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载模板.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6285407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5576.X

申请日:

2014.09.25

公开号:

CN105507574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9/00申请日:20140925|||公开

IPC分类号:

E04G9/00; E04G17/00

主分类号:

E04G9/00

申请人:

能诚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斌坚; 章国荣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发区金都路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李旦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具有浇筑面,与所述浇筑面相对设置的外侧面,以及成型于所述浇筑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连接边缘,在所述模板本体的所述外侧面设有梁型承载托体,且所述承载托体从所述模板本体的其中一个拼接边缘延伸到与该拼接边缘相对的另一拼接边缘。所述模板本体的部分沿所述承载托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加强预置结构。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使得模板具有承载能力,在搭建需要承载力的模腔,如承载梁的模腔时,无需额外再使用支撑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周转使用,提高周期使用效率,节约成本,而且因无需设置支撑结构,结构更为简洁,也减少了空间场地的利用,实现梁的预拱,进一步提高梁及模板本身的强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承载模板,包括
模板本体(1),具有浇筑面(7),与所述浇筑面(7)相对设置的外侧面,
以及成型于所述浇筑面(7)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连接边缘,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模板本体(1)的所述外侧面设有梁型承载托体(2),
且所述承载托体(2)从所述模板本体(1)的其中一个拼接边缘延伸到与该
拼接边缘相对的另一拼接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体(2)
为箱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体
(2)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1)的部分沿所述承载托体(2)的长度延伸方向
设有加强预置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预置结构
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2)上的若干通孔(3)。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预
置结构中设有预应力加强结构(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加强结
构(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成型
为花型孔,所述花型孔的花瓣处形成浇注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体(2)
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1)的一端端部还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开口
凹槽(5),所述开口凹槽(5)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形
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呈倒““凸”
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还包
括与所述开口凹槽(5)配合使用的加强槽(6),所述加强槽(6)内设有螺
母。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
孔(3)分设于所述开口凹槽(5)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托体(2)
的未设有预应力加强结构(4)的一端沿所述承载托体(2)的长度延伸方向
设为中空。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
载托体(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设有托体连接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托体连接结构
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模板本体(1)上的第一连接结构(A),及至少设置在承
载托体(2)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A)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连接结构(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连接
结构(A),包括
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适于通过在与所述连接边缘及两相互拼合
的所述模板之一的所述浇筑面(7)呈一夹角的嵌入移动方向的移动与相邻模
板嵌入配合,所述嵌合结构平行于所述连接边缘延伸,并限制所述连接边缘
与相邻模板的相对连接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连接边缘的移动方向上沿与所述嵌
入移动方向呈一夹角的方向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朝向与嵌入移动方向相反的锁定面;每个所述锁定面与相
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的移动不相互干涉,且在
两相邻模板配合后在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形成一个沿
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适于一个锁定键(8)插入以将两相
邻的模板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锁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结构包括
靠近所述浇筑面(7)并沿对应的所述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凹槽(9)和/或凸
起(10),及靠近所述外侧面并沿对应的所述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凸起(10)
和/或凹槽(9),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适于与相邻模板上对应的
凸起(10)及凹槽(9)配合嵌合,并且两者在平行于所述浇筑面(7)的投
影不重合,所述凹槽(9)的深入方向及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平行于所
述嵌入移动方向,所述凹槽(9)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相
同;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面设置在
