湿度独立控制新风机组的工作流程为除湿农溶液由浓溶液入口7进入到浓溶液喷洒器9。
10、,由浓溶液喷洒器9均匀喷洒至除湿填料8表面,浓溶液在重力作用下沿除湿填料8表面下流;室外新风在离心风机1的作用下由入口端进入溶液稀释腔,经除湿填料8间隙流过;除湿填料8间隙中空气与除湿填料8表面的除湿浓溶液接触,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被浓溶液吸收,吸收水汽的浓溶液浓度会降低转变为稀溶液,此时稀溶液的温度将升高至26附近,稀溶液最后汇聚到稀溶液汇聚盘10,并由稀溶液出口6流出;除湿填料8间隙中空气的水蒸气被吸收,空气的湿度减低,经过挡水板5后与高温表冷器2接触,在高温表冷器2的冷却下,新风温度降低到室内需要的送风温度,在离心风机1的动力作用下,降温除湿的新风将送至室内。0020本发明温湿度独立控制新。
11、风机组属于暖通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的除湿末端,其作用在于除湿,即除去暖通系统中的潜热。针对前面叙述的已有溶液除湿末端设备,本发明是在现有暖通空调新风设备的基础上配置溶液除湿模块,即溶液稀释腔的上部设有浓溶液喷洒器9、中部填充有除湿填料8、下部设有稀溶液汇聚盘10,主要配套高温冷水暖通使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利于生产、运输、后期维护保养和节省暖通系统投资。0021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说明书CN104141985A1/1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4198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