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现场使用、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
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其属于压力仪器仪表校验领域。该便携液体
压力校验器能够对不同大小的容腔连续且高效率地加压并增压到较高
压力,能够手动进行压力调节而达到稳定的压力值,能够适应压力仪
器仪表校验行业发展走向现场校验模式的需要。
背景技术
压力仪表都需要强制定期进行检定,以确定压力表测量的准确性。
传统模式是把压力仪表拆卸后在实验室进行检定。随着工业的发展,
设备故障率降低,停机时间缩短,要求被检仪表能够快速地在服役现
场完成检定,甚至有些压力仪表直接在引压口接入压力校验设备进行
不拆卸检定。要求压力校验器能够快速地为被检表提供所需压力,并
实现对所提供压力大小的控制、保持和调节。
液体介质在宏观上不可压缩,液体压力相对于气体压力,通常具
有加压速度快、安全性好的特点,这种优势在高压情况下表现得尤为
明显。因此液体压力校验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目前市场上的液体压力校验器,一般均由螺旋机构带动活塞位移
进行变容积加压,或采用单级活塞压杆泵往复加压等形式。通用的手
动液压泵和控制微调机构都是分离的,它们组合形成压力校验器后进
行加压,这种结构体积较大,效率也很低,不适合便携,也就不适合
组成现场使用设备。在利用活塞位移进行变容积加压的校验器中,活
塞面积决定校验器最终提供的压力大小。活塞面积大时,供液加压速
度快,但不能提供较高的压力;活塞面积小时,供液能力不够,需要
配合截止阀,在活塞的一次供液后用截止阀对压力系统进行截止,待
活塞腔再次吸液后打开截止阀,再次供液加压,这样往复多次后能提
供较高的压力,但这样的操作动作繁琐,效率低。另外,通用的压杆
泵都是独立设计,满足工业加压使用,在压力仪表校验行业中需要增
加截止阀、压力微调装置、表接头等部件来组成压力校验系统,通过
液流管道连接并固定在一起。这样的结构通常也能快速供液加压,并
通过并联的增压器实现增压或微调,具有优良的检测能力。但是这种
校验器因各部件分散分布,体积和重量均相对较大,仅适合于实验室
固定使用,不适合便携移动。
因此,需要提供一款具有重量轻、携带方便、造压能力强、稳定
快、专用性高、造压压力范围宽等特点的压力校验器,来满足目前压
力仪表检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便、紧凑,造压效率高、压力
稳定可靠,集造压、储液、控压于一体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为压
力校验行业专用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具有基体和安装于该基体的造
压泵,在该造压泵中内置有造压机构,在上述基体的后端同轴地重叠
固定有储液筒和对压力系统的压力进行高精度微调的微调装置;在上
述造压泵的出液端与储液筒的储液腔之间的液流管道中设置有回液截
止阀,在上述造压泵的出液端与压力系统之间的液流管道中设置有系
统截止阀,在关闭上述回液截止阀、开启上述系统截止阀时为上述压
力系统增压,在开启上述回液截止阀和上述系统截止阀时使上述压力
系统泄压;在上述基体的前端固定有仪表连接座,在上述仪表连接座
内形成有液流通孔,该液流通孔与上述基体中的系统管道连通,能够
将加压液体导流至仪表,在上述液流通孔中设置有回液过滤器。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上述造压泵中的造压机构包括低
压活塞缸、低压活塞、高压活塞、与高压活塞设置成一体的集流座和
阀体组,上述高压活塞和上述集流座形成为阶梯状的柱体,在上述高
压活塞中设置有高压液流管道,在上述集流座中设置上述阀体组和液
流管道;上述低压活塞用作高压活塞缸,上述低压活塞与上述高压活
塞同轴地重叠配置;上述阀体组件包括低压吸液单向阀、低压排液单
向阀、高压排液单向阀和溢流阀,上述低压吸液单向阀经由进液管道
吸液,上述低压排液单向阀的出液端与上述高压排液单向阀相连,低
压活塞腔和高压活塞腔中的液体均经由上述高压排液单向阀向排液管
道排出,上述高压液流管道与上述低压排液单向阀的出液端连通,能
够将上述低压排液单向阀用作高压吸液单向阀,上述溢流阀与低压活
塞缸连通,在低压活塞缸内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经由溢流阀排液。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在上述造压泵连接有压杆,通过
