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28704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83920.X

申请日:

2015.11.16

公开号:

CN105607446A

公开日:

2016.05.2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3G 21/14申请日:20151116|||公开

IPC分类号:

G03G21/14; G03G21/16; G03G15/01

主分类号:

G03G21/14

申请人: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发明人:

岛添诚; 林明洋; 吉川博之; 东敏和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14.11.19 JP 2014-234919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李洋;杨林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给感光鼓的寿命带来的影响以及/或者图像劣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电路(7)在黑白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感光鼓(21b)~(21d)以比全色打印模式时低速地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以及/或者从高压电源电路(6)对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带电机构(22a)~(22d)供给比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具备:
多个成像单元,按多种颜色的每种颜色被设置,并在感光体的周围
配置有多种工艺部件,所述多个成像单元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形成每种颜
色的图像;
高压电源电路,其能够生成从一个变压器的输出电压面向同种的工
艺部件的偏置电压;以及
控制机构,其控制使用规定数量的成像单元的第一打印模式、以及
使用比所述规定数量少的成像单元的第二打印模式,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
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以及/
或者从所述高压电源电路对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
艺部件供给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是全色打印模式,在所述全色打印模式下,使用
全部的所述多个成像单元,
所述第二打印模式是黑白打印模式,在所述黑白打印模式下,使用
所述多个成像单元中的一个成像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多种工艺部件包含带电机构,
所述高压电源电路能够基于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生成面向所述
多种颜色的带电机构的带电偏置电压,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
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以及/
或者从所述高压电源电路向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带电机构
供给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带电偏置电压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多种工艺部件包含带电机构和显影机构,
所述高压电源电路能够基于第一变压器以及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电
压,生成面向所述多种颜色的带电机构的带电偏置电压以及面向所述多
种颜色的显影机构的显影偏置电压,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
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多种工艺部件包含一次转印机构,
所述高压电源电路能够基于第三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生成面向所述
多种颜色的一次转印机构的一次转印偏置电压,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
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
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的情
况下,将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的感光体的转速控制在整数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至少基于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的打印张数以及每单
位时间的打印张数,来决定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的感光体的转速以及
圆周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从所述高压电源电路对
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件供给比所述第一打印
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的情况下,输出所述高压电源电路能
够输出的范围内绝对值下限的偏置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进行从所述高压电源电路对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
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件供给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
置电压的控制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的期间,输出大致恒定的
偏置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意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打印模式后控制所述第二打印模式的情
况下,在开始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的图像形成之前,进行使不使用的成
像单元所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
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意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后控制所述第一打印模式的情
况下,在开始所述第一打印模式的图像形成之前,进行将不使用的成像
单元所具备的感光体的圆周速度返回到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的圆周速
度的控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打印模式后控制所述第二打印模式的情
况下,在开始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的图像形成之前,进行从所述高压电
源电路向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件供给比所述
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后控制所述第一打印模式的情
况下,在开始所述第一打印模式下的图像形成之前,将针对所述不使用
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件的偏置电压返回到所述第一打印
模式时的偏置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一打印模式后控制所述第二打印模式的情
况下,在开始所述第二打印模式下的图像形成之前,先进行从所述高压
电源电路向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件供给比所
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再进行使所述不使用的
成像单元所具备的感光体以比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
的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机构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式后控制所述第一打印模式的情
况下,在开始所述第一打印模式下的图像形成之前,将所述不使用的成
像单元所具备的感光体的圆周速度返回到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的圆周
速度的控制之后,将针对所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
件的偏置电压返回到所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的偏置电压。

说明书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能够根据被多个成像单元共用的变压器的输出电
压,生成向这些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工艺部件施加的偏置电压的高
压电源电路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能够进行全色打印,有时例如采用串联方式。在
该图像形成装置中,按照Y(黄)、M(品红)、C(青绿)、K(黑)每
种颜色具备成像单元。这些成像单元被线性布局。在这里,K的成像单
元与其他颜色的成像单元相比接近后述的二次转印区域。

在全色打印模式时,在各成像单元中,带电机构根据带电偏置电压
的施加,使旋转的感光鼓表面均匀地带有规定电位。另外,曝光机构基
于图像数据按照每种颜色生成光束,并照射至对应的带电区域。由此,
在各感光鼓表面形成对应颜色的静电潜像。另外,在各成像单元的显影
器中,内置的显影辊在被施加了显影偏置电压的状态下旋转,将对应颜
色的调色剂供给至静电潜像。由此,形成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