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成型的一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突出
部(11)上,所述突出部(11)从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看,与相邻模板
上相应的突出部(11)在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合移动的方向上
相互重叠;所述突出部(11)包括数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相间设置的
数个模凸齿(12)组成,在各个所述模凸齿(12)之间形成模空槽(13);各
个所述模凸齿(12)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入移动方向
的平面投影与相邻模板上的突出部(11)的模空槽(13)相对,所述插槽的
形状适于保持所述锁定键(8)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滑动,且限制其在其
他方向上的运动;所述锁定键(8)与相邻模板上所述锁定面配合的锁定部分
成型有与相邻模板上所述模凸齿(12)及所述模空槽(13)配合的键凸起(14)
及键空槽(15);在非锁定状态,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
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所述键凸起(14)及所述键空槽(15)具有与相
邻模板上的模凸齿(12)及模空槽(13)互补。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任意一项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连接结构(B)包括
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适于通过在与所述连接边缘及两相互拼合
的所述模板之一的所述浇筑面(7)呈一夹角的嵌入移动方向的移动与相邻模
板嵌入配合,所述嵌合结构平行于所述连接边缘延伸,并限制所述连接边缘
与相邻模板的相对连接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连接边缘的移动方向上沿与所述嵌
入移动方向呈一夹角的方向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朝向与嵌入移动方向相反的锁定面;每个所述锁定面与相
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的移动不相互干涉,且在
两相邻模板配合后在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形成一个沿
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适于一个锁定键(8)插入以将两相
邻的模板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锁定。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结构包括
靠近所述浇筑面(7)并沿对应的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凹槽(9)和/或凸起(10),
及靠近所述外侧面并沿对应的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凸起(10)和/或凹槽(9),
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适于与相邻模板上对应的凸起(10)及凹槽
(9)配合嵌合,并且两者在平行于所述浇筑面(7)的投影不重合,所述凹
槽(9)的深入方向及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平行于所述嵌入移动方向,
所述凹槽(9)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相同;所述锁定面设
置在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面设置在
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成型的一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突出
部(11)上,所述突出部(11)从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看,与相邻模板
上相应的突出部(11)在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合移动的方向上
相互重叠;所述突出部(11)包括数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相间设置的
数个模凸齿(12)组成,在各个所述模凸齿(12)之间形成模空槽(13);各
个所述模凸齿(12)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入移动方向
的平面投影与相邻模板上的突出部(11)的模空槽(13)相对,所述插槽的
形状适于保持所述锁定键(8)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滑动,且限制其在其
他方向上的运动;所述锁定键(8)与相邻模板上所述锁定面配合的锁定部分
成型有与相邻模板上所述模凸齿(12)及所述模空槽(13)配合的键凸起(14)
及键空槽(15);在非锁定状态,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
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所述键凸起(14)及所述键空槽(15)具有与相
邻模板上的模凸齿(12)及模空槽(13)互补。
21.根据权利要求18-20任意一项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连接结构(B)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2)的与相邻模板的承载托体
(2)对接的连接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锁定凹槽(16),所述第一锁定凹槽
(16)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形状,且所述锁定面由两
个对接的所述承载托体(2)上的所述第一锁定凹槽(16)围成,所述锁定键
(8)的横截面形状与两个所述第一锁定凹槽(16)围成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且所述锁定键(8)的插入端设置为楔形。
22.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意一项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二连接结构(B)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2)的与相邻的所述承载托体
(2)对接的连接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锁定凹槽(17)和/或第二锁定凸块
(18),所述第二锁定凹槽(17)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
形状,所述第二锁定凹槽(17)与所述第二锁定凸块(18)适于与相邻模板
上对应的第二锁定凸块(18)及第二锁定凹槽(17)配合嵌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凹槽
(17)与插入所述第二锁定凹槽(17)的所述第二锁定凸块(18)之间还打
入有楔形锁紧块(19)。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
模板本体(1)的垂直于所述承载托体(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上还设有与
相邻模板本体拼接的拼接头结构(C),且所述拼接头结构(C)与所述第一连
接结构(A)的结构相同。