将上述压杆抬起/压下使上述造压泵进行造压动作。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在位于上述储液筒的上方且位于
上述压杆的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提手。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在连接上述储液筒与上述造压泵
的进液端的液流管道中设置有吸液过滤器。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在上述基体的上部设置有注液组
件,在上述储液筒的下部设置有排液部件。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上述微调装置包括与上述储液筒
同轴配置的微调活塞、驱动上述微调活塞移动的螺旋丝杠和位于上述
储液筒的外部的微调旋钮。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上述储液筒由透明材质形成。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上述溢流阀的设定压力设定为在
该溢流阀开启而使低压活塞腔的液体流出时,能够在低压活塞缸内保
持一定的压力液体。
在上述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与液体接触的各部件由耐腐蚀性
的材料构成。
通过采用以上方案,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的加压/增压机
构以及控制液体流向的阀体均采用插装式一体结构设计,储液和微调
装置也经由基体组合在一起,由此安装、拆卸、维护非常方便,且能
够使整个校验器尺寸小、结构简单、方便放置和携带。另外,本发明
的造压泵采用这样的两级活塞造压方式,压力范围宽,压力高,流量
较小,造压效率高。
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的造压泵由压杆带动进行造压,
因此结构简单可靠,用户可轻松实现连续供液加压并增压到较高压力。
另外,在压杆与储液筒间加设有提手,进一步提高了该校验器携带时
的舒适度。
在被检仪表回液的管道中设置有回液过滤器,由此能够使液体在
除去杂质后回到储液腔内,而且回液过滤器容易拆卸维护,能够保证
整体结构可靠性。另外通过在进液管道中设置吸液过滤器,储液筒内
的液体由吸液过滤器过滤后再进入造压泵内,从而能够防止储液筒液
体中的杂质、沉淀物进入泵体而堵塞供液管道和阀体,引起造压泵失
效。
通过设置注液组件和排液组件,能够经由注液组件方便地向储液
筒注入液体并且能够经由排液螺钉直接排空液体。
通过设置微调装置能够对压力系统的压力进行高精度微调。
在采用耐腐蚀材料形成液流通过的部件时,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
力校验器能够适应更多的液体介质。
通过用透明材质形成储液筒,能够方便地观察储液筒内液面高度
和液体质量情况。
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适合在实验室使用和携带至现场使
用这两种压力仪表校验方式,能够实现不同容积、多种量程的压力仪
表校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沿轴向局部剖开的侧
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局部剖开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中的吸液过滤器61部分
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将造压泵100从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中取出表示(带
有压杆57的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图6的B-B剖视图,其与图6一同表示造压机构20。
附图标记:
200……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51……基体;52……回液截止阀;
53……提手;54……储液筒;55……微调装置;57……压杆;58……
手柄;59……注液组件;37……系统截止阀;39……连杆;100……造