以各显影器为基准,在对应的感光鼓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中间转
印带与各感光鼓抵接。另外,各种颜色的一次转印辊隔着中间转印带与
对应颜色的感光鼓对置。由此,在中间转印带与各感光鼓之间按照每种
颜色形成一次转印区域。对各一次转印辊施加一次转印偏置电压,由此,
各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像在对应的一次转印区域中,被转印到旋转的中间
转印带的同一区域。由此,形成全色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还在比K色的感光鼓靠近规定方向侧(例如左方向侧)
与二次转印辊接触,形成二次转印区域。对二次转印辊施加二次转印偏
置,由此,在二次转印区域中,将中间转印带所担载的全色调色剂像转
印于打印介质。该打印介质在通过公知的定影器后,被作为打印物排出
至托盘。

在这里,从部件/制造成本抑制等的观点来看,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
例如有时具备根据被作为工艺部件的全色的显影辊共用的变压器的输
出电压生成全色的显影偏置电压的高压电源电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630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62870号公报

然而,在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若在黑白打印模式下,在YMC
色的感光鼓的旋转被停止了的状态下,从高压电源电路对YMC色的显
影辊常时供给显影偏置电压,则在YMC色的感光鼓中,特别是,在与
显影辊对置的位置产生电损伤(具体而言是膜损耗)。换言之,给YMC
色的感光鼓的寿命带来影响。

另外,即使关于带电偏置电压以及一次转印偏置电压也考虑以全色
共用变压器。在这种情况下,若在黑白打印模式期间,向YMC色的带
电机构以及一次转印辊常时供给带电偏置电压以及一次转印偏置电压,
则在下一个彩色打印模式中,不能够使YMC色的感光鼓的表面均匀地
带电,产生被称作图像存储器的图像劣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给感光鼓的寿命带来的影响
以及/或者图像劣化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成像单元,按多种
颜色的每种颜色而被设置,并在感光体的周围配置有多种工艺部件的多
个成像单元,上述多个成像单元通过电子照片方式形成每种颜色的图
像;高压电源电路,其能够根据一个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生成面向同种工
艺部件的偏置电压;以及控制机构,其控制使用规定数量的成像单元的
第一打印模式以及使用比上述规定数量少的成像单元的第二打印模式,
上述控制机构在上述第二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
的感光体以比上述第一打印模式时低速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以及/或者
从上述高压电源电路对上述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工艺部件
供给以比上述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

根据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可抑制给感光鼓的寿命带来的影响以及/
或者图像劣化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全色打印模式时以及黑白打印模式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
大致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高压电源电路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图4是图2的控制电路的流程图。

图5是图4的黑白打印模式下的时序图。

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图。

图7是表示图6的高压电源电路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图8是图6的控制电路的流程图。

图9是图8的黑白打印模式下的时序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高压电源电路的详细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圆周速度的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S22的详细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全色打印模式→黑白打印模式→全色打印模式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向黑白打印模式的迁移时的感光鼓的圆周速度切换的
顺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向黑白打印模式的迁移时的带电偏置电压的电位切换
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7是向黑白打印模式的迁移时的感光鼓的圆周速度切换和带电
偏置电压的电位切换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向全色打印模式的迁移时的感光鼓的圆周速度切换的
顺序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向全色打印模式的迁移时的带电偏置电压的电位切换
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20是表示向全色打印模式的迁移时的感光鼓的圆周速度切换和
带电偏置电压的电位切换的顺序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其它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的结构的图。

图22是表示应用于图2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
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进
行说明。

《第一栏:定义》

在几个附图中示有相互正交的X轴~Z轴。X轴、Y轴以及Z轴表
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另外,在正文
中以及各图中,有时在参照附图标记之后,作为下标附加小写字母a、
b、c、d。下标d、c、b、a表示黄(Y)、品红(M)、青绿(C)、黑(K)。
例如,感光鼓21a表示K色的感光鼓。

《第二栏: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大致的结构》

在图1中,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复印机、打印机或者传真机,或
具备这些功能的复合机,通过公知的电子照片方式以及串联方式,至少
将全色图像以及黑白图像打印于片状的打印介质M(例如纸张)。为了
这样的打印,图像形成装置1大致具备成像单元2a~2d、中间转印带3、
二次转印辊4、以及马达5j、5k。以下,对各结构进行说明。