说明书

一种承载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具有承载能力的承载模板。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结构的外形形状,装配
相应的临时模型结构。该临时模型结构往往是由多个建筑模板按一定的拼接
方式拼接而成。而现有技术中,建筑模板的承载强度仅仅考虑了模板本身对
所承载的浇筑物料压强的要求,而对于所装配构成的临时模型结构的整体承
载强度要求没有考虑。目前的临时模型结构装配时,建筑模板连接仅是通过
各个模板边缘企口连接结构的相互连接拼接形成一个临时模型结构。这样的
临时模型结构的承载强度并不高。在施工现场为保证临时模型结构的承载强
度,通常需要在现场设置许多模板之外的支护结构。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施
工现场支柱林立,为进一步的以及相关的施工作业带来不便。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在模板的背面简单的设置几条加强筋来提高模板的
承载强度。但其所考虑的也仅仅是建筑模板本身强度的提高,其对所构建的
临时模型结构没有任何影响,临时模型结构承载强度仍然需要靠模板之外的
其它支护结构,如临时搭建的钢管架来保证。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现场的各种支护结构是目前业界考虑的一
个重要的相关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不能靠建筑模板自身
的承载强度支撑所构建的临时模型结构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作为临时
模型结构的支撑结构的承载模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承载模板,包括

模板本体,具有浇筑面,与所述浇筑面相对设置的外侧面,以及成型于
所述浇筑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连接边缘,

在所述模板本体的所述外侧面设有梁型承载托体,且所述承载托体从所
述模板本体的其中一个拼接边缘延伸到与该拼接边缘相对的另一拼接边缘。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承载托体为箱型结构。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承载托体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的部分沿所
述承载托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加强预置结构。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加强预置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上
的若干通孔。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在所述加强预置结构中设有预应力加强结构。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预应力加强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通孔成型为花型孔,所述花型孔的花瓣处
形成浇注通道。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连接结构为开口凹槽,所述开口凹槽的横
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横截面呈倒““凸”型。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承载托体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的一端端部
还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开口凹槽配合使用的加强槽,
所述加强槽内设有螺母。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通孔分设于所述开口凹槽的两侧。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承载托体的未设有预应力加强结构的一端
沿所述承载托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为中空。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承载托体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设有托体
连接结构。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托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模板本
体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及至少设置在承载托体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隔一
定距离的第二连接结构。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至少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适于通过在与所述连接边缘及两相互拼合的所
述模板之一的所述浇筑面呈一夹角的嵌入移动方向的移动与相邻模板嵌入
配合,所述嵌合结构平行于所述连接边缘延伸,并限制所述连接边缘与相邻
模板的相对连接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连接边缘的移动方向上沿与所述嵌入移
动方向呈一夹角的方向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朝向与嵌入移动方向相反的锁定面;每个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
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的移动不相互干涉,且在两相邻
模板配合后在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形成一个沿所述
连接边缘延伸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适于一个锁定键插入以将两相邻的模板
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锁定。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嵌合结构包括靠近所述浇筑面并沿对应的
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凹槽和/或凸起,及靠近所述外侧面并沿对应的连接边
缘延伸设置的凸起和/或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适于与相邻模板上对应
的凸起及凹槽配合嵌合,并且两者在平行于所述浇筑面的投影不重合,所述
凹槽的深入方向及所述凸起的突出方向平行于所述嵌入移动方向,所述凹槽
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凸起的突出方向相同;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与所述
凸起之间。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之间成
型的一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突出部上,所述突出部从沿所述连接边缘延
伸方向看,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突出部在所述凹槽及所述凸起嵌合移动的方
向上相互重叠;所述突出部包括数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相间设置的数
个模凸齿组成,在各个所述模凸齿之间形成模空槽;各个所述模凸齿在垂直
于所述凹槽及所述凸起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与相邻模板上的突出部的
模空槽相对,所述插槽的形状适于保持所述锁定键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
滑动,且限制其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所述锁定键与相邻模板上所述锁定面
配合的锁定部分成型有与相邻模板上所述模凸齿及所述模空槽配合的键凸
起及键空槽;在非锁定状态,在垂直于所述凹槽及所述凸起嵌入移动方向的
平面投影,所述键凸起及所述键空槽具有与相邻模板上的模凸齿及模空槽互
补。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