压泵(连续加压增压液泵);101……泵壳体;102……泵壳体盖;20……
造压机构(连续加压增压机构);05……低压活塞缸;06……低压活塞
缸盖;07……高压液流管道;08……低压活塞(兼用作高压活塞缸);
11……低压吸液单向阀;14……高压出液单向阀;15……低压排液单
向阀;03……溢流阀;021……高压活塞;022……集流座;221……第
一液流槽;222……第二液流槽;223……连通管道;60……仪表连接
座;61……吸液过滤器;62……回液过滤器;63……仪表连接头;64……
排气螺钉;65……注液螺钉;66……注液腔;67……储液腔;68……
泵体进液管道;69……泵体排液管道;70……压力系统管道;71……
液流通孔;72……回液管道;73……微调活塞;74……螺旋丝杠;75……
排液螺钉;76……注液腔盖;77……注液管道;78……微调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结构。在
下面的本发明的说明中,“增压”是指在“加压”基础上的进一步加压,
“造压”是对“加压”和“增压”的统称。另外,“活塞”指的是在活
塞缸中能够相对于活塞缸(有一定的密封性)的内表面移动的部分,
可以是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的结构,也可以仅具有活塞杆。
如图1所示,该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主要包括:基体51、系
统截止阀37、回液截止阀52、提手53、储液筒54、微调装置55、注
液组件59、仪表连接座60、吸液过滤器61、回液过滤器62、造压泵
100(内置有造压机构20,经由连杆39连接有压杆57)。其中造压泵
100、系统截止阀37、回液截止阀52、提手53、储液筒54、微调装置
55、注液组件59、仪表连接座60固定于基体51,吸液过滤器61安装
在基体51内,回液过滤器62安装在仪表连接座60内。即,基体51
作为各部件的连接件,在内部巧妙的分布着各液流管道、过滤器、注
液腔等并安装有造压泵等,在外部连接液流控制元件、储液腔、压力
表连接座等部件。
将图2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定义为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前后
方向。即,图1中仪表连接座60安装于基体51的前端,储液筒54安
装于基体51的后端。将图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定义为便携液体压力校
验器200的左右方向。即,图1中回液截止阀52安装于基体51的左
侧,系统截止阀37安装于基体51的右侧。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基体51的内部设置有注液腔66、泵
体进液管道68、泵体排液管道69、压力系统管道70、回液管道72。
在基体51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着回液截止阀52和系统截止阀37。其
中回液截止阀52位于连接造压泵100的出液端和储液腔67的液流管
道中,用于控制泵体排液管道69与回液管道72之间的通/断。系统截
止阀37位于连接液体压力系统(包括微调装置55)和造压泵体100的液
流管道中,用于控制泵体排液管道69与压力系统管道70之间的通/断,
由此控制液体压力系统(包括微调装置55)与造压泵体100的连接和断
开。通过关闭回液截止阀52、开启系统截止阀37可为压力系统增压;
通过开启回液截止阀52和系统截止阀37可使系统中液体排回储液腔
67,对压力系统进行泄压;通过关闭系统截止阀37,能使加压组件与
系统管道(包括微调装置55)断开,一方面能降低加压组件对系统压
力的影响提高系统压力的稳定性,达到快速稳定,另一方面能够在保
持为较高压力时保护加压组件。
注液组件59设置在基体51上部靠后侧的位置,主要包括注液螺
钉65和排气螺钉64。在注液腔盖76形成有供注液螺钉65穿过的通孔,
液螺钉65穿过注液腔盖76后螺纹固定于基体51,经由密封圈将注液
腔盖76与基体51配合压紧,形成密封的腔体。在注液腔66与注液腔
盖76之间、注液螺钉65与注液腔盖76之间、设置密封圈而形成密封。
在注液螺钉65中形成有供排气螺钉64拧入的孔,排气螺钉64拧紧在
注液螺钉65上并且在它们之间的密封面设置密封圈从而形成密封。将
排气螺钉64拧松时,能使注液腔66与大气连通;当拧下排气螺钉64
时,能够从注液螺钉65的螺纹孔处通过注液腔66向储液腔67、储液
筒54注入液体。而且,在储液筒54的下部设置有排液部件(此处为
