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鹅掌楸,拉丁学名: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FloraofChina》)。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形如马褂──叶片的顶部平截,犹如马褂的下摆;叶片的两侧平滑或略微弯曲,好像马褂的两腰;叶片的两侧端向外突出,仿佛是马褂伸出的两只袖子。故鹅掌楸又叫马褂木。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Tulip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
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极强。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步骤包括:
(1)整地:整地深度30~40cm,耕耙两次后按长15~20m、宽1.1~1.3m、高20~30cm分厢着床,床间设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钙镁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匀;
(2)种子预处理:选择相同大小规格的种子,先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0.5~1小时,再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55℃~65℃的水浸泡3~4小时后捞出,最后将种子在温度为30℃~40℃的环境进行催芽下直至种子胚芽已伸出0.2~0.6厘米;
(3)播种:当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14~0.23kg/m2均匀撒播,播种后覆盖细土1~2cm,播种后在床面覆盖3~4cm厚茅草,然后再加盖农膜,浇水使苗床湿润;
(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农膜和覆盖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管理;
(5)移栽:当芽苗出土生长到10cm以上,将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长度为5~8cm,移植到土层深度超过50cm、pH为5.5~7.0的大田内,移植行距为15~25cm,株距为8~10cm。
(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补苗管理,保证移植苗密度为45~55株/m2。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茅草用草量1.2~1.5kg/m2。
进一步的,步骤(5)中,移植前,大田用钙镁磷肥和复合肥作基肥,施肥量均为0.15kg/m2。
进一步的,步骤(5)中,移植前,大田用腐熟厩肥做基肥,用量1.5~2.25kg/m2。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发明可快速繁殖出鹅掌楸种苗,提高种苗移栽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步骤包括:
(1)整地:整地深度35cm,耕耙两次后按长17m、宽1.2m、高25cm分厢着床,床间设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钙镁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匀;
(2)种子预处理:选择相同大小规格的种子,先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0.7小时,再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60℃的水浸泡3.5小时后捞出,最后将种子在温度为35℃的环境进行催芽下直至种子胚芽已伸出0.4厘米;
(3)播种:当年11月,按0.20kg/m2均匀撒播,播种后覆盖细土1.5cm,播种后在床面覆盖3.5cm厚茅草,茅草用量1.3kg/m2,然后再加盖农膜,浇水使苗床湿润;
(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农膜和覆盖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管理;
(5)移栽:当芽苗出土生长到10cm以上,将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长度为7cm,移植到土层深度超过50cm、pH为6.0的大田内,移植前,大田用腐熟厩肥做基肥,用量1.5~2.25kg/m2,移植行距为20cm,株距为9cm。
(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补苗管理,保证移植苗密度为45~55株/m2。
实施例2
一种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步骤包括:
(1)整地:整地深度30cm,耕耙两次后按长20m、宽1.1m、高30cm分厢着床,床间设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钙镁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匀;
(2)种子预处理:选择相同大小规格的种子,先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0.5小时,再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55℃的水浸泡3小时后捞出,最后将种子在温度为30℃的环境进行催芽下直至种子胚芽已伸出0.2厘米;
(3)播种:当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14kg/m2均匀撒播,播种后覆盖细土1cm,播种后在床面覆盖3cm厚茅草,茅草的用量为1.2kg/m2,然后再加盖农膜,浇水使苗床湿润;
(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农膜和覆盖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管理;
(5)移栽:当芽苗出土生长到11cm时,将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长度为5cm,移植到土层深度超过50cm、pH为5.5的大田内,移栽前,大田用钙镁磷肥和复合肥作基肥,施肥量均为0.15kg/m2,移植行距为15cm,株距为8cm。
(6)移植苗管理:做好水肥和补苗管理,保证移植苗密度为45株/m2。
实施例3
一种鹅掌楸种苗的培育方法,步骤包括:
(1)整地:整地深度40cm,耕耙两次后按长20m、宽1.3m、高30cm分厢着床,床间设置步道,按0.225kg/m2撒施钙镁磷肥做基肥,再按0.075kg/m2撒施于床面,整地耕耙均匀;
(2)种子预处理:选择相同大小规格的种子,先在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1小时,再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温度为65℃的水浸泡4小时后捞出,最后将种子在温度为40℃的环境进行催芽下直至种子胚芽已伸出0.6厘米;
(3)播种:当年11月至次年1月底,按0.23kg/m2均匀撒播,播种后覆盖细土2cm,播种后在床面覆盖4cm厚茅草,茅草用草量1.5kg/m2,然后再加盖农膜,浇水使苗床湿润;
(4)芽苗管理:芽苗出土后立即揭去农膜和覆盖物,做好水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管理;
(5)移栽:当芽苗出土生长到10cm以上,将芽苗挖出剪短主根,使主根长度为8cm,移植到土层深度超过50cm、pH为7.0的大田内,移植前,大田用钙镁磷肥和复合肥作基肥,施肥量均为0.15kg/m2,移植行距为25cm,株距为1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