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适于通过在与所述连接边缘及两相互拼合的所
述模板之一的所述浇筑面呈一夹角的嵌入移动方向的移动与相邻模板嵌入
配合,所述嵌合结构平行于所述连接边缘延伸,并限制所述连接边缘与相邻
模板的相对连接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连接边缘的移动方向上沿与所述嵌入移
动方向呈一夹角的方向分离;以及

至少一个朝向与嵌入移动方向相反的锁定面;每个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
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的移动不相互干涉,且在两相邻
模板配合后在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形成一个沿所述
连接边缘延伸的插槽;每个所述插槽适于一个锁定键插入以将两相邻的模板
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锁定。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嵌合结构包括靠近所述浇筑面并沿对应的
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凹槽和/或凸起,及靠近所述外侧面并沿对应的连接边
缘延伸设置的凸起和/或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适于与相邻模板上对应
的凸起及凹槽配合嵌合,并且两者在平行于所述浇筑面的投影不重合,所述
凹槽的深入方向及所述凸起的突出方向平行于所述嵌入移动方向,所述凹槽
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凸起的突出方向相同;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与所述
凸起之间。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之间成
型的一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突出部上,所述突出部从沿所述连接边缘延
伸方向看,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突出部在所述凹槽及所述凸起嵌合移动的方
向上相互重叠;所述突出部包括数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相间设置的数
个模凸齿组成,在各个所述模凸齿之间形成模空槽;各个所述模凸齿在垂直
于所述凹槽及所述凸起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与相邻模板上的突出部的
模空槽相对,所述插槽的形状适于保持所述锁定键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
滑动,且限制其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所述锁定键与相邻模板上所述锁定面
配合的锁定部分成型有与相邻模板上所述模凸齿及所述模空槽配合的键凸
起及键空槽;在非锁定状态,在垂直于所述凹槽及所述凸起嵌入移动方向的
平面投影,所述键凸起及所述键空槽具有与相邻模板上的模凸齿及模空槽互
补。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的
与相邻模板的承载托体对接的连接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锁定凹槽,所述第
一锁定凹槽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形状,且所述锁定面
由两个对接的所述承载托体上的所述第一锁定凹槽围成,所述锁定键的横截
面形状与两个所述第一锁定凹槽围成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所述锁定键的插
入端设置为楔形。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的
与相邻的所述承载托体对接的连接边缘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锁定凹槽和/或第
二锁定凸块,所述第二锁定凹槽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
形状,所述第二锁定凹槽与所述锁定凸起适于与相邻模板上对应的第二锁定
凸起及第二锁定凹槽配合嵌合。

在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中,所述第二锁定凹槽与插入所述第二锁定凹槽的
所述第二锁定凸块之间还打入有楔形锁紧块。

在本发明,所述模板本体的垂直于所述承载托体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上
还设有与相邻模板本体拼接的拼接头结构,且所述拼接头结构与所述第一连
接结构的结构相同。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模板本体背部一体成型有承载托体,使得模板
具有承载能力,再搭建需要承载力的模腔时,如承载梁的模腔时,无需额外
再使用支撑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周转使用,提高周期使用效率,节约成
本,而且因无需设置支撑结构,结构更为简洁,也减少了空间场地的利用。

2、在本发明中,所述承载托体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的部分沿所述承载
托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加强预置结构,在建造梁结构时能实现梁的预拱,
进一步提高梁及模板本身的强度。

3、在本发明中,承载托体的远离模板本体的一端端部还设有连接结构,
通过该连接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在承载托体下连接其他结构,如柱。

4、在本发明中,承载托体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设有托体连接结构。
所述托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模板本体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及至少
设置在承载托体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连接结构。这样
便于通过相邻承载模板的拼接使得本发明的承载模板的长度加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承载模板的主视图;