排液螺钉75),能够经由该排液螺钉75直接排空储液筒54、注液腔66
中的液体。
储液筒54和微调装置55同轴地重叠固定于基体51的后端。微调
装置55包括伸入储液筒中的微调活塞73、驱动微调活塞73在微调腔
78内移动的螺旋丝杠74和位于储液筒54的外部后侧的微调旋钮。微
调活塞73与储液筒54同轴地重叠配置。在微调装置55与储液筒54
之间以及储液筒54与基体5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使得微调组件、储
液筒54以及基体51之间分别密封,从而能够确保在注液腔66下侧注
液管道77(图4虚线标示)、回液管道72分别与储液腔67连通,并且
使得微调腔78与压力系统管道70连通。通过使微调旋钮旋转,由螺
旋丝杠74驱动微调活塞73移动,从而对压力系统的压力进行高精度
微调。
储液筒54采用透明材质,能够方便地观察储液筒54内液面高度
和液体质量情况。
在位于储液筒54的上方且位于造压泵体100中的压杆57的下方
的位置设置有提手53,提手53沿储液腔67的上方固定于基体51的后
端面。该提手53的设置使得压力泵的携带更加方便舒适。
仪表连接座60固定于基体51的前端,并且在仪表连接座60的两
端装配有仪表连接头63。仪表连接座60内形成有液流通孔71,液流
通孔设置为穿过仪表连接头63,与基体51中连接微调装置55和系统
截止阀37的系统管道连通,从而能够将压力液体导流至压力表等仪表。
在液流通孔71的通路中(例如与压力系统管道70的连接处)设有回
液过滤器62,回流的被检仪表液体汇集到回液过滤器外侧。液流通孔
71经由回液过滤器62与基体51中的压力系统管道70连通。回液时,
流经被检仪表后带有杂质的液体介质由回液过滤器62过滤,去除杂质
后再经由压力系统管道70、泵体排液管道69、回液管道72流回储液
腔。通过设置回液过滤器62,能够防止流经被检仪表后带有被检仪表
中的杂质的液体直接流回储液腔67和泵内而堵塞校验器内的液流管
道,影响造压泵内阀体的可靠性。回液过滤器62可拆卸,能够容易地
进行清理维护。
如图5所示,在泵体进液管道68中设有吸液过滤器61,储液腔
67内的液体由吸液过滤器61过滤后再进入造压泵100内,从而能够防
止储液腔液体介质中的杂质、沉淀物进入泵体而堵塞供液管道和阀体,
引起造压泵失效。
如图6所示,在造压泵100经由连杆39连接有压杆57。具体来说,
泵壳体盖102形成为向与后述的手柄58的相反侧凸出的形状,在凸出
部位开有槽,在与槽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孔,销轴等连接机构贯穿该
孔从而将一端位于上述槽中的连杆39以铰链连接的形式连接于泵壳体
盖102。并且连杆39的另一端与压杆57、造压机构20的低压活塞(兼
用作高压活塞缸)08与压杆57也分别通过销轴等连接机构连接。由此,
通过压杆57的抬起/压下动作,带动造压机构20的低压活塞08动作,
进行造压泵100的造压。而且压杆57外接有手柄58。手柄58能够放
大压杆57的作用力矩,从而能够轻松实现造压泵体的快速加压和增压。
本发明的造压泵100作为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中的主要部分,
插装于基体51的靠前端部位。该造压泵100低压可快速补液,高压增
压可达到较高压力,能够轻松地实现快速、连续的加压并增压到较高
压力,而且结构上自成一体采用插装形式,便于快速装配,易于维护、
维修。
下面对造压泵100的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结合图6、图7所示,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中的造压
泵100固定在基体51内(固定后基体51作为造压泵100的泵壳体101
使用)。在由泵外部壳体即该造压泵100的泵壳体101和泵壳体盖102
形成的上方开口的空腔内设置有造压机构20。该造压机构20主要包
括:缸盖06,低压活塞缸05,也用作高压活塞缸的低压活塞08,设置
成一体的高压活塞021和集流座022,包含低压吸液单向阀11、低压
排液单向阀15、高压排液单向阀14这三个单向阀和一个溢流阀03的
阀体组。其中,所谓设置成一体的高压活塞021和集流座022,是指它
们可以分开形成后组装在一起而一体化,也可以通过加工成一个零件
一体形成。
低压活塞缸05和集流座022以上下排列的方式装配于由泵壳体
101和泵壳体盖102形成的空腔中,集流座022为柱体,其装配于该空
腔的下部,侧面和底面与该空腔的下部内表面相配合;低压活塞缸05
为柱筒,在集流座022的上方位置装配于该空腔,其侧面与该空腔的
上部内表面相配合,其底面与集流座022的上表面相接。为了相对于
