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缓存的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当终端访问服务器时,服务器会从数据库中获取终端
需要的数据反馈给终端。对于大型网站或者大型应用而言,每时每刻都有
大量的终端访问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所以常常存在相同数据被频
繁访问的现象。然而,若对于终端的每次访问,服务器都从存储有大量数
据的数据库中查找,则效率将会很低。
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分布式缓存系统。
其中,最常用的是Memcached缓存系统。具体的,在应用服务器或者网站
服务器侧安装一个Memcached客户端,再部署多个Memcached服务器;终
端向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请求数据时,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
会先查询Memcached服务器中是否缓存有该数据;若有,则从缓存有该数
据的Memcached服务器中获取该数据,若没有,则从数据库中获取该数据,
并通过分布式算法将从数据库中获取的数据缓存到对应的Memcached服务
器中,以便后续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可直接从Memcached服务器获
取该数据,而无需访问数据库。
然而,对于Memcached缓存系统而言,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需
要通过网络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端口才能从Memcached服务器
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即存在跨机获取的现象,因此,获取数据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
术中Memcached缓存系统中需要跨机获取缓存数据,从而造成效率低的问
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从本地的预设缓存区域查找所述数
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所述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或进程
间缓存区域;
若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将携带所述目标数
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从本地的预设缓存
区域查找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所述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
存区域和/或进程间缓存区域;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
标数据时,将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数据缓存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接
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服务器直接(例如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
器)从本地的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或进程间缓存区域)
查找该数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在查找到目标数据后,将携带目标数
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跨机查找目标数据相比,本
发明直接从当前服务器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
数据,而无需通过特定的网络I/O端口向其他设备获取目标数据,从而提高
了获取数据的效率,进而提高了终端访问服务器的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
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
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的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
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
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
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主要
包括:
101、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从本地的预设缓存区域查找数
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或进程间缓
存区域。
其中,进程内缓存区域是指专属于某进程的缓存区域,即其他进程无
权访问的缓存区域;进程间缓存区域是指各个进程间共享的缓存区域。当
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时,服务器可以从
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数据请求对应的目
标数据;当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进程间缓存区域时,由于
从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查找数据的速度较快,所以服务器可以先从
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数据,若在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
区域查不到目标数据,再从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进程内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
制可以为LRU(LeastRecentlyUsed,近期最少使用)缓存,即当进程内缓
存区域没有剩余存储空间时,可以将近期最少使用的数据(即近期用户访
问次数最少的数据)删除,然后存储新获取的数据。进程间缓存区域对应
的进程间缓存机制可以为SharedDictdCache和SharedListCache。此外,
进程间缓存区域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102、若在预设缓存区域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则将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
响应发送给终端。
当在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查找到目标数据
时,服务器可以先获取查找到的目标数据,再生成携带该目标数据的数据
响应,最后将该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以便终端根据数据响应中携带的目
标数据进行后续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缓存的方法,能够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
请求后,服务器直接(例如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从本地的预设缓
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或进程间缓存区域)查找该数据请求对应
的目标数据,并在查找到目标数据后,将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
终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跨机查找目标数据相比,本发明直接从当前服务
器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数据,而无需通过特
定的网络I/O端口向其他设备获取目标数据,从而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
进而提高了终端访问服务器的效率。
进一步的,上述步骤1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分为两种:
方式一:若在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则将携
带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
由于进程内缓存区域存储的数据是对象类型的数据(即从数据库中获
取的数据直接存储到进程内缓存区域,而无需进行格式转换),所以当在当
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查找到目标数据时,可以直接生成携带目标数据
的数据响应,并将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
方式二:若在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到目标数据,则对目标数据进行
反序列化处理,获得反序列化后的目标数据;将携带反序列化后的目标数
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
由于进程间缓存区域存储的数据是字符串类型的数据,即从数据库中
获取数据后,需要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获得适于缓存区域存储
的数据,再将序列化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进程间缓存区域,所以当从进程
间缓存区域查找到目标数据后,需要对查找到的目标数据进行反序列化处
理,获得原始数据,再将携带反序列化处理后的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反馈
给终端。
进一步的,当数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第一次被访问时,预设缓存区
域还未存储该目标数据,因此当在预设缓存区域中没有查找到目标数据时,
服务器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数据,然后将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
送给该终端。此外,为了便于后续该终端或者其他终端再次访问该目标数
据时,提高获取该目标数据的效率,可以将从数据库中获取的目标数据缓
存至预设缓存区域中。
进一步的,当在预设缓存区域中没有查找到目标数据,且从数据库中
获取到目标数据后,服务器需要将获得的目标数据存储至预设缓存区域,
以便后续终端再次访问时,直接从预设缓存区域中获取该目标数据。具体
的,当预设缓存区域仅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时,服务器可以基于进程内缓
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将从数据库中获取的目标数据存储至当前
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当预设缓存区域仅包括进程间缓存区域时,服
务器可以基于进程间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间缓存机制,将从数据库中获取
的目标数据存储至进程间缓存区域中。
当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进程间缓存区域,且服务器需
要将从数据库中获取的目标数据进行存储时,服务器可以根据预设存储规
则,选择该目标数据需要存储的缓存区域。
其中一种预设存储规则对应的选取缓存区域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服务
器可以先确定目标数据的大小;若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
空间的大小大于等于目标数据的大小,则将目标数据缓存至当前进程的进
程内缓存区域;若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小于
目标数据的大小,且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大于等于目标
数据的大小,则对目标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并将序列化处理后的目标数
据缓存至进程间缓存区域;若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
的大小和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均小于目标数据的大小,
则基于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例如LRU缓
存),将目标数据缓存至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
进一步的,依据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
种数据缓存的装置,如图2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查找单元21和发送单
元22。其中,
查找单元21,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从本地的预设缓
存区域查找数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
和/或进程间缓存区域;
其中,进程内缓存区域是指专属于某进程的缓存区域,即其他进程无
权访问的缓存区域;进程间缓存区域是指各个进程间共享的缓存区域。当
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时,查找单元21可
以从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数据请求对应
的目标数据;当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进程间缓存区域时,
由于从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查找数据的速度较快,所以查找单元21
可以先从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数据,若在当前进程的进
程内缓存区域查不到目标数据,再从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数据。
发送单元22,用于当查找单元21在预设缓存区域中查找到目标数据时,
将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缓存的装置,能够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
请求后,服务器直接(例如网站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器)从本地的预设缓
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或进程间缓存区域)查找该数据请求对应
的目标数据,并在查找到目标数据后,将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
终端。与现有技术中需要跨机查找目标数据相比,本发明直接从当前服务
器的进程内缓存区域或者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目标数据,而无需通过特
定的网络I/O端口向其他设备获取目标数据,从而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
进而提高了终端访问服务器的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发送单元22,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221,用于当在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查找到目标