图2是在图1的基础上针对开口凹槽与加强槽作改变后的另一主视图;

图3、图4分别为具有第一结构形式的托体连接结构的承载模板和相
邻承载模板的侧视图,且图3和图4中承载模板和相邻承载模板的主视图均
为图1或图2;

图5是图3、图4的承载模板180度水平拼接成的侧视图;

图6是具有图3、图4中的托体连接结构的两相邻承载模板90度垂直
拼接成的侧视图;

图7、图8分别为具有第二种结构形式的托体连接结构的承载模板和相
邻承载模板的侧视图,且图7和图8中承载模板和相邻承载模板的主视图均
为图1或图2;

图9是具有图7、图8中的托体连接结构的两承载模板90度垂直拼接
成的侧视图;

图10是图7、图8的承载模板180度水平拼接成的侧视图;

图11是图7的立体图;

图12是图8的立体图;

图13是图9的爆炸图;

图14、15是具有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托体连接结构的承载模板和相邻承
载模板90度垂直拼接成的侧视图,该承载模板和相邻承载模板的侧视图均为
图1或图2;

图16是图14和15的承载模板90度水平拼接成的侧视图;

图17是具有第三种结构形式的托体连接结构的承载模板和相邻承载模
板180度水平拼接成的侧视图,该承载模板和相邻承载模板的侧视图均为图
1或图2

图18是拼接头结构的形状结构与图1中不同的另一主视图;

图19是具有图18中结构形式的拼接头结构拼接后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分解图(图中未画锁定键驱动结构)。

注:图7至图17中涉及到拼接头结构,但是拼接头结构在图7-图17
上的投影的具体线条,图中未画,可参考图3至图6。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模板本体、2-承载托体、3-通孔、4-预应力加强结构、5-开口凹槽、
6-加强槽、7-浇筑面、8-锁定键、9-凹槽、10-凸起、11-突出部、12-模凸
齿、13-模空槽、14-键凸起、15-键空槽、16-第一锁定凹槽、17-第二锁定
凹槽、18-第二锁定凸块、19-楔形锁紧块、20-密封圈、A-第一连接结构、
B-第二连接结构、C-拼接头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承载模板,包括

模板本体1,具有浇筑面7,与所述浇筑面7相对设置的外侧面,以及
成型于所述浇筑面7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连接边缘,

在所述模板本体1的所述外侧面设有梁型承载托体2,且所述承载托体2
从所述模板本体1的其中一个拼接边缘延伸到与该拼接边缘相对的另一拼
接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托体2为箱型结构。

上述方案为本发明的核心方案,通过在模板本体1背部一体成型有承载
托体2,使得模板具有承载能力,在搭建需要承载力的模腔时,如承载梁的
模腔时,无需额外再使用支撑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周转使用,提高周期
使用效率,节约成本,而且因无需设置支撑结构,结构更为简洁,也减少了
空间场地的利用。

为了在建造梁结构时实现梁的预拱,进一步提高梁及模板本身的强度,
所述承载托体2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1的部分沿所述承载托体2的长度延伸
方向设有加强预置结构。所述加强预置结构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2上的
若干通孔3。在所述加强预置结构中设有预应力加强结构4。所述预应力加
强结构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加载预应力。预应力加
载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钢丝一端的内套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套管上的
外套管,其中所述外套管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内
套管的外壁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之间为螺纹连接,且两处螺纹连接的螺距设
置不同,所述外套管朝向所述通孔外的一端上设有适合与工具结合转动所述
外套管的拧紧接口。

为了便于通孔3设有预应力加载结构后混凝土的浇筑,所述通孔3成型
为花型孔,所述花型孔的花瓣处形成浇注通道。

所述承载托体2的远离所述模板本体1的一端端部还设有连接结构,所
述连接结构为开口凹槽5,所述开口凹槽5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
处宽度宽的形状。通过该连接结构的设置,还可以在承载托体2下连接其他
结构,如柱。优选所述横截面呈倒““凸”型,如图2所示,当然,也可以
设置成图1中的形式,或其他的形式。