成像单元2a~2d被线性布局。在本说明中,成像单元2a~2d例如与
X轴大致平行地,并且按照该记载顺序从左向右并列配置。在这里,成
像单元2a为了实现高速的黑白打印,与成像单元2b~2d相比配置于二
次转印区域R2的附近。

另外,成像单元2a~2d包含感光鼓21a~21d。感光鼓21a~21d具有
沿Y轴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状,例如向箭头α的方向旋转。在感光鼓
21a~21d的周围,从各自的旋转方向α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作为工艺
部件的例子,至少配置带电机构22a~22d、显影机构24a~24d以及一次
转印辊25a~25d。

带电机构22a~22d是相互同种的工艺部件的第一个例子,使感光鼓
21a~21d的规定区域(即带电区域)带电。由于感光鼓21a~21d的表面
以大致恒定的圆周速度(旋转速度)旋转所以使其均匀地带电。

另外,在成像单元2a~2d的右上方设置曝光机构23a~23d。曝光机
构23a~23d生成基于图像数据调制后的光束Ba~Bd,之后,对在感光鼓
21a~21d的带电区域的正下游侧的曝光区域照射光束Ba~Bd而形成对
应颜色的静电潜像。

显影机构24a~24d是相互同种的工艺部件的第二例,向感光鼓
21a~21d的曝光区域的正下游侧的显影区域供给对应颜色的调色剂而形
成对应颜色的调色剂像。

中间转印带3是所谓的环形带,架设于沿左右方向排列的至少二个
辊(未图示)的外周面,例如按逆时针(用箭头β表示的方向)旋转。

在这里,中间转印带3的外周面在作为第一打印模式的第一个例子
的全色打印模式下,如图1上段所示,与各感光鼓21a~21d的下端抵接。
换言之,作为规定数量的第一个例子使用四个成像单元2a~2d。与此相
对,在全色打印模式下,在作为第二打印模式的第一个例子的黑白打印
模式下,通过公知的分离功能/机构(未图示),如图1下段所示,其外
周面与感光鼓21a抵接,但与其它感光鼓21b~21d分离。换言之,在黑
白打印模式中,使用比上述规定数量少的一个成像单元2a。中间转印带
3在分离的状态下也向旋转方向β旋转。

一次转印辊25a~25d是相互同种的工艺部件的第三例,在全色打印
模式中,如图1上段所示,设置于隔着中间转印带3与感光鼓21a~21d
对置的位置。一次转印辊25a~25d向上方按压中间转印带3的内周面,
形成各感光鼓21a~21d与中间转印带3的接触部分(即,一次转印区域
R1a~R1d)。

另外,一次转印辊25a在黑白打印模式下,如图1下段所示,也在
感光鼓21a与中间转印带3之间形成一次转印区域R1a。然而,一次转
印辊25b~25d在黑白打印模式下,通过公知的分离功能/机构(未图示),
如图1下段所示,与中间转印带3一起向远离感光鼓21b~21d的方向移
动。

向这些一次转印辊25a~25d施加一次转印偏置电压(详细内容后
述),由此,各感光鼓21a~21d的调色剂像在对应的一次转印区域
R1a~R1d中,被转印到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由此,在中间转印带3的
外周面,在全色打印模式下合成全色的调色剂图像,在黑白打印模式下
转印黑白的调色剂图像。

二次转印辊4在中间转印带3的左端附近,按压中间转印带3的外
周面,在二次转印辊4与中间转印带3之间的接触部分形成二次转印区
域R2。

在二次转印区域R2中,将中间转印带3所担载的全色图像或者黑
白图像转印于打印介质M。该打印介质M在通过公知的定影器后,作
为打印物被排出至托盘。

马达5j以及马达5k在控制电路7(参照图2、图6以及图10)的
控制下,使感光鼓21a以及感光鼓21b~21d旋转。

《第三栏:关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高压电源电
路6、以及控制电路7。另外,如图3所示,高压电源电路6包含单一
的第一高压变压器61、第一稳定控制电路62、以及第一降压(Dropper)
电路63a~63d。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压变压器61被作为同种的工艺部件的带电机
构22a~22d共用,在稳定控制电路62的控制下,根据对一次侧供给的
电压(例如,是+24V的恒定电压),生成规定的高电压并输出至二次
侧。高压变压器61的输出电压在通过二极管整流,通过电容器平滑后,
被供给至各降压电路63a~63d。

