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938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5938A21申请号201410286979322申请日20140616A61K36/83200601A61P1/1420060171申请人王友丽地址276000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青年路南兰山区人民医院72发明人王友丽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当代医家多认为乳食不节、喂养不当导致的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辩证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重在调和脾胃,扶助运化。本发明选择的中药土箭芪、仙掌子、金雀根、墨地、。
2、肉豆蔻衣、人面子、蓝锡莎菊、移依果、红背酸藤、牙疳药,水煎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958,明显优于对照组,疗效显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5938ACN104055938A1/1页21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外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土箭芪46份、仙掌子510份、金雀根610份、墨地35份、肉豆蔻衣12份、人面子57份、蓝锡莎菊48份、移依果36。
3、份、红背酸藤68份、牙疳药6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土箭芪5份、仙掌子7份、金雀根8份、墨地4份、肉豆蔻衣15份、人面子6份、蓝锡莎菊6份、移依果4份、红背酸藤7份、牙疳药8份。权利要求书CN104055938A1/2页3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厌食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临床以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季节,尤以夏季暑湿当今时为甚,各年龄儿童均可。
4、发病,以16岁消化功能尚未健全的小儿多见,且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西医认为造成小儿厌食的病因多种多样,涉及到社会、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因素,其中喂养不当是当前最突出的原因。药物治疗主要采用锌剂及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补锌仅对于缺锌者有效,且研究证实如果单纯用锌元素组合物直接补锌,则容易过量,锌含量过多会抑制铜、铁的吸收,可再次引起体内微量元素平衡失调,甚至引起锌中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促进胃肠动力药的应用是基于胃动力缺乏引起的厌食,仅用于厌食中胃动力减弱的患儿,且某些药物副作用大不适合儿童使用。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疗效显著。本发明所选中草药不仅能够提高食。
5、欲,加强胃肠蠕动,更是富含锌、铜、钙、锰、铁等多种微量元素,使疗效更加显著。且中草药毒副作用低,对患儿更加安全可靠。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当代医家多认为乳食不节、喂养不当导致的脾胃不和、受纳运化失健是本病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辩证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重在调和脾胃,扶助运化。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脾胃不和型小儿厌食症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土箭芪46份、仙掌子510份、金雀根610份、墨地35份、肉豆蔻衣12份、人面子57份、蓝锡莎菊48份、移依果36份、红背酸藤68份、牙疳药610份。0005优选的。
6、,土箭芪5份、仙掌子7份、金雀根8份、墨地4份、肉豆蔻衣15份、人面子6份、蓝锡莎菊6份、移依果4份、红背酸藤7份、牙疳药8份。0006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0007方中土箭芪健脾补虚;仙掌子补脾健胃、益力、除久泻;金雀根益脾清肺、活血通脉;墨地健脾、理气;肉豆蔻衣健胃、祛风;人面子健胃、生津、醒酒、解毒;蓝锡莎菊健脾和胃、清热止痛;移依果消积、活血、生津、润肠;红背酸藤消食化滞、生津止渴、杀菌消炎;牙疳药健脾消积、除湿、清热凉血。0008临床资料00091、一般资料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在13岁者14例,46岁者10例,平均为4113个月,食欲不振时间最短2周,最长4年。
7、。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在13岁者12例,46岁者12例,平均值为4080个月,食欲不振时间最短3说明书CN104055938A2/2页4周,最长3年半。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0010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吴瑞萍等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1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入量较前减少1/31/2以上,发病最短时间为2周以上,排除其它系统疾病;2体重增长停滞或减轻,有不良食欲习惯或喂养不当史。0011中医辩证症候厌食或拒食,面色少华,精神尚可,迫食后恶心、呕吐,脘腹作胀,舌苔薄腻,脉尚有力。00123、治疗及护理方法治疗组使用本发。
8、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称取土箭芪5G、仙掌子7G、金雀根8G、墨地4G、肉豆蔻衣15G、人面子6G、蓝锡莎菊6G、移依果4G、红背酸藤7G、牙疳药8G。水煎制成汤剂,每日一剂,饭后半小时早晚各一次分服。对照组口服健胃消食片由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36021464,组成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用法研服或咀嚼,13岁1片/次,46岁2片/次,每日三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00134、疗效标准临床痊愈食欲显著增强,食量明显增加,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食欲明显好转,食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的3/4;有效食欲有所改善,食量有所增加,但未达到正常水平的3/4;无效食欲和食量均未见改善,甚。
9、至加重。00145、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24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11例458,显效8例333,有效4例167,无效1例42,总有效率958,疗效显著。对照组24例患者,其中临床痊愈3例125,显效5例208,有效7例292,无效9例375,总有效率625。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具体实施方式0015实施例一称取土箭芪5G、仙掌子7G、金雀根8G、墨地4G、肉豆蔻衣15G、人面子6G、蓝锡莎菊6G、移依果4G、红背酸藤7G、牙疳药8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0016实施例二称取土箭芪6G、仙掌子5G、金雀根10G、墨地3G、肉豆蔻衣2G、人面子5G、蓝锡莎菊8G、移依果3G、红背酸藤8G、牙疳药6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0017实施例三称取土箭芪4G、仙掌子10G、金雀根6G、墨地5G、肉豆蔻衣1G、人面子7G、蓝锡莎菊4G、移依果6G、红背酸藤6G、牙疳药10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说明书CN104055938A。