空腔实现密封,在低压活塞缸05和集流座022的外柱面开有环槽,在
环槽内放置密封圈。
缸盖06与该空腔的内表面相配合,且具有使低压活塞08通过的
通孔部。缸盖06以使低压活塞08露出在外部的方式从上向下压紧低
压活塞缸05。
低压活塞08配置于低压活塞缸05中,从而形成低压活塞腔。在
低压活塞08的内部轴向设置有用作高压活塞缸的内孔,即在低压活塞
08与高压活塞021之间形成高压活塞腔。如图6、图7所示,本发明
中低压活塞与高压活塞重叠配置,由此,低压活塞相对于低压活塞缸
运动的同时,高压活塞缸(即低压活塞)相对于高压活塞运动,从而
能够更高效地进行造压。而且,图6、图7中低压活塞与高压活塞同轴,
由此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如图6、图7所示,高压活塞021也为柱体,与集流座022一体设
置,且集流座022的柱体外径大于高压活塞021的柱体外径,即一体
设置的高压活塞021和集流座022成为阶梯状的柱体。高压活塞021
设置在比集流座022更靠上述空腔的敞口的位置(图1中的上部)。在
高压活塞021在轴向由上向下地设置有上端敞口的中空部分,由该中
空部分形成高压液流管道07。上述各个柱体的截面可以为圆形、椭圆
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各种相互配合的形状,在柱体的截面不是圆形
的情况下,集流座022的柱体外周尺寸大于高压活塞021的柱体外周
尺寸,从而一体设置的高压活塞021和集流座022成为阶梯状柱体。
在集流座022的柱面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吸液的环形的第一液流
槽221,在集流座022的柱面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排液的环形的第二液流
槽222。泵体进液管道68与集流座022的第一液流槽221连通,用于
对集流座022供给液体。另外,泵体排液管道69与集流座022的第二
液流槽222连通,用于从集流座022排出液体。
下面说明造压机构20的集流座022中各阀和液流管道的详细结
构。如图6、图7所示,集流座022中形成有多个用于安装各阀的内孔,
各液流管道和各个阀集成地设置在集流座022中,形成一个阀座模块。
低压吸液单向阀11、低压排液单向阀15、溢流阀03和其相应配件在
集流座022的轴向设置,高压排液单向阀14在与集流座022的轴向正
交的方向上设置(在集流座022为圆柱体时,在径向设置)。低压吸液
单向阀11的进液端与集流座022的第一液流槽221连通,可以经由泵
体进液管道68吸液。低压排液单向阀15的进液端与低压活塞缸连通,
用于排出低压活塞缸内的液体。低压排液单向阀15的出液端与高压排
液单向阀14的进液端之间经由连通管道223相连。高压活塞021内的
高压液流管道07的进口端(图中的下端入口)也与该连通管道223相
连。即,低压排液单向阀15的出液端与高压排液单向阀14的进液端
相连,且高压排液单向阀14的进液端与高压活塞缸连通,因此,低压
缸和高压缸的液体均经由高压排液单向阀14和集流座022的第二液流
槽222向泵体排液管道69排液;而且低压排液单向阀15的出液端和
高压活塞021内的高压液流管道07的进口端相连,从而能够将低压排
液单向阀15同时也用作高压吸液单向阀。由此,低压活塞腔通过低压
吸液单向阀11吸液,高压活塞腔通过低压排液单向阀15从低压活塞
缸吸液。另外,高压排液单向阀14与泵体排液管道69相连,能够进
行排液。溢流阀03的进液端与低压活塞腔连通,在低压活塞腔内压力
达到设定值时,经由溢流阀03排液,排入第一液流槽221。
通过将上述造压泵100装配于基体51中,并且相对于基体51安
装上述的系统截止阀37、回液截止阀52、提手53、储液筒54、微调
装置55、压杆57、注液组件59、仪表连接座60、吸液过滤器61、回
液过滤器62等,形成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造压泵100中两
级活塞重叠放置,且各单向阀、溢流阀集中配置,因此具有高度集成
化的优点,能够形成插装结构,适用范围更广。而且,管道设计时将
低压排液单向阀兼用作高压吸液单向阀,由此,能够使该增压机构在
整体上省去一个吸液单向阀,使得液流管道得以简化,同时使机构的
加工难度得以降低、维护性得以提高,压力系统的检查与维护变得更
简单。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200的动作。主要说明在
关闭回液截止阀52、开启系统截止阀37,利用造压泵体100为压力系
统增压时的造压动作。
如图6中虚线所示,握住手柄58,将压杆57向上抬起,进行吸液