若从控制电路7输入的第一远程信号CRS是导通,则稳定控制电
路62使开关用的晶体管导通来驱动高压变压器61。相反,若远程信号
CRS是截止,则将开关用的晶体管设为截止来使高压变压器61的驱动
停止。

在降压电路63a中,若降压控制电路64a被输入来自控制电路7的
电压设定信号CVSa和带电偏置电压CBa的分压,则输出表示它们的
差的信号(以下,称为差信号)。在光电耦合器65a中,PNP型的PD
(即光电二极管)根据输入差信号而发光,PH(即光电晶体管)生成
与来自PD的输入光相应的集电极电流。另外,在PNP型的晶体管66a
中,若PH的集电极电流被供给至基极,则在集电极-发射极间产生电压。
由此,从降压电路63a输出带电偏置电压CBa。

电压设定信号CVSa是用于对降压电路63a的输入电压进行PWM
(PulseWidthModuration:脉冲宽度调制)的信号,为了增大带电偏
置电压CBa的绝对值,增大电压设定信号CVSa的占空比。此外,电
压设定信号CVSa也可以不是像PWM信号那样脉冲状的信号,而是模
拟信号。

此外,晶体管66a的集电极-发射极间电压能够在不超过晶体管66a
的最大额定的范围内,根据基极电流量可变。通过抑制这样的集电极-
发射极间电压的可变范围,晶体管66a能够使用低耐压的晶体管。

另外,在降压电路63a中,通过使用光电耦合器65a,将降压控制
电路64a与包含高压变压器61和晶体管66a等的高压电路电绝缘。由
此,防止以低电压驱动的降压控制电路64a被高压电路侧的影响而被破
坏这一情况。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以降压电路63a为代表进行了说明。由于
降压电路63b~63d的结构/动作与降压电路63a相同,所以省略分别的
说明。由于向各降压电路63a~63d输入各个电压设定信号CVSa~CVSd,
所以适当地设定晶体管66a~66d的基极电流,从而能够适当地控制集电
极-发射极间电压。其结果是能够将带电偏置电压CBb~CBd设定为与带
电偏置电压CBa不同的电位。

另外,作为高压变压器61的输出电压被供给至降压电路63a~63d
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利用于二次转印辊4的清洁的偏置电压SCB的
生成等。

另外,控制电路7将用于切换马达5j、5k的驱动的启动关闭的驱动
信号DSj、DSk输出至马达5j、5k。另外,控制电路7将指定将马达
5k的旋转速度设为稳定速度,还是设为比稳定速度低速的速度调整信
号SSk输出至马达5k。

《第四栏: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以下,特别参照图4以及图5,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详细说
明。

若控制电路7从与本图像形成装置1网络连接的PC等接受打印任
务,则判断该打印任务指定了全色打印模式,还是指定了黑白打印模式
(图4:S01)。

在全色打印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通过分离功能/机构,成为图
1上段的状态,并且将导通的远程信号CRS输出至稳定控制电路62,
将启动的驱动信号DSj、DSk输出至马达5j、5k,将用于生成第一电位
(例如-1600V)的带电偏置电压CBa~CBd的电压设定信号CVSa~CVSd
输出至降压电路63a~63d(S02)。此外,由于关于显影偏置电压、一次
转印偏置电压、二次转印偏置电压,用公知技术即可,所以暂不进行各
电压的详细说明。

在S01中判断为黑白打印模式的情况下,控制电路7在图5的时刻
t0中,对分离功能/机构施加用于在黑白打印模式下使不使用的感光鼓
21b~21d与中间转印带3分离的分离信号(S03),并使它们成为图1下
段的状态。

然后,在时刻t1,将用于使马达5k成为低旋转速度的速度调整信
号SSk输出至马达5k(S04)。

另外,最晚在时刻t1以前,将占空比相对较大的电压设定信号CVSa
输出至降压电路63a,另外,在时刻t1,将占空比相对较小的电压设定
信号CVSb~CVSd输出至降压电路63b~63d(S05)。

在图5的时刻t2,将启动的驱动信号DSj、DSk输出至马达5j、5k
(S06)。由此,感光鼓21a~21d开始旋转,但若马达5j、5k成为稳定
状态,则感光鼓21b~21d与感光鼓21a相比以低速旋转。