数据时,将携带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发送单元22,包括:
处理模块222,用于当在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到目标数据时,对目标
数据进行反序列化处理,获得反序列化后的目标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223,用于将携带处理模块222获得的反序列化后的目标
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终端。
进一步的,当数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第一次被访问时,预设缓存区
域还未存储该目标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23,用于当查找单元21在预设缓存区域中没有查找到目标数
据时,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数据;
发送单元22,还用于将携带获取单元23获取的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
送给终端;
缓存单元24,用于将获取单元23从数据库中获取的目标数据缓存至预
设缓存区域中。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缓存单元24,包括:
确定模块241,用于确定目标数据的大小;
缓存模块242,用于当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
小大于等于目标数据的大小时,将目标数据缓存至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
区域;
处理模块243,用于当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
小小于目标数据的大小,且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大于等
于目标数据的大小时,对目标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
缓存模块242,还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243获得的序列化处理后的目标
数据缓存至所述进程间缓存区域;
缓存模块242,还用于当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
大小和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均小于目标数据的大小时,
基于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将目标数据缓存
至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
进一步的,进程内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为近期最少使用
LRU缓存。
其中,LRU缓存是指当进程内缓存区域没有剩余存储空间时,可以将
近期最少使用的数据(即近期用户访问次数最少的数据)删除,然后缓存
从数据库中获取的新数据。
此外,进程间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间缓存机制可以为SharedDictd
Cache和SharedListCache。其中,进程间缓存区域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
设置多个,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
A1、一种数据缓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从本地的预设缓存区域查找所述数
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所述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存区域和/或进程
间缓存区域;
若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将携带所述目标数
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
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将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
端,包括:
若在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将携带所
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A3、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
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将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
端,包括:
若在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
反序列化处理,获得反序列化后的目标数据;
将携带所述反序列化后的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A4、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没有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则从数据库中获
取所述目标数据,并将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的目标数据缓存至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
A5、根据A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
的目标数据缓存至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的大小;
若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大于等于所述目
标数据的大小,则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至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
若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小于所述目
标数据的大小,且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大于等于所述目
标数据的大小,则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并将序列化处理后的
目标数据缓存至所述进程间缓存区域;
若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和所述进程
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均小于所述目标数据的大小,则基于所
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将所述目标数据缓
存至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
A6、根据A1至A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程内缓
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为近期最少使用LRU缓存。
B7、一种数据缓存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查找单元,用于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请求后,从本地的预设缓存
区域查找所述数据请求对应的目标数据,所述预设缓存区域包括进程内缓
存区域和/或进程间缓存区域;
发送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
标数据时,将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B8、根据B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当在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
标数据时,将携带所述目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B9、根据B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当在进程间缓存区域中查找到所述目标数据时,对所
述目标数据进行反序列化处理,获得反序列化后的目标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携带所述处理模块获得的所述反序列化后的目
标数据的数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B10、根据B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查找单元在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没有查找到所
述目标数据时,从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携带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目标数据的数
据响应发送给所述终端;
缓存单元,用于将所述获取单元从所述数据库中获取的目标数据缓存
至所述预设缓存区域中。
B11、根据B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单元,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数据的大小;
缓存模块,用于当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
大于等于所述目标数据的大小时,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至所述当前进程的
进程内缓存区域;
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
大小小于所述目标数据的大小,且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
大于等于所述目标数据的大小时,对所述目标数据进行序列化处理;
所述缓存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处理模块获得的序列化处理后的目标数
据缓存至所述进程间缓存区域;
所述缓存模块,还用于当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
空间的大小和所述进程间缓存区域的剩余存储空间的大小均小于所述目标
数据的大小时,基于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
制,将所述目标数据缓存至所述当前进程的进程内缓存区域。
B12、根据B7至B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程内
缓存区域对应的进程内缓存机制为近期最少使用LRU缓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
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
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
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
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
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
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
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
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
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
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
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
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
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
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
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
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
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
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
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
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
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
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
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
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
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
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
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
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
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
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随身电子防丢设备的状态检测方法、设备、服务器及
系统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
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
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
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
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
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
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
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
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
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
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
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
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