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开口凹槽5配合使用的加强槽6,所述加强
槽6内设有螺母,加强槽6和螺母的设置有助于连接处的加强。加强槽6的
形状结构设置可以参照图1和图2,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

所述通孔3分设于所述开口凹槽5的两侧。所述通孔3的个数、大小可
根据需要设置。

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为了减轻模板的重量并节约制作模板的材料,所
述承载托体2的未设有预应力加强结构4的一端沿所述承载托体2的长度延
伸方向设为中空。

如图3-5所示,所述承载托体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部设有托体连接结
构。所述托体连接结构包括至少设置在所述模板本体1上的第一连接结构,
及至少设置在承载托体2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隔一定距离的第二连接
结构B。这样便于通过相邻承载模板的拼接使得本发明的承载模板的长度加
长。

所述模板本体1的垂直于所述承载托体2长度延伸方向的两端上还设有
与相邻模板本体拼接的拼接头结构C,且所述拼接头结构C与所述第一连接
结构A的结构相同。这样便于与同一系列的其他类型的模板进行拼接,提高
了模板的通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

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适于通过在与所述连接边缘及两相互拼合的所
述模板之一的所述浇筑面7呈一夹角的嵌入移动方向的移动与相邻模板嵌
入配合,所述嵌合结构平行于所述连接边缘延伸,并限制所述连接边缘与相
邻模板的相对连接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连接边缘的移动方向上沿与所述嵌入
移动方向呈一夹角的方向分离;以及一个朝向与嵌入移动方向相反的锁定
面;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的移
动不相互干涉,且在两相邻模板配合后在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
定面之间形成一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适于一个锁定键8
插入以将两相邻的模板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锁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嵌
合结构包括靠近所述浇筑面7并沿对应的所述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一个凹
槽9和一个凸起10,及靠近所述外侧面并沿对应的所述连接边缘延伸设置
的一个凸起10和一个凹槽9,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适于与相邻模板上
对应的凸起10及凹槽9配合嵌合,并且两者在平行于所述浇筑面7的投影
不重合,所述凹槽9的深入方向及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平行于所述嵌入
移动方向,所述凹槽9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相同;所述锁
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

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成型的一个沿所述连
接边缘延伸的突出部11上,所述突出部11从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看,
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突出部11在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合移动的方向
上相互重叠;所述突出部11包括数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相间设置的
数个模凸齿12组成,在各个所述模凸齿12之间形成模空槽13;各个所述
模凸齿12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与相
邻模板上的突出部11的模空槽13相对,所述插槽的形状适于保持所述锁定
键8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滑动,且限制其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所述锁
定键8与相邻模板上所述锁定面配合的锁定部分成型有与相邻模板上所述
模凸齿12及所述模空槽13配合的键凸起14及键空槽15;在非锁定状态,
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所述键凸起
14及所述键空槽15具有与相邻模板上的模凸齿12及模空槽13互补。

所述第二连接结构B包括

嵌合结构,所述嵌合结构适于通过在与所述连接边缘及两相互拼合的所
述模板之一的所述浇筑面7呈一夹角的嵌入移动方向的移动与相邻模板嵌
入配合,所述嵌合结构平行于所述连接边缘延伸,并限制所述连接边缘与相
邻模板的相对连接边缘在垂直于所述连接边缘的移动方向上沿与所述嵌入
移动方向呈一夹角的方向分离;以及一个朝向与嵌入移动方向相反的锁定
面;每个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锁定面之间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
的移动不相互干涉,且在两相邻模板配合后在所述锁定面与相邻模板上相应
的锁定面之间形成一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的插槽;所述插槽适于一个锁定
键8插入以将两相邻的模板在所述嵌入移动方向上锁定。所述嵌合结构包括
靠近所述浇筑面7并沿对应的连接边缘延伸设置的三个凹槽9和三个凸起
10,且凹槽9和凸起10间隔设置,及靠近所述外侧面并沿对应的连接边缘
延伸设置的凸起10和/或凹槽9,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适于与相邻模
板上对应的凸起10及凹槽9配合嵌合,并且两者在平行于所述浇筑面7的
投影不重合,所述凹槽9的深入方向及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平行于所述
嵌入移动方向,所述凹槽9的开口方向与所述凸起10的突出方向相同;所
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