在图5的时刻t3,导通的远程信号CRS被输出至稳定控制电路62
(S07)。响应于此,从降压电路63a~63d输出带电偏置电压CBa~CBd。
带电偏置电压CBa具有第一电位(例如-1600V),带电偏置电压
CBb~CBd具有第二电位(例如-800V)。第二电位具有比第一电位小的
绝对值,更为优选,被设定为在降压电路63b~63d能够输出的范围内绝
对值最小的值。带电偏置电压CBb~CBd从黑白打印模式的开始到结束,
实质上,维持在第二电位。

此外,关于显影偏置电压、一次转印偏置电压、二次转印偏置电压
用公知技术即可,所以暂不进行各电压的详细说明。

另外,在结束黑白打印模式时,例如,在时刻t4,将速度调整信号
SSk设定为高速,将电压设定信号CVSb~CVSd设定为高占空比,将驱
动信号DSj、DSk以及远程信号CRS设定为截止。然后,在时刻t5中,
将分离信号设定为截止。

《第五栏:图像形成装置的作用/效果》

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上所述,高压变压器61被YMCK所有颜
色共用。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在黑白打印模式下,若上述S03~S07完
成,则开始实际的打印。如公知的那样,感光鼓的寿命由转速决定。因
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黑白打印模式下,抑制不使用的感光鼓
21b~21d的转速,从而能够抑制上述寿命的缩短。另外,由于高压变压
器61被共用,所以即使在黑白打印模式下,也根据晶体管66a~66d的
规格输出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然而,由于比第一电位小地设定带
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绝对值,所以感光鼓21b~21d的带电量与第一
电位的施加时相比较减少。由此,能够抑制被称为图像存储器的图像劣
化。

另外,作为第二电位优选设定为降压电路63b~63d能够输出的范围
内的绝对值的下限值。由此,能够最有效地抑制图像存储器。

如上所述,带电偏置电压CBb~CBd在黑白打印模式期间,保持在
恒定电位,所以能够抑制感光鼓21b~21d的带电电位的不均。

《第六栏: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若与第一实施方
式相比较,在高压电源电路6还包含面向显影机构24a~24d的结构的点
不同。除此以外,两个结构没有不同点,所以在图6中,对于与图2所
示的结构相同的部件标注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每一个结构的说明。

如图7所示,高压电源电路6除了图3的结构以外,还包含第二高
压变压器61A、第二稳定控制电路62A、以及第二降压电路63A。

高压变压器61A被作为同种的工艺部件的显影机构24a~24d共用,
在稳定控制电路62A的控制下,生成规定的高电压并供给至降压电路
63A。稳定控制电路62A对来自控制电路7的第二远程信号DRS进行
响应,使开关用的晶体管导通或者截止来驱动或者驱动停止高压变压器
61A。

降压电路63A与降压电路63a等相同结构,基于输入电压设定信号
DVS,来生成显影偏置电压DB并输出。

《第七栏: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以下,特别参照图8以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图8与图4相比较,还具备S11~S14。除此以外两图中没有不同点,所
以在图8中对于与图4的步骤相当步骤标注同一步骤编号,并省略每一
个步骤的说明。另外,若图9与图5相比较,则还示有电压设定信号
DVS。除此以外在两个序列图上没有不同点,所以在图9中省略与图5
重复的信号的说明。

控制电路7在全色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在进行了S02之后,将用于
生成规定电位的显影偏置电压DB的电压设定信号DVS输出至降压电
路63A(S11)。然后,在图9的时刻t6,将导通的远程信号DRS输出
至稳定控制电路62A(S12)。由此,从降压电路63A输出显影偏置电压
DB。

另一方面,控制电路7在黑白打印模式的情况下,依次进行
S03~S05。另外,最晚在时刻t6以前,控制电路7将电压设定信号DVS
输出至降压电路63A(S13)。其结果是,将规定电位的显影偏置电压
DB从降压电路63A施加给显影机构24a~24d。

接下来,控制电路7在进行了S06、S07后,将导通的远程信号DRS
输出至稳定控制电路62A(S14)。响应于此,从降压电路63A输出显影
偏置电压DB。

此外,由于关于一次转印偏置电压、二次转印偏置电压,也可以是
公知技术,所以暂不进行各自的详细说明。

《第八栏:第二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黑白打印模式下,起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的作用/效果。另外,通过S06的处理,在黑白打印模式下不使用的感
光鼓21b~21d在黑白打印期间,继续以等速旋转。因此,能够抑制由显
影偏置电压DB引起的感光鼓21b~21d的膜损耗的偏差。