过程。即,低压活塞(即高压活塞缸)08向上方运动,其它部件固定不
动,低压活塞腔和高压活塞腔的容积变大,低压活塞腔和高压活塞腔
成为负压,低压活塞腔通过低压吸液单向阀11吸液,高压活塞腔可通
过低压排液单向阀15从低压缸经由高压液流管道07吸液,但由于高
压活塞截面尺寸限制,高压活塞腔体积较小,形成真空能力不足,高
压活塞腔通常不能充满液体,液体充满情况根据各行程有所不同。
吸液过程后,将压杆57向下按压,即低压活塞08向使低压活塞
腔和高压活塞腔体积变小的方向运动,进行为高压活塞腔补液的过程。
低压活塞缸内的液体压力高于泵体进液管道68内液体压力,低压吸液
单向阀11关闭。在下压动作起始阶段低压活塞腔压力大于高压活塞腔
压力的行程内,低压活塞缸中液体由低压排液单向阀经连通管道223
和高压液流管道07进入高压活塞腔,使高压活塞腔快速补充液体,高
压活塞腔二次吸液。
高压活塞腔液体充满后继续将压杆57向下按压时,进入加压过程,
压缩低压活塞腔和高压活塞腔的容积,低压排液单向阀15、高压排液
单向阀14打开,低压活塞腔、高压活塞腔的液体在连通管道223中汇
聚,经由高压排液单向阀14进入泵体排液管道69。
反复进行上述吸液、高压活塞缸补液和加压的动作,直到排液压
力达到溢流阀03的设定压力(弹簧力)。该溢流阀03的弹簧力设定为
在溢流阀开启,使低压活塞腔的液体流出时,能够在低压活塞缸内保
持一定的压力液体(该压力等于溢流阀的开启压力)。
当压力容腔内的液体压力达到溢流阀弹簧设定压力后,低压活塞
缸内液体也达到溢流阀设定压力,当将压杆57进一步向下按压时,进
入增压过程。即低压活塞(高压活塞缸)08进一步向下方运动,使低压
活塞腔和高压活塞腔的容积变小,高压缸内形成的压力大于低压缸内
形成的压力,低压排液单向阀15关闭,与低压活塞缸连通的溢流阀03
开启,低压活塞腔的液体流回泵体进液管道68,在低压活塞缸内保持
具有与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平衡的压力的液体。高压活塞缸单独作用而
继续加压,由此达到比加压过程达到的液体压力高的压力,即实现增
压。高压液体从高压排液单向阀排出。
在进行了增压动作后仍不能够达到预定的高压时,重复进行吸液、
高压活塞缸补液、加压和增压动作,直到排液压力达到要求增压到的
预定压力。
从泵体排液管道69排出的加压/增压后液体经由压力系统管道70
向压力系统供给。当开启回液截止阀52和系统截止阀37时,系统中
液体例如流经被检仪表后带有杂质的液体,经排液过滤器62过滤去除
杂质后,经由压力系统管道70、泵体排液管道69、回液管道72流回
储液腔67,对压力系统进行泄压。当关闭系统截止阀37时,加压组件
与系统管道之间断开,能够降低泵内组件对系统压力的影响提高系统
压力的稳定性,达到快速稳定,而且在系统压力较高时能保护造压泵。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的加压/增压以及控制液
体流向的阀体均采用插装式一体结构设计,储液和微调装置也经由基
体组合在一起,由此安装、拆卸、维护非常方便,且能够使整个校验
器尺寸小、结构简单、方便放置和携带。其中,微调活塞置于储液筒
内且与储液筒同轴重叠安装,由此能够有效利用空间,同时还可作为
整体结构加压受力的支撑。另外,通过采用本发明的造压泵这样的两
级活塞造压方式,压力范围宽,低压力时,流量大;高压力时,流量
较小,造压效率高。
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中的造压泵由压杆带动进行造压,
与压杆连接的连杆以铰链连接形式固定于泵壳体盖,因此结构简单可
靠。通过连接手柄能够放大压杆对的作用力矩,用户可轻松实现连续
供液加压并增压到较高压力。另外,在压杆与储液筒间加设有提手,
进一步提高了该校验器携带时的舒适度。
在被检仪表回液的管道中设置有回液过滤器,由此能够使液体在
除去杂质后回到储液腔内,而且回液过滤器容易拆卸维护,能够保证
整体结构可靠性。
在采用耐腐蚀材料形成液流通过的部件时,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
力校验器能够适应更多的液体介质。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便携液体压力校验器,采用压杆式连续加压增压液
泵作为主要压源,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模式;能为不同大小压力容腔
提供高效、宽压力范围的液体介质压力;满足便携、实验室多种环境
使用,填补了压力仪表校验行业走向现场校验新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