所述锁定面设置在所述凹槽9与所述凸起10之间成型的一个沿所述连
接边缘延伸的突出部11上,所述突出部11从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看,
与相邻模板上相应的突出部11在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合移动的方向
上相互重叠;所述突出部11包括数个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相间设置的
数个模凸齿12组成,在各个所述模凸齿12之间形成模空槽13;各个所述
模凸齿12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与相
邻模板上的突出部11的模空槽13相对,所述插槽的形状适于保持所述锁定
键8沿所述连接边缘延伸方向滑动,且限制其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所述锁
定键8与相邻模板上所述锁定面配合的锁定部分成型有与相邻模板上所述
模凸齿12及所述模空槽13配合的键凸起14及键空槽15;在非锁定状态,
在垂直于所述凹槽9及所述凸起10嵌入移动方向的平面投影,所述键凸起
14及所述键空槽15具有与相邻模板上的模凸齿12及模空槽13互补。

图6是图5的简单变形,通过该种变形,实现了从图5的相邻两承载模
板之间的180°拼接变成图6中的90°的拼接,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变成
其他度数的拼接。

实施例2

如图7-13所示,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与第二连接结构B,
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B包括成型在所述承载托体2的与相邻
模板的承载托体2对接的连接边缘上的三个第一锁定凹槽16,所述第一锁
定凹槽16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形状,且所述锁定面
由两个对接的所述承载托体2上的所述第一锁定凹槽16围成,所述锁定键
8的横截面形状与两个所述第一锁定凹槽165围成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所
述锁定键8的插入端设置为楔形,当然,所述第一锁定凹槽16的个数不局
限于三个,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图10是图9的简单变形,通过该种变形,实现了从图9的相邻两承载
模板之间的90°拼接变成180°的拼接,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变成其他度
数的拼接。

实施例3

如图14-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B包括成型在所述
承载托体2的与相邻的所述承载托体2对接的连接边缘上的一个第二锁定凹
槽17和一个第二锁定凸块18,所述第二锁定凹槽17的横截面为槽口处宽
度窄,槽底处宽度宽的形状,所述第二锁定凹槽17与所述第二锁定凸块18
适于与相邻模板上对应的第二锁定凸块18及第二锁定凹槽17配合嵌合。同
样,第二锁定凹槽17的个数与第二锁定凸块18的个数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设置。为了保证连接可靠,所述第二锁定凹槽17与插入所述第二锁定凹槽
17的所述第二锁定凸块18之间还打入有楔形锁紧块19。

图17是图16的简单变形,通过该种变形,实现了从图16的相邻两承
载模板之间的90°拼接变成图17中的180°的拼接,当然,也可以根据需
要变成其他度数的拼接。

上述三种不同的托体结构的设置,均能使得相邻承载模板之间实现无缝
拼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
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
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之中。

一种承载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一种承载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一种承载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承载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承载模板.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具有浇筑面,与所述浇筑面相对设置的外侧面,以及成型于所述浇筑面与所述外侧面之间的连接边缘,在所述模板本体的所述外侧面设有梁型承载托体,且所述承载托体从所述模板本体的其中一个拼接边缘延伸到与该拼接边缘相对的另一拼接边缘。所述模板本体的部分沿所述承载托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有加强预置结构。本发明的承载模板使得模板具有承载能力,在搭建需要承载力的模腔,如承载梁的模腔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