《第九栏:关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高压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若图像形成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如
图10所示,在高压电源电路6代替面向带电机构22a~22d的结构而包
含面向一次转印辊25a~25d的结构的点不同。除此以外,在两个结构中
没有不同点,所以在图10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结构相同的部件标注
同一参照符号,并省略每一个结构的说明。

如图11所示,高压电源电路6包含单一的第三高压变压器61B、第
三稳定控制电路62B、以及第三降压电路63Ba~63Bd。

高压变压器61B被作为同种的工艺部件的一次转印辊25a~25d共
用,在稳定控制电路62B的控制下,生成规定的高电压并输出。高压变
压器61B的输出电压在整流以及平滑后,被供给至各降压电路
63Ba~63Bd。

稳定控制电路62B基于来自控制电路7的第三远程信号TRS,使开
关用的晶体管导通或者截止来驱动或者驱动停止高压变压器61。

降压电路63Ba~63Bd与降压电路63a~63d不同,生成正极性的一次
转印偏置电压TBa~TBd,所以若与降压电路63a~63d相比较在下述的
三点不同。

(1)整流元件的阳极以及阴极的方向反转

(2)晶体管是NPN型

(3)PH是NPN型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高压电源电路6在全色打印模式下能够生成具
有第一电位(例如,是2800V)的转印偏置电压TBa~TBd。另外,高
压电源电路6在黑白打印模式下,生成第一电位的转印偏置电压TBa,
并且生成具有比第一电位小的绝对值的第二电位(例如,是2000V)的
带电偏置电压TBb~TBd。在这里,第二电位优选设定为在降压电路
63Bb~63Bd能够输出的范围内绝对值下限的值。

《第十栏:第三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在黑白打印模式下不
使用的感光鼓21b~21d在黑白打印模式期间,继续以等速旋转。因此,
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抑制感光鼓21b~21d的膜损耗的偏差。

《第十一栏:黑白打印模式下的感光鼓的圆周速度设定》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黑白打印时的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优
选基于控制电路7预先保持的下述的表1以及表2的一览表来设定。

[表1]

表1:基准张数一览表


首先,在表1的基准张数一览表中,按照每个打印介质的尺寸/方
向和系统速度的组合,示有在感光鼓21b~21d旋转一周的期间,感光鼓
21a所生成的黑白图像的基准打印张数K1。此外,在各基准打印张数
K1的正下方的括号中记载有对应的圆周速度。

此外,系统速度是打印介质的输送速度。打印速度与系统速度相关,
表示在单位时间(例如一分钟)打印几张打印介质。

[表2]

表2:第二圆周速度一览表


在表2的第二圆周速度一览表中,按照每个打印任务所指定的实际
的打印张数和打印介质的尺寸/方向的组合,示有感光鼓21b~21d的圆
周速度K3。

以下,参照图12以及图13,对基于上述表1以及表2的感光鼓
21a~21d的圆周速度的设定处理进行说明。此外,图12以及图13的设
定处理在上述S01中判断为黑白打印模式之后进行。

首先,在图12中,控制电路7将感光鼓21a的圆周速度例如决定
为系统速度(S21)。然后,控制电路7根据图13的流程图决定感光鼓
21b~21d的圆周速度(S22)。

在图13中,控制电路7从本次的打印任务中,获取表示系统速度、
打印速度(每单位时间的打印张数)以及打印介质的尺寸/方向的信息
(S31),并从表1中,选择与在S25中获取的信息对应的基准打印张数
K1以及与其对应的圆周速度(S32)。

接下来,控制电路7从本次的打印任务中获取实际的打印张数
(S33),并判断实际的打印张数是否比基准打印张数K1小(S34)。

另一方面,若在S34中判断为“是”,则控制电路7从表2中选择
与系统速度、打印介质的尺寸/方向以及实际的打印张数对应的圆周速
度K3(S35)。

在S34中判断为“否”,或S35结束后,控制电路7从图13的流程
图中退出,进行与图4的S03~S07相当的处理(S23),由此,各感光鼓
21a~21d开始旋转(S24)。

然后,若打印任务结束(S25),则控制电路7判断感光鼓21b~21d
是否到达旋转开始位置(S26),在S26中判断为“是”之前,继续使感
光鼓21b~21d旋转(S27)。另外,若在S26中判断为“是”,则控制电
路7使感光鼓21b~21d的旋转停止,并且将圆周速度复位(S28)。由此,
图12的处理结束。

《第十二栏:圆周速度设定的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的处理,在打印任务中,例如,系统速度是300mm/s,打
印介质的尺寸/方向是A3纵向,将打印张数指定为八张的情况下,在
S32中,从表1中选择K1=3以及作为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选择
19.6mm/s。在该情况下,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被设定为以黑白打
印三张的量旋转一周。即,从黑白打印的开始到结束,感光鼓21b~21d
共计旋转三周。此外,在该情况下,感光鼓21b~21d旋转最后一周实际
上是以黑白打印二张的量旋转一周。这并不意味着感光鼓21b~21d的圆
周速度被变更。即,感光鼓21b~21d以等速旋转。具体而言,通过S27
以及S28的处理,在与实际上未被打印的第九张的黑白打印相当的时间
段,感光鼓21b~21d进行最后的三分之一周旋转,由此旋转三周。其结
果能够使感光鼓21b~21d的低速旋转的开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大致相同。

相反,在S35中,以在进行实际的张数的量的黑白打印期间感光鼓
21b~21d旋转一周的方式,从表2中选择圆周速度K3。在该情况下,
也能够使感光鼓21b~21d的低速旋转的开始位置和停止位置大致相同。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设定感光鼓21b~21d
的圆周速度,从而感光鼓21b~21d在黑白打印模式期间中,旋转整数周。
具体而言,能够使高压电源电路6开始供电的感光鼓21b~21d的表面上
的位置与结束供电的位置大致相同。由此,进一步能够抑制感光鼓
21b~21d的带电不均、膜损耗的偏差。

《第十三栏:关于多模式序列》

然而,从网络连接的PC向图像形成装置1连续地传送多个打印任
务。因此,控制电路7例如有时必须在全色打印模式完成之后立即执行
黑白打印模式,或在黑白打印模式完成之后立即执行全色打印模式。

在这里,如图14所示,在全色打印模式完成之后立即执行黑白打
印模式的情况下,优选将感光鼓21b~21c的圆周速度在由感光鼓21a进
行的黑白图像的形成前被设为低速。由此,能够抑制感光鼓21b~21d的
寿命的缩短。

若更加具体地对上述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切换进行说明,则
控制电路7在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所积蓄的某个打印任务之前,判断是
否是从全色打印模式向黑白打印模式的迁移(图15:S41)。

若为“是”,则控制电路7在被指示了黑白图像的成像之后(S42)
若成为将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切换为低速的时机(S43),则通过
速度调整信号SSk将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设为低速(S44)。然
后,开始黑白图像的成像(S45)。

另外,如图14所示,优选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在感光鼓
21a的黑白图像的形成前被设定为第二电位。

使用图16更加具体地对上述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设定进
行说明。若图16与图15相比较,在代替S43以及S44,进行S51以及
S52的点不同。除此以外,在两个流程图中没有不同点,所以在图16
中对于与图15的步骤相当的步骤标注同一步骤编号,并省略各自的说
明。

接下来,接着S42,若成为将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切换
为第二电位的时机(S51),控制电路7则使用电压设定信号CVSb~CVSd
切换为第二电位(S52)。然后,开始黑白图像的成像(S45)。

另外,如图14所示,更加优选在由感光鼓21a进行的黑白图像的
形成前,首先,将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设定为第二电位,然
后,降低感光鼓21b~21c的圆周速度。能够进一步抑制感光鼓21b~21d
的带电不均、膜损耗的偏差。

使用图17更加具体地对上述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设定和带
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设定的组合处理进行说明。若图17与图
16相比较,则在S52和S45之间执行S43以及S44的点不同。除此以
外在两个流程图之间没有不同点,所以在图17中,对于与图16所示的
步骤相当的步骤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各自的说明。

相反,在黑白打印模式完成之后立即执行全色打印模式的情况下,
如图14所示,优选感光鼓21b~21c的圆周速度在全色图像的形成前返
回到稳定速度。

若对上述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设定更加具体地进行说明,控
制电路7在执行图像形成装置1所积蓄的某个打印任务前,判断是否是
从全黑白打印模式向全色打印模式的迁移(图18:S61)。

若为“是”,则控制电路7在被指示了全色图像的成像后(S62),
若成为将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切换为稳定速度的时机(S63),则
通过速度调整信号SSk将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设为稳定速度
(S64)。然后,开始全色图像的成像(S65)。

另外,如图14所示,优选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在全色图
像的形成前返回到第一电位。

使用图19更加具体地对上述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设定进
行说明。若图19与图18相比较,在代替S63以及S64,进行S71以及
S72的点不同。除此以外,在两个流程图中没有不同点,所以对相同步
骤标注相同编号,并省略各步骤的说明。

接着S62,若成为将带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切换为第一电
位的时机(S71),控制电路7则使用电压设定信号CVSb~CVSd切换为
第一电位(S72)。然后,开始黑白图像的成像(S65)。

另外,如图14所示,还优选在全色图像的形成前,首先,将带电
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返回到第一电位,然后,将感光鼓21b~21c
的圆周速度返回到稳定速度。能够进一步抑制感光鼓21b~21d的带电不
均、膜损耗的偏差。

使用图20更加具体地对上述感光鼓21b~21d的圆周速度设定和带
电偏置电压CBb~CBd的电位设定的组合处理进行说明。若图20与图
19相比较,则在S72和S65之间执行S63以及S64的点不同。除此以
外在两个流程图之间没有不同点,所以对相同步骤标注相同编号,并省
略各步骤的说明。

《第十三栏:关于带电偏置电压的详细内容》

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说明为(1)带电偏置电压
CBa~CBd在全色打印模式下具有第一电位,(2)在黑白打印模式下,
带电偏置电压CBa是第一电位,但其它带电偏置电压CBb~CBd具有比
第一电位小的绝对值的第二电位。另外,也说明了(3)第二电位优选
被设定为在降压电路63b~63d能够输出的范围内绝对值下限的值。

带电偏置电压CBa~CBd至少满足(1)、(2)双方,并且更为优
选如以下的表3以及表4所示,按照每个打印模式、图像形成装置1的
周围温度、以及感光鼓21a~21d的转速的组合来设定。更具体而言,在
全色打印模式下,不管周围温度如何,感光鼓21a~21d的转速越增多,
越较小地设定带电偏置电压CBa~CDd的绝对值。与此相对,在黑白打
印模式下,以不管周围温度以及转速的组合如何,满足(3)的方式来
设定带电偏置电压CBb~CBd,周围温度越高并且转速越多,越较小地
设定带电偏置电压CBa的绝对值。

[表3]


[表4]


《第十四栏:关于一次转印偏置电压的详细内容》

另外,在第九栏中,对一次转印偏置TBa~TBd进行了说明。更具
体而言也可以如以下的表5以及表6所示,按照每个打印模式、图像形
成装置1的周围温度以及系统速度的组合规定有一次转印偏置电压
TBa~TBd。更具体而言,在全色打印模式下,周围温度越高并且系统速
度越是低速,越较小地设定一次转印偏置电压TBa~TBd的绝对值。与
此相对,在黑白打印模式下,一次转印偏置电压TBb~TBd不管周围温
度以及转速的组合如何,以满足第十三栏所记载的(3)的方式设定,
周围温度越高并且系统速度越为低速,越较小地设定一次转印偏置电压
TBa的绝对值。

[表5]


[表6]


《第十五栏:附记》

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第一打印模式以及第二打印模式例示了全色
打印模式以及黑白打印模式。但是,并不局限于此,第二打印模式也可
以是单色打印模式。其中,在该情况下,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需要
使成像单元2a~2d分别分离的机构/功能以及对成像单元2a~2d分别独
立地给予驱动力的马达5a~5d。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也具有两色打印
模式。也可以将这些打印模式定义为第一打印模式以及第二打印模式的
任意一个。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给感光鼓的寿命带来的影
响以及/或者图像劣化,适用于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或者具备这些功
能的复合机。

符号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2a~2d…成像单元;21a~21d…感光鼓;
22a~22d…带电机构;24a~24d…显影机构;25a~25d…一次转印辊;5j、
5k…马达;6…高压电源电路;61…第一高压变压器;61A…第二高压变
压器;61B…第三高压变压器。

图像形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图像形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图像形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像形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像形成装置.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给感光鼓的寿命带来的影响以及/或者图像劣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控制电路(7)在黑白打印模式下,进行使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感光鼓(21b)(21d)以比全色打印模式时低速地进行连续旋转的控制以及/或者从高压电源电路(6)对不使用的成像单元所具备的同种的带电机构(22a)(22d)供给比第一打印模式时绝对值小的偏置电压的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